寶寶突然發熱,新媽咪該如何應對?

郭卓鑫


發熱不是病,新手媽媽要冷靜面對。通常腋窩下溫度高於37.2度;口腔內的溫度高於37.7度;肛門內的溫度高於38度,可認為孩子發熱了。

首先,新手媽媽要明白髮燒是什麼?

發燒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這種症狀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一般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比較常見胡還有扁桃體炎,腸胃炎等都有可能引起發熱。


孩子發熱了,如何在家裡給護理呢?

1、寶寶發燒時切記不要“捂汗”,捂汗會阻止身體的散熱,會導致體溫持續上升,最終會出現熱性驚厥的可能。

2、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者冰袋、洗冷水澡,最新指南也不再推薦使用這些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確有助於體溫下降,但引起孩子寒顫,所以物理降溫的安全性有待商榷,不建議家長給寶寶採用。

3、保證水分的攝入以免脫水,感冒發燒會很容易丟失液體。可以在生病期間,讓寶寶多喝水或,白開水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孩子體溫仍然很高,或有嘔吐或腹瀉,要遵醫囑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鹽。

4.一般寶寶體溫達到38.5以上,並且伴隨哭鬧,煩躁等精神狀態不適的話,建議用退燒藥,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根據寶寶的體重選擇合適的用量。

5.每2小時監測一次體溫。寶寶發燒的時候,只要表現的能吃好睡好精神好,沒有其它疾病症狀,也沒有不舒服,家長就不需要刻意去管,保持室溫在26--28度之間,給寶寶穿一件舒適的純棉單衣即可,和寶寶多互動玩耍,媽媽及時少量多次的哺乳,增加身體的液體量,利於退熱。

那麼,孩子出現什麼情況下應該去醫院就診?

1、三月齡以內的寶寶出現發熱;

2、 發熱持續超過5天;

3、 發熱體溫>39°;

4、 寶寶精神萎靡、昏睡、出現嘔吐、食慾不振、沒有食慾且尿量明顯減少,哭時無淚、囟門凹陷等脫水的表現

5、 注射疫苗後,體溫>39°,並持續超過24小時,出現這幾種情況,需要家長帶孩子立即就醫檢查。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一、寶寶發熱怎麼辦?

第一,發熱低於38℃的,不需要特別處理。將房子開窗通風,降低室內溫度,讓寶寶感覺舒適,臥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

第二,發熱超過了39℃,首先選擇物理降溫。常見物理降溫方法包括有脫除衣物、溫水擦拭身體、擦浴,對額頭、腋窩、腹股溝等散熱部位進行冰敷,同樣也可以利用少量(100-200ml)濃度為25%-30%的醫用酒精擦拭四肢、頸外側以及背部,但是要注意酒精避免在軀幹(心前區、腹部、後頸部以及足心部)部位進行酒精擦拭。其次,若以上物理降溫法用過後發熱還在持續不降,則可服用兒童退熱藥物進行降溫,同時讓寶寶多飲水。

第三,發熱後出現以下症狀及時送醫。三寶寶發熱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嗜睡、煩躁、抽搐、驚厥、呼吸加快、嘔吐、出皮疹或者發熱超過40℃等嚴重情況,一定要做好以上兩種降溫方法的同時及時送醫。

二、這些誤區要避開

①用冰袋給發熱寶寶降溫

冰袋降溫有效可行,但是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用冰袋可能刺激寶寶發生寒戰,反而不能改善發熱情況,可能還會是體溫繼續升高,因此不建議給寶寶使用冰袋,用溫水擦拭身體即可。

②被子捂汗

出汗能夠帶走體溫,是溫度下降,因此有的家長會讓發熱的寶寶蓋上被子進行捂汗,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錯誤的,寶寶本身發熱體溫就搞,蓋上被子會影響散熱,家中寶寶發熱情況,甚至還會引起寶寶發生驚厥、抽搐。

③使用退熱貼

退熱貼中含有薄荷、冰片等清涼物質,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水凝膠,因此它能夠讓發熱的寶寶暫時感覺到局部的兩雙,但是這種退熱貼只是降低頭部的溫度,對全身發熱來說幫助不大,而且其中請兩類的物質可能還會引起寶寶出現過敏現象,加重病情。

④一發熱就給退燒藥吃

有的家長擔心寶寶發熱會把寶寶腦子“燒壞”,影響智力,因此一發現寶寶體溫升高就喂退燒藥。寶寶發熱沒超過38.5℃是不需要服用退燒藥的,超過了38.5℃並且還有繼續升溫的趨勢時,可以根據說明書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來給孩子吃。

寶寶都是家裡的心頭寶,面對寶寶發熱,家長學會正確處理方法,避開雷區,就能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39美人計


  寶寶發燒是兒童時期經常遇到的情況,新手爸媽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往往心急如焚,其實遇上寶寶發燒的情況先不要慌,首先給寶寶做好關鍵的護理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最是讓父母焦急,尤其是新手爸媽往往是束手無策,此時爸爸媽媽萬萬不可以慌張,孩子發燒本身並不可怕,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合理的處理方法,才能讓寶貝儘快恢復健康。

  瞭解體溫變化

  

  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發燒只是疾病的一個症狀,是身體在和疾病抗衡的表現,反而有助於提升寶寶的免疫力,所以爸爸媽媽大可不必慌張。在寶寶發燒的時候及時掌握孩子的體溫狀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有孩子的家中溫度計是必備的東西,能夠清楚的瞭解到孩子體溫的變化。

  歐姆龍嬰兒額溫槍採用非接觸式測溫,只需一鍵操作即可,讓寶寶不哭不鬧快速測量。還有靜音功能即使寶寶熟睡也可測量體溫,數據自動記錄,迅速知曉歷史體溫值。優美的產品弧線更符合人體工學,讓家長抓握方便。


  減衣散熱降溫

  

  孩子發燒時都會有一個過程,當孩子手腳冰冷的時候說明體溫還在上升期,如果手腳變暖了說面體溫不會再上升。這時一定要注意給寶寶散熱降溫,如果給孩子穿的過多蓋的過厚,很容易因為高熱導致寶寶出現暈厥的情況,因此寬鬆吸汗的衣物最為合適。

  全棉時代嬰兒針織連體衣採用優質純棉材質觸感細膩柔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使寶寶穿著舒適。並且內有夾層能夠提供良好的保暖性,不會讓寶寶受涼感冒。全開扣的設計方便寶寶穿脫,媽媽更省心。


  溫水擦拭物理降溫

  

  如果寶寶發燒了但是精神狀態還好,這時家長更不必憂心,掌握合適的物理降溫方法能夠幫助寶寶減輕發燒的不適感。最常用的就是溫水擦拭的方法,水溫控制在37度以上,擦拭前額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在水分蒸發的時候可以使寶寶的體溫降低一些。

  給寶寶擦拭的時候選擇柔軟的純棉毛巾,才能呵護寶寶嬌嫩的肌膚。潔麗雅純棉紗布面巾擁有飽滿的蓬鬆毛圈,具有良好的速乾性和吸水性。並且不含甲醛和芳香烴,守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及時補充水分

  

  當孩子在發熱的時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可以讓體內的新陳代謝快一些還能有助於病菌排出體外,有助於減輕寶貝發燒的症狀。同時飲食上也應清淡不油膩,以流食為最佳。

  可優比兒童保溫杯巧妙的側面排氣設計,告別傳統保溫杯熱水噴濺的情況。杯體鍍銅加雙層真空設計,可以實現6小時持續保溫讓寶貝隨時喝到溫水。科學重力球和直飲式吸管,不需要咬輕鬆喝到水安全又防嗆。

  家長們應該做好各種功課,避免孩子發燒時手忙腳亂。當寶寶體溫超過38.5度時除了這些護理工作要做好,還有就是要及時就醫,讓寶貝儘快恢復健康。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小林子啦啦啦


寶寶發熱是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新媽咪需要注意,寶寶發燒千萬不要悟寶寶,首先查看寶寶體溫。

如果體溫在38.5度以下屬於低燒,媽咪把寶寶的衣物解開,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特別是寶寶頸部、腋窩處。讓寶寶及時散熱。有些老人認為發熱就要悟出汗才會退燒,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因為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善,排汗機能弱,很容易出現體溫升高、脫水,如果再給寶寶穿很多衣服,寶寶會引起“捂熱綜合症”,因為無法散熱出現昏迷,器官衰竭。所以當寶寶發燒千萬不要給寶寶捂汗,而且要讓寶寶及時散熱,利於退燒。新聞中經常出現因捂熱致死的寶寶,家長一定要引以為戒,千萬不要迷信捂熱退燒!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度以上,就屬於高燒了。這時候寶媽要注意給寶寶喂水,因為高燒使人口乾舌燥,很容易引起脫水。因此補水也是關鍵。觀察寶寶精神狀況有沒有精神萎靡,昏睡現象。高燒的寶寶建議去醫院看醫生,檢查引起高燒的原因,對症治療才能根除。


育兒手帳


發熱是機體對抗侵入的細菌和病毒的正常反應,有利於消除病原體,恢復健康。所以,發熱對健康也有有利的一面。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經過一場發熱後,好像長大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均明顯提高了。

發熱並非都是嚴重疾病

寶寶之所以容易發熱,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概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熱的情形出現。造成寶寶發熱的原因非常多,並非總是嚴重得不得了。

體溫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

體溫37.5~38℃時

發熱本身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發熱是不必急著退熱的。盲目退熱易導致虛脫,使循環系統出現問題。

體溫38~38.5℃時

將寶寶衣服解開,用溫水(37℃左右)浸泡過的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多給寶寶喝水,有助發汗,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體溫在38.5以上時

一般當寶寶體溫在38.5℃以上時才開始考慮使用退熱藥,而且兩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4~6小時。常用退熱藥包括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不同的退熱藥最好不要隨意並用。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發燒”是絕大多數寶寶繞不開的主題。嚴格說來,發燒並非某一種疾病,而是由疾病引起的症狀。這些疾病引起發燒的程度各不相同,有輕有重,爸爸媽媽們需要留心辨別。

那麼有哪些疾病會引起寶寶發燒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1、感冒

對很多人來說,感冒發燒就跟孿生兄弟似的,感冒引起的發燒也確乎是最為頻繁的。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感冒,都極易引起寶寶發燒。感冒輕重不一,寶寶咳嗽、流涕、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都是常見的。寶寶感冒應當以在家休息和喝水護理為主,必要時也需藥物治療,通常一週內能漸漸痊癒。若有持續性的發熱,並伴有驚厥等併發症時,則需及時送醫。

2、耳鼻喉發炎

寶寶耳鼻喉發炎的時候,通常也會引起發燒。除了發燒,咳嗽、流涕、喉嚨紅腫、不願進食等症狀也較多見。耳鼻喉發炎的,除了對症治療外,靜養與喝水養生是通用的,一般3-5天可以痊癒。

耳鼻喉發炎特別是中耳炎、肺炎、耳突炎時,39℃以上的高燒便要格外注意,需要進行鑑別是否併發中耳炎及肺炎,並且需要醫生判斷可能的病原,採取對症的干預。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12個月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疾病。女寶寶由於尿道直,容易出現尿路感染,較為常見則是大便和尿片清理不及時,引起了細菌感染。而男寶寶相對少見,如果出現,應注意膀胱輸尿管迴流等泌尿系畸形的存在,需要重視。尿路感染的寶寶,容易發燒到38.5℃以上,外觀是不易察覺的。但臨床上可注意觀察寶寶有無尿道口紅,排尿時哭鬧等表現。

尿路感染的通常治療需要用到抗生素,療程約在2周左右,爸爸媽媽千萬不用聞抗生素而色變,正常治療使用是必要的。潛在風險是損傷腎功能和腎化膿。

4、腹瀉

有些腹瀉嚴重的也常會引起寶寶發燒,若寶寶還有嘔吐的,那麼便是比較典型的急性腸胃炎症狀,需要儘早送寶寶去醫院醫治消炎。

補鋅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健康的生活規律。如果是放化療的病人,需要明確提升免疫力可以飯前吃些新稀寶片,吃上2-3個月會有比較明確的效果。如果一般人群,保證飲食均衡更重要。少油膩,高鹽,多水果蔬菜,吃的清淡一點,對於瘦弱的人,可以適當的吃些雞湯補一補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對於發燒超過39℃的寶寶,爸爸媽媽就應格外仔細地觀察。特別是精神萎靡、頭痛明顯、呼吸急促、喘憋的孩子,一定要迅速送到醫院診治,切不可自作主張,以免延誤病情,導致嚴重後果。

等寶寶大了教他學習時,推薦你使用遊戲+教學這樣的方法。比如陪著寶寶做遊戲互動,在生活的過程中教學,還有閱讀繪圖,不過這東西寶寶容易拿來吃。

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勒,基本上都是軟件裡面學來的,裡面動畫故事超多,寶寶特喜歡看,還有遊戲可以玩(遊戲是鞏固識字的喲),開始我還擔心玩太長時間對寶寶眼睛不太好,然後發現裡面竟然有個設置功能,可以設置學習時間,和使用時間自動關閉,超讚。用的久了還鍛鍊了寶寶的用眼習慣。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現在學的字多了,故事聽多了,我下班回來還會跑過來給我講故事,超暖心的(雖然講的斷斷續續的,但是超可愛的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