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頑疾”今朝了

湘陰縣洋沙湖鎮主題教育百場宣講暖了百姓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1月2日訊(通訊員 梁軍)為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糾心事,達到直接服務群眾的目的,湘陰縣洋沙湖鎮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創新開展“守初心、踐使命、系群眾”巡迴宣講活動,與群眾面對面。目前已經宣講102場,贏得當地百姓的一致點贊。

基層治理帶來了新課題

洋沙湖鎮地處湘陰縣城東南部,交通便利,近年來,先後有洋沙湖小鎮、洋沙湖產業園、知源學校、長郡洋沙湖中學等重點項目落戶於此,是該縣工業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的前沿陣地。項目建設與社情民意交織,給基層治理帶來了新的課題。

為什麼要講?誰來講?怎麼講?講什麼?講出什麼效果?該鎮啟動為期半個月的宣講課題調研,卻發現群眾中普遍存在黨的政策知曉率不高、法律意識淡薄、農民致富本領不強、健康醫療生活常識缺乏等問題。

十年“顽疾”今朝了

“我們的地方發展了,群眾富裕了,為什麼還有強攬工程的事件出現?主要是對法律知識瞭解不夠;為什麼有些群眾有小病小痛不及時重視,到後面一檢查就是大病?這些都是生活常識有欠缺。”在宣講活動啟動儀式上,該鎮黨委書記黃新凱語重心長講道。

講群眾最想聽的,講對群眾最有用的

宣講人員精挑細選,宣講內容精益求精。在全鎮負責幹部、站所長中精心挑選5名幹部,並邀請縣人民醫院外科一名副主任醫師組成巡迴宣講團。宣講團成員在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內容涵蓋黨員的規定動作、黨員積分考評、社會綜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徵拆、移風易俗、規範村民建房及控建拆違、健康教育、民生工作8個方面。

“講群眾最想聽的,講對群眾最有用的。”宣講團團長、該鎮副鎮長劉珏負責“民生工作”課題。她介紹,她的課題主要圍繞扶貧政策,新農保、新農合購買方式,五保、低保、殘保如何申請等展開。為保證自己“移風易俗”課題宣講的效果,宣講員成員、該鎮紀委副書記田文明精心備課、先後試講3次。

十年“顽疾”今朝了

該鎮以“100戶農戶為一場、每戶來代表1名”的形式組織開展宣講活動。從2019年9月28日開始,為期3個月,宣講102場,場場爆滿,輻射轄區內15個村(社區)黨員群眾4.8萬餘名。

解決一批遺留難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

“通過本輪宣講,提升了廣大黨員群眾對黨各項政策的知曉率,增強了對鎮黨委、政府工作的認可度,解決了一批遺留難題,形成了一批學習成果,辦好了一批民生實事。”黃新凱表示。後段,該鎮將建立長效宣講機制,為群眾解惑解難。

十年“顽疾”今朝了

洋沙湖小鎮旅遊項目自2008年進駐該鎮以來,因群眾意見不一導致11年來紫花9、10組圍牆一直未封口,通過在宣講中講清政策,群眾充分理解利弊,3處缺口已順利封閉;紫花、周吉等再建小區用水亂象問題是頭痛已久的10年“頑疾”,通過在宣講活動中為群眾耐心講政策、談利弊,群眾一致同意更換智能水錶,規範用水渠道;圍湖路在施工過程中屢遭群眾阻工,通過詳細宣講徵拆政策,群眾的觀念得到有效轉變,圍湖路得以順利施工。

政策、法律知識在群眾中得到進一步普及。該鎮洋沙湖村會泉組村民葉合松在參加宣講活動後,回家主動拆除違建車庫,並承諾“以前對政策不清楚,現在搞清了,以後肯定不會再違反”。

明山村黨員周鐵龍對村莊清潔行動在思想上認識上不夠,村支部組織的黨員活動總是沒有按時參加,通過聽取宣講後,他積極按標準繳納了衛生費並主動捐款2000元用於改善村上環境衛生。

沿江村中山片村民楊繼紅在知曉移風易俗相關政策後,其母過世時喪事一切從簡,未燃放煙花爆竹,並主動配合火化。

花石村村民邵桂明積極響應政策要求,主動提出不辦理70歲壽宴。

十年“顽疾”今朝了

宣講下村去,民意帶上來。在宣講活動中,對於群眾反應的民生實事辦理等問題,宣講團成員及時梳理總結,並提交鎮黨委政府研究討論解決。截至目前,已辦理完成袁家鋪社區樹山組道路硬化、城南至伍橋建濱片9組自來水主管道安裝及公路拓寬、袁家鋪敬老院維修改造、集鎮棚亭整治等一批民生實事。

“宣講活動‘對症下藥’,鍛鍊了幹部、影響了群眾、促推了工作,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湘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青松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