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千年,久遠悠長。古城,歷史滄桑,一草一物當有厚重和追遠的過去。

我知道慶城,來過數次了,慶城就是一個躲在偏遠黃土高原深處的小城,不繁華,甚至有些落寞,遠遠落在一線城市的塵埃後面。但的確,慶城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慶城的南門外,赫然寫著這樣的字眼。

2017年《CCTV發現之旅》美麗中華行在慶城拍了一個專題片,題目醒目地寫道:活著的千年古城——慶城,更加確切的肯定了千年古城的名頭。

我只是疑問?慶城,你如何擔當得起這個千年古城的譽稱。

按照千年、古城,這個脈路,在慶城大街小巷、田街古道、民風日情裡去尋找。

1、慶城:風雨變、山河改,人文的傳承從未斷裂,慶城人從來沒有離開古地

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環江、柔遠河緊緊環繞著位於黃土高臺地上的慶城,兩河一城相依了千年,河匯成馬蓮河,與慶城相伴了千年。千年來,任憑歷史煙雲風散,這塊高地上從來都是子嗣綿延,越千年未曾斷。這千年不管風雨變、山河改,慶城人從來沒有離開古地,血脈千百年相續。整個隴東地區的文化原地在慶城。

2、慶城:農耕的火種,千年點燃

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華夏的農耕文明在這裡起源,猶如星星之火,在廣袤的土地上點燃。這裡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應該是重要的之一。這裡是周朝的發源地,周的先祖后稷是黃帝時期的農官,官當然是現在的稱呼,他主要負責農事。子承父業,后稷把一身好本事,教給了兒子不窋。後來到了夏朝,君主太康(堯舜禹的禹,他的孫子)。不窋在這裡拓土開疆、教民稼穡、農耕穴居、繁衍生息,奠定了周王朝的根基。他搞大了,他的孫子後來更厲害,大名赫赫的公劉,以及周文王、周武王。至於多厲害,事蹟太多,我也沒記住多少。

閒話撩過,說正事。燦爛的農耕文化從這裡一直向陝西關中平原蔓延。周朝先祖從這裡拓疆土,最後駐紮在今天的岐山一帶。後來西出岐山,滅了夏。

3、慶城:中醫的不解之緣,千年佑護

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相傳,怎麼傳的呢?口口相傳、刻碑記載、建廟紀念,大致這幾種方式。相傳黃帝向岐伯問了1080個問題,問了三天三夜,於是有了後來的黃帝內經。民間將中醫醫術也稱為歧黃之術。後世尊稱岐伯為"華夏中醫始祖""醫聖"。

相傳,繼續相傳,當年黃帝和岐伯答問的地方就在慶城,歷史上也有記載岐伯是慶城這一地帶的人。在慶城縣也曾建有岐伯廟。周祖陵上也有過記載。但岐伯到底是哪裡人?也是有爭議的,陝西的岐山說岐伯在他們哪裡懸壺濟世。

在慶城民間一直有岐伯的傳說,至於岐伯到底是哪裡人,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關於中醫、關於1080之問都在這裡流傳,在這裡的山川歲月裡刻記了,中醫與這座城曾有不解之緣,已是千年風帆過。中醫的清泉,已經潤澤千年。

4、慶城:古蹟的訴說,一座周祖陵陪伴了千年,經千年風霜,依然巍峨

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不窋去世後,他的兒子鞠陶將不窋葬與慶城東山上,後人在這裡修建了周祖陵。儘管位於黃土塬深處,儘管位於少人知的慶城,可這座陵,被譽為華夏周祖第一陵。千百年來,位於東山上的周祖陵與慶城相互相依相伴,從未離開。在慶城縣的東南面,還有當年不窋修建的鵝池洞,時間洗去了刻印在鵝池洞裡的墨寶,洗去了文字寫照,但記憶在,在了千年。

5、慶城:清明節的追溯,仍有一絲煙雲

慶城:你憑什麼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關於清明節的起源,已經找不到確切的明證。周祖陵上記載,不窋的後代,已經遷徙到當今陝西岐山一代的慶節,選定每年農曆三月初五祭奠先祖不窋、鞠陶,祭祖祈豐,這是《周禮》形成的源頭,也是後來清明節的傳承和發源。相傳,當年慶節率領族人,從今天陝西岐山一代聲勢浩大,舉行祭拜儀式。誰曾想,清明節竟然與這座城有千絲萬縷的連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