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輝煌,何以在近代一蹶不振?

本文參考材料為復旦大學馬克主義理論研究成果《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書中對當代有關馬克思主義十大爭議性問題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答辯。筆者圍繞書中主要討論的話題,在闡述著作者基本立場和觀點的同時,用個人能理解的部分試著回答《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十大疑問》。誠如作者所言,回答這些問題關乎到中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關係到共和國的前途和命運,同時也關係著無數無產階級勞動者的前途和命運。感興趣的朋友推薦購買原著。

討論(九)

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這種穩定性、凝聚力、向心力驅使著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創造了燦爛的輝煌。即使周邊民族入侵,也不得不向傳統文化學習,避免不了“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的命運。就是這種優秀的傳統,在堅船利炮之下表現出一蹶不振的樣子,在近代史將大一統的大清帝國搞的“四分五裂”,社會力量猶如一盤散沙,整個國家都成了列強砧板上的肉。

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輝煌,何以在近代一蹶不振?

當時的文獻說:今外人對我中國,曰勢力範圍,曰特別利益,為各獨營之政策;曰國債,曰教務,曰商務,曰開礦築路,曰內河航行,為各國公司之政策,名氣名曰交通伊利,輸入文明。從表面觀之,一似和平無事,依然錦繡山河,而不知奪我主權,灰我民氣之狡謀,其毒不知幾千萬倍於槍林彈雨也……無形之瓜分更慘於有形之瓜分,而外人遂亡我四萬萬同胞於此保全領土,開放門戶政策之下。

面對如此形式,有志之士紛紛尋求“救亡圖存”之道。從封建階級的洋務運動,到資產階級的維新運動,無不證明中國之形式非徹底的革命無法扭轉。而傳統文化恰恰是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文化,對社會的變革起步到任何的指導作用,梁漱溟說:“中國文化到了清單已僵腐,內容很不行,完全失掉了中心信仰——人類精神;因之禮教成了硬殼,硬固的虛假,對於自己的真精神沒有把握,胸中無主。”郭沫若說:“先秦儒家在歷史發展中曾經起到過進步作用是事實,但它的作用老早變質,它的時代也老早過去了……今天依然有人懷抱著什麼“新儒家”的執迷,可以說是恐龍的裔孫——蜥蜴之倫的殘夢”。

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輝煌,何以在近代一蹶不振?

經史子集

鴉片戰爭失敗了兩次,當時認為是敗在武器裝備上,於是開兵工廠,購軍艦彈藥;結果甲午海戰又失敗了,當時認為是敗在政治制度上,於是戊戌變法全面照抄西方社會各種制度;結果轟轟烈烈的社會變革僅僅維持了103天就結束了。盲目自信的人在捱打中學會了像西方先進文化學習,從最初的被迫接受西方文明,到後來主動地向西方學習,這是一個漫長且痛苦的蛻變過程。

在中國歷史中也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也曾有過山河破碎風雨飄搖,但是為何傳統文化還能維持主導地位,而西方列強入侵後,傳統文化就不行了呢?蔣廷黻認為:中國原在東亞世界是老大,雖然遭受過匈奴、鮮卑、女真、蒙古、滿族等遊牧民族的入侵,但他們文化水平整體低於漢文化,利用中原內亂而奪取政權後,很快就被漢化了,或者是很快被中原文化擊敗。十九世紀來找麻煩的不是這種承認“天朝”優越的小弟們,而是素不相識但又完成了工業化社會變革的西方世界。從社會發展水平來說,西方文化優於當時的已經固步自封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輝煌,何以在近代一蹶不振?

馬列毛鄧

在陳寅恪看來,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綱常名教是依託於有形的社會經濟制度的,如果這種制度相對穩固,即使有其他觀念挑戰已有的綱常名教也無大礙,但一旦社會經濟制度改變了,甚至是被摧毀了,與之相應的文化也就失去了依憑。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影響是全方面的,從軍事上的打擊,到經濟上的掠奪,政策上的干涉,乃至於文化上的侵略,李鴻章稱之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蔣廷黻是從文化“先進程度”的差異來分析傳統文化衰落的原因的,一方面是全球擴張的西方世界,一方面是閉關鎖國的大清帝國;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朝陽升起,另一方面是封建主義的餘暉晚霞;這種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陳寅恪是從文化存在的基礎來分析傳統文化衰落的原因,傳統文化依附的是農業社會、自然經濟、鄉土人情、封建統治;而近代史上的“大變局”改變了舊有的一切存在形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要正視發展規律的客觀性,舊的事物必定被新事物所取代,而新事物又脫胎於舊事物這個母體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