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陳玉成有多少個老婆?陳玉成與李秀成關係如何?

鳶飛九天2018


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得就是人民百姓的力量,他們1看似不起眼,但是凝聚起來就是不可抗拒的能量,永遠不要小看群眾,太平天國就是農村起義反抗政權的一次戰爭,是當今中國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但是後來發展號召大於實際行動,天下民怨沸騰,最終未能存過太久。今天我們來介紹的主人公就是太平天國政權後期的領袖陳玉成,坊間對這個人的評價很高,可以天妒英才年紀輕輕便去世了,有過幾位老婆,他與同時期的領袖李秀成又有什麼關係呢?

陳玉成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孩子,從小生活悽苦,早年間父母雙亡,叔父看他可憐就將他收養在家,叔父決定起義的時候,陳玉成選擇了追隨他,一同創下了太平天國政權。他依靠戰爭積累了種種軍功,倒也有個一官半職,在其位謀其政,逐步升為"英王",在朝野上和百姓上的聲譽都是極好的。

他的第一任妻子姓王,原本是江南的富賈之人的女兒,與陳玉成結婚之後經歷了酸甜苦辣,剛結婚的那幾年陳玉成對她非常好,生下了兒子,但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就被清軍打進來,這母女二人被人俘虜,而後讓他們回到家鄉,經歷世事的王氏最終選擇了皈依佛門,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他的第二個妻子16歲的時候便許配給他,叫做梁桂娘,歷史上是能夠查詢到這個人的名字,她同陳玉成一樣都曾參加過太平天國,也立下過戰功。她不像普通姑娘喜歡繡花枕頭這樣的事情,反而喜歡跟別人比試,與陳玉成相識於一場比武,他喜歡她的特別,她看上了他的人品。不過最後梁桂娘成為了寡婦,撫養孩子,甚至照看孫子,到1926年才去世。

陳玉成的第三任妻子沒有留下姓名,不過據說是一個漂亮的姑娘,陳玉成對這個姑娘非常疼愛,外出都在攜帶,他們一同被俘虜,陳玉成死了,但這個姑娘僥倖活下來了。自己的美貌被一名清朝的將領吸引了,她也沒有大錯,所以被釋放之後這個將領就將她迎娶回家中,算是因為美貌救了自己一命。

這個政權後期遭遇很多挑戰,當時李秀成與陳玉成一同克服了不少難題,這兩個出生入死的兄弟本應該好好珍視彼此,可是誰知道他們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李秀成這個將領非常有頭腦,不過卻將聰明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當時在外樹立自己善良、仁慈和寬容的大好形象,所以李秀成所到之處百姓都一片叫好聲,論這樣看李秀成應該是一個翩翩君子的風度形象,可是為什麼他與陳玉成關係那麼緊張?難道是對方有問題?

其實不是的,李秀成那些善舉都是做出來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為了能夠贏得一個好名聲;另一個是為了能夠與其他領袖拉開差距,特別是陳玉成,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善良反映出他為人殘暴的特質。畢竟坊間人們對他的讚揚要高於自己,為了將對方拉下水便使用了這樣的下三濫招數。

李秀成根本沒有將國家和前途放在心上,眼光狹隘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們是同一陣營中的人,團結起來才能夠戰勝一切,這樣互相傷害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他不惜用這種方式來提升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可是最終他們都沒有成為拯救國家的大英雄,反而成為了清軍手下的俘虜。最終國家沒了,百姓也會擁立新軍,而這些俘虜最終難逃一死,李秀成早知道後來的結果,是不是就不會這樣惡意誹謗陳玉成?可惜沒如果。


木劍溫不勝


陳玉成據說是有著三位夫人,蔣桂娘,王氏還有呂氏。


蔣桂娘在當時被稱為雙刀女神,一手飛刀絕技也是驚豔眾人。她為陳玉成生下來一個孩子,名為天寶。在天京陷落之前,她早早的就被陳玉成安排逃了出去,後來獨自一人將天寶養大,然而天寶留下一子後去世了。蔣桂娘再次養著孫子長大,最後活到了1926年,最後倒是留得了一張全家福照片,也是人之大幸了。

還有就是王氏了,她在天京淪陷之後也是開始了逃亡生活,之後被徐月捐抓到了,強行的將他娶回了家中。後來她還有她的兒子都出了家,她的兒子徐山元倒是活到了民國時期,身世才漸漸的為人知曉。



至於呂氏呢?陳玉成死後他也是被清軍的一位將領納為小妾,而這位將軍有三十多位小妾,他也算是很喜歡這位呂氏的了。以至於他在被抓捕的時候都是和這個呂氏在一起的,之後他們便被押解進京。後來呂氏又在半路上被另外一人所劫,之後這位將軍討要不得,呂氏也就不知所蹤了。


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陳玉成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還有一人同樣也是極為重要,那就是李秀成。而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實際上也是太平天國的興衰史。

早期的時候,他們來自於相同的地方,關係也算是要好,這個時候太平天國也正處於上升期。後來他們之間漸生矛盾,太平天國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最後他們行同路人的時候,太平天國將不久矣。


圍知歷史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被封為“英王”,作為一名在歷史上有名有姓的軍事家與將領,陳玉成一度率軍攻陷清朝軍隊的江南、江北大本營,可謂風光無兩,可惜英雄易折,年僅二十五歲就被凌遲處死。

雖然死得早,但是陳玉成也有三位夫人,就個人生活來說,可謂實打實的“人生贏家”。

陳玉成的髮妻名叫蔣桂娘,湖北麻城人,是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英豪女子。她出身武術世家,一手飛刀練得出神入化,早早跟隨父親參加了太平天國。十六歲那年蔣桂娘與陳玉成結為夫妻,並於第二年生下一子,夫妻二人給其起名為陳天寶,意為太平天國的寶貝疙瘩。

天京淪陷之前,蔣桂娘帶著兒子易裝逃出,她原本打算逃回陳玉成老家廣西藤縣,無奈路途遙遠,加之護送之人中途離去,只能就地尋找藏匿之所,經過一番輾轉,定居在湖南資興的興寧。

蔣桂娘孤身一人,含辛茹苦,將兒子陳天寶撫養成人,可惜由於家庭貧困,一直到31歲陳天寶才娶妻,並育有一子,取名陳慎初。

陳慎初五歲那年,陳天寶因病去世。蔣桂娘無奈之下,再次承擔起撫養孫子的重任。

蔣桂娘一直活到1926年,以82歲高齡辭世,臨終前她將身世和盤托出,身邊人才知道這位其貌不揚的老太太竟然是名震一時的英王陳玉成的髮妻,可謂傳奇。

1980年廣西藤縣有關部門聯繫到陳慎初,將其調回祖籍藤縣定居並參加工作,此後陳家在藤縣開枝散葉,傳承下來。

陳玉成的二夫人被稱為王氏,是江南富豪王信照的女兒。她為陳玉成生下了一名兒子,名叫陳三元,天京淪陷的時候,王氏趁亂帶著三元和英王冊封冊逃出天京,但是半路上被清軍將領徐月捐攔下,徐月捐見其貌美,將其納為小妾,王氏無奈之下,只能委身於他。

後來王氏為徐月捐生下了兩名兒子與三名女兒。再後來王氏的兒子陳三元(後改名為徐山元)剃髮出家,王氏為了陪伴兒子也削髮出家。民國時期,徐山元才將自己的身世公佈於眾。

陳玉成的三老婆是呂氏。據說這位呂氏樣貌生得極美,在其與陳玉成一同前往壽州打仗之時二人已形影不離。戰爭休息期間,二人還抱著一起睡覺。陳玉成兵敗被俘,在被押往京城的路上呂氏仍舊陪在陳玉成的身邊,後來呂氏被一位將領擄走,至此下落不明。

英王的妻子就只有這三位,兒女情長說完就該談鐵馬秋風了。

作為太平天國的英王,陳玉成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同樣作為太平天國的首腦人物之一的李秀成也是有名的將領,作為年輕一輩的佼佼者,李秀成與陳玉成臨危受命,共同扛起了大廈將傾的太平天國。二人通力合作,共同攻下了清軍的江南、江北大本營,解了翼王石達開離開之後的困局。

按理說二人經過這一系列的戰鬥應該情同手足才對,再加上都是藤縣老鄉,就是燒黃紙結拜同生共死也不為過。

但事實卻是二人勢如水火,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太平天國的軍制極有特色,天王高高在上,卻只是扮演一個精神領袖的角色,麾下眾將各自圈地盤,各自為戰,兵員糧餉,自行解決。這種放任自流諸侯割據式的軍制,對於早期的發展是有一定幫助的,但定鼎以後,需要的是統一指揮勠力同心,再這樣各自為戰,必然出問題。

陳玉成雖然年幼,卻成名較早,不僅擁有安慶、淮南、皖西,還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展到湖北,聲勢直追翼王石達開,彼時清廷上下,皆認為:其能為夷者,無過石達開、陳玉成兩逆。

而此時的李秀成,氣候未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老鄉風光。

到了1859年,形勢發生了變化,李秀成佔據了江北一角,資草錢糧大漲,隱隱有和陳玉成分庭抗禮的苗頭。

江南大營被攻破後,李秀成和陳玉成都忙著擴充地盤,矛盾逐漸加深,陳玉成要求李秀成與自己一道,攻打上海,而李秀成嘴裡答應,卻磨磨蹭蹭不執行,惹的陳玉成勃然大怒,兩人矛盾徹底公開化。

不僅如此,李秀成還利用陳玉成回救安慶的時機,將其駐守的常熟的軍隊逐出,獨吞江南富裕之地。

此時的陳玉成已經無暇顧及內鬥,多次去信,請求李秀成出兵救援安慶,但李秀成以各種理由推脫,最終,安慶陷落,陳玉成落入敵手。

不能不說,太平天國這些領袖們,讀書太少,檔次太低,自私自利,沉迷內鬥的小農屬性,註定他們難以做大。

一門心思擴大勢力的李秀成難道不明白唇亡齒寒,陳玉成倒了,他就是清軍唯一的目標,等待他的,除了孤軍奮戰,再無可救之兵,面對蜂擁而至的虎狼之師,失敗,就是時間問題。



日慕鄉關


1862年6月4日,英王陳玉成被投降清軍的奏王苗沛霖誘捕,在河南延津西校場關帝廟被清軍凌遲處死,年僅二十五歲。他在生前有三位妻子,即蔣桂娘、王氏和呂氏,其中蔣桂娘一直活到上世紀二十年代。

陳玉成,廣西藤縣人,與忠王李秀成在同一個村。天京事變後,首義六人只剩天王洪秀全,陳玉成與李秀成迅速成為天國後期的重要將領。他倆的關係經歷從同鄉死黨到貌合神離,直到走向決裂,陳玉成的死與李有很大關係。

英王陳玉成的三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蔣桂娘:蔣氏是湖北麻城人,是英王陳玉成結髮之妻。蔣桂娘從小練得一手飛刀絕技,跟隨父親加入太平軍。1860年,十六歲的蔣桂娘陳玉成成婚。第二年,兒子陳天寶出生,兩年後陳玉成被殺。

在天京淪陷前夕,蔣桂娘帶著年僅三歲的兒子,化裝成難民逃出天京。一路乞討著來到湖南衡陽,當時清軍正在廣西搜捕太平天國餘黨。她只好從耒陽輾轉來到永興,停留在了一個叫興寧的小縣城。

(中為蔣桂娘)

為了撫養兒子陳天寶,她給大戶人家當傭人來維持生計。天寶十歲時,蔣桂娘將其送去學醫。成年後的陳天寶迎妻生子,長子叫陳富初,次子叫陳慎初(早夭)。陳天寶在四十五歲時因癆病去世。

蔣桂娘再次將孫子陳富初撫養成人,併為其娶妻和置辦家業。到了1926年,蔣桂娘病重臥床不起,她才決定將自己的英王陳玉成夫人的身份公諸於世。八十一歲的蔣桂娘召回了孫子陳富初和重孫子陳榮貴,並拍了張全家福。

她臨終時告訴陳富初,他的祖父就是英王陳玉成,老家在廣西藤縣,回到藤縣,英王才算後繼有人。蔣桂娘去世五十三年後,陳富初次子陳久年將那張珍貴的全家福照片交給了歷史搏物館珍藏。1980年,陳氏一家回到藤縣定居。

第二位妻子王氏:王氏是江南富豪王信照之女。天京淪陷時,王氏趁著混亂帶著四歲的兒子陳三元和英王冊封的文件逃出天京。在途中被清軍鮑超部的徐月捐截獲。徐月捐王氏納為妾,將陳三元改名為徐山元。

王氏後來為徐月捐還生了二兒三女,生活過的還不錯。徐山元在四十二歲因為恐懼選擇了出家,晚年的王氏陪伴兒子徐山元,整天吃齋禮佛,死後被葬在會龍山旁。到了民國後,徐山元將自己身世和英王冊封文書公諸於世。

第三位妻子呂氏:據說呂氏容貌極其美豔,她是作為隨軍家屬跟著陳玉成到壽州。後來陳玉成被害後,呂氏被清軍大將勝保納為小妾。勝保落難後,呂氏又被另一個叫德楞額的將軍擄走。從此之後,再無呂氏任何記載。

英王陳玉成與忠王李秀成的關係

太平天國後期,陳玉成和李秀成艱難的支撐著危局。這兩人不但是同縣老鄉,還是同鄉同村的發小。李秀成在自述中曾說:“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可見二人感情之深。

這種感情也體現在屢次的征戰中,二人互相幫助,齊心合力,一起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在攻佔江南大營時,兩人密切協作成就大功。此後陳玉成又解救李秀成於被圍的桐城,之後二人又合併攻下霍丘。

接著二人一舉打垮了湘軍的江北大營,天京第三次被圍後,李秀成難以支撐,陳玉成率軍解六合之圍。隨後再次打敗清軍江南大營,二人結成了血與火的情誼。然而,再深厚的情誼也擺不脫“不可同富貴”的魔咒。

太平天國的管理制度比較特殊,各王都有自己的管轄地盤,形成單獨的封閉體系,別的將領是無法染指的。擴張勢力成了各王明爭暗鬥的主角,陳玉成的崛起比李秀成快,佔領的地盤也比李秀成大的多。

1859年,陳玉成被封為英王,而李秀成也有了江北地盤,與陳玉成很快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兩人的關係也悄然變化。李秀成暗助韋俊攻打陳玉成,再加上李秀成每戰都有所保留,致使二人關係徹底破裂。

1861年,陳玉成戰事吃緊,多次向李秀成求援。李都答應,但以各種理由拒不發兵。同年底,陳玉成自廬江向李秀成求援,當時李兵馬已在江西,但卻敷衍了事。使得曾國藩斷言:李秀成不救北岸,將來必有仇殺之日。

第二年,廬州已成孤城,陳玉成已對李秀成徹底死心,只能求援於張樂行等人。而李秀成也是置若罔聞,任其自生自滅。無奈之下,陳玉成只能向奏王苗沛霖靠攏,豈不知苗已投靠清軍,最終陳玉成被凌遲處死並梟首示眾。

綜上,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因爭權奪利和小農意識使得二人反目成仇,其關係的突變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客觀地說,陳玉成在軍事上要遠勝於李秀成,但在政治上卻是遠遠不及李秀成,最終導致了兵敗身死的結局。


野史也是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英王陳玉成原名陳丕成,因為兩眼下長有兩顆痣,又被稱為陳四眼。

陳玉成的名字是天王洪秀全賜的名字,陳玉成是太平軍的元老,從童子營開始,一戰一戰累著戰功上來的。

太平軍定都天京之後,便放緩了對滿清的攻勢。

後來,東王楊秀清被殺,石達開等部回京,太平軍的攻勢基本停滯,轉為守勢。

隨著太平軍內部的內訌進一步加劇,大批的太平軍元老死在了內部爭鬥中。

太平天國後期,基本上就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在外面撐場面。

陳玉成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安徽一帶,而李秀成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江蘇及上海。

陳玉成和劉秀成在軍事上有過多次合作行動,但兩個人的關係說不上好,應該算是一般。

太平天國後期,大大小小几百個王,當然王與王之間是有高低區別的。

每個王都有自己的地盤和勢力考量,簡單來說,就是太平天國人心散了。

比如李秀成,在天京被圍期間,出天京來作戰,是需要向天王提供人質的,還要交付一筆金銀才可以出來。

出來還有期限,必須在期限內迴天京,比如蘇州一戰,當時李秀成不得不迴天京,他一走,蘇州就發生了兵變,城池落入淮軍手中。

陳玉成有三個老婆。

陳玉成最終被苗沛霖誘捕,送往清營,這個苗沛霖也就是地方梟雄,在幾方勢力之間倒來倒去,最終也被清廷做掉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看了很多人從網上摘抄的東西,對於“陳玉成和李秀成是同鄉,從小就在一起,是好朋友”一說,強烈質疑。

兩人相差14歲,這麼大的年齡差,兩人的忘年交,不可思議。

根據資料,金田起義的時候,陳玉成參加了,但李秀成仍在藤縣,他是在起義軍從桂平縣突圍,路過藤縣的時候才加入的。如果他們是密友,陳玉成去參加聖軍,作為好朋友,李秀成應該知道這件事,按常理,好基友是不是也會陪著一起。要知道金田起義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時間段,洪秀全在桂平設置團營的時間很長,從建團營到宣佈起義,得有半年多。這段時間陳玉成在金田大營,那李秀成作為好朋友,怎麼著也得去看看吧。

目前來看,他們之間,在參加太平軍之前,應該沒有實質聯繫,更談不上好朋友。

現有資料顯示,陳玉成的老家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桂平,一個是藤縣,而李是沒有異議的藤縣人。即使兩個人都是藤縣的,但其實不住在一個鄉,很難想像,在那個交通非常不便、日常交往十分困難的年代,兩個沒有什麼瓜葛的人,尤其是陳玉成十來歲的小孩子,怎麼能和20多歲的李秀成能成為密友。

惟一的可能是,陳一直和他的叔叔,也就是太平天國的先期重要參與者陳承容一起生活,陳承容是一個馬車伕,四處替人打工,不像一般的農民,一生都離不開家鄉三十里路,在這個四里八鄉討生活的過程中,與李秀成有可能見過面,加上同會教會會友,相識可能性較大。


拾字接頭


陳玉成絕對、絕對不止三個媳婦,因為根據史料以及學者研究,太平天國重要王爺,他們的伴侶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


比如東王楊秀清就有50多個王娘,當時楊秀清在答覆美國公使的一份公文裡公開說“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聽天。”


根據記載,在天京事變後,像英王、忠王這樣掌握太平天國核心武力的太平天國王爺,正妻再加上姬妾(王娘再加上副王娘)差不多都有三、四十人。


僅1862年,“苗家老寨”的“苗大人”歸順,洪秀全還饋賞“苗大人”王娘數名;那麼比“苗大人”重要得多的英王陳玉成怎麼可能只有三位夫人了?即使陳玉成對妻子忠貞,他只娶三個妻子,這也違反了太平天國相關制度。


所以,陳玉成究竟有多少妻子還真是一個永遠也沒有答案的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止三個妻子。


陳玉成在軍事上確實是很有才能,無論時候勝保還是曾國藩都對陳玉成的軍事才華高度讚揚。



但是陳玉成有兩個致命缺點:


第一、目中無人,不顧大局


第二、行軍打仗過於殘暴


陳玉成“目中無人”主要表現在他和李秀成關係上,事實上天京事變以後,洪秀全對陳玉成、李秀成這些領兵在外的大將,採取的都是“包乾制”,比如把安慶皖北皖南“包乾”給陳玉成,把浙江、蘇南“包乾”給李秀成。


“攻破江南大營”被後世認為是陳玉成無私幫助李秀成,但是李秀成卻一點也不領情,而且陳玉成“不約而來”還把李秀成嚇了一跳。


之所以李秀成不願意陳玉成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蘇南、浙江是洪秀全許諾給李秀成的地盤,李秀成也有十足把握攻破江南大營,結果陳玉成跑過來夾擊江南大營等於是要來分戰利品,這當然讓李秀成心裡不舒服。


後來事態發展也證明了陳玉成確實是過來“搶地盤”的,陳玉成霸佔了丹陽、句容一帶,不願意還給李秀成,結果兩人爆發了一場大爭吵,最後還是洪仁軒介入才平息了事態。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如果顧全大局本應該向天京靠攏,但是他卻因為被洪秀全說了兩句,負氣死守廬州,並且不斷向江北發展,導致最後太平天國在江北局面完全敗壞。


陳玉成打仗過於殘暴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他守廬州上,他為了防備湘軍,真的在廬州一帶採取了三光政策,用曾國藩的話說“在近城地方大肆焚掠”,真是搞得百里無雞鳴。


當然,陳玉成的殘暴並不比湘軍更殘暴,但是相比李秀成,陳玉成在征戰過程中確實顯得過於殘暴了。


綜上所述,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關係僅僅就是關係惡劣的同事關係,他們年紀、志向、興趣都差得很遠,是沒有辦法成為朋友的。


蘭臺


陳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是太平天國後期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也是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主要的軍事指揮官之一。被俘就義時年僅二十六歲,而清政府陣營對其的評價就是“兇狠狡詐”“此賊不滅,兩湖未能安定”,雖然都是貶義,但是也可以看出陳玉成領導的太平軍對清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力,所以,能得到對手這樣評價,已然足矣。

關於英王陳玉成的妻子,歷史記載相對較少,尋找之後,可以發現,陳玉成在其二十六歲的生命中,一共有三位妻子。

髮妻蔣桂娘(1844——1926年7月7日)

蔣桂娘是陳玉成髮妻,於1860年嫁給陳玉成,是一位拳師的女兒,擅使飛刀,得名號“雙刀神女”。於1861年為陳玉成生下一男嬰,取名天寶,寓意“太平天國之寶”。丈夫於1862年死後,一直生活在天京,1864年,蔣桂娘在天京陷落前夕,帶著三歲兒子化妝為難民,在陳玉成部下的掩護下逃出天京,但是部眾在半道上紛紛逃命。

母子二人一路逃亡到了興寧縣城,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在這裡蔣桂娘含辛茹苦將陳天寶養大,孤苦無依的蔣桂娘只得隱姓埋名過著砍柴、開荒、甚至到大戶人家當傭人的辛苦生活。

陳天寶長大後,生下兒子陳慎初,可是在陳慎初五歲時,陳天寶就去世了,陳天寶妻子也在兩年後去世,蔣桂娘無奈再次撐起這個有英王血脈的家。最後在1926年去世,享年82歲。

王氏——江南巨紳王信照之女

王氏在天京陷落之前,帶著四歲的兒子陳三元和一份《太平天國英王冊封》的文件趁亂逃出英王府。混亂中被清軍將領徐月捐強行擄走,並帶回自己老家湖南益陽蘭溪,強娶了王氏,並認陳三元為義子,改名徐山元。

成年後的陳三元,往來於漢口與益陽之間做生意,繼續了一點家產,光緒末年,似乎害怕身份被暴露,42歲時,他拜會龍山棲霞寺的寶牛和尚為師,削髮為僧,法號遇緣。

嫁給徐月捐的王氏,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年老後,跟著兒子在棲霞寺後山結廬而居,死後就葬在會龍山旁的獅形山上。直至民國時期,陳三元的身份才被世人得知。

呂氏——陳玉成唯一一個沒有下落的妻子

呂氏傳說相貌極為美麗,也是陳玉成的隨軍家屬,當年陳玉成在安慶失守後,據守廬州,但是面對清軍的圍攻,在加上暗地裡投降清朝的苗沛霖的引誘下,陳玉成放棄廬州,前往苗沛霖的地盤壽州,結果被苗沛霖誘捕。

呂氏在丈夫陳玉成死後,被清朝大將勝保強行納為妾。後來勝保犯下重罪,全家被押往朝廷發落,半道上呂氏又被一個叫德楞額的將軍截下,理由是呂氏是叛賊陳玉成的妻子。從此呂氏下落不明。

關於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關係如何

1856年,天京之變後,翼王石達開帶領精兵良將出走太平天國,致使朝中無統兵之將,而清政府勢力趁此機會向太平軍反撲,洪秀全提拔青年將領李秀成與陳玉成,這二人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雙臂,二人合作,在軍事上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力挽狂瀾,中興了太平天國。

在恢復五軍主將制時,陳玉成受封為前軍主將,李秀成受封為後軍主將。二人的配合一度是太平天國重現輝煌,特別在三河鎮大戰中,清軍悍將李續賓自殺,隨軍的曾國華(曾國藩之弟)也戰死。

雖然這二人緊密合作在太平天國後期軍事上諸多勝利,讓清政府一度陷入被動,但是在端掉清政府在天京的江南大營後,陳玉成部將黃文金搶佔了蘇州常熟,這地方可是李秀成的地盤,雙方差點火併,從此二人只注重自己的地盤,擴充實力,各佔一方,好不相干。

安慶被清軍圍困時,雙方由幹王洪仁玕主持,制定“圍魏救趙”的策略,有李秀成和陳玉成帶領軍隊進攻湘軍後方重鎮武昌,迫使曾國藩退兵。結果陳玉成按計劃沿長江北岸攻到了武昌城附近,但是南岸並沒有見李秀成的部隊,此時的李秀成只顧招兵買馬,完全不管陳玉成死活,後來武昌在國外勢力的干涉下無奈撤軍。

隨後,陳玉成回軍安慶與清軍交戰,陳玉成丟了安慶後,退守廬州,李秀成也未曾發兵救援,致使陳玉成孤立無援落入叛徒苗沛霖的陷阱中,最後敗死。可以說,陳玉成戰死後,李秀成獨木難支,在陳玉成戰死之後的兩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捕,不久被殺,年僅四十二歲。

浮人語

陳玉成與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柱石之臣,二人合作狠狠地打擊了清朝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反動勢力,二人合作四次大戰,三勝一敗,卻是這一敗讓陳玉成枉送了性命,作為太平天國的兩根支柱,一根坍塌了,李秀成獨木難支。怪只怪洪秀全奢靡無度,不理朝政。


海浮人


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兩大擎天柱石,他們不僅是戰場上配合默契的戰友,還是同縣同村的忘年至交。1850年,14歲的陳玉成跟隨叔父陳承瑢加入太平軍,由此展開了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年幼的陳玉成被編入童子軍中,他勤學苦練,使得一手好槍法,成為童子軍統領。太平軍三克武昌,前兩次都是由陳玉成打頭陣。1852年12月,陳玉成率50名童子軍率先佔領被地道火藥轟塌的城牆缺口,為大軍開闢道路。1854年6月,18歲的陳玉成率500敢死隊繞道清軍防禦薄弱的武昌城東門,用繩索縋城而上,佔領城頭,立下首功。天王洪秀全聞奏,稱讚他“真是英雄出少年”。

立下大功的陳玉成被擢升為殿右三十檢點,統率陸軍後十三軍,水師前四軍。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甘冒矢石解圍鎮江,摧毀江北大營,取得三河大捷,活捉署安徽巡撫李孟群。1859年4月,洪秀全認為“玉成功勞最大”,晉封英王。這是繼首義諸王之後,首位受封王爵的軍事將領,此時的陳玉成年僅23歲。

至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李秀成自述》

1861年,安慶失陷後,陳玉成退守孤城廬州,分封諸將北上招兵,隨後遭清軍優勢兵力圍困。後因聽信叛徒苗沛霖謊言,突圍至壽州被俘,送往清軍勝保大營。1862年6月4日,陳玉成在河南延津縣西校場關帝廟遭凌遲處死,年僅26歲。

陳玉成一生有三位妻子,分別是蔣氏,王氏和呂氏。原配蔣氏,名桂娘,湖北麻城人,1860年嫁入英王府,婚後生下兒子陳天寶。天京失陷前夕,蔣桂娘帶著3歲的兒子在部屬的掩護下逃出城外,歷經千難萬險,輾轉到湖南興寧並定居於此。

長大後陳天寶娶妻,生下兒子陳慎初,45歲得癆病吐血而亡。蔣桂娘臨終前告訴孫子,他的祖父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有機會一定要回到藤縣老家去繼承香火。1926年7月7日,82歲高齡的蔣桂娘去世。1980年12月,陳慎初夫婦攜次子陳久年、兒媳曹瑞月、孫子陳建國、孫媳周國香、孫女陳桂香回到藤縣定居和工作,完成了祖母留下的遺願。

王氏是江南富商王信照的女兒,育有一子陳三元。天京淪陷時,王氏帶著年幼的兒子和一份冊封英王的文件趁亂逃出天京,卻被湘軍鮑超部的徐月捐擄掠,並強娶為妻,認陳三元為義子,改名徐山元。徐山元長大經商,積攢下一份頗為可觀的家產,中年遁入空門,在會龍山棲霞寺出家為僧,法號遇緣。清廷遜位以後,遇緣和尚才敢透露自己的身世之謎。王氏替徐家生了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死後葬在會龍山旁邊的獅形山上。呂氏是陳玉成最富傳奇色彩的妻子,相傳是一位絕色佳人。陳玉成帶著她隨軍征戰,從廬州血戰突圍後又來到壽州,被叛徒苗沛霖俘獲。呂氏被欽差大臣,督辦安徽軍務的勝保強行佔據,納為小妾。勝保自命不凡,平生以年羹堯為偶像,隨軍侍妾多達三十餘人,卻偏偏獨寵呂氏。陳玉成死後,勝保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僅僅幾個月後便以“諱敗為勝”的罪名被荊州將軍多隆阿逮捕入京,呂氏也被旗將德興阿擄走,此後下落不明。


歷史茶坊


英王陳玉成一共有三個老婆,他的髮妻是蔣桂娘,兩人在太平天國軍中相識,後來為陳玉成生下一子,在太平天國即將滅亡之際,蔣桂娘帶著三歲的兒子逃亡他鄉避難,此後一直住在興寧。

英王陳玉成的第二個老婆王氏,在太平天國覆滅時被清軍將領徐月捐搶去,而王氏與英王的兒子陳三元也改名徐山元,此後隱姓埋名渡過一生。

英王陳玉成的第三個老婆是呂氏,相傳此女容貌非凡,後來清軍將領勝保得到,勝保十分寵愛呂氏,但在勝保獲罪以後,呂氏又被其他清軍將領奪去,此後不知下落。

說起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關係,應該是兩人一開始相互合作,到後來逐漸出現了分歧,兩人的關係漸漸疏遠。

李秀成和陳玉成都是太平天國的中流砥柱,陳玉成在18歲時,就率領五百人馬攻下武昌城,並在此後的戰役多次大敗清軍,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而李秀成也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他和陳玉成曾攜手解救被清軍包圍的鎮江,而且兩人還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可以說兩人的私交很好。

至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


隨著兩人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們也逐漸產生了分歧,在浦口和三河戰役中,陳玉成功勞最大,因此被封為英王,李秀成過了二十多天才被封為忠王,兩人的矛盾從這裡就逐漸開始激化。

在清軍的江南大營被擊潰後,英王陳玉成想要解救被圍困的安徽,而李秀成想要先攻佔富庶的蘇浙地區,兩人意見不同,矛盾進一步激化。

在湖北大戰時,陳玉成想要先攻佔武昌,切斷清軍後路,李秀成卻反對這樣的決策。

在後來的戰鬥中,陳玉成和李秀成多次出現分歧,最後陳玉成被俘,李秀成也與太平天國一同滅亡。

總得來說,陳玉成的軍事決策多是從戰略的角度出發,而李秀成偏重於實際利益。但他們兩人都是優秀的將領,只不過隨著地位的升高,兩人的關係也不像以前那麼親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