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鹹骨粥怎麼做好吃?

三羹食養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鹹骨粥是廣東的一種很美味,很家常,也很簡單的粥品。20多年前我在廣州學廚的時候,租住城中村的房東就最喜歡煲鹹骨粥,而且他還會用鹹骨粥下“舊舊”。鹹骨粥或許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舊舊估計只有上了年紀的老廣才知道吧。

房東老先生也很有意思。晚上喜歡一碗鹹骨粥(粥裡還有幾個舊舊),一碗酒。一邊喝酒一邊吃粥,一邊還拿腔捏調的哼著“食番鹹骨粥,直上重霄九”。

有時候清掃完廚房已經十二點了,他都會在堂屋裡給我們留一沙煲鹹骨粥,我們到家還是溫熱的,鹹香滋潤,清爽而不清淡。就好像廣州這座城市一樣,溫和恬靜,絕不排外。

說起鹹骨粥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廣東人擅長把各種鮮美新奇的食材煲入粥中,從而使得一煲平平無奇的白粥發生爆炸性質變。鹹骨粥也是如此,具體做法如下。

第1步,鹹骨的醃製。

  • 想吃鹹骨粥,一定要提前三天準備。必須要把鹹骨醃的透透的,而且微微要帶一點臭味,這樣煲出來的鹹骨粥才夠鮮,剔骨肉也才夠嫩。
  • 鹹骨粥一般選擇兩種骨頭,一種是脊骨,一種是筒骨。筒骨一般用前筒骨,既有骨髓又不會太油膩,更大的優點是便宜。當然了,我做鹹骨粥的時候都用仔排,所以大家在做鹹骨粥的時候,不用拘泥於必須用哪塊地方的骨頭,清風徐來,順其自然,隨你所好即可。
  • 讓老闆幫你把骨頭剁好。一個要點來了:拿回來不要洗,不要洗,不要洗!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你洗了貌似乾淨一點,但實際上已經把骨頭的表面一層油膜洗掉了,沾了生水非常容易壞掉。而且你見誰家醃鹹肉會先把肉洗一遍的?畫蛇添足的事情不要做。
  • 骨頭和鹽的比例為10:1。每斤骨頭還要準備50克酒,我一般用的是順德出的紅荔牌紅米酒,酒精度數30度,豉香濃郁還不會衝。把它澆在骨頭上,把骨頭和鹽徹底拌勻。有的人家喜歡放十幾顆花椒同醃,效果也是很好的。
  • 第2個要點來了:常溫存放。有的人喜歡把醃製的鹹骨放到冰箱裡,那麼你做出來的鹹骨粥,必定風味盡失。真正的鹹骨醃製,一定要放在常溫下,而且最好在20度以上。必須要讓他帶一點臭臭的味道,煲出來才好吃。
  • 第3個要點是:醃製時間為20度以上4天,30度以上三天。如果你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保證你在4天以內鹹骨是不會餿不會壞的。直到時間讓它慢慢的醃製入味,慢慢的有發酵的微臭,就可以拿來做鹹骨粥了。

第2步,準備配料。

  • 大米選擇絲苗米,東北珍珠大米這兩種。前者油性大,價格便宜。後者生長時間長,米香味重,但價格稍貴。
  • 大米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半個小時,一定要把米粒浸泡發白才可以用。這一步是不能省略的,煲粥絕對不可以米直接入鍋煲。
  • 幹瑤柱用料酒浸泡變軟,然後撕成細絲。幹瑤柱在鹹骨粥裡是必放的,這個不能省略。
  • 幹香菇用清水浸泡發開,去蒂清洗乾淨後切成細絲。香菇絲在鹹骨粥中可有可無,喜歡了可以適當的放一點。
  • 生薑切細絲,蔥切末,再準備一點花生油。

第3步,煲鹹骨粥。

  • 鹹骨取出後用清水沖洗一下。直接放入大沙煲中,一次性加夠清水。加入薑片,大火燒開。
  • 把火力調小,加入一些紅米酒,開始把黑色和灰色的浮沫撇乾淨。這種泡沫一般是血水和結蹄液,必須撇去,否則影響味道。當浮出的泡沫為白色時則不用管它。改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
  • 到時間後把鹹骨先撈出。如果講究一點的話可以把鹹骨湯過濾一下。放入瑤柱絲,泡好的大米,香菇絲,適量花生油,一半薑絲。大火滾5分鐘。
  • 轉中火繼續煲20分鐘左右米粒開花,繼續轉大火煲10分鐘左右米就會碎掉,成為毋米粥。改小火燜5分鐘讓它收稠,此時再把鹹骨放入,加適量胡椒粉,薑絲,蔥花即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入一些食鹽和香油。
  • 煲好的鹹骨粥可以直接吃。但是會吃的老廣往往都會燜上一夜,讓粥和鹹骨味充分的融合。第二天想吃的時候再熱,風味尤勝昨日。

我個人已經不用骨頭了,純用排骨。而且我會延長排骨的醃製時間,這樣做出來的鹹骨粥肉味更重,骨香更濃,當然也就更美味了。其次,大家還可以放入一些比如淮山,板栗,花生,核桃,杏仁,白果,蓮子,生菜,菜乾,菜脯等食材同煲。如果嫌麻煩的話,還可以一次性多醃一點鹹骨。吃不完的放入冰箱急凍,下次吃的時候化凍就行。

信手拈來,道法自然,這才是美食的真諦。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鹹豬骨粥做法

鹹骨粥是廣東的一道名粥,味道不但鮮美,物美價廉,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比較適合氣虛、特秉、陽虛、血瘀、平和的人喝。

下面開始製作豬龍骨用粗鹽抓拌均勻(粗鹽醃製入味更加均勻)。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醃製1個晚。

第二天拿出來水裡放入薑片煮沸,放入醃製好的骨頭水灼一下。骨頭撈起來,把水倒掉,換成乾淨的清水,再放入灼好的骨頭,蓋蓋子用壓力鍋煮30分鐘。

這個時候剛好有空去洗乾淨大米,再用水浸泡30分鐘、30分鐘後,豬骨頭煮出香味了,再加入浸泡好的大米。邊攪拌(防止粘底)邊等待再次煮沸。煮至大米開花時,關火蓋蓋子燜10分鐘,粥會變稠而不爛又不膩,如果喜歡稠膩口感的豆親們就煮多20分鐘吧。食用的時候加入適量蔥花 香菜 即可。



廣東老李


【鹹骨粥怎麼做好吃?】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吃貨,當然不會放過鹹骨粥。鹹骨的骨頭挑選、醃製、製作都是有技巧的。

🍵 鹹骨不明思議就是用鹽醃製,放上一碗,第二天與大米,放入蔥花生薑熬成粥,排骨香味勝濃,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製作方法吧!

------【製作方法】-----

🎃食材準備:

脊骨 200g

(最好選豬脊骨也就是尾龍骨,骨頭多煲湯熬粥很適合)

大米120g

生薑

🎃製作技巧

第1⃣步:買回來的龍骨洗淨瀝乾水分

第2⃣步:然後倒入適量的鹽,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天

第3⃣步:準備好所有食材

第4⃣步: 大米淘洗乾淨

第5⃣步:生薑切末

第6⃣步:把醃製好的龍骨和生薑倒入電飯鍋中加入兩大碗水

第7⃣步:按煮粥煎開始煮

第8⃣步:煮好後撒上蔥花,斷電後電飯鍋不要立即打開蓋子繼續燜10分鐘即可






三羹食養


鹹骨粥在廣東地位很高,隨處可見,論如何做好吃,可能眾說紛壇,因人而異了!因為鹹骨粥的做法可分成3大派,即是“廣府鹹骨粥”、“客家鹹骨粥”、“潮汕鹹骨粥”。各派的做法都存在差別,例如廣府派的煲出來的粥粘稠綿香,潮汕的做法則相反,鹹骨粥的特點顆粒分明,鮮美香醇,客家的則喜歡加入菜乾提鮮增香。

但,核心是相同的,好吃的廣東鹹骨粥離不開原料的選擇、搭配、處理,以及煲粥的技巧。

——食材的選擇

●豬骨的挑選:既然是鹹骨粥,那麼主料豬骨的選擇就至關重要。不管是選哪一種豬骨,首先必須是新鮮的,畢竟鹹骨粥的鮮香來源於此!其次,建議選龍骨(廣東人的叫法,龍骨的學名是豬脊骨),或者筒骨(即是大骨)。

對於不熟悉這道粥的人來講,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什麼要選肉少的豬骨,而不是肉多的排骨呢”?

其實,鹹骨粥吃的是“骨香”!意思是說骨頭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粥,通過煲煮將豬骨髓精華釋放到粥水裡,米粒吸收了它的鮮甜與骨香,從而變得可口且營養。所以,並不是為了吃肉,而是它的味道,那麼則要選擇肉少的骨了,味道才夠濃郁。

●米的選擇:建議不要用陳米,或者秈米,更不能是糯米了。最好是用新米,可以是東北大米之類的。不過,在廣東當地煲鹹骨粥,一般是用珍珠米(粳米的一種)。

為什麼要選珍珠米呢?容我簡短有力介紹下其中的原因:

一是米質油潤,煲粥容易“起膠”。

二是自帶香甜,能結合骨頭的鮮美。

三是價美物廉。

四是習慣使然!

——食材的搭配

傳統的做法,要加入瑤柱(乾貝)提鮮,它的鮮與味精的鮮不同,前者鮮得自然,鮮得香,鮮得回甘!瑤柱可以說是廣東飲食菜譜中的“常客”,出沒於湯品和粥中,例如各式砂鍋粥,均有它的身影。其它的配料很簡單,生薑片、芹菜珠(芹菜切粒)、香菜。

當下的做法,演變出了許多新花式,例如客家派做法,在傳統基礎上再加入菜乾,花生之類的,廣式做法有時會加入淮山(山藥),潮汕做法則習慣加入冬菜、蝦米等。

——食材的處理

製作鹹骨的步驟,飯店的做法與家常的不同,前者是為了提高出品的效率,和適應大眾口味,因此對排骨的前期處理相對商業化。

●去腥:排骨先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以上,漂白排骨內部的血水。

●醃製:加入鹽(10斤豬骨放1.5斤鹽),八角、香葉、拍姜、小蔥拌勻醃製3小時以上。

●蒸制:醃製入味的排骨進行蒸制20分鐘,然後挑出配料棄之。自然降溫後封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客人點鹹骨粥到時,取出加工,提升了效率,節省時間。但家常的做法不必如此,後面會講到。

——煲粥的技巧

●首先砂鍋:砂鍋煲出的粥口感較好,其次保溫性強。

●煲粥火候:大火猛煲,是潮汕一帶的常見手法,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煲出“米油”。而廣式講究的是文火慢煲,煲得幾乎不見米粒,綿綿稠稠。兩種哪種好吃?還是那句話,“因人而異,習慣使然”。但不管是小火與大火,都必須控制好時間,以及掌握其中的小技巧,才能煲出一鍋上佳的鹹骨粥。

下面分享做法過程,更清晰瞭解鹹骨粥的特點。

廣東鹹骨粥(家常美味做法)

主料:豬脊骨1斤,珍珠米適量。

配料:乾貝十幾粒,香菇2個、八角1個、香葉2片、生薑、芹菜、香菜。

調料:鹽、胡椒粉、味精、料酒。

【製作過程】

1、做鹹骨粥最好是提前一晚準備,骨頭才能醃製入味,首先豬脊骨剁成合適的塊狀,然後浸泡清水一個小時,期間多換幾次清水,去除血水和異味。若是嫌時間長,則放流動水沖泡十分鐘。

2、豬脊骨瀝乾水分,放八角、香葉、生薑塊(拍散即可)、50克的鹽、少許料酒,拌勻醃製,封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至隔天。

3、乾貝洗淨後加半碗開水浸泡15分鐘,然後撈出乾貝,用刀壓散搓成絲備用。注意泡乾貝的水不要倒掉,等會要派上用場。

4、淘米洗淨加水浸泡20分鐘待用。

5、醃製入味的豬脊骨放入砂鍋,加入適量的清水(跟平時煮粥的同等),放入2片生薑,乾貝絲和浸泡過的水,轉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接著上蓋,轉成中小火煲20分鐘。

6、時間到後,放入泡發瀝乾水分的大米,先大火燒開,然後放入少許的豬油,繼續大火沸騰10分鐘,期間要注意攪拌,避免粘鍋了。接著轉成中小火煲15分鐘。

7、將要出鍋時,加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即可,無需放鹽,拌均勻關火,撒上芹菜粒和香菜,完成。

製作的相關疑問解答

(1)、一定要用豬脊骨,不能用排骨麼?

其實,是可以放排骨的,畢竟是家常做法,個人口味最重要,只是煲出的粥沒有那麼鮮香,骨香,個人給個小建議,不妨用一半豬脊骨,一半排骨,這樣香味不減少,也能吃肉。

(2)、醃製排骨時加那麼多鹽不鹹?

鹹骨粥顧名思義骨頭就是要鹹,才夠入味,況且傳統的做法排骨和鹽的比例是10:1.5,這裡已經該成了10:1,加入煲粥時不用加鹽,所以味道是適中的,並不會偏鹹。

(3)、為什麼要加八角和香葉醃製排骨?

主要是增加點排骨的滷香味,以及蓋住豬脊骨的少許羶味。但需要注意到是,加的量不用多,一斤豬脊骨放1個八角和2片香葉即可,再多會喧賓奪主。

(4)、乾貝為何要浸泡開水,以及搓成絲?

乾貝直接放入煮,就算是半個小時,它還是散不開,呈顆粒狀。如此一來不單影響口感,鮮香味也未能充分釋放出來。所以,要先用開水泡軟,利於搓成絲,後續煮粥時,能盡情發揮出作用,同時能均勻交叉在粥中,讓每一口粥吃起來都是過癮的。

(5)、為什麼鹹骨要先煲20分鐘,再放入大米?

小小自戀下,自問提得非常好,為什麼呢?因為鹹骨與大米同煲,首先是不方便撇棄由鹹骨產生的血水浮沫,其次是鹹骨在如此短時間內,味道不能充分釋放出來,如果是要煲得出味,同時粥則變得過於軟爛,影響到了口感。

(6)、為什麼煲鹹骨粥時要先大火,後小火?

一是能快速煮爆米粒,讓內部的澱粉支鏈釋放出來,達到出“米油”的效果。二是能節省煲粥的時間,只需25分鐘就能完成。

廣東鹹骨粥之小技巧

①、長時間未用過的砂鍋,必須先用清水浸泡,或者粥水浸泡,能防止在煮粥的過程燒裂開了。

②、豬脊骨醃製的時間不可短於3小時。

③、煲鹹骨粥時,加入適量的山藥,不僅對胃有益處,而且煲出的粥又稠又滑。

④、鹹骨也可以先放少許油煎炒,等到稍微焦香時,再放入砂鍋加入煲,鹹骨的味道會發生轉變,風味進一提升,其次煲出來的湯是濃白的,但比較麻煩,自行選擇吧。

⑤、煲粥時加入適量的豬油,能防止粥水外溢。

⑥、胡椒粉和味精必須後放,否則發揮作用不大。同理,芹菜和香菜也是一樣。

⑦、煲好的粥不要馬上吃……因為真的非常燙!注意,比心!

結語

鹹骨粥怎麼做好吃?個人的觀點解說完畢,相信只要掌握了食材的挑選和搭配、處理,以及注意煲粥的細節,做出一鍋比外面貼心美味的鹹骨粥是不難的!

本次介紹完畢,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贊支持下,還有什麼疑惑的,或者有不同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想了解更多美食菜譜做法,烹飪技巧,請關注【佘小廚】。


佘小廚


本期導讀:廣東鹹骨粥怎麼做好吃?

說到粥,哪裡人最會吃,非廣東人莫屬。廣東人喜歡喝粥,可以說是當作一種愛好去喜歡。每到早茶或者夜宵的時候,他們都會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裡面配點蔬菜、肉類、皮蛋等多種食材,端上桌的時候,配點醬油,非常入味鮮香。看似一道非常普通的粥,經過廣東人的手,卻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一體,食之開胃。

廣東粥的品種很多,比較出名的像生滾魚片粥、皮蛋瘦肉粥、及弟粥、艇仔粥、鹹骨粥等,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特別是這道鹹骨粥,挑選的是鮮嫩的豬脊骨,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入味後,下入滾燙的粥中,小火煲制1個小時左右,一道美味的鹹骨粥就算做成。有著”鮮嫩、滑爽、清香、鹹香“的口感,吃完一次還想著下一次。

》》如今的鹹骨粥,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分佈於廣東各地。但是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排骨需要醃製,做到鹹味入粥入骨。但是要做得好吃,還得在細節和方法上把控。

首先:米要是新米才好,這樣的米容易出膠,粥比較粘稠潤口,體現爽滑的口感。

其次:排骨醃製要充分入鹹味,保證新鮮,體現出鮮嫩鹹香的特點。

其三:煮粥的時候可以配點新鮮的乾菜,增加粥的清香。全程火候和細節控制好,才能做出香濃的鹹骨粥。

下面就進入製作時間,為大家分享一道【廣東鹹骨粥】的做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東鹹骨粥】---

【主料】豬小排500克,新粳米150克

【配料】生薑1塊,香蔥2根,花椒10粒,1把新鮮的菜乾

【調料】食鹽、油、料酒各適量

---開始製作---

第一步:醃製排骨

買回的新鮮小排用清水洗去血水,斬成2公分的小段裝碗,加2勺料酒,4勺食鹽,10粒花椒抓勻。用保鮮膜密封好。放於冰箱保鮮,醃製12個小時以上。當然時間上沒有嚴格要求,醃製的時間越長入味越好。

第二步:粳米潤油

● 將準備好的粳米倒入面盆,加適量的清水浸泡,簡單清洗掉雜質和灰塵。第二次加水,用手輕微搓洗兩遍,淘洗掉藏在粳米中的砂礫和雜質。第三次加水充足,將粳米浸泡20分鐘左右,讓其充分吸飽水分。

● 將泡粳米的水倒出,留著備用,瀝乾水分。在米中加2勺油,小半勺食鹽拌勻,讓粳米都完全裹上一層油。用溼面巾蓋好,防止變幹,醃製30分鐘左右。

第三步:煮鹹骨粥

米和排骨都醃製好了,煮粥和排骨焯水可以同時進行。

● 將米倒入砂鍋,用棉紗布將菜乾包好放入鍋中,倒入泡米的水。保證水量是米的10倍左右,水量不足可以適量添水。開大火,將水燒開。

● 在煮米的的時間裡,將生薑一份切片,一份切細絲,蔥葉切末。

● 另起鍋加水,冷水下入排骨,下入幾片生薑,1勺料酒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再煮2分鐘,中間撇掉浮沫的動作要勤一些,撈出排骨的時候在滾水中涮洗兩遍。

● 米煮開後,改為小火,將排骨趁熱下入米鍋。蓋鍋蓋,小火慢煮。期間記得要隔一段時間去攪動一下,防止“撲鍋”。當鍋中的水變成“米漿”的的時候,說明粥已經熬好了,將乾菜包撈起丟掉。繼續熬煮40分鐘左右,讓米漿保持在輕微沸騰的狀態。時間到,關火,加一些薑絲和雞精拌勻,鹹骨粥就做好了,喝粥的時候撒一點蔥花增香。

【成品圖】鹹骨粥粘稠入鹹味,吃一口綿軟潤滑,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那是菜乾散發出的鮮香,排骨鹹香適口,肉質嫩滑。喝粥的時候澆一點醬油,特別入味。

---內容製作之“答疑解惑”---

(1)為什麼排骨要醃製那麼長的時間呢?

鹹骨粥,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燉熟後的鹹骨粥排骨要入“鹹味”,不僅是肉要入味,骨頭也要入味。如果將新鮮的排骨直接放粥中燉煮,排骨是不能入味的,或者入味較淺。如果排骨處理不好,煮熟後的排骨反而還會有一股腥味。

為了讓排骨入味,達到更好的口感。廣東人在不斷改良的過程中,將排骨增加“醃製”這一步驟。用食鹽入鹹味,又快又好,而且鹽的量還比較大,才能讓排骨充分進味。時間夠長,才能讓鹽分充分滲入肉質和骨質中。當然,用鹹骨煮粥,排骨中的鹹味也會滲透到粥中,增加了粥的鹹香口感,後面不用再去加食鹽調味。整道鹹骨粥喝起來鹹淡適中,非常的適口。

(2)為什麼粳米還要用油醃製一遍呢?

大家平常在家煮粥的時候,用清水直接燉煮,這樣做出來的粥雖然也能達到粘稠的目的,但是粥還是不夠綿軟,而且花費在煮粥上的時間比較長。

將粳米用油醃製一遍後,米的內部和外層都充分吸飽了油脂,在燉煮的時候可以讓熱量更好的被粳米吸收,米煮熟就比較快,縮短燉煮的時間,而且煮出來的米“開花”效果好,不容易碎掉,非常的綿軟潤滑適口。

用物理知識解釋這個原理。水的比熱比油大,比熱越大,吸熱越慢。油和水分開加熱,在相同的加熱狀態下,溫度升高較慢的是水,而油的溫度升高得較快,往往油開了,而水還沒有開。將油和水混合,一樣能做到這樣的效果。

綜述一點:用油將米醃製一遍,可以加快煮米的時間,米吸收油脂後潤滑度好,香味濃,綿軟濃稠,相比清水煮口感上更佳。

(3)為什麼煮米要用菜乾煮呢?

在開頭的時候有講到,鹹骨粥的特點是鹹香,還有鮮香的味道。鮮香從何而來,那就是加了菜乾。這裡的菜乾是新鮮的,是直接曬乾的那種,沒有加鹽醃製,保留了蔬菜的原始鮮味。只要簡單的泡發,蔬菜的原始鮮味和清香味道就會滲透出來,溶解在水中,不僅給鹹骨粥增加營養,而且還能增加蔬菜的鮮香,食用特別的有營養,做到葷素結合,健康不油膩。

---廣東鹹骨粥製作之“技術TIPS"---

(1)做鹹骨粥所挑選的骨頭適合那種個頭較小的骨頭,像豬小排(豬肚上的骨頭)、豬脊骨(脊背上的骨頭)等,不適宜那種個頭大的骨頭,像筒子骨、豬腿骨等,因為個頭大的骨頭油脂多,做出來的鹹骨粥容易油膩。

(2)煮粥的米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建議大家儘量選新米,這樣的米膠質多,容易起膠,煮好的鹹骨粥比較粘稠,口感好。

(3)洗米的時候不建議用力去搓,這樣會將米的營養洗掉。一般洗三遍即可,保證米的營養流失少。最後一次泡米的水留下來煮粥,煮好的粥營養好。

(4)排骨的醃製時間要長一些,注意低溫保鮮醃製,最大限度保證排骨的新鮮。米在醃製前,要先將米泡發,後面醃製的時候才能吸收更多的油脂。

(5)燉煮鹹骨粥火不要太大,小火慢燉,保證粥不糊鍋,水不“撲鍋”,期間要記得多攪動幾次,讓米充分出膠。

--》》結語

其實做一道鹹骨粥還是蠻簡單的,只要掌握做這道粥的技巧和細節,你也能做出一道好吃的鹹骨粥。排骨要醃製,鹽要多,時間要長一些;米最好選新米,出膠好,粥粘稠潤口;煮粥小火慢燉,出膠充分。

我是布丁,一個美食愛好者,喜歡美食,也喜歡做菜。最後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閱讀。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菜譜的製作技巧和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收藏,轉發和關注,謝謝!


布丁愛生活


廣東鹹骨粥的做法怎麼好吃?每個人做法不一樣也有很多種做法,現在天氣開始轉涼,早上喝完熱氣騰騰的鹹骨粥最好不過啦

首先準備食材:大米、排骨【或龍骨】、鹽、薑片、蔥、香菜。

1、用水洗乾淨,用較多的鹽醃製過夜,需蓋保鮮膜放冰箱冷藏。

2、大米淘洗乾淨,倒花生油泡半個小時左右,泡過油的米熬粥很香喔

3、準備一口砂鍋,把泡油後的米加進去,倒入適量的水,開大火煮(用砂鍋熬粥味道很好)

4、這時候,把醃製了一夜的排骨從冰箱取出,另取一鍋,燒開水,把排骨和薑片放進去焯水,大概2分鐘即可撈出

5、焯水後的排骨取一炒鍋,熱鍋,不用放油,把焯過水的排骨放進去,炒至微微發黃

6、粥開15分鐘後,把排骨加進去,繼續熬,鹹骨粥熬得比較爛好吃一點喔

7、切好蔥和香菜備用.熬到自己喜歡的軟爛程度即可,出鍋前放入切好的蔥和香菜,稍微攪拌一下,即可出鍋~~~~




鄉野三寶


鹹骨粥是廣東的一道名粥,味道不但鮮美,還有降火和補鈣的功效。

製作方法

1、脊骨洗乾淨,加入較多的鹽(我給了3小勺),鹽給多了不怕,因為就是要將鹹味醃製入味,煮的時候就可以不再加鹽了。加入薑絲、酒拌勻放置冰箱醃製隔夜就可以了 

2、鮑魚邊和雀仔貝(蛤蜊幹),放進粥裡提味,不過事實證明還是給乾貝比較到位,因為乾貝沒有這2味乾貨的腥味(這些可以不放的)

3、熬粥:一般選用東北米+少許(一點點而已)的糯米(這樣更稠湯)洗淨後,瀝掉水加入食用油拌勻放置1小時,等開火煮粥時,才加入適量的清水。待水開煮上十多分鐘後,加入氽過水的鹹骨(可以不氽保留原汁願味,但我個人不喜歡那個肉的血沫,偶爾也會選擇氽水)、新鮮薑絲、乾貝一同繼續熬製十多分鐘後關火放進燜燒鍋裡燜上一夜,隔天早上就有好喝的鹹骨粥了,喝粥時可以再加上香菜和花生味道就可美了。

2:製作技巧

1、一般早上起來,這粥我還是會在爐子上再繼續加點香油熬煮一下,熱的下肚才有滋味。2、正宗廣式粥,是看不到一粒粒的米粒的,所以要細細熬,慢慢熬!

3:適合人群

1、適合人群體質,氣虛質、特秉質、陽虛質、血瘀質、平和質的人可以多喝;  2、不適合人群,溼熱質、痰溼質、陰虛質的人不宜多喝。

4:正宗做法

1,煮鹹骨粥最好選擇豬脊骨,也就是尾龍骨。尾龍骨熬粥熬湯都很適合,排骨做菜比較適合哦,肉多,骨量少~2,醃製方面,如果你提前一個晚上醃製好,放進冰箱,到第二天煮會更入味哦3,醃製尾龍骨的時候,要更美味更地道的話最好加入薑絲、酒、鮑魚邊(可省去)和乾貝4,關於把鹹骨氽水的問題。有些人不喜歡血沫的味道,比較敏感,就先把尾龍骨氽水,氽水不用過久,之前醃製的肉味不會走失得很厲害的。一般是醃製好再煮粥哦注意事項:

煮滾之後燜久點,如果關火燜至一個晚上,第二天起來重煮再加點香油,就會有很綿很香的正宗廣式鹹骨粥吃哦~~~

補充:

醃製了一個晚上的尾龍骨灼一下下水,是沒那麼容易就走味的,平時普通的骨頭湯就是醃製好的骨頭放進去煮,煮出來湯有味,骨頭也還很夠鹹的呢~基本上這種做法就是先將有味道的尾龍骨先煮熟,然後再拿去熬粥。這個方法適合不喜歡血沫味的人,呵呵一般不先拿去灼水。再說了,也沒有灼水之後再醃製的道理呀,那樣子就不入味了。





食味生活


廣東人喝粥也是一種骨子裡的情結。

在外看來,這兩年潮汕砂鍋粥大有風靡之勢,其實在廣東本土,鹹骨粥更具有親和力,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

鹹骨粥醃製時間比較長,所以要事先進行醃製;醃製時間和醃製鹽的分量與煮出來的粥的味道緊密相關,粥、水和鹹骨最好有一定比例避免過鹹;醃製還可以適當放入薑汁酒;最後調味只需提鮮即可。

做法步驟上是一點都不復雜,豬龍骨砍件,加50g鹽醃製一晚。骨頭焯水,水中加姜和料酒,焯完過涼水。

煮水,水開放入珍珠米,薑絲和鹹骨熬製。熬製米開後小火煮30分鐘,放入雞粉、味精、花生油。

當然鹹骨是基本款,你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發揮,比如加上一點菜乾,或者加上一點淮山蓮子之類的。

如果要更追求廣東本地風味,那就熬上一碗春菜粥。

春菜為廣東潮汕地區的特產蔬菜,它介於菜心與芥菜之間,既有菜心的清甜之氣,又有芥菜的辛苦之味,用來煲豬骨粥,清潤可口,能清熱降火、生津潤燥,是秋冬季別具特色的養胃好粥,且男女老少皆宜。

排骨醃製的時間要夠,才會入味; 煮粥的過程中要經常攪拌,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粥才會濃稠;水最好一次性加足,萬一水量不夠,也一定要添加開水;煮粥的具體時間需根據自家的鍋具情況與用料的多少來決定;放入春菜之後不要蓋蓋子,煮兩三分鐘就好,以免菜葉發黃。


煲好的鹹骨粥軟糯鮮香,誘人食慾~你也來試試吧!


武漢壹周


鹹骨粥

材料: 豬骨 適量

粥底配料: 去核紅棗四個,

四份一個皮蛋黃,

果皮 小許

配料: 薑絲 小許

蔥花 小許

調味料 : 精鹽 小許

雞粉 小許

酒 小許

做法:

1.先將豬骨洗淨,用鹽醃四個小時以上,最好是隔夜放進冰霜醃製.

2.將紅棗.皮蛋黃,果皮,薑絲,雞粉放進粥裡同煲.

3.將醃好的豬骨用沸水焯水,焯水時要放小許米酒去除異味,

4.把焯好的豬骨放進煲好的粥裡,再大火煲滾,接著再用慢火煲大約半個鍾就可以食用,在食用前放上蔥花會更加香.

注意:果皮和皮蛋黃不能放太多,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鹹淡的調味.

若沒有豬骨,可用排骨代替。

花生豬骨粥

粳米500克,豬骨1000克,花生仁150克,精鹽15克,味精3克,植物油、香油各10克。

(1) 將米淘洗乾淨。

(2) 豬骨洗淨並敲成小塊(去淨骨渣)。

(3) 花生仁用熱水浸泡後剝去外皮。

(4) 將豬骨煮湯,再取湯與米、花生仁加適量清水、植物油煮成薄粥,加入精鹽、味精及香油調勻即可食用。

菜乾豬骨粥.菜乾和豬骨一起放.豬骨要先煮一下過水.菜乾泡泡切碎.

白菜豬骨粥,豬骨和米一起煲好之後再放白菜.豬骨要過冷河.

你可以放:瘦肉.牛肉.田雞.魚片.生菜.豬紅.這些都可以放.當然是分開的.只要記住葷的就要先用油,鹽,雞粉.姜醃製一下,素的就不要了,切碎放進就可以了.放進之後滾開就好.

當歸豬骨粥

【配方】當歸15克,豬脛骨250克,大米100克,鹽少許。

【做法】先煮豬脛骨和當歸,1小時後,取汁去渣,加入淘淨的大米煮,粥將熟時加鹽,稍煮即可。每日2次,溫熱服。

【特點】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貧血,筋骨痠痛,增強孕婦體質。

【注意】陰虛火旺及溼重腹脹納呆者忌用。

明火豬骨粥原料:大米適量,豬骨500克。

要領:1.米洗淨,加少量色拉油拌勻(防止米粒粘鍋)。2.豬骨用開水燙過,除去血水,洗淨,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淨水,以中火先煮1小時。3.然後加入米粒煮沸,轉小火煮30分鐘,等米粒軟爛粘稠時關火。將豬骨撈出,即可盛粥上桌啦!

品鑑:這道粥顏色雪白,清香四溢。豬骨裡的鈣質充分地融入了粥裡面,可謂營養豐富。

小棠菜豬骨粥

材料:小棠菜(那種青色的小白菜,比較清甜。洗淨)一把,豬骨數塊,姜一塊(拍扁),花生仁一把,東北大米(即珍珠米)小半碗

調味:鹽、油

做法:

1。把米洗淨,加水一湯匙、油2湯匙、鹽2茶匙拌勻,醃30分鐘;

2。豬骨放沸水中略煮,撈起洗淨;

3。另煮水一大湯鍋,水中放豬骨、花生米和薑片,水沸時加入米;

4。大火煮20分鐘,然後轉小火煮1-2小時至粥綿軟;

5。準備吃粥前調回中火,把小棠菜放入粥中,見粥冒小氣泡時即關火,粥的餘熱自然會將小棠菜煮軟。

心得:

1。煮粥用的豬骨可選用脊骨、頸骨、肩胛骨、排骨等均可,但是最好不要用筒子骨,因其油膩;

2。放了小棠菜後,不要蓋上蓋子或把菜攪至粥的底部,方可保持菜色之綠;

3。更考究一點的做法是:煮粥的水是用白菜乾熬的水(還要用紗布濾去菜乾水中的細沙),這樣粥更鮮甜。但是用普通水效果也不錯。





鄉村大表哥


鹹骨粥是廣東的一道名粥,鹹骨的香味,味道特別鮮美,還有降火和補鈣的功效。

具體制作方法也不是很複雜,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選料,豬脊骨。

2.買回來的豬脊骨清洗乾淨,加入食鹽,要多一點,這樣才能將豬脊骨醃製入味,再放點生薑絲和料酒拌勻,放進冰箱十二個小時就可以用了。

3.熬粥,一般用東北米,最好再加一點點糯米,這樣湯更稠,洗乾淨加一點食用油,放置一個小時,再下鍋熬。

4.將醃製好的豬脊骨焯水,去掉豬脊骨血水,撈出控幹水分,

5.粥水開後煮十五分鐘左右,將豬脊骨倒入,蓋上鍋蓋小火慢熬,熬的時間越長越好,五六個小時最合適。

6.鹹骨粥熬好後,加點生薑絲和蔥花,就可以開吃了。

這樣做出來的鹹骨粥,味道特別鮮美,大家去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