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道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法家的核心價值觀又是什麼?誰的影響最大?

心嚮往之郭大俠


儒家以治世為根本,主要研究人和人的關係。核心的價值觀是:皇天在上,愛國必先忠君,遵守三綱五常,踐行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

道家以修身養性為根本,主要講人和自然的關係。崇尚自然,講究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道究竟是什麼?或者說如何定義道?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能說出來的都不是道,這其實是故弄玄虛。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看,道是一種假設,是人預設的一種源頭,他它不是自然界的概念,它是一種虛空,潛伏著無限的創造性因子。代表人物主要是老子,莊子。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富民強兵,依法治國。出發點是:人之初,性本惡。用法度,法紀規範人性。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韓非子,曹操,諸葛亮等。

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其次是法家,最後是道家。





天賜禪心


儒道法三家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流派,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和共同價值觀。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目標,禮是手段,克己復禮謂之仁。不過,什麼是仁?孔子自己也沒有精準的定義。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大道無為、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這裡強調一下,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現代漢語的“大自然”、客觀世界,而是“自身的樣子”的意思。道法自然,既道遵循、追隨自己的規律。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法家之法,既非自然法,也不是社會契約之法,而是君王意志的制度化。名為法,實為律。

不論儒道或者法,三家都是君權的擁護者。不過,在對待君權上,三家態度差別巨大。

儒家與君權是合作關係。儒家以“天人合一”解釋了君權的合法性,同時也為自己爭得了獨尊的地位。儒家與君權的這場政治交易,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和命運。儒家始終努力保持自己的獨立,牢牢把握“道統”的話語權。君主如果有違天道,將失去執政合法性。民為貴君為輕,是儒家制約君權最有利的武器,雖然這個武器有時會失靈。

道家分兩路。一路是老子。老子在後世一部分人眼裡是陰謀家或者軍事家。老子的治國策略是以柔克剛、以退為進。老子本人可能睿智而灑脫,但他的世世代代的學生們過於“城府”,陰險。道家另一路是莊子。大學時學《莊子》被驚呆了。後來發現,不過是簡單問題複雜化。莊子的智慧就是一句話:委曲求全。可能有人會大罵,但我勸你好好讀幾遍老莊,站著讀,不要跪著讀。

法家是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思想,沒有之一。法家眼裡只有君王,老百姓就是會說話的牛馬、要吃飯的武器。法家的馭民五術和五蠹論令人不寒而慄。有些不學無術的網民,沒看過諸子百家的書,卻大罵儒家是“奴性文化”。事實上,真正導致奴性的是法家。法家的黑鍋不該扣到儒家頭上。

儒道法,都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具有文化史的價值。有人如果指望它們能富民強國,那我勸他洗洗睡吧。



江南俗士1972


一、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仁義;

二、道家的核心價值觀是:無為;

三、法家的核心價值觀是:法治。

下面分別言之:

第一、儒家。

1、問孔子學說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小學生也知道是仁。那我想問什麼是仁?也只是照本宣科。究竟到底明白了沒有?我想只有天知道吧。那到底什麼是仁呢?孟子說,仁者,人也。我覺得這等於什麼也沒說。至少孟夫子的這個解釋,並不能使多數人理解仁的意思。

2、往古來今,對於儒家仁的註解者,老先生不知凡幾。其實,我覺得註解,訓詁的鴻儒太多了。反而,不利於讓人去很好的理解孔教儒學。因此,本著簡化的原則,去解釋儒家思想,才能使儒家學說成為平民學問。老是把儒家學說,解釋的那麼好深複雜,實際上是對孔子的誤解。

3、仁是什麼?人字是二個人。就是說仁字的概念要成立,必須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成立。否則就不能成立仁。所以,仁是同情心,是推己及人。因為都是人,所以可以推。以己推彼,以心度心。都是人,所以好惡同,所欲同,所惡同。都欲富貴,都惡貧窮。這就是孔子說的“欲立立人,欲達達人,可謂人之方也矣。”的意思。

第二、道家。

1、道家的核心價值觀是無為。什麼是無為?這個我認為不能單從字面意思去理解。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所謂的“無為而治”只是個抽象的概念。像蜜蜂,螞蟻,尚且有組織,有紀律。否則就不能成群,分工協作,共同生活和抗拒災害。何況芸芸眾生的人呢?因此,道家的無為,絕對不是什麼也不作。所以說無為而無不為。這就是說,無為之中自有無不為者存。瞭解道家的無為,但是也要注意道家強調的無不為。譬如說,秤常無為,但是它又無不為。物自有其輕重,而無為自有其有為。所以,秤常無為,但是稱重時候,又無不為。這個譬如,可能不恰當,但就是那個意思。

2、道法自然。道家以為,天地萬物,非常圓滿。自有其生滅規律,禍福吉凶,也都有其根據。作為人,不必要對自然實施過多的人為干涉。所以說“法令滋長,盜賊多有。”人為的干預,是惑亂的根源,所以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3、道家是一個重要學派,古今推黃老道家之術,用得最好的是漢文帝。實際漢文帝確實以道家之道治國修身。但是,看文帝治天下之道,能更直觀的讓人對道家的核心“無為”作比較通俗的理解。

三、法家。

1、教科書的標準表述,分析法家的三個部分。說法、術、勢。這是學者對法家學說,研究總結的一些東西。但是,如果認真起來,我認為法、術、勢。並不是法家的專利。因為,論治國之道。黃老之道,也講術;儒家的治國之道也講術。所以,我覺得通行的這種說法,怎麼講呢?可能比較有利於文史類同學,區分各家的不同吧。

2、法家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韓非子普通的一句話“依法治國,舉措而已。”通俗點兒說,就是治國要依據法治,把法貫徹執行就可以了。商鞅變法,可以老成是立新法,其目的不過是依法治國。所謂的法家和法家學說,就是這個意思。沒必要把很多東西非得解釋的玄乎其玄,好像不這樣,顯示不出自己的學問來。

3、說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我不反對。但是這裡我要說一下我的個人意思。讀完《商君書》和《韓非子》我認為,商鞅和韓非是不同的兩種人和兩種學說。雖然他們的標籤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感覺商鞅是一個純粹的法治主義者。而韓非子比較駁雜一點兒。

上面,只是個人的一個簡單理解,最多也就是個拋磚引玉。不敢說我的就多麼正確。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正。


國學論衡


智者勤,能者達,勞者獲,勇者勝,專者精,聰者規,備者福,豐者喜,足者樂,學者升,創者生,謀者順,才者博,悟者通,曉者知,誠者靈,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慮者密,缺者補,群者義,廉者安,信者盛,諾者守,容者大,謙者禮,忠者穩,忍者興,錯者改,危者變,險者避,潔者輕,進者取,退者闊,難者幫,急者救,奸者懲,惡者除,叛者誅,犯者監,騙者罰,偷者關,搶者斃,狂者亡,縱者悔,多者賤,少者珍,守者落,貪者獄,拐者滅,坑者失,蒙者丟,賭者敗,困者助,貧者扶,懶者窮,浪者恥,節者榮,合者貴,和者諧,誠者盈,正者鋼,善者揚,仁者敬,老者尊,幼者愛,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強,俗者隨,恆者成,堅者贏,志者壯,強者銳,德者重,王者聖,適者存。道法自然,相融共生。



蒼穹新能源


“儒道佛緣”的闡述和表達的並非單單講述儒釋道三聖合一,更深層次的目的在於描述一種趨勢——即儒家、佛家、道家的整柔融合。

我泱泱華夏大國中華民族的幾千年傳統文化基因裡早就兼具了“儒釋道”三教的DNA.

秉承三教合道的縮影,跟著道家修行學藝,跟著佛家取經修心,卻始終秉持儒家的師徒之恩禮。

佛為心

佛為心,近似通俗意義上的菩薩心腸。

佛心的奧義並非苛求我們事事都捨己救人,只要有仁慈之念,能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慈悲。

道為骨

道為骨,是要有道家的傲骨和眼界。

道骨的核心,就是“寵辱不驚”的境界,不媚阿諛奉承的傲骨。

儒為表

儒為表,要有儒家君子的言行規範,不單指要有儒者的外形主要是內涵,儒者的要點,就是持續的“自省”。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就是中國人的理想境界。

儒、釋、道¥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獻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行信道、修養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慈悲為懷。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謙卑仁義、德行兼備。

道家文化:寧靜致遠,簡約合眾、和諧致通。

佛家文化:佛光普照、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由境轉,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不起妄念,不種惡因,斷惡修善,不結惡因之果,眾善奉行,心善行,行善果,善因善果,善始善終。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個人淺見,三教沒有什麼可比性,各有各的優勢和理論依據,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延續上各有各的歷史貢獻。彼此依託,互補不足,缺一不可。🙏🙏🙏


冷麵鍾馗笑面佛A君悅



好大的題目,幾乎就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史——說清楚了需要四卷,前三卷分別分析儒、道、法的基本理論與核心價值,第四卷做比較研究。加上旁徵博引、條分縷析,每卷應不少於五十萬言,總共二百萬,還未必說清楚。

咱只能擇其要者而述之了。況且,時事久遠,擇其要者亦可能“不得要領”,屬於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也未可知。

一,現在所說的“儒”、“道”、“法”,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屬顯學——發展比較系統,影響比較大的流派。其實,當時的諸子百家,皆都出現於春秋戰國相交之後,約公元前500年以降。何為其然,漢代的人們已經在探討這件事了。大致有兩種觀點——《漢書.藝文志》認為,這是因為朝廷的王官門的專業研究外洩了;《淮南子.要略》則說,是因為時勢緊急,諸子急於救世而紛紛出手。這兩個說法都有道理,相互結合大約就完備了——殷商時期,舉國上下只有巫貞集團有文化,商王估計也大字不識。周朝代商,貴族結構大變,不少有文化的舊貴族淪落民間,孔子祖上,應當就是商代貴族,這加速了文字文化的普及。另外,前770年平王東遷,這是源於內憂外患,迫不得已。鑑於諸侯崛起,天下大亂,有文化的貴族,或已為平民但有文化的諸子,紛紛著書立說,期盼救世立國,顯然是最合理的解釋。“儒”、“道”、“法”學說,皆形成於此種大勢之下,別無他由。
二,儒家學說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徐中舒先生說,儒,作為一個特殊人群,商代已形成於巫貞集團之中,這是他解讀甲骨卜辭得出的結論,且論證嚴密。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可以解釋出身於殷商後裔宋國的孔子何以有文化及何以稱“儒”。儒學的經典有哪些呢?孔子“述而不作”,被後世奉為圭臬的是“六經”——曰《詩》、《書》、《禮》、《樂》、《易》。《樂》有聲無書,於是後來成為“五經”。雖然諸經皆由孔子親自刪定,但從知識產權來說,畢竟也是他人著作——西周以來的文本。因此,孔子及儒家思想,全靠弟子及後學的詮釋——歸於“書”和“傳”之中,“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還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傳”主要是《穀梁》、《公羊》和《左傳》。那麼,“書”和“傳”裡是如何闡發孔子的思想主張呢?大約可以概括為“克己復禮”的政治主張;“仁義禮智信”的道德主張;“中庸”的哲學主張。這三個方面是寫互為融合、相輔相成的。“克己復禮”,是說要剋制自己,使適合周禮的要求。周禮不是指單純的樂制禮儀,而是通過等級森嚴的禮樂形式表現出來的西周政治制度。“仁義禮智信”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是“克己復禮”,遵從西周政治制度。踐行“仁”,實現克己復禮,就需要謹遵“中庸”之道。朱熹解釋說,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地遵從和實踐聖人的教誨。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民鮮能久矣”——君子能夠秉承中庸行事,而下民恰好相反,在大多數人那裡,已經很長時間缺乏中庸了。孔子還有很多積極的思想,比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倦”等等等等,不過如果說到其思想的核心價值,繞不過以上三點。
三,道家學說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說到道家,其實其結構相對鬆散——比如,有黃老之學的稱謂,又有老莊思想之說——的確,道家可以分開講,就是黃老和莊子列子兩個流派。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認為,《老子》,或者叫《道德經》,皆三四言韻句,“間有散句,系後人加入”,這種文辭習慣絕不同於春秋戰國,當大大早於其時,老聃只是著之竹帛而已。此書,是諸子百家中最古老的。還可以作為證據的,是書中有“雌雄牝牡”的稱呼,而無男女之字——成此書時尚未有這些字,這與“全書之義,女權率優於男權”的觀點相一致,當出於母系社會後期。老子思想的核心,一在守柔,一在無為。所謂守柔,即謂古人剛勇好鬥,其失敗,不在於弱而以其強,故當以為戒。這個思想立論的根據,是禍福倚伏——四時、晝夜,都以天道為循環。這個說法,倒真的包含著大智慧。所謂無為,也即無化。化,就是棄其故俗,慕效他人,這是容易使人變壞的。老子因此主張,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不要讓民眾接觸新的訊息,也別看到更好的物質條件。不然,會產生誘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那還是不讓他們知道這些,還是怕死的好。還有另一個流派,就是莊子和列子。他倆的著作,爭議很大,真假難辨。但有一條可以肯定,他們的思想其實和老子迥異。概括地說,他倆主張,世事變化無方,禍福也不可知。莊子的齊物論說,各類事物相齊,沒有區別,因此,夫復何羨?何所畏避?所以,還是委心任運吧。大概因其過於消極,後世主張道家學說的人,甚至包括道教,並不把莊子和列子與老子學說歸入一類。
四,法家學說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法家,在諸子百家中,算是人才濟濟的,著名的有管仲、鄧析、子產、李悝、申不害、吳起、慎到、商鞅、韓非等等。韓非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商鞅是法家裡的“重頭”人物,其特點是重“法”。他採用李悝《法經》作為法律,推行連坐,包括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與墾荒,生產多的可免徭役;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制定按軍功大小給予爵位等級的制度。申不害重“術”,實質是強調君主要經常監督臣下,考核其是否稱職,予以獎懲,使其盡忠職守,以加強君主專制。 慎到重“勢”,強調君主的權勢,是行法的力量,有了權,有了法,一個平凡的君主就可以“抱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韓非則綜合了前三位的“法、術、勢”,認為,“法”和“術”都必須以掌握政權為前提,而且必須為政權服務。他說:“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他把法、術、勢相綜合,是對前期法家思想的大發展。“法”指成文法令;“術”指國君根據“法”掌控官僚的手段;“勢”指權力——國君依靠權力推行法令,並用術防止奸宄發生。 韓非的思想,實際上為秦始皇所採納實行,這對其統一六國,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法、術、勢,能不能算作法家的核心價值呢?不能。法家理論的真正核心,是強調“富國強兵”和“抑制貴族”。
五,回到本題的第二問,前面的三家誰的影響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在三個學說提出的當時的作用;二是後世的影響。從春秋戰國來看,道家稱頌和主張的,是一種適合黃帝所處的部落或部落聯盟時代的理論;儒家主張的,是適合已經沒落了的西周時代的理論;只有法家的學說,最合於當時的時代,秦人兼併六國,原因很多,法家的主要作用,功不可沒——因為,當時只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富國強兵,二是裁抑沒落無能的貴族,這兩點正是法家學說的出發點和歸宿。從在後世的影響來說,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儒家了。漢代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建議後,迅速被漢皇室所接受——儒家的思想太適合一個強大帝國朝廷的口味——冠冕堂皇,且便於實施。所以,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諡號越來越多。當然,從魏晉開始,儒道融合還是蠻厲害的,名義上還是入學,但納入了不少道家思想。至於法家,名聲後來一直不好,被和秦皇暴政畫了等號。然而,凡是新晉有為的君主,都難免暗中向法家學習,因為他們所急需解決的問題,全是“富國強兵”和限制打擊舊貴族的難題。

最後要說的一句是,這裡的評價,並非對以上三種學說的全盤否定或肯定。任何學說都有其時代性;也往往精華糟粕同存。更詳盡客觀的分析,不在本題目的範圍之內。

(圖片選自網絡)


一老沈一


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是建立在人性向上基礎上的一種規範國家社會秩序的“三綱五常"的等級制,一種強有力的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道德體系,中庸之道,叫人不走極端的思想,仁愛,一種由近到遠的有等差的愛等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是建立一種遵循規律的道與德的思想,主張用清靜與無為來治國,讓人民群眾按照一定規律來生存和發展。

法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是建立在人性本惡之上,為統治者提供一種“法,術,勢"相結會的治國之道。

其實,三家思想對歷代帝王共同發力,歷代皇帝治國理政之中,儒家是檯面上的執政黨,法家是暗裡的執政黨,道家,佛家是參政黨,墨家是地下黨。

中國2000多年的治國之道,或者說密察武器就是:“外儒內法心”雙軌制。

表面上高喊“依德治國”,講君子仁愛,實際上男盜女娼,特別是皇帝,沒有任何限制,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實際上實施是“以刑治國"。而且是雙軌制,說什麼“刑不下大夫,禮不下庶民"。雙重標準,對皇宮貴族一套標準,對老百姓又是一套標準。

皇帝經常會請道家得道的天師到皇宮進行參政議政。講點治國理政之道,搞點建言獻策,如長生不老之術,房中術,求點金丹之類的東西。請高僧大德講點佛教解脫之道,化解一些自己的痛苦煩惱。




飛飛貓說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產生了眾多文化流派,它們淵源有自、各彰異彩,交相輝映,相融和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乃至根基和精髓。其中儒、釋、道三個流派作為三大傳統文化體系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此外,法家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發展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儒釋道和法家的歷史發展及其地位

1. 儒家是起源於東周春秋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由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儒家思想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成為中國統治階級的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至今都具有深遠重大的影響。

2. 釋家稱謂源於“釋迦牟尼”的首字,是佛家的雅稱,自漢代由古印度傳入中國,後逐步與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國的釋家文化。釋家文化對中國和世界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3. 道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思想流派,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春秋時期的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道家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具有辯證法因素和無神論傾向,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書法、美術、體育、史學、商業、軍事等的影響極為深遠。

4.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提倡富國強兵,以法治國。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論和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其範圍涉及社會改革、法學、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等。法家思想對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的封建國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二、儒釋道和法家的核心價值

1. 儒家的核心思想體現為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而“仁”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儒家關於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

2. 釋家的思想精髓是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普渡眾生,到達智慧彼岸。

3.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4.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國,通權達變,中央集權。

三、儒、道、佛、法家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儒釋道法家思想學說各成體系,博大精深,相互影響,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都對中國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產生過極其重要的影響。儒家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倫理關係和人性教化。釋家提倡眾生平等,自淨修心,渡己渡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道家主張遵循自然規律,順其自然,無為自化,修養生息,寬刑簡政。法家推崇法與刑,主張實行法治,強調刑無等級,嚴刑峻法,獎勵耕戰,富國強兵。這些學說思想都曾經是中國不同社會階段的主流文化意識流派,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文化積澱,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的思想流派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核心價值觀,併成為世界上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可以說,儒、釋、道家的思想學說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體,其中儒家的思想學說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宏大是其它思想流派所不能比的。在當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新的價值和生命力。對於儒釋道法等家傳統文化和思想學說應該博採眾長,取其精華,發揚光大,融會貫通,身體力行,使中華傳統文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老韓說英語


說實話,我不知道價值觀是什麼意思。中國傳統文化裡沒有價值觀這個概念。所以也不理解西方人說的價值觀,只是看到很多人說價值觀這個名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三觀是世界觀,人生觀,是非觀。有了世界觀才能建立自己的人生觀,有了人生觀才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怎麼做就是是非觀,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價值與金錢相關,與是非有什麼關係呢。說什麼實現自我價值,那麼就是掙到能夠掙到的錢,屬於能力問題,和對錯沒關係吧。比如說,要努力學習,學好本事能夠掙大錢,學不好本事就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搬磚掙辛苦錢,勉強餬口度日。這些和是非對錯有關係嗎。不理解!再說了,很多人沒讀多少書,自己做生意,照樣賺大錢。實現自我價值實在是和是非沒關係。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成分。儒家比較積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的榜樣人物是孔子,孟子,范仲淹,王安石,王守仁,朱熹,岳飛,文天祥等等。從這些人裡找不出什麼共同的價值,共同的只有對錯。

道家比較消極,主張個人顧個人,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不願意佔別人一點便宜,也不願為別人損自己一根毫毛。

佛家是很多人不懂的,有人說佛家修來世,完全是不懂才會這樣說。佛家看人世間是灰暗的,沒有任何意義的。人生都是苦,佛家要的是脫了人世間這個苦海。解脫自己到達彼岸。彼岸不是來世。彼岸是極樂世界,不在太陽系,也不在銀河系。在阿彌陀佛世界。但還不是終點,終點是寂靜涅槃,不生不滅。

法家既沒有價值也沒有是非,只有圍繞權力為中心建立法律。一切都為一個皇帝服務。法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只有汙染和破壞。是應該被拋棄的。

說價值,大概只有儒家,成為君子,讓子孫後代臉面光彩,子孫後代也積極努力,光宗耀祖,又給他的子孫後代帶來榮耀,如此這般。

道家和佛家有共同點,就是主張無為。儒家主張積極有為。西方價值觀當然也是主張積極作為的。人生有沒有價值,成了問題。認為人生有價值才會積極作為,認為沒價值,就不會積極。認為負價值,就想逃離。人生有沒有價值,怎麼來衡量?用科學方法來判斷,給出回答。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有科學依據。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熵增一定存在。把人看成機器,輸入和產出之比一定小於1。也就是得不償失。所以人生沒意義,是負價值的。也就是說人生這個買賣總是在虧損,最後把本錢虧完。再拿兩個人來比較,我們知道,人和人有差異,就像機器的性能有高有低,效率不同。但是產出的差異和人與人的差異不成線性關係。這就是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的原因。這叫馬太效應。有的人努力工作,但是不能富裕,有的人努力工作,所產出的效益是同業人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數千數萬數十萬倍。人與人的差異不會有這麼多,投入的差異也沒有這麼多。簡單的投入就是吃飯,不管飯有多少差異,其提供的能量基本一致。就是食物提供的熱量。複雜的投入計算大概是教育。其他就不怎麼看到了。假如人人都是像道家那樣,不願意佔別人一點便宜,也不願為別人損自己一根毫毛。那麼差異就非常小。差異如此巨大,一定存在貓膩。也就是剝削一定存在,但是你卻看不見在哪。其實也很簡單,導致馬太效應的是話語權。話語權依靠什麼呢?一個是權力,一個是金錢。權力決定分配,金錢決定市場。比如,窮人找富人借錢,富人不可能白借,利息多少,怎麼計息,都是有錢方決定的。要麼接受,要麼拒絕。沒有商量餘地。隨著社會演變,權力決定分配造成拉大差異已經不明顯。市場造成差異拉大成為主要因素。但是又不能不要市場,沒有市場,社會運行缺乏動力。

總而言之,由於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人都是投入大於產出。都在吃熵增的虧。靠剝削使產出大於投入,也是虧的,因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得的多,將來還的更多。


用戶4699809132


不僅是儒家、道家、法家,可以這樣講,我們五千年整個的傳統文化,其核心價值都是一樣的,而且也只有一個字——和。

和,也就是和諧,細分下來,這個“和”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每個人的身心和諧,第二個層次,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第三個層次,是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

如果這世界真的有一個起源的話,那麼最開始,這三個層次的和諧是自然存在的,身與心、人與人、人與環境原本就是和諧的,所以在當時,根本就沒有“和諧”這說法。

舉一個例子,如果這世上沒有疾病的話,那也就根本不需要藥,人類腦子裡不會有藥這個概念,當然也就不會去創造“藥”這個字。那麼有一天,疾病出現了,那治它的藥自然也就隨之出現了。這是一對概念,有此即有彼,是相互對應的。

同樣道理,人類本來三重和諧,從來沒有不和諧過,也根本不知道不和諧是什麼樣子,所以沒必要,也不可能會去發明一個毫無意義的叫做和諧的名詞。

只有當有一天,人類不和諧了,前後之間有了明顯的對比,這時人們才有可能發明一個概念來加以區別,所有人類的文化,都是在這個前提下產生的。

剛開始失去和諧的時間不長,偏的也不太遠,用道家的自然無為之道一糾正就過來了,所以只要道家就行了,但後來不行了,越來越多的人偏的越來越遠,這時儒家就出現了。

於是儒家在無為之外,又提出了禮,象孔子對顏回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帶有一定的勉強色彩了,但目的還是一樣,追求的是“禮之用,和為貴。”

再往後禮也不管用了,只能再加力,禮帶有勸勉的色彩,只勸不管用了,那就只好強制,這時就出現了法家,中國的司法之祖,是舜帝時期的皋陶,他提出了“以五刑弼五教”的觀點。

五刑就是刑罰了,雖然是強制性的,但目的還是為了輔弼教化,而教化的目標是父慈、子孝、君仁、臣義、兄友、弟恭等等,說到底還是一個和字。

所以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就可以知道,不管哪一家,都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形式只是為了方便使用,哪個好用就用哪個,如果單個的不好用,那就一塊用,總之都是為了最終達到同一個目的。

(注:需要注意的是,道家不是老子發明的,儒家也不是孔子發明的,他們只不過是較為著名的代表人物而已,當然法家更不是商鞅、韓非子這些人發明的,道理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