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無論是晨光初現的清晨,還是星辰滿天的靜夜,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總喜歡到龍津溪邊散步、健身,傾聽母親河的喃喃細語。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對於今年75歲,自小在龍津溪畔的建國路居住的葉加勇來說,龍津溪不僅承載著自己的一生,更見證了自己人生的喜怒哀樂。「我的祖父、爺爺、父親在這住了四代了,老街以前比較長,多是生意人居住。」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在建國路上,寬7米多的古街左右兩邊均為紅磚、白灰砌成的二層騎樓式樓房,樓上臨街房間開設大窗,窗下以磚雕、灰雕、水泥雕等作為商號招牌裝飾,“新合興”、“瑞記號”、“新成泰”、“福珍”、“豆油西醬油”、“矮仔龜來廠”等琳琅滿目的店號仍依稀可見。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葉加勇說,「我小時候樓下就是市場,一到圩日,熙熙攘攘很多人,有賣食雜的、農副產品的,像雞、鴨,小豬,琳琅滿目。」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福建的騎樓最早就建在漳州。1918年廣州軍閥陳炯明佔據漳州,進行城市改造,帶來了廣東的時髦建築雙層騎樓,這種建築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方便顧客在烈日下、雨天中自由選購商品,很快就風靡閩南,長泰騎樓就在那時出現。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民國十六年,也就是1927年,當時掌控長泰軍政大權的葉文龍組織發動一批珪塘葉氏族人,到現今的巖溪建國路地段,蓋騎樓,建街市,設樓面,投資做生意。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長泰縣巖溪鎮黨委委員林宗生說,「騎樓引進閩南後,就形成了我們閩南的特色,民間就叫它“雨腳居”。騎樓其實是一種商住的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商鋪,沿街前方作為店面,裡間作為倉儲和住所。」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商”是騎樓建築文化的根基之一,舊時每逢農曆初一、四、七是巖溪圩日,從安溪、枋洋、同安、龍海、漳州來的商販們都帶著各地土特產彙集巖溪建國路古圩趕集,市面上人山人海,商販們的叫賣聲響徹雲霄。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至今說來,林宗生仍記憶猶新。「當時這裡有個小碼頭,以水運為主,龍津溪從北溪到巖溪這一段水路較寬闊,商船可進,周邊山區都以此做中轉,就自發形成一個集市。我們舊縣誌也記述:“商賈群至以萬計”,指圩日裡一天就達到一萬人以上來這趕集,所以當時是十分熱鬧的。」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歷經百年歲月,已經數不清有多少老字號長駐巖溪建國路,騎樓下誘人的巖溪鹹面、花生片更是成為長泰人嘖嘖稱道的美食,騎樓也成為巖溪人品茗、聊天、納涼、會客、交流信息、晚間涼眠的地方。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雖然在現代建築業快速發展中,騎樓正迅速被淘汰,建國路古舊的騎樓內的住戶也日漸減少,老字號不見蹤影,原有佔地兩畝的市場也早已荒蕪。但市場內那兩棵高大、蒼翠的大榕樹,以及樹下爬滿長青藤的六角涼亭,和連片篆刻著斑駁歲月印記的騎樓群,依舊駐守在老街上,靜諡的陪伴著人們在這裡“練仙講古”,廊下仍舊開業的幾間商鋪中,五顏六色的小商品,不時傳來的閩南語吆喝聲,依舊讓古街透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長泰建國路:昔日閩南“王府井”


古街檔案

長泰巖溪建國路,位於長泰縣巖溪鎮舊鎮區,從東南向北延伸,長約300餘米。老街歷史近百年;系民國時期,為當時掌控長泰軍政大權的地方軍閥葉文龍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所建。老街上騎樓雄偉壯觀,至今仍保存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