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罕見病「僵人綜合徵」丨臨床必備

綜述:罕見病「僵人綜合徵」丨臨床必備

僵人綜合徵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紊亂疾病,首發部位多樣、症狀不典型,早期診斷困難,常常因為延誤治療而導致患者發生嚴重殘疾。為提高對該病的認識以及治療,本文將對僵人綜合徵進行總結。

概述

僵人綜合徵(SPS,Stiff-person syndrome)由 Moersch 和 Woltman於1956年首次提出,是臨床上較為罕見的進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特徵是慢性波動的進行性軀幹和肢體強直,以及肌肉痙攣疼痛,導致行走困難、形態似錫士兵,易摔倒。根據國外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在一般人群中SPS的年發病率約為(1-2)/100萬,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大多數發病年齡在20-50歲,老人和兒童也會患病,兒童一般發病年齡<3 歲,多見於嬰兒期。近幾年,由於病因學、檢查手段、治療方案等更進一步地理解,該疾病的致殘情況已經大大得到改善。

發病機制

SPS的形成過程往往是一個緩慢進展的過程,多是數月或數年才發病,也有患者在數週內快速發展甚至死亡。1988年,Solimena等人在SPS的發病機制上取得了突破,他們通過抗穀氨酸脫羧酶(GAD)的自身抗體發現了SPS和糖尿病(DM)之間的自身免疫聯繫,中樞神經系統和胰島中都存在GAD抗體。後續的一些列報道對SPS的認知從一種以表型為基礎的持續緊張性肌肉收縮的特發性疾病,轉變為以臨床核心特徵、廣泛發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經典型僵人綜合徵抗GAD抗體陽性率(60%-80%);亦可合併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I型糖尿病等,以及惡性貧血或腫瘤如肺癌等。

目前認為,僵人綜合徵患者的肌肉僵硬是持續性運動單位電位所引起的,這是由於脊髓Y-氨基丁酸能神經元損害使其運動皮質興奮性增高,興奮性衝動傳導頻繁,從而導致抑制性和興奮性皮質迴路失衡。因此,儘管在靜息態下,患者軀幹和四肢近端肌肉仍可持續發放運動單位電位,或於聲音、光線、觸碰或情緒激動等刺激下出現肌陣攣等過度反應,肌電圖可見主動肌與拮抗肌同時持續收縮。

臨床表現及分型

臨床表現

SPS以軀體中軸部位的肌肉進行性波動性僵硬伴陣發性痙攣為特徵。受累肌肉常在白天波動,睡眠時減少或減弱。持續的肌肉收縮會導致肌肉肥大和姿勢異常,如腰椎前凸和活動範圍受限。肌肉力量通常被保留下來,患者未覺異常。臨床表現通常始於軀幹的肌肉,然後蔓延到近端、最後到肢體遠端肌肉。且下肢比上肢更易受影響,近側肢體更嚴重。遠端肢體和麵部的肌肉通常會持續到疾病晚期。痙攣最初是陣發性發作,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上有所不同,但隨著疾病的發展可以持續發作。SPS患者對刺激

敏感,在生理或情緒緊張、寒冷天氣、突然運動、聽覺、觸覺、情感和創傷的刺激(無視覺刺激),甚至是併發感染期間,都有可能會發生或惡化。整理見表1。

併發症主要有:骨折和關節脫位、嚴重的自主神經紊亂和肌肉痙攣性疼痛、摔倒、飲食失衡、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低氧血癥性呼吸衰竭、咽部肌肉痙攣導致食管阻塞等。

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

臨床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僵人綜合徵可分為經典型和變異型,變異型包括副腫瘤性僵人綜合徵.伴強直和肌陣攣的進行性腦脊髓炎(PERM)以及局灶節段性、抽動性僵人綜合徵和僵人疊加綜合徵。

1. 典型SPS

早期常表現為軀幹肌群出現僵硬感和不適,但尚未影響日常生活,此外出現焦慮、恐懼等精神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僵硬、疼痛、僵直姿勢及全身不適可逐漸出現。在應激狀態下可加重症狀,睡眠僵硬症狀得到緩解。噪聲等刺激是患者發生痙攣的誘因,由於缺乏應激性反應,表現為獨特的跌倒方式,如木頭樣、雕像樣跌倒。中期常表現為近端肢體受累受驚狀態下肢體可出現嚴重痛性痙攣,緩解遲緩,遠端亦可受累。此時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常伴有抑鬱症狀。晚期常表現為幾乎所有肌群嚴重受累,但不出現牙關緊閉,通常簡單的日常生活亦明顯受限。此時患者疼痛症狀顯著,常需依賴止痛藥物。據報道,SPS患者可出現眼球活動受限,如掃視不良、不良共軛凝視及核上性眼肌麻痺等。該類患者查體常發現肌肉觸診呈木板樣,伴肌張力增高、語調增強,感覺一般不受累。

2. 變異性SPS

據報道,目前存在多種變異性SPS。

➤ 僵肢綜合徵(stiff limb syndrome,SLS):表現為一側肢體肌肉僵硬或強直,但脊柱可正常,糖尿病常伴隨,該型認為是局部型SPS。

➤ 嬰兒僵人綜合徵(stiff baby syndrome):突出症狀為角弓反張,且應激時更易發作,遠端肌肉受累常較成人明顯。易誤診為破傷風、過度驚嚇症等,需通過檢測GADAb 陽性得以確診。

➤ SPS 小腦綜合徵:表現為眼球運動障礙與僵硬、痙攣同時併發,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等,該類患者核磁檢查正常,據報道與副腫瘤綜合徵無關。

➤ 類腫瘤性SPS:調查研究顯示,該類型所佔比例不到10%,且與GADAb、Gephyrin 抗體和Ri 抗體具有相關性。該類患者頸部和上肢僵硬表現更突出。對於該型仍需進一步研究。

➤ 進展性腦脊髓炎伴僵直型(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myoclonus,PERM):急性起病,延髓受累症狀多見,隨著病情逐漸進展依次出現肢端和軀幹症狀。該型患者通常在僵直症狀出現數周至數月內死亡,預後極差。據學者們研究該型特徵性抗體為甘氨酸α1(antiGlyR)抗體,但部分患者同時伴隨GADAb 陽性,伴隨腫瘤病例約20%,約25% 患者累及呼吸肌等需通過呼吸機輔助呼吸,死亡率高達40%。

➤ Amphiphysin抗體陽性SPS和Gephyrin抗體陽性SPS:可能均屬副腫瘤綜合徵表現,不同的是前者與乳腺癌相關,後者與縱隔腫瘤相關。前者上肢累及顯著,後者特徵性表現仍有待臨床進一步探索。

診斷及鑑別診斷

診斷標準

據 Baizabal-Carvallo 和 Jankovic 於2015年公佈的標準,分為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

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

注:SPS 的最終診斷還需除外椎體及椎體外系疾病;儘管 SPS 診斷要求抗-GAD65 抗體陽性,但實際上,約 40% 患者抗體為陰性。

部分的 SPS 患者可能同時伴有腫瘤疾病(即類腫瘤性 SPS,佔所有 SPS 的不足 10%),尤其是 GAD65 抗體陽性的 SPS 患者,因此針對這部分患者需要篩查腫瘤性疾病的抗體(如 AMPH,甘氨酸受體,GABA-A 受體等)。

鑑別診斷

僵人綜合徵早期診斷較為困難,應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

SPS治療的主要重點是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由於該疾病比較罕見,因此治療的臨床療效一直受限,SPS的治療方法包括一線藥物苯二氮平類藥物和巴氯芬,其次是IVIG、血漿置換、免疫調節劑和利妥昔單抗。IVIG和血漿置換在難治性病例中可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皮質激素用於單藥治療或與其他SPS藥物聯合使用。然而它們的療效並不是由臨床試驗得出的。

癌症所致的副腫瘤性僵人綜合徵僅四肢僵硬,這種情況僅佔SPS病例總數的5%。經典的SPS患者對藥物反應良好,但是大約10%的患者由於反覆痙攣或突然停藥造成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最終導致突然死亡。

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
综述:罕见病「僵人综合征」丨临床必备

注:更大劑量也有報道。

小結

僵人綜合徵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紊亂疾病,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以軀體中軸部位的肌肉進行性波動性僵硬伴陣發性痙攣為主要特徵,需要與其他疾病相鑑別。由於該病的罕見性,治療和預後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Rima El-Abassi, Michael Y. Soliman, Nicole Villemarette-Pittman,et al.SPS: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J].Neurol.2019;404:137-149.

[2] Ahmed SI,Bareeqa SB,Ahmad T,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Stiff-Person Syndrome[J]. Neurol. 2019;409:116624.

[3] Meinck H.M.,Ricker K.,Hulser P.J.,et al. Stiff man syndrome:neu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in eightpatients[J]. Neurol. 242(1995)2–134.

[4] 蘇琴琴,張媛媛.僵人綜合徵相關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8;16(20).

[5] Chew S, Vodopivec I, Berkowitz AL. Clinical reasoning: An 82-year-old man with worsening gait[J]. Neurology. 2017;89:e246-e252.

[6] Bhatti AB,Gazali ZA.Recent Advances and Review on Treatment of Stiff Person Syndrome in Adults and Pediatric Patients[J].Cureus.2015;7(12):e427.

[7] 鍾欣靜,張成,鍾潔,陳雪玲.僵人綜合徵11例臨床及電生理學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19年0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