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是如何做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陳良昱


不過,康熙自始至終都在刻意的培養這位皇太子。太子身邊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當時代博學鴻儒,比如湯斌,耿介。而且,康熙皇帝還親自投入到了皇太子的培養當中去,為他選擇教科書,甚至有時還會和太子的老師起衝突。同時,太子在學習文化的時候還不忘記學習滿人的弓馬騎射。

康熙的心理,是要把他培養成天下第一皇太子的。當皇太子逐漸成熟,康熙便給太子提供了很多攝政監國的機會。意在歷練太子,同時在日後接班的時候,能夠適應複雜的形勢。


不過,問題問太子的一手好牌。實話講,在胤礽的皇太子生涯當中,哪裡有好牌?按照中國歷史中的慣例來講,皇太子的身邊會有一個秘書機構,也就是他的老師們。這些人在皇太子繼位前,帶其讀書,並且為其抵擋朝中洪流。日後太子變為皇帝,這些人便位列三公,飛黃騰達。

可是,康熙在太子讀書期間,不斷的離間太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甚至說不斷的更換老師。這樣如此,太子便沒有了可靠的文官集團為其保駕護航,流言蜚語之下,太子位危矣。

不僅如此,康熙還將些莫須有的疑慮安在太子身上。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處死。索額圖雖然與皇太子過從密切,從血緣上來說還是太子的叔姥爺,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太子和索額圖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列舉皇太子的種種惡行,其中一大罪狀就是,太子想給索額圖報仇,妄圖謀逆。

實際上,皇太子第一次被廢的原因,就是康熙皇帝擔心太子會謀逆。接著胤衸去世的由頭,就把他給廢了。


然後說了太子種種不孝,後來康熙又覺得這事有點打臉,又重新把胤礽立為太子。這回太子可就不管不顧了,畢竟廢了再立,如果再廢的話,皇帝將毫無威信可言。

玄燁將責人,處人,逐人的權力,一概交由胤礽。之後,康熙皇帝又擔心自己做虛君,橫下心來又把太子給廢掉了。理由當然還是太子的不對。

實際上,有關於康熙廢太子一事,很多清史家都在強調是康熙的過錯。孟森先生講是康熙慣著胤礽,姚念慈先生講是康熙患有嚴重的被迫害妄想症。

無論怎麼說吧,康熙皇帝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反倒是造成了清朝的一大笑話。而這件事所產生的影響,明著說,是秘密建儲一事的起因。暗著說,這件事請一定程度上在加強著君主專制。


月曉YB


先說這康熙老爺子吧!八歲登基,當了六十年的皇帝。是中國在位最長的皇帝。一口氣生了三十多個兒子,活下來的二十四個。生閨女估計也有一二十,但活下來多少,後來怎麼了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胤礽是老二,母親是赫舍裡皇后。太爺爺是輔政大臣索尼,舅姥爺是索額圖。標準的皇二代,富貴逼人。皇后生下胤礽就難產死了。而康熙一改滿人不理太子的規矩,直接立胤礽為皇太子。不出意外,康熙駕崩後 他順理成章的是大清的新皇帝。



大清的規矩,阿哥出生後在宮中生活學習 ,待到成年便搬出皇宮居住,或開衙建府。而太子則一直留在宮中。康熙對這個太子還是喜愛有加的,政務閒暇至於還會抽空教太子讀書騎射。待到成年也將一些事物交由太子搭理。滿心熱情的培養這個大清的繼承人。



然而事情沒有按照老爺子的想法走。隨著康熙年齡日漸增長,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很多政務都交給兒子們去處理。而這些兒子們也是優秀,處理政務得心應手。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不再是太子一家獨大。



面對其他阿哥的崛起,自小在權利核心的侵染,太子自然不會無動於衷。也加大培養自己的心腹和勢力。太子年富力強,又是皇太子。朝廷上有舅舅索額圖。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而康熙作為少有的聖君,自然不能容忍任何人染指自己的權利,包括自己的兒子。便對太子逐漸心生不滿和防範。



矛盾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爆發了,康熙下詔廢太子。太子被廢,其他阿哥覺得有機會 便趁機做大。而康熙心裡還是喜歡這個太子的,最終把其他勢力打壓下去,復立太子。



太子復立,不是想的是謹慎為事。而是挾私包袱,放縱手下貪汙腐敗。不僅如此 ,太子竟策劃提早登基。康熙最終還是忍無可忍再廢太子圈禁起來。



康熙是徹底放棄了太子。這其中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只是胤礽自小為太子,一當就是四十多年,無形中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對康熙皇權帶來挑戰,矛盾自然不可調和。而太子自小幽閉深宮,無法走入朝野瞭解時局。而其他阿哥則不然,對大清對社稷有更深的體會和了解。



康熙晚年倦怠政務,帝國已顯疲態。他心裡清楚太子不是可以扭轉頹勢的人。廢太子另選賢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太子落敗也是必然......


大頭雨傘我都有


太子胤礽,最得力的底牌老四胤禛、十三哥胤祥、肖國興等人。這些人可以說為太子馬首是瞻,最起碼一開始都全心全意的為太子辦事。這些牌用好了,那朝中八爺黨根本不是對手。退1萬步來講,這些人是也一個人就能收拾了,太子所做的事情就是做好一個明君形象,拉攏好四爺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王炸級別的好牌,卻被太子一張張打廢了。這些好牌任何一張給老八,老八都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就在老四和老十三去辦差的時候,作為太子本該大力的肯定老四的作為,但是太子卻站在了其他大臣甚至老八老九的角度,說四弟做事可能太過操切。就連康熙看不過去環顧左右而言:天津的薩其馬如何如何。人心都是肉長的,老二這樣做,老四沒感覺嗎?一來二去肯定也會有些寒心。於是燕珍請來了鄔思道。那到底有什麼意圖?太子還是沒有反應。以至於後來老師辦事有些不那麼向著太子的意思。第一次太子被廢雖說老四老十三繼續保舉了太子。可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他們的本意了。就連此時十三阿哥都勸說老四爭這個太子。可見太子是不會用人,愣是把這倆一文一武的得力干將給推出了自己的陣營。

最大的底牌嫡出的身份,就是這個身份,康熙老爺子親自撫養成人。為何說這是最大的底牌呢?在封建社會中嫡出要比庶出自然高那麼一個等級。這是社會上公認的事實,由於太子生母赫舍裡皇后早亡。康熙對待這個唯一的嫡出兒子的感情,那自然是別的阿哥所不能比的。

至於胤礽嫡出的身份,也在一次次做的那些出格的事,逐漸寒了康熙老爺子的心。讓這個曾經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康熙都感嘆。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言外之意那是失望透頂。這也是太子第二次被廢的主要原因。

太子有監國的身份,可以發太子手諭。可不要小瞧了太子手諭。這個手諭僅次於皇上的手諭潮中所有的文武大臣見到此手諭,只要不違背大是大非,那就得一概照章執行。否則就是謀逆的大罪。這個利用的好,拉攏的人什麼建個組織陣營,那都不是什麼難事。

這張王牌在太子手中太子是怎麼使用的呢?買官賣官。還國庫欠款用了一下,驚的康熙說不出話來。太子復立之時一下子罷了,那麼多支持老八的文武百官甚至連馬奇一併報復。這樣實在不是一個太子該有的度量。國家機制一直在高速運轉,你太子卻拿這個公報私仇。老四胤禛當時就告病辭職,把太子師傅王掞都氣的不輕。這樣亂用的權利那就離失去也是不遠了。


小賢歷史解說


我是不白哥哥,純手機打字,回答幾點:

一、父親康熙太優秀、抑制了胤礽的發展

康熙的文治武功,無需贅言,在位六十一年,且從小就把胤礽帶在身邊宮中培養,時間上、空間上無形中抑制了胤礽的天性和發展。讓胤礽內心深處孤獨、自卑、抑鬱。簡單說,自己自制力、毅力不強,很容易因為性格上的缺陷露出破綻。

二、兄弟眾多且相當優秀

著名的“九子奪嫡”,大家耳熟能詳!且不談二月河小說家語,看看胤礽成年這幫兄弟,老四老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其他閒人都文武才智俱佳,對胤礽太子地位造成了衝擊。

三、康熙超長待機,太子備胎時間太長

當了四十多年太子,也給政敵們留下太多時間,讓政敵們一波一波創造太多機會背刺。

四、天下承平,胤礽沒有立功立德機會

雖陸續外有戰事,但是康熙時代,整個社會環境海河清宴,胤礽基本沒有機會以皇太子身份去建功立業,只能老老實實在紫禁城修煉。看看今日之大不連顛查爾斯老太子,就能體會當日胤礽之無用無奈無趣了。


肥宅哥哥李不白


胤礽是如何做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瞭解更多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胤礽是康熙的大兒子,也是康熙原配妻子所生之子。同比幾個阿哥來講,他有很多別人享受不到的待遇。在九王奪嫡中,胤礽也是被利用了好多次。九王奪嫡前,胤礽可以說有一手好牌。而在九王奪嫡,卻把這手好牌打壞了。

接下來長城君詳細的聊聊,胤礽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

胤礽的一手好牌

說起胤礽,他的母親孝誠仁皇后,在他剛出生就難產而死,當時其母親只有21歲。當時,康熙皇帝非常傷心,下定決定要親自撫養胤礽,並親自教育。在這之前,康熙有一個兒子夭折了,因此,對這個兒子非常好。胤礽生下來不得一個月便被封為太子,可以說,非常幸運,待遇非常好。

從小胤礽貴為太子,在各方面都好,不能讓康熙失望。胤礽聰明好學,騎射也非常好。作為滿人,又是太子,如騎射不好,那就笑掉大牙了。有一次,康熙帶幾個皇子前去狩獵,太子胤礽基本都是百發百中。

在從處理政務上,也得心應手,平時也非常勤奮,康熙幾次的御駕親征,都是太子胤礽在處理朝政。有幾次,康熙還誇獎胤礽治國有方,很好的處理朝政,康熙皇帝對他也非常有信心,也比較信任。

如何把好牌打爛

這要從九子奪嫡說起,那時太子胤礽已經當了30餘年的太子。

其一,從時間上,也是比較長,但凡是個人,都很難熬。明明是太子,眼看都要當皇帝,可是,康熙一直不傳位。這讓太子胤礽有些熬不住,說白了太急了。

其二,當康熙要下令追討欠款之時,太子胤礽比較急,因為他欠的比較多,雖說由老四胤禛負責。可是,老四胤禛做事比較認真,國庫欠款還要在十日之內交齊,不歸還者,要進行抄家。這讓太子更急,最終導致賣官還國庫欠款,讓康熙知道後十分失望。

其三,太子胤礽做了出閣之事,讓康熙更加失望。其實,這件事也是被人利用的,最終此女子也沒有撈到好下場。

其四,胤礽最後聽信手下之言,調動兵力想逼康熙退後,可是,此次行動提前被康熙皇帝預料,剛出動就被康熙派去的人所擒獲。這一次徹底的被康熙所失望,導致終身圈禁。

太子胤礽也被老八胤禩坑過;也被老四胤禛坑過,只是老四胤禛不知道而已,因為由鄔思道在後面操縱。

長城君曰:太子胤礽被康熙兩次廢除,說明他自己沒有明智之舉,所做的事情都有些糊塗。明明可以做皇帝,但是,所做之事被他人所利用,導致康熙對他徹底失望,最終老四胤禛做上皇帝,稱為雍正皇帝。


長城說歷史


胤礽由皇父康熙一手帶大,耳提面命,時時勤導,時皇帝對太子的下血本教育頗讓諸臣驚歎。

其一,胤礽的聰明絕頂,又肯不要命的讀書,因而他的成績很好,四書五經,政書通鑑等古代傳統教材統統不在話下。故例行在眾大臣之前講書讓康熙狠狠驕傲了一把。 也許鮮有人知,他不僅本國知識不在話下,甚至還追隨乃父景仰起了外國文化。康熙喜愛西方科學文化,故他也願意將此教授給自己最重視的兒子。

其二,年輕時的他謙和懂禮,為年老諸師父看座、賜食,儘管學習很好卻仍很謙遜地表達自己還不夠精深,讓卑下慣了的諸師父“不勝惶悚”,受寵若驚。



其三,文武雙全,自不用多說。時人對他的字的評價最高。大概他的字體有康熙的影子,也不乏他自己的風格。

其四,彰顯大國儲君風采。籠絡漢族文人 也是康熙授意。太子與江南名士的交結同樣給他們留下了良好印象;而與外國傳教士的交往更是彰顯泱泱大國儲君的風華絕代。


其五,不俗的政績。數次監國多少減輕了康熙帝的負擔與後顧之憂。保成的負面評價數不勝數,似乎世界上所有的罪名都能安在他身上。但事後他爹卻又努力為其開脫,二立太子詔上的太子居然又成了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但他長期養成的壞習慣卻是不可否認。

我覺得看待任何人物都應持正反兩面去評,保成絕不是某些狗血影視小說裡那麼懦弱不堪,若如此他怎麼可能穩居儲位將近40年?除非在位的皇帝是無道昏君。


小玥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幾位太子開始都受到了皇帝的無比寵愛,到後面卻是廢的廢、殺的殺,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漢武帝劉徹的太子劉據,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太子胤礽。


康熙太子胤礽受盡康熙寵愛,可以說是最好的牌

胤礽的人生絕對說的上手裡握著一把好牌,在他剛滿週歲的時候就被康熙立為太子,滿清皇帝公開冊立皇儲,在清朝歷史上是第一次,而胤礽被立為皇儲也成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次,胤礽是康熙第二子,不過卻是康熙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赫舍里氏共育有兩子,長子早夭,沒有排序,而康熙和惠妃所生的胤褆比胤礽大,胤褆是皇長子,只不過因為是庶出,所以無緣太子之位。

胤礽剛出生沒多久,他的母后就因難產而死,康熙和赫舍里氏感情深厚,赫舍里氏12歲就嫁給了康熙,她是康熙輔政四大臣索尼的孫女,這場婚姻本意是孝莊太后拉攏索尼,對抗日益狂妄的權臣鰲拜而為,不過康熙和赫舍里氏結婚後,赫舍里氏在後宮給予了康熙有力的支持,也給了康熙很大影響,雖然兩人只有十年夫妻情份,卻沒有人能代替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因為對皇后的感情,從而讓康熙對胤礽也特別寵愛,為了緬懷愛妻在天之靈,在他為皇后作出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善後之事後,更是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冊立尚在襁褓中的胤礽為皇太子。

胤礽這麼早被立為皇太子,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能在這麼小就被康熙立為太子,可見康熙對他的寵愛,而將他立為皇儲,康熙對他的生活和教育是傾盡心思,不僅為他選擇各位名儒來做他的老師,自己也是親自為胤礽講授四書五經,堅持親自撫養胤礽。

胤礽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康熙曾經說過自己一天中有兩件要事,一是問太皇太后安,一是過問皇太子的學業情況。而胤礽在康熙和眾位老師教導下,學業也完成的很出色,“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很多老師因為胤礽的聰明博學要辭職,以自己學問淺陋不能擔任太子輔導的重任,向康熙請辭,最後康熙不得不把眾人推舉改為自己直接選定人選來當太子輔導老師。


等到胤礽年紀稍長,康熙就向他開始傳授治國之道,還在實踐中鍛鍊他,外出時一般都會將太子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各地風俗和民間疾苦,以便為日後治國的時候有個參考。而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時候,更是讓胤礽負起監國的重任,讓他坐鎮京師處理朝政,而胤礽也是不負眾望,深得朝臣讚許,也是康熙的驕傲。

然而這一切隨著康熙年紀漸老以及冊封諸位成年皇子,形勢起了微妙的變化。

要說胤礽把好牌打爛,很大的原因在於康熙,康熙對於胤礽太過寵愛,也就成了溺愛,太子的很多規格與皇帝相差無幾,而且對太子太過縱容,東宮內的花銷比皇帝還要多,這也養成了太子揮霍無度的生活習慣,在外出巡遊的時候,太子會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在私生活上也不檢點,在外面廣羅美女給自己取樂,而且多年的太子生活也養成了他任意鞭撻諸王、眾臣的暴脾氣,而康熙對於胤礽仍然持以包庇,這很可能是天下為父母者通病,都覺得自己家孩子那麼優秀,有錯都是朋友教壞的,所以在胤礽犯錯的時候,康熙首先想到的是將太子身邊的侍從換掉,而不是怎麼教育胤礽。



長期的姑息養奸,使得胤礽越來越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連自己的兄弟都不怎麼愛搭理,除了和三弟關係還可以外,跟別的兄弟關係都很冷漠。

胤礽有一件事讓康熙一直記在心裡,在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出塞途中生病,康熙讓胤礽和皇三子一起去行宮接他,胤礽看到康熙生病,卻沒有表現出憂戚之意,這讓講孝道的康熙很不舒服,覺得胤礽是個不孝之人,在康熙心裡留下了疙瘩。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帶著幾位皇子巡幸塞外,這時候七歲的皇十八子患了急性病,康熙急的不得了,而胤礽卻無動於衷,康熙因此氣得罵胤礽毫無友愛之意,胤礽不接受批評,還蠻橫的和父皇頂嘴,這讓康熙覺得不孝又不友愛兄弟的胤礽不會是個好君主,也就有了廢太子之心。



還有就是皇權和儲君之間的矛盾,胤礽被立為皇太子,是以後的國君,自然會有人依附他成為太子黨,而皇帝對於皇權是極為敏感的,年紀越大越覺得太子有想法,而皇帝在位時間久,太子也是會有想法,皇帝不死他就沒機會登上帝位,所以康熙對於胤礽也是有所防範,害怕太子黨會對他不利,胤礽打的另一個爛牌就是不懂避嫌,他的叔姥爺索額圖是康熙朝的權相,是太子黨的重要人物,在後來索額圖被康熙處死,罪名就是結皇太子黨,驕縱皇太子,圖謀篡奪皇位,可見胤礽他們對皇位有所動作被康熙發現,才導致了胤礽第一次被廢。

等到胤礽被廢又立之後,胤礽還是不思悔改,和步軍統領託和齊等人竄通,要他們藉助手中權勢,保奏胤礽儘早即帝位,這種想逼迫康熙儘早讓位的野心,讓康熙徹底對胤礽失望了,在把太子黨再一次清洗後,胤礽再次被廢,幽禁在鹹安宮。

因為康熙對胤礽的溺愛,養成了胤礽驕縱的性格,又不懂得韜光養晦,迎合康熙講孝道的心理,再加上當太子太久,難免對皇位有想法,急躁的心把一手好牌打爛,最後被圈禁而死,實在是可悲!


歷史紅塵


要說太子胤礽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爛還真是沒有說錯,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胤礽的一手好牌

1、有先機

胤礽本身就是太子,是大清國的儲君,是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

“九子奪嫡”其實就是奪的胤礽的位置,這個位置在胤礽出生後不久就是他的,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面坐了有三十多年了,根本不需要和別人去搶奪,這是他的先天優勢。

2、有後臺

胤礽的母親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皇后赫舍裡皇后,赫舍裡皇后和康熙結婚的時候,康熙還沒有親政,兩個人一起度過了康熙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因此康熙對赫舍裡有著深厚的感情。

赫舍裡皇后在生胤礽的時候不幸難產死亡,因此康熙將對赫舍裡皇后的愛全部轉化到了胤礽身上,在胤礽一週歲的時候就冊封他為太子,備受恩寵。

3、有權利

太子的權利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要太子能夠好好利用,禮賢下士,肯定會比別的皇子更加的具有優勢。

二、為何好牌會被打爛?

1、沒有能力和主見

胤礽是儲君,將來整個國家都要交給他治理。但是在黃河發生氾濫,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的時候卻不能夠想辦法為康熙排憂解難,為國家出謀劃策。

只是唯唯諾諾的做應聲蟲,在以後的幾件大事中不但不能夠出面解決,而且還牽涉其中,只會給康熙添亂,一點兒未來國君的氣魄都沒有。

2、找了一幫豬隊友

胤礽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也聚攏了幾個大臣,但是這幾個人都是什麼人呀!太子賣官鬻爵、草菅人命、私放欽犯、陷害皇子、起兵謀逆等做的種種錯事都是這幫人從中慫恿。

這是一幫名副其實的豬隊友。


3、自己的品德有虧

太子胤礽本身的品德和個人素質也有問題。

不但引誘康熙皇帝的妃子鄭春華,事發後還讓胤祥殺人滅口,消除罪證。

妒賢嫉能,見不得別人受到康熙的賞識,自己舉薦的四阿哥胤禛有了功勞,太子反而在康熙面前對胤禛進行打壓。

太子復立後不能吸取教訓,反省自己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懲治百官,還妄想利用任伯安的《百官行述》控制官員。

最終胤礽因為貪心和僥倖心理,起兵謀反不成被康熙皇帝二次廢黜並被圈禁。


逝去即歷史


胤礽是如何做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愛新覺羅·胤礽是康熙的第二個兒子,母親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赫舍裡的父親是領侍衛大臣赫舍裡·噶布喇,爺爺是輔政大臣索尼),赫舍裡作為康熙的結髮妻子,12歲嫁入皇室冊封為皇后,二人感情很深厚,赫舍裡的長子夭折,生次子胤礽時難產去世,年僅21歲,康熙對這個嫡長子非常看重,剛滿週歲就確立他為皇太子。

而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赫舍裡成了叔叔索額圖的女兒,胤礽剛出生就被立為太子,這是為了劇情需要,與歷史是不符的。

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出生就自帶光輝,他也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自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還熟練滿洲弓馬騎射,康熙外出,他數次擔任監國,在朝廷內外頗有威名,遠不是《雍正王朝》中那個只會泡老爹碼子、從國庫借錢、一問三不知的窩囊太子,為了突出雍正,胤礽在二月河的筆下受老大委屈了。

這是胤礽19歲時的書法作品

康熙是這樣評價胤礽的:

“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這個評價是胤礽第一次被廢除太子之後。

“二阿哥(胤礽)何曾不好?二阿哥學問騎射藝能,並無可議之處。”這次評價是胤礽第二次被廢除太子6年之後,也就是康熙57年做的評價。

那麼,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胤礽為什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成全了胤禛呢?

其實,胤礽兩次被廢除不能全部怪在他的身上,他也是一個受害者。

首先,胤礽被封為太子後,他就成了眾兄弟們的靶子。

清朝沒有沿襲明朝的制度,明朝一旦確定太子,其他皇子們都要分封出去,不能留在京城,而清朝則不同,雖然確立了儲君,其他皇子依然住在京城,更要命的是,康熙給了這些皇子們非常大的權力,康熙三十七年,皇長子胤禔封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多羅誠郡王,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封為多羅貝勒,受封的皇子參與朝政,分管六部,稱為掌部阿哥。

這次分封,直接結束了太子胤礽一家獨大的局面,間接削弱了太子的力量,而受封的皇子隨著權勢的增加,進一步助長了他們的野心。清朝從來就沒有正式確立嫡長子繼承製,皇太極、順治、康熙都不是嫡長子卻都繼承了皇位,這就為其他皇子爭奪皇位埋下伏筆。

太子胤礽成了各位皇子們共同的靶子,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就算胤礽再有本事,也會露出破綻,一旦被競爭對手抓住,就大做文章,壓力那是相當的大。

為了爭奪繼承權,老大胤褆甚至使出了魘咒太子的邪惡招數,簡直是不擇手段,可以想象其他皇子揹著康熙也沒少幹缺德事兒。

由此可見,在冊立太子這件事兒上,康熙是有責任的,雖然他冊立胤礽為儲君是出於寵愛之心,但是間接上他卻把胤礽放到火上烤。

其次,過早設立太子,造成皇帝和儲君兩個權力中心,早晚會發生矛盾。

胤礽作為儲君,看上去光鮮亮麗,其實非常危險,兄弟們的競爭雖然讓他頭痛,而最大的威脅卻是來自於康熙。

因為康熙太長壽了,活了69歲,當了61年皇帝,胤礽的儲君就當了36年,翻遍歷史,長時間當太子的大多沒有好下場,漢武帝時期的劉據當了30年太子,結果父子反目成仇,劉據身死;朱元璋的時期的朱標當了25年太子,最後死在朱元璋前面了。

太子當久了,就要發展自己的勢力,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權力中心,晚年的皇帝最怕太子逼宮,很容易激化父子間的矛盾。

胤礽第二次被廢,很大原因就是步兵統領託合齊與兵部尚書耿額在官員聚會的宴席上公開發表同情太子的言論,衛戍司令和國防部長都站到了太子一邊,康熙當然警覺了,當年梁武帝蕭衍86歲被活活餓死,李淵被李世民奪取皇位後,軟禁在宮中,馬嵬兵變後,失去兵權的李隆基只好讓位給兒子李亨。這一點,康熙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他很快就二廢太子。

第三,胤礽德不配位,不是當皇帝的最佳人選。

康熙曾經評價胤礽“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其實,這是前半句,後半句是“而行事乖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

由此可見,康熙對胤礽其他方面的表現還是滿意的,但是對他的德行是打了差評的。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跟著康熙到熱河,途中皇十八子胤祄患有重病,康熙老來得子,對胤祄的病非常擔心,慌慌張張去探望,卻發現胤礽對弟弟的病情毫不在意,便批評他沒有做哥哥的樣子,沒想到胤礽卻敢和康熙頂嘴。

返京途中,康熙發現胤礽半夜悄悄靠近他的大帳偷看,康熙吃驚不小,甚至懷疑胤礽有“弒君”的嫌疑。

胤礽第一次被廢黜後,行為瘋癲,甚至一度被康熙以為他是被鬼附身。後來,胤礽再次被複立為皇太子後,儲君之爭並沒有緩解,緊接著出現了託合齊、耿額結黨案和戶部尚書沈天生等串通戶部員外郎伊爾賽貪汙案,胤礽均牽扯其中。結黨案最終被人告發,並升級到胤礽聯合託合齊等軍方人員逼康熙退位,皇帝和儲君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從塞外回來的康熙立即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託付此人。朕已奏聞皇太后,著將胤礽拘執看守。”

至此,胤礽徹底從皇位爭奪戰中出局,被圈禁在鹹安宮,直到雍正二年,死在鹹安宮,享年五十一歲,追封和碩理親王。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愛新覺羅胤礽是康熙的“順位”繼承人,他在剛滿週歲之時就被立為太子,入主東宮。而且他和康熙一樣,是成功渡過天花劫難的人,這絕對是一手好牌。

<strong>

至於他是如何把這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首先是他個人的原因。

在胤礽的生產之時,他的母親就因為難產而死亡。由於康熙非常寵愛皇后,皇后的死也讓他有點不能接受,所以他就決心好好扶養皇后留下來的孩子,所以胤礽一生下來就是註定要受到寵愛的。

“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

他在一週歲時就被立為了太子,等到稍微懂事了以後就意識到自己將來的責任,平時刻苦學習而且非常注重禮儀培養,平常沒事的時候也會跟著康熙學習,聰慧的勁頭讓君主越來越喜歡。

“皇太子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必然謹慎。上則祖廟社稷之福,下則臣民之造化也。朕不勝喜悅。”

而胤礽本人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很強的處事能力。

曾經康熙出兵打仗,後方的事物都是交給胤礽來監管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位太子的能力。

“且汝居京師,辦理政務,如泰山之固,故朕在邊外,心意舒暢,事無煩擾,多日優閒,冀此豈易得乎?”

但除了這些突出的地方,胤礽的缺點也是非常致命的。

此人因為受盡寵愛,所以凡是都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就連他的兄弟們也不會放在心上。當年十八阿哥在很小的時候去世,君主連續多日高興不起來。可胤礽卻萬事如常,這讓康熙覺得非常不舒服。而當康熙批評他的時候,其還不知悔改,公然與康熙理論。

同時,胤礽為人驕奢,脾氣暴戾,看不慣誰就打誰,他還縱容下屬作惡,甚至於連蒙古的貢品都敢截留。

““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惡愈張,僇辱廷臣,專擅威權,鳩聚黨與,窺伺朕躬起居動作。”

所以在康熙第四十七年的時候,胤礽被廢。

不過當時胤礽畢竟年少,十幾歲有些叛逆和鋒芒還是可以理解。所以在廢除後的第二年他就重新回到了太子的位置上。

但是這時候的他又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對於繼承皇位有點太著急了。在康熙患重病以後,雖然各種事務不方便自己處理,但是權力還是被康熙把控著的,可這時候的胤礽卻私自連通大臣,想趁著君主病重提前登基。

這叫謀逆啊,大逆不道!

於是胤礽又被廢除太子,並被軟禁了起來,此後一直被軟禁至去世。

“五十一年十月,復廢太子,禁錮鹹安宮。”

<strong>

其次是外部原因,其實胤礽落得這樣的下場,也不全都是他個人的原因。

康熙以及他的兄弟們也有脫不開的關係,康熙這位君主在我們的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壽星”,雖然他的身體健康給國家帶來了穩定的環境,但是太子的日子就非常不好過了。

在康熙在位期間,太子做的任何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平時的行事也格外謹慎,可以說他的心理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生怕一件事做不好就會讓君主失望。

這種狀態如果只是持續幾年或者十幾年可能沒太大問題,但是胤礽一下承受了四十年,四十年以後自己的父親才真正去世,這樣的事情哪個太子能接受的了?所以胤礽因為憋屈太久產生心理問題,以至於在後期做出一些“糊塗事”,所以責任是需要康熙承擔一些的。

然後是他的兄弟們,胤礽最後以失敗收場,很大程度是因為疏遠了和兄弟們的關係,康熙看他如此不顧親情,無論如何也不敢讓他繼承大位。

不過他的那些兄弟們可都不是省油的燈,胤礽平時可沒少中這些兄弟的“招數”,君主之位太過誘人,其他的皇子一定會想盡辦法讓太子下臺。在這種緊迫的形式之下,胤礽辦起事情就更加小心謹慎了。

但是人不可能不犯錯,更何況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待了四十年,兄弟們肯定沒少給君主打“小報告”,被一眾兄弟這樣對待,他有怎麼會感到兄弟的親情?所以對他們疏遠也是很正常的,不過這件事卻讓康熙非常不舒服。

綜上所述,胤礽之所以失敗退場,外部環境和個人性格都佔有一定因素,不過他絕對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能在這種環境下硬撐四十年,絕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