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公司會那麼脆弱,一部虧損的電影就能讓它處於倒閉的邊緣?

孫爽


先搞清楚一個問題,不是電影公司脆弱,而是前幾年資本的瘋狂湧入,大量的影視公司遍地開花,很多公司根本就不具備影視劇製作的經驗,風控意識差,對市場的考量也不夠具體,拍一部電影出來很容易票房崩了,這樣後續根本很難融資,所以倒閉很正常,每年上映電影近600部,但是票房不過100萬的起碼佔到400部以上。電影公司的大量倒閉不是市場不行,而是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優勝劣汰,觀眾的觀影層次在提升,隨便一部電影就能圈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風口起飛的豬


我成立個叫“靠譜”的電影公司,找個不出名的編劇寫個噁心人的劇本,請個18流導演和幾個81線小龍套來演戲。

拍攝週期3個月各種費用投資50萬,邀請你來投資一個億。

電影上映上座率很不理想三天就下架了一共才賣出100張票還有50張是送的合計票房才特麼2000[捂臉]。

完了只能申請破產了,畢竟我的電影公司註冊資本才50萬而已。

奇怪的是破產之後我反倒更有錢了,你家親戚也更有錢了,就是你自己血本無歸,可你怎麼一點都不在意呢?

後來我又成立一個叫“不靠譜”電影公司,這回不用宣傳不用拉投資一幫不怕虧的金主上趕著往裡投錢,你說怪不怪?


土鱉啃鐵牛


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有的電影公司實力弱

有的電影公司本身實力很弱,拍攝一部投入較大的電影可能就投入了公司全部的資金,甚至還進行了大額負債,一旦票房不行,公司就還不上錢了,自然也就快破產了。新聞裡常見的導演賣房籌錢繼續拍電影的新聞,一旦拍攝的電影前方不好,導演的房子肯定就沒了,電影公司也好不了了。

電影投入成本遠超預計

電影拍攝過程中有很多不可預計因素,會極大的增加電影的拍攝成本。如,主演臨時大病,使拍攝時間大幅延長等。此時,如果拍攝的電影票房慘淡,將使公司的財務壓力大增。如果額外增加的成本遠超公司的現金流入(包含票房收入、融資借錢),那麼公司的現金流就有斷裂的危險,也就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總之,電影公司走到破產邊緣的最本質原因就是虧損導致公司現金流出現斷裂風險。

敬請關注 ,財務自由的路上,我們攜手前行。


知識創造價值


電影主要依賴於票房,觀眾不買賬那麼整個投資便化為泡影,導致電影虧損而公司可能面臨破產,原因是多方面的。

演員費用過高

近幾年,影視圈明星的出場費高的離譜。對於電影的導演來說,一部好的作品依然需要好的演員來飾演角色。

但是目前很多演員的出場費太高,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可能花在演員身上的出場費就要佔到總投資額的一半之多,那麼後期用來製作的費用自然會有所下降。

而電影屬於大熒屏,是需要引發觀眾共鳴的,達不到效果,自然票房上不去,那麼成本回收不回來,自然有負債破產的風險。

電影上映時間有限

電影不同於電視劇,電視劇製作完成後會有電視臺以及各大網絡視頻播放平臺購買版權播放,電視則是前期拉投資,也就是墊錢進去,墊多少都要在上映之後看是否回本。

而一部電影一般在影院上線時間也就兩個禮拜左右,如果評分不高,可能一個星期就下架了,畢竟影院更傾向於排好賣的電影的場次,囫圇下架自然收不回成本。

資金來源可能是全部家當

凡有才者皆自傲。很多有才華的導演找不到投資人的時候會用自己的全部家當來投資電影。比如吳京再拍《戰狼》的時候,就是抵押了房產才有後面的高票房。

好的電影是需要花長時間和大量資金來慢慢打磨的,最後只在觀眾的眼裡過上兩個小時就要出評分,表現不好的電影那麼多少墊付的資金都會沒有回報。

為了拍電影傾家蕩產的導演也是有的,因為有的時候可能電影不符合現階段大眾的審美標準。比如《肖申克的救贖》到很多年後才被評為經典。


所以,電影製作費用、演員費用等都需前期墊付,而真正用來檢驗電影好不好的就是實實在在的票房,那麼製作公司收不回成本破產也是很正常的。

關注小小投資客,投資不迷路。歡迎點贊,評論交流?


小小投資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哪吒》,光線傳媒投拍的一部動畫電影,2019年暑期上映,斬獲50個億的票房,超過《流浪地球》,僅次於《戰狼》,初略按照票房1/4的分賬收入計,對利潤將增厚10-12個億之間,而光線傳媒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合計才13.6億,基本上一部《哪吒》撐起了光線的2019年。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2019年春節賀歲檔的科幻大爽片《流浪地球》,票房46.7個億,摘得當時的票房桂冠,歷史第二名(後來被哪吒超過),把吳京送進百億票房演員系列。背後的投拍公司為北京文化,北京文化2019年前三季度確認收入7個億,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就達到6.4個億,原因在於第三季度確認《流浪地球》收入超過6個億,同期的其他電影幾乎沒有賺錢,一部《流浪地球》拯救了北京文化的2019年。

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影行業單個影片對公司影響如此之巨大?

電影行業本身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收入容易向極個別好的影片集中,正如人們對醜的評判各不相同,卻對美的感知出奇一致一樣。電影也是如是,有些低成本的電影,跑出一個票房黑馬的曲線,如早些年《瘋狂的賽車》,也有些高成本大製作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能夠上映,且取得不錯票房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被踩在地上摩擦,2019年票房前8位的國產影片佔到國產影片票房總收入的80%左右。

在具體原因方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 電影拍攝週期長,說到底搞電影就是搞創作,即便是商業電影,也要具備一些藝術氣質,從想法到劇本到籌資到拍攝最後到能夠公映,是一個很長的週期,大部分導演平均每年很難產出2部片子或者2部以上。像《流浪地球》拍了三年,投資幾度中斷。時間週期加劇了風險。

② 財務週期,這一點主要是票房的確認,一般發行方從電影結束放映到最終拿到錢,週期起碼在三個季度以上,比如流浪地球,春節檔上映,9月份第三季度才能最終確認。

③ 財務槓桿,這裡可以簡單普及一下什麼叫出品人,就是電影的投資方,我們經常看到有的電影一開始,字幕中出品人欄目就是一長串,通常一個出品人名字代表了一個投資機構。尤其是大製作電影需要的資金量大,這就需要融資,也需要分散風險,有些電影公司表面上簽署的是投資協議,實際上還會有抽屜協議或者對賭協議,業績達不成或者電影虧損,就需要履行這些明股實債或者對賭協議的相關條款。

④ 演員薪酬。雖說演員薪酬是算在正常成本之列,無可厚非,但有些演員薪酬動輒上億,實在太高了。

⑤ 製作成本。譬如,前兩年市場跟風的3D製作,製作費是相當高的,但為了迎合市場,有時有不得不做出此種選擇,甚至有些文藝片也會採用3D製作,算是一種奇觀了。

總之呢,電影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的高風險行業,搞好了一部電影可以拯救一家公司,搞不好就會毀掉一家公司,這是由行業特點決定的,也是由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決定的。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點“關注”,分享更多有趣的財經知識。


財經龔少


別看如今的電影市場似乎不錯,但其實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虧本的,甚至有很多電影是血本無歸。有的電影可以讓人一舉成名,但不是每個電影都會盈利的,有的電影就會血賠。比如以下三部電影:第一部:《美國往事》,投資:3000萬美元,票房:532萬美元。

第二部:《封神傳奇》最後:兩部《大話西遊》,投資:6000多萬港幣,票房:5400萬港幣。如果要說在今天中國網絡上,哪部電影是最有話題的,周星馳的兩部《大話西遊》無疑有恆久的話題性。
原本《大話西遊》僅有一部,但在拍攝過程中,隨著想法越來越多,電影的長度也越來越長,最終分成了上下兩部。可能相比前面幾部,虧損1000萬好像不多,但實際上,對於當時剛剛成立電影公司的周星馳來說,《大話西遊》直接讓他的公司破產,可謂血賠。


牛股分享老王


電影這種項目有特殊性,你要是做貿易呢,假如遇到問題呢也不會一下子賠光了,光景一般的保本,光景太差了虧本,好歹也是有個比例的。而電影投入一億成本,三億票房才能剛剛回本,票房一億,6000萬都是虧出去的,要是遇到啥審核問題,就是全軍覆沒的節奏,基本上風險類似期貨。當然賺的也是,運氣好了以小博大一千萬成本十幾億票房。這樣更像期貨了。所以本小的電影公司不自量力的投高成本大片,一旦撲街資金鍊斷裂,倒閉是很正常的事


壓力很大同志


1、通過虧損的形式,錢流向了外部的關聯企業,相當於不納稅套現;2、虧損前,通過各種概念營造,股價高位的時候,大股東已經套現走人移民海外,留下爛攤子而已;3、實際盈利,做成虧損的樣子,逃避稅款。


蘿蔔愛吃兔


因為電影公司主要就是靠簽約的幾個導演拍電影來養活,如果導演拍的片子爛,票房不理想,又碰上投資人撤資,那就很難過了


期海掘金


無腦點說就是這家公司實力相對薄弱,經不起一部作品票房回不了本,資金鍊斷裂。

或許有人說票房回不了本股東出資吊著不就可以了嘛?雖然我不懂這裡面的彎彎繞繞,但前不久王思聰的事應該可以看出一點,兒子負債,老爹礙於上市公司的條條框框只能幹看著,最後還是他老孃甩了筆款子救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