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風華》朱棣與建文居然見面了,歷史上朱棣到底有沒有找到建文?

孫仁文


《大明風華》中,朱棣與建文帝見面了,這事其實很靠譜。

當然無論正史野史都是無法記錄這一幕的,因為它迴避不了一個實質性問題,那就是見面後,朱棣和建文當如何自處?


《大明風華》其實按照幾個已經被很多人都認為合理的邏輯來敘事鋪排的。那就是,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目的就是為了找建文;建文帝就在福建,而且甚至還有一個專門和朱棣對抗的地下組織聯絡處。還有就是姚廣孝知前知後,知道建文的下落,甚至知道朱瞻基的命運。

但是有一個很幼稚的邏輯,既然連錦衣衛都知道建文帝在福建,朱棣又何必讓鄭和六下西洋?


其實劇中這些邏輯都是我們現代人對建文下落的探尋結果,以及對朱棣尋找建文的猜想。

總體邏輯基本符合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的邏輯。由於《明朝那些事兒》的影響,我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在一個深夜,胡濙不遠千里趕回求見朱棣,朱棣原本已經睡下了,但聽見胡濙回來了,立馬召見,談了很久。因此必然是建文的下落有了了結。


但究竟是個什麼結果,《明實錄》並沒有給我們答案。

但是到了2008年,歷史再次給出了最接近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在福建,並且是以僧人的身份離開的人世。

2008年,在福建寧德金涵鄉發現了一處後經鑑定為明初的一處古墓,墓中竟然發現了有象徵皇室的龍頭和紋飾,與明皇陵紋飾極為相似。疑似明皇陵出現在福建深山,這是相當不尋常的事情。


更有價值的是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著的“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這幾個字非常有內涵。“圓明大師”的意思是“明朝創始人”,也就是暗指朱元璋,朱元璋的“第三代”,暗指建文;“滄海珠”指天下唯一正宗,這同樣指向建文。

而這碑最有可能是誰立的呢?“御賜”又說明了很多問題。


朱棣或許真的和建文見過面,即便沒見過面,也通過其他人溝通談判以後達成了共識。

那就是朱棣繼續當他的皇帝,建文繼續當他的和尚,並且不對外透露自己還活著的信息。而暗中實際上受到朱棣的照顧,畢竟還是一家人的麼。


炒米視角



根據《太宗實錄》和《明史稿》記載,燕王大軍入城後,建文帝確曾縱火焚宮,並且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跟隨自焚者甚眾。

朱棣看到宮中火起,得知朱允炆自焚,遂命人搶救,但終究只在殘垣斷壁中找到朱允炆的屍骨,燕王不勝悲切,撫屍痛哭,還唸叨大侄子咋就誤會自己了,他只是前來“ 清君側 ”支持工作的。

事後,朱棣以帝禮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然後,坊間流言又起,說建文帝朱允炆已經出逃,自焚只是假象而已。並且佐證如下:

一、朱允炆的主簿被關押審訊了十多年,目的就是查找建文帝的下落;

二、鄭和下西洋就是風聞建文帝流落到南洋去了,所以下西洋宣耀國威是假,尋找建文帝是真;


三、崇禎帝要祭奠建文帝時,根本找不到建文帝墳塋,所以建文帝未死,根本就沒有立墓。

《大明風華》便以此懸案作為引子,寫出了一段曲折的宮廷政變、朱棣重會建文帝的故事。不過,我個人觀點,建文帝應該是死於靖難之役了。

首先,關於疑問建文帝焦屍與本人有形體差距的問題,既然是焦屍,早已萎縮,怎麼可能跟真身一致?

其二、朱棣懷疑朱允炆未死確實有可能,因為朱棣原本得位不正,總是惴惴不安,疑神疑鬼,擔心朱允炆出逃留下隱患。

其三、朱棣本來就是沙場征戰了一輩子不信天不應命的人,從他修撰《永樂大典》,建立武功無數可以看出,他只是一個具有雄韜偉略、閒不下來的人,在這樣的人內心中不會把建文帝這樣的失敗對手作為人生目標,耗費國庫巨資命令鄭和下西洋的。

第四、倘若建文帝流落民間,自古不乏立場不同或者鋌而走險的人,這些人必然利用建文帝的身份多少鬧一點動靜,但是事實是從此之後,建文帝再無音訊,半分波瀾不興,只能說明他確實已經燒死。比如清朝的朱三太子的事情,整整折騰了兩三代人,即便是極盛時期的康熙王朝,民間都時有折騰。即使朱允炆自己心灰意冷不想折騰,也架不住有心之人的裹挾前進。



民間傳說,大多都是陰謀獵奇而已,比如楊玉環被譁變將官勒死於馬槐坡,這是鐵的史實,但是民間傳說硬是把她空降到了日本,你信還是不信?


謝金澎


朱棣跟建文見面肯定是編的,這個腦洞開的有點大,但是建文跟明宣宗見過。



南京城破,建文沒死,一把火燒了皇宮,穿著朱元璋給他留下的袈裟跑了。據說這身袈裟是朱元璋專門為建文量身定製的。



建文先一口氣跑到武當山,得到了張三丰的庇護,但是張三丰生怕朱棣找上門來,所以沒敢繼續收留他,而是讓他再往南跑,一口氣跑到福建南少林,潛伏下來。



朱棣為了上武當山找建文,親自多次拜祭真武大帝,把武當山翻遍了,但是也沒找到建文帝。又聽說建文下了南洋,於是派鄭和下南洋去找,也一無所獲。



過了幾十年,明宣宗在位,就是大明風華中的男主角,朱亞文演的角色,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和尚求見明宣宗,自稱自己是建文帝,把大明皇宮說的一字不差,還認出了一個老太監,說小時候給這個老太監吃過蘋果,老太監也說,有這回事。



明宣宗把老和尚安頓在一個房子裡,沒過多長時間老和尚就死了。據說是被毒死的。


唐風宋月


當年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就跟人間蒸發一樣消失了。這是朱棣的心頭大患,所以朱棣派了胡濙尋找朱允炆,這一找就是二十幾年。

朱棣作為皇帝,他是成功的。但是他的皇位得來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如果有一天侄子捲土重來,像當初的他一樣把自己趕下皇位,那他不得死的很慘。於是朱棣一直派人在暗中尋找朱允炆,想要找到朱允炆,了結他的心結。

胡濙是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胡濙對朱棣很忠誠,胡濙一直在秘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後來著名的鄭和下西洋,其實也是為了尋找朱允炆。

在一個深夜,胡濙求見朱棣,此時的朱棣本已睡下,卻仍然召見了胡濙,只有一個可能便是胡濙帶回了朱允炆的消息。

胡濙和朱棣彙報了情況,但這些消息只有他們兩個知曉,後人有三種猜測。第一是朱允炆已經死了,而且胡濙找到了他的葬身之地。第二種是朱允炆被胡濙殺了。第三種是朱允炆已經阪依佛門,對朱棣沒有威脅了。


山水142169802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靖難之役”南京告破之後,建文帝朱允炆順利逃走,此後朱棣曾費盡心思的想要與其見上一面,且最終成功見面,那麼歷史上果真如此嗎?根據現有資料來看,南京告破之後,建文帝應該的確是逃走了,但關於他的下落卻一直是個謎團,朱棣明裡暗裡也的確派出大量人馬探查,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兩人雖未見面,但建文的下落應該是找到了。

△《大明風華》中朱棣與朱允炆見面

從史料記載來看,朱允炆應該是逃掉了

根據《明太宗實錄》的記載,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開金川門,燕軍就此攻破南京城,城中諸王和文武群臣紛紛前往拜見燕王,建文帝朱允炆也曾打算出迎,但旋即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逐闔宮自焚。朱棣得知後連忙派人前往救火,結果使者“出其屍於火中”。

關於朱允炆是否真的自焚而死,正史的記載模稜兩可,《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登基後,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上寫道,“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史·成祖本紀》中同樣記載著“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從這兩個記載來看,朱允炆顯然已經自焚而死。

然而《補本》中卻記載道,“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明書·建文皇帝本紀》中也記載道“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這兩種記載則表明,朱棣只在火場中發現了皇后的屍體,卻指著屍體言稱這就是朱允炆,幾天之後按照學士王景的建議,將其厚葬。

雖然史料出現了不同的記載,但根據《明史·胡濙傳》的記載,朱棣曾在永樂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隱察建文帝安在”,可見朱棣是知道朱允炆逃走消息的,或者說至少沒有明確發現建文帝的屍體,只是由於當時局勢影響,他必須造成朱允炆已死的“事實”。

關於朱允炆的具體下落,目前流傳著多種說法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之謎,一直以來都為人所熱議,甚至時常會因此爆出一些建文帝在各地留下的“痕跡”,不過正是由於各種錯綜複雜的信息太多,反而使得他的下落讓人難以判斷。目前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

說法一:曾試圖東山再起。這種說法認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際,其實並不甘心失敗,這才逃出皇城意圖東山再起,畢竟城破之時負責外出徵兵的齊泰、黃子澄還未返回,朱允炆未必便沒有實力再度崛起,而《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中,朱允炆的“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兩句詩也表明了他的復辟之心。此外,朱棣登上大寶之後,曾對建文舊臣進行了大規模清洗,說明他也極為擔心朱允炆會東山再起,畢竟建文帝還擁有著正朔這個天然優勢。

說法二:出家為僧就此隱居。這種說法流傳最廣,甚至傳說朱元璋曾為朱允炆留下了一條出家的退路,而《大明風華》正是採用這種說法,而全國各地多所寺廟均爆出了朱允炆出家的種種跡象。例如雲南獅子山正續禪寺的大雄寶殿門前便有一副楹聯,“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這被認為是朱允炆出家的一個力證。而《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也有記載,說建文帝流落西南後曾作詩說“閱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南來瘴嶺千層回,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鳥早晚朝”,這同樣表明了皇帝和僧人的雙重身份。

說法三:年老之後落葉歸根。《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有載,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朱允炆“出亡蓋三十九年矣。會有同寓僧者……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建文皇帝也。’瑛大駭,聞之藩司,因系僧,並及帝,蜚章以聞,詔械入京師。”即朱允炆出逃三十九年後,思恩知州岑瑛發現了朱允炆下落,“朱允炆”遂被召入京城,然而入京之後經過調查,卻得出了此人乃是一個叫楊行祥的人冒充的,但曾經伺候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則認定此人正是朱允炆,“於是迎建文帝入西內”。《萬曆二年十月實錄》也證實了此事的存在,雖細節略有差異,但大體不差。不過在《罪惟錄·惠帝紀論》中,卻直接認定楊行祥乃是假冒建文帝,並認為建文帝到北京之說乃是假的。

以上三種說法各不相同,卻均有證據可以佐證,至於哪種說法最為可信,目前尚無準確說法。

朱棣雖然最終未與朱允炆見面,但應該是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

前文說過,朱棣曾在永樂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隱察建文帝安在”,胡濙因此而外出秘密查訪長達十六年,除了永樂十四年(1416年)至永樂十七年(1419年)之間曾短暫返朝為官外,一直在外查訪。此外,傳說鄭和下西洋也擔負著查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

雖然史料沒有明確記載胡濙尋找建文帝的結果,但種種跡象表明,他的查訪其實已經有了結果。《明史·胡濙傳》記載,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尋訪十六年後返回朝廷,朱棣得知之後,在已經就寢的情況下立即起床召見兩人私下交談深究,“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而朱棣聽了胡濙的敘述之後,“至是疑始釋”。

這個“疑始釋”用的極為巧妙,朱棣尋訪朱允炆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擔心他會東山再起,威脅到自己和後世子孫的帝位,而能夠使朱棣“疑始釋”的,自然是說朱允炆對於皇位已經沒有了威脅,可見胡濙就算沒有親眼見到建文帝,恐怕也是得到了極為可靠的消息。

至於胡濙尋訪的結果到底是什麼,恐怕已經無人能知了。當然,情況也無非以下幾種,要麼已經確定了建文帝的死訊,亦或者建文帝已經沒有了東山再起的雄心。總之,胡濙的探訪結果已經成了謎團,但從最終的結果看,胡濙顯然是有了具體的尋訪結果,且這個結果足以令朱棣“疑始釋”。


香茗史館


靖難之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造反成功的案例。大明王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在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繼承皇位之後,著手削藩之時開始起兵謀反。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擁有26個兒子。而其中長子朱標最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和寄予厚望,早在朱元璋的事業尚在起步階段時,聽聞夫人馬氏為其誕下一子就欣喜萬分!後來更是對朱標進行了全方位和重點的培養。請來了當世大儒宋濂做了朱標的啟蒙老師。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後馬上將皇長子朱標立為皇太子。由此可見皇長子朱標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朱標作為皇位繼承人乃是不二人選。


其實皇長子朱標確實配得上父親對他的器重和寄予的厚望。朱標身為朱元璋的嫡長子,由於父親常年征戰在外,皇長子朱標承擔著照顧家中幼弟和穩定後方的重任。在留守皇城期間能夠廣施仁義、監國代政、施恩百姓。因此皇長子朱標在大明王朝立國之初便擁有著無法撼動的政治優勢和地位。

但是天不假年,皇太子朱標早於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去世。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先後痛失結髮妻子馬皇后和愛子朱標整日悲痛之餘,又不得不考慮大明王朝的傳承延續問題和皇位繼承人的人選,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堅持要將皇位留在長子一脈。於是將十分仁慈孝順的朱允炆立為了皇太孫。


朱元璋去世之後朱允炆繼承皇位,將年號從洪武改為建文,年輕氣盛的朱允炆登基之後便馬上著手撤藩事宜。這給燕王朱棣造反提供了藉口,同時也將眾多的皇叔推向了燕王朱棣這邊。靖難之役同年爆發!

經過三年的艱苦戰爭,燕王朱棣的大軍攻破了南京城城牆。但是此時的南京皇宮內一場大火正在冉冉雄起。戰爭加上火災造成了後宮之中亂翻了天。帶到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撲滅大火,進入皇宮之中搜索之時,卻不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只有一具燒焦的屍體被宮人說成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燕王朱棣十分悲痛,將建文皇帝的屍體以按照國禮下葬。隨後燕王朱棣便在南京皇城之中在百官的擁護下登基為帝。做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

然而許多野史一直記載建文皇帝朱允炆並沒有在靖難之役中去世。而是趁亂借勢逃走出家做了和尚或者遠渡重洋,臨走時故意放了一把大火將整個皇宮點燃,並且找了一個與其身材樣貌相當的男子造成了被燒死的假象,使得世人無法辨明真偽。

但我們可以斷言的是,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並沒有與所謂逃出生天的建文皇帝見過面。而建文皇帝無論是生是死,對於當時的永樂皇帝來說都構不成嚴重的威脅。畢竟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一直對外用兵擴張國界,將國家的軍政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之所以安排朱棣與建文皇帝見面這一齣戲,實際上也是參考了一些野史風聞。為的是增加影視文學作品的層次感和藝術性。對於此事大家還是不可太過當真!


珞珈山的貓


其實,對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二人來說,一把大火後,現任皇帝下落不明,找個燒焦了的屍體安葬一下,然後叔叔順利接班坐龍庭,屬於最理想的結果。不然怎麼個“了斷”都會更加血腥和尷尬。

當年的靖難之役,南京城被攻破,燕王“清君側”的大軍,團團圍住了皇宮。此時,朱棣下令,先停止強攻。

朱棣之所以這樣做,顯然不是怕嚇壞了大侄子,那是因為,考慮到,皇宮裡的朱允炆還建在,若軍隊衝進去生擒了建文帝,將會非常不好收場的。

如果殺掉他,你燕王是以“清君側”為名出師的,聲稱要“清除”的是朱允炆身邊方孝孺一夥,直接殺掉現任皇帝,自己的親侄子,然後自封天子,這不成了明擺著的“奪嫡”和“篡位”了,失仁,失德,又失道,於情於理都說不通,還會遭到各界的鄙視和非議。

那麼,讓他好好活著?這自然更讓朱棣無法接受。無論是朱允炆本人還是他的後代,都屬於巨大禍患。將會嚴重威脅自己和子孫後代的權力延續。

於是,朱棣當年的考慮可能是,先等等,沒準他會自殺呢。要是他選擇了自我了斷,問題就簡單多了。反正皇宮被圍的死死的,插翅也難飛。

然而,飛起來雖然有難度,但也可以打洞走啊。

這就有了廣泛流傳於後世,非常戲劇性的說法——絕境中,少監王鉞告訴他:“太祖皇帝駕崩前,給陛下留下一個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建文帝打開一看,箱子裡邊有三張度牒(和尚的官方身份證明)。

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書信一封,信中寫明瞭地道的入口、逃生路線。

於是,建文帝一行,先放了一把火,趁亂化妝成和尚,通過宮中暗道,成功逃生。

那邊,朱棣找了個燒焦了屍體,跟建文帝的馬皇后的遺體擺在一起,撫屍痛哭了一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唸叨大侄子怎麼這麼想不開,真是誤會自己了,叔叔只是來指導協助工作滅“小人”的,不針對自己的親侄子侄媳。

然後,擦乾眼淚,大大方方的坐上了龍庭,年號“永樂”。

結果,這類傳說,給現今的影視娛樂業,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想象空間。除了當和尚的版本,竟然還有穿越到了現代的演繹,比如《穿越時空的愛戀》,情節的安排上,竟然能讓觀眾感覺,還挺合情合理的。

朱棣與建文見面的情節,大概源於《明朝那些事兒》。朱棣的親信胡濙,用了16年,跑遍大半個中國。最終,在一個漆黑的半夜,老胡拿著今牌,急乎乎的直闖寢宮,跟朱棣很神秘的談了許久。具體說的什麼沒有任何記載,只是談完後,朱棣長出了一口氣,貌似打消了多年的疑慮。

結合一些蛛絲馬跡來分析,要說建文帝藉助地道跑了出來,通過大火消滅了出逃痕跡,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兩人見面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

關於建文帝宮中自焚而亡的說法,來源於明成祖永樂年間的的官方說辭。正如前文所言,這種結局,朱棣來說,屬於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因此,被計入正史,也是情有可原的。

到了後來,清代修編的《明史》,沿用了明朝官方說法,但結尾加了句“或雲不知所終,或雲帝由地道出亡”。

畢竟,就算是大火中找到了燒焦的帝后兩具屍體,但所謂的“安葬”儀式,還有建文帝夫婦的墳墓,一直沒有明確記載,這個非常不符合常理。

此外,後人還聯繫了前面說的胡濙揣著御製詔書,以尋訪仙人張三丰為名,遊走於大江南北的活動。很顯然,這屬於陸路偵察建文帝蹤跡的一支;還有大名鼎鼎的“鄭和七下西洋”活動,也帶有海陸尋找建文帝的色彩。

最終,還是胡濙在朱棣晚年的徹夜長談,讓成祖隨即釋然。因此,很大可能是,胡濙將朱允炆已經不在世的消息告訴了朱棣。

但是,這次談話後,過了6個月,朱棣就駕崩了。這麼看,兩人生時見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真沒時間見。更何況,對於皇權異常執著且非常缺乏安全感的朱棣,哪能有那麼好的心態去面對大侄子。

目前,關於建文帝的下落,除了《明史》裡的“自焚說”外,對於逃亡後當了“真和尚”的說法,在本世紀,竟然還被很認真的“考證”了一番,一些古蹟文物,貌似挺能說明問題。

2008年,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進行道路施工,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墓塔混搭的古墓,有龍紋圖案,結構奇特。

施工隊員趕緊彙報了當地文物部門。

於是,省、市考古人員趕到現場深入考察。

他們發現,古墓結構複雜,規格很高,有拜亭、舍利塔、地宮,地面上散落有魚形狀魚紋和龍形石脊的構件,古墓陵牆上竟然採用大量龍紋進行裝飾,龍的造型屬於典型的明初樣式。

舍利塔上的一處碑文刻有——“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

也就是說,墓主是一位高僧。

“圓明”有“明朝創始人”之意;“第三代”是跟朱元璋的孫輩,也與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滄海”有天下的隱喻,“珠”暗指“墓主姓朱”。

順藤摸瓜,考古人員又來到了這位滄海珠師傅600多年前的原“工作單位”——蕉城區霍童支提寺。

在寺中,發現了一些皇家遺物,包括了一件帶有龍紋的明代袈裟。

因此,聯繫墓地建成時間和其裝飾,考古界和史學界認為,這位墓主——滄海珠禪師就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應該是朱允炆死後多年,在大明皇室的默許,甚至資助下,進行的重新安葬。

目前,這個古墓已經成了福建寧德市的一處受政府扶持的旅遊項目,正在打造“以建文帝為品牌”的一系列相關第三產業,呵呵。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當年因為削藩沒削好被他四叔朱棣趕下了臺。當年朱棣攻進南京城,死活不如皇宮,等的就是朱允炆能自我了斷。可沒想到的是這位養在深宮中的年輕皇帝捨不得死,反而是放了一把火,玩了個火遁。

《明史》記載說:“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又云:“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來往跡。”

明面上,朱棣肯定不能說皇帝侄子還活著,反而是跑到宮中大哭不已,還假惺惺的說“即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可實際上他心裡顫抖抖的,這可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第二任皇帝,要是跑出去再建個小朝廷那就有意思了。於是,朱棣很著急。

幾乎可以認為的是朱允炆沒一把火把自己燒死,結合《明史紀事本末》等眾多史料,當時朱允炆應從宮中暗道跑了出去,並且化裝成出家人跑到了城郊的神樂觀,經兩湖,入巴蜀,進滇南。據說朱允炆還和雲南鎮守將軍沐晟相識,曾在五華寺中密談,之後送朱允炆到武定府獅子山隱藏。

雲南獅子山正續禪寺的藏經樓下有帝王宮,其中內塑三尊真人大小的像,其中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據說這藏經閣和建文帝像是康熙初年造的,上面還有匾聯,其中一個是:“憎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黃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朱棣雖然屁股坐在了皇位上,但是對於曾經也坐過這個位子還沒死的人卻非常警覺,他派胡瀠去尋那張三丰,就是在探查朱允炆的蹤跡。之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疑心朱允炆流亡海外,想要探查他的蹤跡。

一個想抓,一個自然就要躲。朱允炆居無定所,行蹤飄忽,常年在外漂泊,才躲避了搜捕。胡瀠最後找了十幾年,才突然在朱元璋北征時出現在了他的營帳內,並且兩人一直談到了凌晨四點,除非是胡瀠找到了朱允炆,不然也沒有其他理由了。關於他們兩人的談話,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應該是胡瀠見到了朱允炆,獲得了朱允炆的某種承諾,這時候朱棣也已經快入土了,估計也沒了那份趕盡殺絕的心了。

據說後來朱棣死了,朱高熾、朱瞻基也都死了,一直傳到朱棣的重孫子輩朱祁鎮,朱允炆覺得自己安全了,才向地方官陳述當年始末,並被送到了宮中。經由老太監吳亮辨認後,被皇帝接入後庭,稱為“老佛”,死後葬在了北京西山。這最後一個結局挺好,挺符合我們華夏文化大團圓的風格,但聽聽便好。


邯鄲醉


明朝那些事裡面有過一段分析,如果當年明月所採用的史料可靠,那不用說,建文必然沒有在應天城破的時候死的。也確實很可疑,尤其是胡瀅這個人,一直是尚書級別的高幹,歷經六朝,而且,有些史書的記載的朱棣見胡瀅的反應“始釋疑”,確實難說朱棣的疑到底是什麼。

曾經看過歷史學家吳晗的一本書,分析一大通,最終給了個確定答案:並沒有逃出去,當時就死了。

所以,該聽誰的,真不知道。

在當時,為了朝廷穩定,建文在明面上必須是死了。其實,這就夠了。

馬未都老先生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朱棣一生,文治武功,堪比唐宗宋祖。但是,朱棣其人確實有點多疑,這一點他並不如他的孫子朱瞻基。劇中朱瞻基一次為了孫若微頂撞朱棣,說我就昭告天下,她是靖難遺孤。這是要表明,在這一點上,朱棣內心是多疑不安的,朱瞻基就顯示出了帝王的足夠的自信!當然,朱棣內心的不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朱元璋,他是經歷過來的,知道朱元璋的厲害,朱瞻基錯過了那一段腥風血雨,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


若谷無聲


朱棣跟建文見面,那就是胡扯。

朱棣打進南京後,朱允炆匆匆逃走,聽人說有一個和尚在泉州登船出海,朱棣就立刻派人去尋找這位侄子,也是明太祖法定的皇帝。

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其實就是就是明面上去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同時朱棣還派了另一條暗線,讓一個叫胡濙的人專門私下探訪建文下落。

永樂21年,胡濙夤夜進宮,朱棣屏退左右與其長談許久,第二日胡濙就不再出巡,史學家分析應該是探明瞭朱允炆的明確死訊,並且拿到了讓朱棣認可的證據,才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明察暗訪。

百科裡是這樣介紹胡瀅的:胡濙為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歷授兵科、戶科都給事中。胡濙歷仕六朝,前後近六十年,為人節儉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彥博。其中任禮部尚書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師。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獲贈太保,諡號“忠安”。

胡瀅一聲只做對了一件事,就是幫朱棣找到了讓他放心的證據,這也讓胡瀅高官厚祿榮耀門楣且蔭澤子孫,幾代皇帝對其都恩寵有加。胡瀅沒有做出什麼對朝廷重大的貢獻,史書上也只是說他醉心醫學,但是或許史書上不能寫的是他對朱棣一脈的巨大貢獻。

《大明風華》作為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演員陣容強大,拍得也很好看,但是不能罔顧史實,只要用腳後跟都能想到,朱允炆被人家破了城池,竟然還敢在南京待著,這是怕自己死的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