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導語:陰陽五行學說一隻帶有相當的神秘色彩,對一些愛好神秘事物的人總有莫名的吸引力。其實,陰陽五行等方術在史前就已經產生,到了春秋戰國逐漸發展,秦漢時期形成理論。而陰陽五行和道家、陰陽家、儒家等先秦諸子百家都有很大的關係,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秘,只是當時的人根據自然規律,對照社會發展秩序,從而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套知識體系。並且只在社會上層服務,或為統治者的統治提供合法性,或為上層階級提供養生、娛樂的手段。而那些神秘的通陰陽、曉五行的人多麼厲害,只是後人通過文學作品演繹出來的罷了。

陰陽學說興起

"陰陽"的觀念,在史前就已經萌發,因為陰陽是人們對自然最直接的反應。最簡單的來說,"陽"是指有太陽光照射,而"陰"則是沒有太陽的照射。所以在北半球山南為陽,山北為陰,這是最簡單的自然界屬性。從而引申到世間萬物,則是一種辯證思想。

"陽"代表天、日、晝、暑、剛、健、尊、男,而"陰"代表地、月、夜、寒、柔、弱、卑、女。但並不是陽就代表著強,而陰就代表著弱呢?也不是,這要具體地說,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太極以柔克剛,陰也能克陽;父權社會講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又是陽能克陰;中醫裡講身體要達到陰陽平衡才能健康,可見陰陽的辯證關係不是一兩句能說得清的。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陰陽圖

但是陰陽又常常失衡,就會帶來災禍。《黃帝內經》中講人體中陰陽失衡就會生病,腎虛也分為陰虛和陽虛。白天、尤其是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刻,所以古代行刑都在中午,因為陽氣能壓住邪氣。而妖魔鬼怪代表著陰,不能見光,我們看鬼片,午夜子時是陰氣最盛的時刻,妖邪很容易作祟。在先秦百家爭鳴中,就有陰陽家一派,相信看過《秦時明月》的人都知道陰陽家的厲害。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人體五行圖

五行學說興起

"五行"學說的起源也很久遠,也是人對大自然的唯物認識。古人認為,宇宙萬物的構成要素無非就是:金木水火土。並且這五行還有某種關係,到了西周晚期,人們總結道:五行只有相反相成,才會發生質變,而沒有相反相成只是數量的累積,不能產生變化。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五行相生相剋圖

春秋末期出現了五行相勝說: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認為五行之間相互剋制。水勝火很容易理解,水能滅火,發高燒要多喝水。我們看西遊記五莊觀摘人參果時候,用的是金擊子,因為金克木,用金屬性的工具就能把仙果給打下來。到了戰國時期又出現了五行相生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陰陽五行學說集大成

而到了戰國末期五行學說集大成,出現了五行相生相勝說,代表人物就是鄒衍(前305—前240,齊國人)。鄒衍不僅提出五行學說,還將五行學說擴展應用,提出"五德始終"說,將歷史朝代和五行結合起來,每個朝代代表五行之一,朝代更替就是因為後面朝代的德行勝過了前一個朝代,這是天道輪迴的必然規律。後來馬伯庸馬親王寫了《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就是講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五行變化。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鄒衍

到了秦朝,根據五行學說,秦為水德,所以秦朝根據水德屬性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水屬北方,尚黑,主陰,而陰主刑罰,所以秦朝規定衣冠旗幟皆為黑,推行法家苛法。我們看《神話》、《大秦帝國》這樣的電視劇都能看到人們的黑色著裝。五行學說一方面給秦朝找到了合法性解釋,另一方面也為秦朝的殘暴統治找到了學理藉口。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秦朝服飾復原圖

另一方面,五行學說和道家等融合,也推進了方術的發展,在戰國以後出現了大量的方士。而這些方士的方術迎合的當時皇帝的胃口,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想建立一個千代萬世的朝代,而享盡人間富貴的皇帝也不能長生,一些方士的養生之法便引起了皇帝的興趣。秦始皇派徐福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故事今天已經人盡皆知。

秦始皇迷信方術

對於長生不老的記載由來已久,山海經中就記載了很多神仙、仙藥的神話故事,楚辭中也提到仙人赤松子等神仙傳說,這些傳說經過方士的演繹,變得很吸引人。當時傳說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山上住著神仙,到處都是神果仙草,吃了就能長生。秦始皇聽說後就派大方士徐福三次出海尋找,而徐福每次都是空手而歸,最後一次徐福害怕秦始皇怪罪,就帶領三千童男童女一去不回。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徐福尋仙圖

其實當時還有一個方士叫盧生,也幫助秦始皇尋找仙藥而未果,後來害怕秦始皇的刑法嚴酷而逃之夭夭。後來秦始皇下令將儒生和方士都抓去審訊,結果引發了焚書坑儒的事件,我們可能都知道焚書坑儒是因為秦朝重用法家,輕視儒家,才導致焚書坑儒,其實當時方士、儒生沒有明確的區分,方士之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一事件,只是被儒法之爭給湮滅了。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死在了最後一次巡遊的路上,趙高得勢,胡亥繼位。其實那時秦始皇年歲已高,又有不詳傳聞,一是說東郡落下隕石,刻有始皇帝死於此處的字樣,二是說有一個人說"今年祖龍死",而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始皇帝和祖龍都直指秦始皇。後來秦始皇找人算卦,算卦方士讓他出遊消災 ,最後一病不起。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圖

對於這個傳說我們不知道真偽,確定的是秦始皇確實死於巡遊途中。我們可以有這種猜測,可能是秦始皇的政敵利用神仙傳說捏造傳聞,給秦始皇製造恐慌,然後用方士算卦之口讓其出遊,而秦始皇年老體衰 經不起長途跋涉,再者途中保護措施得不到保障,很容易下手。總之,陰陽五行等方術害慘了秦朝。

漢武帝迷信方術

秦皇漢武,我們一般只知道它們的豐功偉績,卻很少聽說他們的荒唐故事。其實,漢武帝尋找長生不老之法還甚於秦始皇。

在漢武帝即位不久,有一個方士李少君博得了漢武帝的寵信。李少君和漢武帝講:祠灶可以找來 鬼神,鬼神可以點石成金,然後用黃金製成用具,每日使用便可引黃金之力讓人延年益壽,甚至長生。點石成金就是煉製丹藥一類的方術,依靠五行學說為理論。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煉丹

後來李少君 可能因為飲食丹藥過多而早逝。後來有一位叫欒大的方士吹噓自己見過神仙,但是想再見到神仙就非常不容易了,自己身份太低,漢武帝就給欒大加官晉爵,封他為將軍、公侯,還將女兒衛長公主許配給他,增加他的分量,可是當漢武帝讓他去尋找神仙他卻沒能找到,跟隨的太監將此事報告給漢武帝,漢武帝一怒之下殺了欒大。

漢朝方術盛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淮南子》就就是漢朝劉安編撰的,而劉安就是漢武帝的叔叔。據記載,劉安喜好讀書、結交文人,他有賓客、方士門人千餘人,劉安經常和他們探討方術、煉丹、養生之法,十分推崇老莊、陰陽學派,後來柔和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兵家等等敘說編纂了《淮南子》一書,將各類方術融為一體。

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形成和對帝王將相的影響

《淮南子》

《淮南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根本,類似於道家學說,認為天上星宿都是天神,而且天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把自然運轉、養生、道德、治國等結合起來,形成了包羅萬象的思想體系。

其中記載的方術種類繁多:求仙、祠灶、闢鬼、占星術、採藥、煉丹等等。認為自然氣候是天神的反應,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就是君主不仁德,需要改正。也認為人間有需要奇妙仙境,人們可以通過飲不死之水、食不死之果可得永生。

結語:秦漢時期剛剛擺脫諸侯爭霸的混亂年代,大一統國家建立初期,社會很不成熟,君主希望能將這種統一的形式保持下去。而人們對於自然的認識還很膚淺,一些社會理論只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尋在很多矛盾之處和侷限性,而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看似是發展,其實則是亂按一通,結果導致人們食用有毒的丹藥白白葬送了性命。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希望通過方術從而擺脫疾病的苦難、壽命的侷限,只不過是當時人們缺乏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罷了。可見,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從來如此,而科學技術確實可以更好的服務人類,我們要利用好科學為人類造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