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在整個襄樊之戰中,只看到魏吳調兵遣將,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開始到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結束,將盡七個月的時間,因為當年還有個閏十月,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史書上一點也沒有記錄蜀中的消息,難免後世有些人會猜測劉備除關羽,諸葛亮借刀殺關羽。至於為什麼把這段歷史抹殺的這麼幹淨,應該是為尊者諱,不能往領導臉上抹灰,至於尊者是誰呢,有可能是劉備也有可能是諸葛亮,更有甚者兩個人都有。

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在三國志魏志溫恢傳中有段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是徵南方有變。今水生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這段就是說在建安二十四年,孫權進攻合肥,溫恢和裴潛說,這邊沒什麼事,倒是曹仁那邊有問題,關羽很厲害,趁下雨的時侯,曹仁又沒防備,很可能造成很大麻煩。也就是說在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有進攻合肥的動向,但不是真進攻,應該是一次戰術配合。這次戰術配合應該和孫劉聯盟有關,也就是說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前後,可能是馬良出使東吳,在盟約上規定兩家出兵在合肥和樊城共擊曹操。不然也不會冒出來這麼一句孫權攻合肥。

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如果孫劉兩家真的共抗曹操的盟約,也難怪蜀中高枕無憂啊,兩家打一家,況且關羽這邊進展順利,戰果輝煌。根本想不到孫權會背叛盟約,更想不到糜芳博士仁會叛變降吳。所以根本上就沒有防範東吳這邊。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德軍進犯蘇聯,表明了一紙盟約,說撕就撕,只有利益才是王道。當孫權為了更大利益後,也就不可能留給蜀中救援的機會,通過偷襲得手,迅速封鎖出川的道路,劉備就是知道荊州有難,也鞭長未及了。

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好兄弟,當然還是好兄弟,只可惜什麼都來不及,因為孫權從出兵到關羽敗亡僅僅兩個月時間,一切都晚了,不是自己太無能,只是孫權太狡猾了。所以仇恨從這一天就不共戴天了,為了荊州更為了兄弟,誓滅東吳,除死方休。最後劉備用實際行動成全了三兄弟之義,做到了不願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冋日死。痛哉!惜哉!

桃園香未盡,兄弟俱赴陰。借刀殺人者,另外有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