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明 陳洪綬《松鶴延年圖》

由於中國人對於生命和長壽的迷戀,中國神話中至少出現了三位壽神。前面我們談及彭祖和麻姑,而現在要講述的,是另一位老壽星,那就是南極仙翁,又稱老人星和南極老人。祂原本是天空中亮度僅次於天狼星的恆星,也是南半球最明亮的星辰。據說,在公元14000年的時候,織女星會接管北極星的位置,而壽星也會變成南極星,因此具有主宰人類命運的巨大潛質。

壽星在夜空中持續不斷地發射光輝,向人類炫耀自己的健康和長壽,因此被中國人奉為壽命的庇護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長安附近的杜縣,建造了一座壽星祠,從而啟動了中國壽星崇拜的漫長曆程1。

作為“福祿壽”三星之一,壽星本來只是一座星宿,但出於民間信仰的需要,它逐漸被人格化,演化成一位神仙,而且在長相上具有令人難忘的鮮明特徵。在明清兩代的民俗年畫裡,祂長著碩大的腦袋,修長的耳朵,手捧仙桃,身旁站立著仙鶴或梅花鹿,背後有時還有一棵大松樹。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壽星身上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祂隆起的碩大額頭,外形十分詭異,彷彿長錯位置的男性生殖器。這應當是由於,壽星的法力首先體現為祂的生殖力,也就是造人和繁衍子孫的能力。在農耕時代的中國人看來,一個家族只有人丁興旺,才可能幸福圓滿。所以,把壽星的頭部塑造成男根的形態,就是對祂強大的性能力的讚美。在大多數壽星肖像裡,祂的腳邊往往會有二到五個嬉戲玩耍的孩童,以此象徵五子登科的美好夢想。這些孩子的出現,無疑是壽星生殖力的直接證明。

有人把壽星的巨大腦袋,解釋為對壽桃形象的摹仿,也不乏道理。桃類與長壽有什麼關係呢?在日常生活中,桃子不宜多吃,因為食用過多會引發上火、腹脹和腹瀉。但在中國神話體系裡,壽桃卻是讓人延年益壽的仙果。東方朔在《神異經》中記載說,食用它令人延年益壽2。《神農本草經》也記載說,“玉桃,服之長生不死。3”《西遊記》中,王母娘娘的後院裡著名的蟠桃樹,據說三千年開花,又三千年結果,食用後能長生不死。

所有這些記錄都試圖表明,桃子具有令人長壽的功能。但桃子是可以直接描繪的,不會觸犯道德禁忌,但生殖器卻不可以進行公然描寫,所以民間畫師才會突發奇想,用壽星的腦袋來象徵此物,這樣就能避開道德審查,將生殖崇拜進行到底。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在道教魔法體系中,桃樹全身都是寶物。除了桃果能使人延年增壽,桃木還能夠驅魔辟邪。道士們驅魔用的寶劍和鏡子,往往是用桃木製造的。人們還把桃木做成版畫,上面刻著神荼和鬱壘二位門神的圖像,掛在大門兩邊,以便嚇走那些試圖入侵的鬼怪,這就是門神和對聯的起源4。今天的農村婦女,為了防止淫邪之鬼上身,還喜歡把桃枝放在枕頭底下,作為護身的法器。

然而,桃花的命運,卻與其他家族成員不盡相同,它在春天裡妖豔而狂熱地開放,是女性和情慾的象徵,卻引起了道德家的高度警覺。據說,好的情況下,它是牆裡桃花,但壞的情況下,則會成為牆外桃花,也就是出軌的意思,可能給家庭倫理帶來不可估量的禍害。中國風水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絕對不能在前庭後院種植桃樹,否則必然會生出桃色禍端。中國文化對於桃樹家族的態度,一方面無限熱愛,一方面又充滿憂慮,始終處於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態。

大多數神靈都有自己的坐騎,壽星當然不在例外,只是祂的坐騎不是走獸,而是飛禽,也就是白鶴,又稱仙鶴。這種大鳥羽毛潔白,姿態優雅,叫聲清亮,象徵著高雅、聖潔和長壽,在鳥國中的地位僅次於鳳凰。據崔豹《古今注》的說法,“鶴千年則變蒼,又兩千歲變黑,所謂玄鶴也”,意思是仙鶴至少能活三千年以上。在道教神話裡,仙鶴是眾多仙人的交通工具,就連道士的死亡,也要用“駕鶴歸西”的語詞來代替,暗示祂將在仙鶴的指引下得到永生。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由於仙鶴是一種清高孤傲的禽鳥,作為長壽符號,人類必須為它尋找一個伴侶。在道教的敘事和繪畫裡,它往往與松樹結合,由此構成“松鶴延年”之類的成語。松樹和柏樹作為常綠喬木,是植物界的不死象徵。據說,只要長期服用松葉、松根和松子,就能獲得長生,修成仙人。不僅如此,仙鶴與松樹都是出塵之物,是靈魂高潔的代表,這兩種仙物的組合,構成了長壽和聖潔的文化意象。

壽星有白鶴作為坐騎,還有仙桃和松樹作為裝備,再加上梅花鹿,用來暗示另一位祿神的存在,在符號學上似乎已相當完美,但還須加上另外一件道具,那就是壽星手裡的柺杖。老人需要拐杖來幫助行走,這本來完全符合常理,但在漢朝,為了響應“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口號,皇帝向七十歲的老人授予專用木杖,它長約兩米,頂上鑲有一隻玉石雕刻的斑鳩,因此得名“鳩杖”。當時,只要是手持鳩杖的人,不但會受到百姓的普遍尊敬,而且還享有政治、經濟和法律上的特權5。

儘管這種“鳩杖待遇”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明朝政府甚至下令,要徹底取消漢代以來的國家祭祀壽星的制度,但民眾還是非常緬懷那個年代,因此執意要給年畫上那些老壽星的手中,添加一根鳩杖,上面還掛著一隻藏有續命仙丹的藥葫蘆,以此來提醒那些統治者,應該誠心向漢代皇帝學習,從政治、經濟和法律方面,善待那些年事已高的普通百姓,讓他們能夠安心頤養天年,惟其如此,中國老人才能真正實現長壽的夢想。

注:

1.《史記·封禪書》:“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於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

2.《神異經》:“東方有樹,高五十丈,葉長八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小核味和,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壽。”

3.《齊民要術》引《神農經》:“玉桃,服之長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臨死日服之,其屍畢天地不朽。”

4. 郝懿行,《證俗文·鬼畏桃》:“《莊子·逸篇》:“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是鬼智不如童子也。”《淮南子·詮言訓》:“羿死於桃棓。”注云:“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自是以來,鬼畏桃也。”案:齊桓公作桃殳,漢為大剛卯。《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兇。”注云:“射鬾謂大剛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為之。一名㱾攺。其上有銘而旁穿孔,系以彩絲,用係臂焉。亦所以逐精鬾也。”案:桃殳形狀未聞,然《外傳》雲以正月作焉,則是大剛卯之類也。大剛卯,見《漢書·王莽傳》。今桃符是其遺。皆以鬼畏桃之故。”

5.《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俗傳高祖與項羽戰敗於京索,遁叢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正鳴其上,追者以為鳥在無人,遂得脫,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以賜老者。”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

朱大可:老壽星的容貌、坐騎和裝備

一個東方式情愛解構文本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