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1 總有那麼一群人,愛吐槽愛盲從

中午,幾位同事一起聊跨年。

一位同事說,跨年夜,那麼多衛視的晚會,她一個都沒看,光顧著哄娃。

另一位同事說,她看了羅振宇的跨年演講,還蠻有啟發。此時,忽聽得最年輕的、出生自97年的一位同事,邊梳理自己的長髮邊幽幽地說,呵,羅振宇啊,他又在販賣焦慮了

跨年演講,她一分鐘也沒看,卻能得出結論:羅振宇在販賣焦慮。若她真看了,一定能感覺到,羅振宇的演講,挺有正能量,引人腳踏實地、努力工作,與販賣焦慮無關。

不瞭解就批評,不清楚就吐槽,不追究客觀事實,放棄獨立思考。我們生活中,確是有這樣一群“

烏合之眾”。

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2 為什麼一些人甘當“烏合之眾”

  • 當“烏合之眾”有好處

這位女同事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對羅振宇的判斷:販賣焦慮,符合大眾給羅振宇帖的標籤。辦公室裡有7位同事,按照大眾的好惡比例,至少超過4位是對羅振宇沒有好感的。那她這麼說,則容易得到大部分同事的認可,不用擔心自己被團體排斥。

從眾,不用直麵糰體壓力,利於自身融入團體。

  • 吐槽別人,更符合心意

對很多人來說,貶低、吐槽一個人,總比表揚或者讚美一個人要來得輕鬆容易。

心理學中,有一個遊戲叫“優點轟炸”,就是讓同伴說說他人身上的優點,給他人信心和鼓勵。這種“優點轟炸”,經常玩失敗,因為同伴說對方優點時,一般都說得很膚淺,很模糊,不真誠,如:長得帥/優秀/是個好人等。可,若讓他們說對方的缺點,則會說得特別具體、扎心。如:愛吹牛、懶惰、不愛洗澡等,要讓他們盡情寫,或許一張A4紙,也寫不完。

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身邊的同事、親友,為他們找缺點和找優點,哪個更難?

  • 盲從很省心

如前所述,人們更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所以,市面上,批評一個人的聲音往往比讚美一個人的聲音更大。名氣越大,批評聲越多。

吃瓜群眾的自我修養:

以訛傳訛,不用大腦。人家說羅振宇是在販賣焦慮,那就是販賣焦慮,自個兒不用求證,這是否是真的,做個人雲亦云的“笨蛋”多省腦細胞啊。

比如,女明星江一燕的支教事件,撲朔迷離。有人說,她是十幾年如一日,每年都要花幾個月時間,紮根貧困地區,支持教育事業;也有人說,她一年支教一次,只不過是走個過場,拍拍照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

吃瓜群眾,在沒有實地調查瞭解江一燕支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就更願意相信後一種說法。這樣顯得別人齷齪,批評起她來就不會有絲毫愧疚之心。

可是,若我們稍微動點腦子思考,就知道,無論江一燕支教的動機和過程如何,至少人家發起過支教這個行動,而那些妄想用唾沫淹死她的吃瓜群眾們,自己有沒有去支教過一天呢?如果沒有,人家江一燕就是比人強。

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3 甘當“烏合之眾”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出了問題

  • 自己過得不好,才喜歡批評他人。

那些過得好的人,通常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過分關注別人的生活。他們往往埋頭幹自己的事業。而當他們看見別人時,也往往是看到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借鑑學習,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獲得共和國勳章後說,“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他來授勳之前還特意跟超級稻告了別,“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在想,我的超級稻長得怎麼樣。”

滿心都超級稻的袁隆平先生一定沒有時間和注意力,去吐槽江一燕是真支教還是假支教,羅振宇是否在販賣焦慮。

而且專注於工作的人、有自己豐富生活的人,往往心態平和,沒有那麼多戾氣,也不需要通過批評別人,發洩自己的不如意。更重要的是,他們心態陽光,更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選擇忽略或者包容微小的缺陷。

  • 對周遭要求太高,太挑剔

一場演講,到底要帶給我們多少東西,才算是一場好的、有內容的演講?

若是希望一場演講,能在知識和見地上給我們帶來質的飛躍和提升,讓我們徹底根除自己的壞毛病、養成良好自律的習慣,讓我們從此越來越優秀……這無異於痴人說夢,歸根結底是我們對演講的期待不現實。

哪怕只有一兩句話的啟發,也是一場好演講。

在網絡上,也經常能看到網友們對電影、書本的評價:一堆垃圾。

說實話,真讓他們自己操刀創作,他們一定是連一堆垃圾也創造不出來的。畢竟淪為烏合之眾那麼久,早已失去了獨立思考和創造的能力。

  • 心理健康很可能出現了問題

一個心態健康的人,看問題,不容易走極端;而那些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看到世界黑暗面的個體,至少說明他們有些偏執,比較片面,容易走極端,內心不夠強韌靈活,也沒有包容力。

他們缺乏允許別人出錯,允許別人不完美的能力。

事實上,兼容幷包,有容乃大。

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4 如何改變惰性思維和偏執?

  • 我行不行?

在批評之前,先要想一想,這事兒要是讓你來做,你是否可以做得下來,或者做得更好。

比如,羅振宇在一萬多人面前,站著演講4個多小時,沒有提詞器,沒有背景音樂,能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地演說。我自認是做不到的,若站上舞臺,一定會瑟瑟發抖。

而且連講4個小時,精力、體力也不行,且不說他講得內容如何,這件超長時間面對大眾演講事情本身,很多人都做不到。

再說,人家講得內容也挺好的。說說中國經濟的基本盤,說說當前的教育、科技、製造業,為我們盤點過去一年的生活、社會、經濟,讓我們在新的一年來臨之前,覆盤過去,憧憬未來,有什麼不好呢?

  • 多嘗試,多幹活

只有自己多嘗試,才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是多麼不容易。

也會對那些認真做事的人,心生敬意。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提到的“躬身入局”就很好。

話說,有兩個農民,各自挑了擔子,在田埂上相遇。田埂很窄,兩人無法同時通行,要想走過去,唯有一個人下田裡,讓一讓。南方的田,是水田,溼滑泥濘,誰也不肯讓。這時,來了一位吃瓜群眾,他見著左手邊這一位挑得擔子更重,便建議右手邊這位挑著擔子下田去,農民不肯;又來了一個吃瓜群眾,說右手邊那位年紀大一點,應該讓他先過去,左手邊這位也不同意,憑什麼啊。

這個局似乎無解。

而有個吃瓜群眾,啥話也不說,自己先下了田,然後對田埂上的兩位說,你們誰把擔子給我,我幫你挑著,你人先過去,然後我再把擔子遞還給你。

田埂上的兩位,終於有人同意了。

<strong>躬身入局,方能體會局中之人的困頓,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前幾天,單位讓我們每個人錄製一個3分鐘以內的短視頻,去推銷自己做的書,我們都覺得可難了,不知該如何配樂、剪輯、寫文案、做效果、配字幕。想想“李子柒”的那麼些好視頻,頓覺敬意叢生。

  •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會包容,理解

唯有心理健康,內心陽光,才能看到他人的積極和美好。若是察覺自己總是忍不住吐槽、貶低、批評周遭的人和事,則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若自行無法調節,可聯繫專業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


快樂吃著瓜,哭著淪為烏合之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