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大家可能會奇怪,怎麼談“十國”之說的由來呢?怎麼不談“五代”之說?好,我們先簡要的說明一下“五代”之說的由來。

五代”之名是由於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政權實體的遷轉延續而形成的。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伊始的建隆年間,大臣範質就刪減五代實錄,總成《五代通錄》一書以獻,即將梁、唐、晉、漢、週五朝並稱為“五代”。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由王溥主持官修的《五代會要》成書,也以“五代”冠名。這都表明“五代”之說早在北宋立國之初就出現了,已經成為這段歷史時期的標誌性稱謂。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五代十國地圖

一、當時真的只有“十國”嗎?“十國”之說同“五代”之說一樣都出於北宋前期嗎?

那麼“十國”呢?其實,“十國”之說並不是自五代即有之。這個概念有一個由提出到漸被接受的歷史過程。“十國”之稱謂在宋初並未形成,檢索北宋前期成書的《舊五代史》、《五國故事》、《五代史補》等文獻典籍,即可得知。

《舊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是薛居正等在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奉詔撰成的。這部官方史書把在權力實體上保持很大獨立性、可以子孫承襲的地方割據政權歸入《世襲列傳》中。這些割據政權或與中原王朝直接對立,互不承認;或與中原王朝仍然保持冊封朝貢體制,表面上奉中原王朝為正朔,保持形式上的臣屬關係。

屬於這一“權力世襲”類型的有鳳翔李茂貞、鄜坊高萬興、朔方韓遜、夏州李仁福、荊南高季興、楚國馬殷、吳越錢鏐等七家。他們都曾割據一隅、綿延二世或承繼數代。李茂貞、李仁福等割據者與後來所謂“十國”之列的南平(荊南)、楚、吳越等三家政權是並列的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不為史家所重的梟雄李茂貞甚至位居《世襲列傳》之首,然而並沒有被列入所謂的“十國”之說中。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宋太祖詔諭下錄入史書的各地所列獨立政權共有15家

《舊五代史》把中原王朝之外稱帝的政權歸為《僭偽列傳》,以示不承認其正統性。屬於這一“稱帝自立”類型的有吳國楊氏、南唐李氏、閩國王氏、幽州劉氏、南漢劉氏、北漢劉氏、前蜀王氏、後蜀孟氏等八國,而向來為後世所輕的幽燕劉氏政權也赫然在列。

《世襲列傳》和《僭偽列傳》所記載的割據政權共有十五家,與今天我們所謂的“十國”迥然有異。同樣成書於宋初的《五代會要》和《五代史補》等史書,在行文中只把南方各割據政權稱為“諸國”,並不見有“十國”之謂。總之,《舊五代史》等文獻典籍在編撰體例和文字表述上均表明:在五代至北宋前期,對五代十國這段歷史但云“五代”,並沒有“十國”的提法或概念。

“十國”之說的真正由來及後世雜疑

今日所謂的“十國”之說應濫觴於北宋中期大學者歐陽修。歐陽修從維護封建儒家正統觀念出發,自己又重修了一部五代史,即《新五代史》。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十國”之說應濫觴於北宋中期大學者歐陽修

這部史書打破了《舊五代史》的編撰體例,以“春秋筆法”來褒善貶惡,把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閩、南平、東漢(北漢)等十個地方政權列為“十國世家”。而將其他偏霸之主,諸如李茂貞、劉守光、李仁福之流,統統歸為“雜傳”。關於歐陽修對“十國”的遴選理由,他本人在《新五代史》中並沒有說明。

若是出於對割據者是否稱帝、承繼時間長短、綜合實力強弱等標準的考慮,俱難讓人信服。而在“十國”之列中最大的爭議就是為何沒有選實力可觀的鳳翔李氏、幽燕劉氏政權,卻將充其量僅轄三州之地的南平歸入其中。

唐末五代時期,割據鳳翔的李茂貞、李從曮父子開府自立,卵翼十餘鎮,勢力波及關內、隴右、山南、劍南諸道四十餘州。從割據時間上看,在唐末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正月至五代後晉的開運三年(946年)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李茂貞父子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割據,割據時間不僅大大超過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各朝,就是與“十國”中的前、後蜀等其他政權相比也毫不遜色。客觀而論,李茂貞父子割據政權的綜合實力不僅遠勝於十國中的南平(荊南),即使是與其他偏霸之主相比,亦可並坐爭鋒。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李茂貞父子割據政權的綜合實力不僅遠勝於十國中的南平

割據幽燕的劉守光,繼其父劉仁恭之威,不僅稱帝自立,建號大燕,改元應天,而且控弦20萬,雄霸河北一時,甚至還發行有自己的貨幣。

党項首領李仁福割據夏州等數州之地,延繼數世,遂為西夏王朝之肇始。對此,歐陽修自己也承認,“自(唐)僖、昭以來,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別為十一國,南有吳、浙、荊、湖、閩、漢,西有岐、蜀,北有燕、晉”(《新五代史》卷六)。這種劃分儼然也是“十國”。但歐陽修到底出於怎樣的考慮來選擇“十國世家”的,這是給後世留下的一個謎。

三、後世史官對歐陽修遴選“十國”的標準認定及“十國”之說最終確定時間

歐陽氏遴選“十國”最接近的標準當是從唐末五代割據直至北宋立國之後仍然存在的政權。歐陽修把吳和南唐、前蜀和後蜀、閩和殷、馬楚和周行逢等前後承接、割據地域基本穩定的政權視為在北宋建立之後仍然存在的政治實體。若以此而論,那麼歐陽氏的“十國”之說就勉強解釋得通了。

由於歐陽修在宋代及後世的學術地位很高,故此說一出對後世史家產生了很大影響,以至由此出現了“十國”之說。而沒有入選“十國”的秦岐李茂貞、幽燕劉守光等割據政權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漸被世人冷落。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最終確定“十國”概念的是清人吳任臣

最終確定“十國”概念的是清人吳任臣。他在編撰的《十國春秋》的序言中說得很清楚:他撰《十國春秋》是“若歐陽五代史附十國世家於末”。

顯然,吳任臣是效仿了歐陽修《新五代史·十國世家》的編排體例。其中微小的差別僅僅在於個別政權稱謂的變化。

他把“十國”中的“南平”稱為“荊南”,把“東漢”之名改為“北漢”,這乃是借鑑了《宋史》的提法。對於捨棄李茂貞割據政權而選擇南平進入“十國”的原因,他解釋說:“或謂李茂貞據岐兩世,父子相傳,以諸國相衡,是為荊南之匹也,茲進南平而黜岐者何?蓋史從前文,亦仍十國世家之舊云爾。”其取捨標準仍然是參考了歐陽修“十國”之說的觀點,“史從前文”而已。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史家都認同“十國”的提法,“十國”之說也存在爭議。宋人路振在編撰《九國志》時,只把吳、南唐、吳越、前蜀、後蜀、南漢、閩、東漢(北漢)、楚等政權列為“九國”,並沒有將南平編選在內。

明代凌迪知在撰寫《萬姓統譜》中的《歷代帝王姓系》時,統計出五代時期中原王朝之外的割據政權有13家,除“十國”之外,秦(李茂貞)、燕(劉守光)、西夏(李仁福)三國也列在其中,相對而言,這還是比較接近於客觀史實的。

探究“五代十國”中,“十國”之說的由來

明代凌迪知在撰寫《萬姓統譜》中,統計出五代時期割據政權有13家

明人方以智在《通雅》卷十七中也提出了質疑,雲:“吳楊行密都廣陵,唐李昪後稱江南,都金陵,遷豫章,復都金陵。前蜀王建成都,後蜀孟知祥。吳越錢鏐錢塘,閩王審知福州,漢劉隱廣州,楚馬殷潭州,今長沙。荊南高季興南平,即江陵。北漢劉旻,五代史曰東漢、太原。后王延政以建州稱殷,即閩也。以梁初論之,天下為十一國。”《通雅》將閩、殷分論,認為是“十一國”,也不贊同“十國”之說。

四、總結

“五代十國”是一個紛繁複雜的時期,對於“十國”之說由來的探究,更有利於我們認清那段歷史,還原真正的歷史面貌。不過“五代十國”這個詞發展至今,如今大多數人已不願再去爭論五代之外的地方政權到底該不該被稱為“十國”,或“十國”到底應該包括哪些政權了,更願意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或者約定俗成的提法,作為對那個紛繁歷史時期的稱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