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以最優營商環境打造最強“引力場”

能網上辦網上辦、不能網上辦全程代辦、遇到難題縣領導包辦

清河:以最優營商環境打造最強“引力場”

近日,身在外地的河北省瑞環密封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焦洪憲通過電話諮詢清河縣項目備案事宜。工作人員告訴他,該事項全流程可在線申報辦理。焦洪憲按照要求提交了資料,第二天就收到申報項目通過的短信。他高興地說:“不跑腿、不見面,老闆不出企業門也能辦業務。”

這只是清河縣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大膽改革創新,構建起“線下一中心、線上一張網”智能化審批系統:線下“智能自助”審批大廳為企業提供“不見面”審批服務;線上“雲端自主”審批平臺“一網”通辦。

“能網上辦的網上辦、不能網上辦的全程代辦、遇到難題縣領導幹部包辦。”清河縣委書記王俊紅說,“我們要通過自我革命打造最優的營商環境,使清河成為‘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熱土。”

在清河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大廳內,河北聯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繼兵不到40分鐘就拿到了證照。“多虧了幫辦‘小蜜蜂’的全程代辦,我們拿證又快又省心。”

審批大廳配置的“小蜜蜂”幫辦中心,專門用於接待前來辦證群眾。證照辦理“保姆式”全程代辦、盯辦、促辦,力爭一事一結。

去年以來,全縣已實現5大類35個事項自助辦證取證。通過“不見面”審批,已為1463個市場主體辦理業務2274項。截至目前,全縣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140家,總數達57511家,總量、萬人市場主體擁有量均位居全市各縣(市)第一;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52家、總數達803家,位居全市第一。

項目落地和建設過程中,企業會遇到各類難題。該縣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服務方案的分包機制,32名縣級分包領導每兩週至少到項目現場調度一次。對於重點項目,由主管縣長牽頭,組織規劃、環保、消防等部門,成立服務“專班”,提前介入,實行服務項目“提前化”。

為確保項目的快速推進,縣領導親臨現場督導,使宇騰羊絨公司羊絨精紡項目從開工到投產用時不到1年,比原計劃提前了3個月。

該縣還專門設立“紅黑榜”在清河縣委、縣政府辦公大廳電子屏幕公示。進展快的上“紅榜”,進展慢的進“黑榜”。項目建設孰快孰慢,通過“紅黑榜”一目瞭然。

自“紅黑榜”實施以來,全縣形成了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工作人員把施工現場當成了自己的工作戰場,隨時聽從企業調遣,做好為企業跑腿的準備。截至2019年11月份,省重點項目完成情況全部超過計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好環境引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清河。截至2019年11月底,6個省重點、18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2億元,佔年度計劃116%,按期開工和投產率均100%。近兩年來,全縣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8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6個,投產41個。(記者謝曉燕、郭文靜 通訊員倪麗敏)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