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去年,七禾網發表了一篇文章《2000元一手玉米起家實現1個億的小目標!(服裝廠工人的期貨逆襲之路)》,引起了很多人很大的興趣。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春祿,曾用名王月松,他出生於1990年,河南濮陽的一個農村家庭,今年29歲,以前在服裝廠打工,一個月拿著一千多塊錢的流水線工資,7年前(2012年)接觸期貨,2000元買一手玉米進入市場,兩年多年做到2000多萬,現在做到上億。很多人都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想看的就是他的實盤操作。作者提到他參加過第四屆(2015-2016)天縱期才大賽,賬戶ID是天涯,收益率2177.77%。OK,就上比賽網站查(http://2015.cctvfcn.com/),結果如下:

1成績

初始資金5.7萬,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10個月淨利潤129萬,22倍。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2淨值曲線

主要的利潤來自2016年4月8日到2016年7月6日這三個月,資金從3.9萬增長到141萬,36倍。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3持倉品種和持倉盈虧

主要的持倉品種來自豆粕和塑料(聚乙烯),主要的利潤也來自塑料和豆粕。總共交易過11個品種,10個品種都是賺錢的,只有白糖虧了238元。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4多空盈虧

基本都是在做多,極少做空。利潤100%來自做多。

5每天倉位

在80%到100%之間。常態化是滿倉。

6出入金

出入金:賺多了就出金,保證金不夠了再入金。

我們來看看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這10個月中豆粕和塑料的行情(劃線部分2016-4-8到2016-7-6):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在他大賺暴賺的最核心的這三個月,其實豆粕和塑料並不是一直在漲的。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5月份塑料大跌、豆粕上漲,但他總賬在賺錢,說明他當時豆粕倉位重、塑料倉位輕;7月初豆粕大幅回落,塑料上漲,總賬還在賺錢,說明當時豆粕倉位輕、塑料倉位重。他是怎麼管理自己的倉位的呢?這是我覺得他最核心的東西。


那麼怎麼觀察他的倉位管理方式呢?我導出他這三個月的每日保證金佔用,然後與豆粕1609合約、塑料1609合約的價格做比較,尋找倉位與價格的相關性,結果如下圖: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可以發現:

(1)上圖中標綠色箭頭處,是價格與倉位的相關性很強的時間段。4月8日到6月14日,倉位與豆粕價格呈現高相關性;6月8-28日,倉位與塑料價格呈現高相關性。說明在這兩個時間段,王月松大體上是遵循順勢加倉的方式(當天價格上漲就多頭加倉)。

(2)兩次大的減倉:一次是5月12日豆粕暴漲4.5%,當日盈利11萬,出金25萬。保證金從26萬減少到4.5萬;7月4日剛好在豆粕高點全部平倉。從這裡我們看出王月松有收麥入庫的習慣(我的比喻,指的是錢賺到一定程度就先出金,然後再用小資金繼續做,以免割下來的麥子被風吹走)。

(3)順勢加倉是進攻,收麥入庫是防守,高手都是有攻有守,像08年武漢那個做豆油的老太,只攻不守,5萬幾個月變成1000萬又幾天回到5萬。王月松5月12日的大減倉,事後來看不太好,因為後面豆粕價格繼續大漲;7月4日的大減倉,事後來看簡直絕了,基本平在了豆粕的最高點,後面豆粕價格大幅回落,7月4日結算價3472是最高的,到7月底結算價就跌到3000。


為什麼王春祿會選擇在這兩個日期大減倉呢?我們先看看K線圖: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從K線圖上看,5月12日的第一次大減倉,確實沒什麼道理可講,應該只是純粹的落袋為安;7月4日的那次,豆粕價格在創出新高後連續兩天出現大的上影線,這時候平倉有道理,塑料價格創新高然而也沒有倉位了,可能也是純粹的落袋為安。

事實上,從基本面上也可以判斷7月4日豆粕多頭應該平倉,可以觀察下2016年7月4日在小美上發的早評: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單純看2016-4-8至2016-7-6這三個月的數據,王春祿的資金增長36倍。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對比一下同期各商品的價格漲幅: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可以發現:

(1)貢獻了最大利潤的塑料,其實漲幅不過10%,在工業品中是中等偏差的。

(2)貢獻了第二大利潤的豆粕,漲幅38%,比棉花漲得多,在農產品中排第二位。

因此,王春祿賺錢,其實最重要的是他的倉位管理,其次才是品種選擇。品種選擇上,工業品中選擇塑料,其實根本就沒選好;農產品中選擇了豆粕,這個選得挺好,當時一個是價格處於低位,一個是阿根廷在大豆收穫季遭遇大雨影響收穫並傳聞減產很大。

所以,想賺大錢,最重要的是越漲越買!賺不了大錢,最大的原因是越漲越不敢買,不敢追高!比如今年4月份以來蘋果大漲,很多朋友在價格第一次突破的時候做了點,一看上漲停滯就跑了,後面價格再次大漲,就不敢追了,這麼大的行情只吃了一口,如下圖:


期貨交易員故事——王春祿從2000到1億的操作筆記


而要想保住財富,最重要的是落袋為安。

啟示:一個是順勢加倉(越漲越買),一個是收麥入庫(落袋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