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中國AI專利登頂世界第一

前不久舉辦的“2020年ICT深度觀察大會”發佈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2019)》,報告顯示,我國AI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萬,排名世界首位,這於日前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發展白皮書》中的數據吻合。其中,我國人臉識別領域專利申請達到2.73萬件,成為AI行業最熱門的細分領域!

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自2010年開始全面爆發,尤其是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出現指數型的快速增長趨勢。我國目前AI申請專利數量已有10萬件,其中發明專利類型佔比達到86%。


胡潤:中國AI專利登頂世界第一

AI專利申請的全球排名,中美佔據了前兩席的位置,其次是英國、日本和印度。雖然中國和印度幫上有名,但由於AI起步較晚,兩國95%以上的專利申請是在2000後完成的。

如果將人工智能體系分為芯片層、基礎層、平臺層、認知層和層,我國在芯片層和部分應用層的創新能力,排界前列。我國在基礎層和芯片層領域的專利儲備量超過了美國,位居全球第一。雖然我國在平臺層、認知層等領域的有效專利儲備暫時落後於美國,但發展勢頭迅猛,創新速度明顯提高。

而在中國AI專利的貢獻者中,百度AI專利中國第一。百度的AI技術不僅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技術水平上也是行業翹楚,已經積累了深厚的行業領先技術儲備。


胡潤:中國AI專利登頂世界第一

百度AI研究水平的最高成果反應在百度大腦產品上,目前已經更新至5.0系統。形成了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平臺層及AI安全五大核心架構在內的技術佈局。在語音技術領域,百度大腦的流式多級截斷注意力模型(SMLTA)使識別準確率提升15%-20%;在視覺技術方面,百度已經形成了包括圖像、視頻、AR/VR、重要垂類、軟硬一體化五大方向在內的特色視覺技術矩陣;在語言與知識技術方面,百度構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元異構知識圖譜。

胡潤:中國AI專利登頂世界第一

目前百度大腦的AI大生產平臺已經開放210多項核心AI能力,參與開發者超過150萬人次,數據日調用超過萬億次,企業用戶發佈模型接近17萬,這讓百度大腦的技術優勢得到全面輸出。


人臉識別專利申請2.73萬項,中美依然領先全球

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識別、語義領域的AI技術深度應用始於2012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2019)》報告中也重點提及這些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

隨著計算機算法在圖像識別研究方面的突破,有相關技術儲備的國家出現專利申請熱潮,中美日韓四國領先。此領域我國的專利申請在2010年後才開始爆發式增長,成為全球申請數量最高的國家,且專利數量超過美日韓專利申請數量總和。

仔細分析計算機圖片識別技術專利申請方向,可發現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專利申請最多,達到4.79萬件。在中國已經出現規模應用的人臉識別相關專利佔比最高,達到52.4%。

人臉識別技術也是AI領域落地用用最廣的技術之一,其應用已經遍佈智能手機、身份識別等終端產品,實現個人身份認證、人臉檢測和人像美化處理等功能。機場和車站安檢及安防領域也廣泛應用此技術。


胡潤:中國AI專利登頂世界第一

語義技術的專利申請,依然是中美兩大國的“獨角戲”,兩國專利申請數量合計超過一萬件,遙遙領先其它國家。可以推測,未來全球語義市場應用的競爭也將在中美兩國之間展開,其它國家的競爭實力及市場規模暫時落後。

有一項指標比較引人注意——申請人的專利授權量,此指標全球範圍的數值都較低,國內也僅有百度、聯想、騰訊和華為進入全球前20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