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國力不如吳國,為何在劉備伐吳初期,蜀軍連戰連捷?

蘇軾吾師


劉備東征之初,氣勢旺盛。孫權求和不得,“滿朝驚駭”。這個情況也曾讓小編心存疑慮:東吳搞什麼鬼?又不比劉備弱,怎麼這麼慫?

但仔細回顧當時形勢,東吳早期的“節節敗退”,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東吳參戰兵力確實不佔優勢,且處下游


對於此戰劉備軍的兵力情況,《三國志》的作者也有點蒙逼,《文帝紀》記載,引孫權給曹丕的求援信中提到:“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劉曄傳》,引《傅子》“權將陸議(陸遜)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劉備戰敗後,還在永安收攏散兵,會合趙雲後有二萬人;漢中魏延所部,成都中央部隊,加一起也應該有數萬兵。


漢中部隊是不大可能調動參與東征的,魏延被任命為漢中太守時曾說:如果曹操派大將率十萬軍來攻,我自己幫您吃掉他們。可見,漢中軍隊至少有3萬。

假如如《傅子》所說,光陸遜就殺蜀兵八萬,加上黃權降魏的部隊,蜀漢損失近九萬。那蜀漢的兵馬實在有些過多了。

因此,劉備軍參戰部隊,應該是劉備軍4萬餘,加上前來助戰的沙摩柯部1萬,合計5萬左右,與東吳軍基本持平。

但是,無論哪種說法,此戰吳軍兵力不佔優勢。同時,蜀軍佔據上游之勢,在戰爭初期,有一定的優勢。

東吳後顧之憂很大,難以集中兵力對蜀作戰。


無論國土、人口,東吳均遠遠強於蜀漢,為何參戰兵力不佔優勢呢?

主要有兩點:

1、對魏防禦的壓力,吳要遠遠大於蜀。

吳蜀交兵,都不可能不考慮強大魏國的威脅。

儘管吳已經對魏稱臣,但孫權不可能對魏不留下相當的防禦力量。


在東吳稱臣後,魏國朝堂中,以劉曄也代表的一批朝臣,都積極主張趁機對東吳用兵。

而東吳與魏國的接壤部分非常長,而且,接壤部分,都是魏國當時相對較強的區域。曹真、曹休等大軍,都在對東吳的方向。因此,濡須、江陵、洞口等地,東吳都必須重兵把守。


相比之下,蜀國的防禦正面相對狹窄,以魏延扼守漢中,基本可以抵禦魏國進攻。同時,由於關中殘破,魏在對蜀前線的力量遠遠比東線薄弱,伐蜀十分困難。正如劉曄所說“蜀遠吳近”,魏要攻蜀的難度大。

2、荊州新定,需要嚴加防備

荊州地區,從劉表時代開始,就有濃厚的反吳情緒。加之江陵等地原屬於劉備地盤,因此,劉備積極策反相關人士,擾亂荊州。

劉備在攻取秭歸後,曾積極策反荊州,但響應不多。但東吳不能不防備相關方面的動向。

東吳做了大量的政治工作,基本安撫了荊州地區人心。


但是,在劉備的策反下,五溪蠻依然響應。孫權以交州步鷺率軍萬人,配合荊州地區的潘浚(所率兵力不詳)一起鎮壓。

地理因素導致秭歸等地難以有效防禦

儘管參戰總體兵力上雙方相當,但在戰爭早期,蜀軍的兵力是佔有絕對優勢的。

開戰之初,劉備順利攻取的區域,正是毗鄰的巫、秭歸等地。這些區域,處於三峽地區。


三峽地區陸路崎嶇、水路驚險,東吳逆流而上進行補給、調動十分困難。

因此,東吳有利的選擇,東吳在準備對蜀防禦時,把這些區域作為遲滯作戰的區域。他們把巫、秭歸從宜都劃了出來,設為固陵。


戰爭之初,劉備軍進展順利,在巫擊敗李異,在秭歸擊敗陸遜,連續進取。隨後,陸遜且戰且退,七個月的時間,陸遜退卻五六百里。

可是,劉備連續取勝的結果,卻使他“接手”了三峽地區的不利地形,兵力難以展開。

因此,蜀漢東征初期的優勢,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

客觀上,吳國對魏防禦的壓力大於蜀,難以集中兵力對蜀作戰,同時,秭歸等地不利於東吳進行大兵團防禦作戰,劉備得以迅速進擊;


主觀上,東吳以遲滯作戰步步後退的戰略選擇,也造成了“節節敗退”的局面。

可惜的是,劉備沒有利用好早期的優勢,很快陷入僵局。


縱觀歷史,無論是劉秀滅公孫述、晉滅吳、恆溫定蜀,三峽地區都是必須速戰速決,儘快通過的。可劉備卻在三峽地區耽誤時機。

在攻破秭歸後,遷延時間達五個月之久,等待荊州響應;在進軍後,又被陸遜、孫桓堵塞出口,一籌莫展,兵疲氣沮,已失先機。

毛主席在評價夷陵之戰時,曾認為劉備應“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無論如何,儘管前期勢頭好,劉備始終無計走出三峽,兵疲氣沮,遭遇絕殺。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劉備伐吳初期,蜀軍連戰連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 蜀軍從上到下目標明確。為了給結義兄弟關羽報仇,劉備禦駕親征。從這一點上,蜀軍從上到下,目標一致,個個奮勇,士氣要遠超吳軍。


第二點, 吳國備戰不足。當吳主孫權把劉備伐吳的事告知給百官時,大部分人都主張和蜀國議和,還有人提出聯魏抗劉的主張,吳主孫權聽後搖擺不定,以至於貽誤戰機。


( 大兵壓境,誰不害怕?)


第三點, 適逢吳國軍事人才出現了斷檔。周瑜、魯肅早亡,突襲荊州的呂蒙也是剛剛病故。這也難怪孫權發出無人替他分憂的哀嘆。


第四點, 軍心不穩。參與迎戰的吳軍統帥孫桓年少無知,傲慢輕敵,制定的作戰計劃不周密,以至於吳軍損兵折將,士兵士氣普遍低落。還有部分吳軍將士藉機倒戈。


(劉備伐吳戰爭場面)

第五點, 蜀軍水陸並進,聲勢震天,加上又有蠻王沙摩柯率兵助陣。從人數上遠超吳軍。


上述幾點就是劉備伐吳初期,蜀軍連戰連捷的原因吧。


小司馬講史


這個主要是兩個原因共同引起的。一個是蜀漢當時有一支特別擅長山地作戰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的戰鬥力特別強,尤其是在山區地區,他們就是王。

諸葛亮進川的時候是走水路進去的,當時的三峽地區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就是活躍在川江周圍的縴夫,這批人可以在險峻的山川附近如履平地。諸葛亮看到這些人後大喜,把他們收編入到軍中,這就是當時的三棲特戰隊(能同時在水裡,陸地以及山地進行作戰),吳國的部隊在這裡根本打不過蜀漢軍。比如甘寧就是在與蜀軍的對戰中陣亡的。

其次,由於夷陵山地長達700裡,吳國的後勤無法保證他們的糧草供應,吳軍在當地也就駐防了1.4萬人左右,蜀軍則剛出川,後勤保養就在家門口,總兵力達到7.2萬,蜀軍有兵力優勢。

不過呢,陸遜上任以後,他立馬就發現了這些問題,他立馬做出了戰略調整。陸遜要求吳軍放棄所有前沿陣地,退守宜昌城,宜昌城是個峽谷,谷底是平原,蜀軍的山地軍在這裡佔不到便宜;然後宜昌城背靠吳國腹地,吳軍的糧倉就在江陵,吳軍總兵力也提升到了5萬人,這時候兵力上也不是很吃虧了。


優己


我個人認為蜀伐吳前期的勝利只是假象,失敗的註定的,當時的情況是無論是兵力還是國力蜀都不如吳,像諸葛亮、法正都不主張攻打吳國,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劉備還是做出攻打吳國的決定那,一方面大家想為關羽張飛報仇,我認為這些都是家仇、個人恩怨,不能夠上升到國恨,更不能成為發動全國戰爭的理由。像張秀殺了曹操的兒子和侄子,張秀投降曹操以後非但沒有召開殺身之禍,反而過的最幸福最長久,相反曹操年邁的父親死在了陶謙的屬地,曹操非說是陶謙下令殺的,在陶謙下馬求饒,賠禮道歉的情況下還是慘遭屠城,這些都說明個人恩怨在國家利益,政治需求方面都是工具。劉備最終下令攻打東吳,我認為主要是想借此化解蜀漢內部的矛盾,因為隨著伐魏的失敗,荊州的失手,關張的被殺,蜀漢內部的荊襄武士集團,川蜀本地世族,劉備高層集團三者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有的對匡扶漢室的信心產生動搖,有的想另立山頭自立為王,有的想主動請纓,爭取更大的功勳,證明自己比前任更英明,鞏固加強自己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只能伐吳。劉備前期的節節勝利我認為是東吳的誘敵深入的策略,以此來拉長劉備的戰線,增加補給難度,同時使劉備驕傲自滿,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劉備佔領的都是地廣人稀的山區,位置不重要,而且還要分兵進行把守,在東吳做了充足的準備之後,使得劉備自大而輕敵,分兵導致兵力削弱,戰線拉長導致補給困難,戰時太長導致兵困馬乏。東吳不戰則已一戰驚人,在劉備最得意的時候,陸遜一把火,劉備一命嗚呼。真是能夠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宋朝小炮哥


公元221年,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說下,老備備終於稱帝了,老劉家的祖墳冒了好幾丈的青煙。

想當年自己還是個在街頭賣鞋織履的個體戶,趁著黃巾起義的時機,也跟著別人招兵買馬加入了創業大潮。不過沒什麼賞識自己,大老闆死後公司就分裂了,老備備只能先後跟隨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這些分公司老總。要說這些老總中,劉表是對自己最好的,就是死得早。

孫權開始對自己也不錯,不嫌自己年紀太大,把自己漂亮妹妹嫁了過來,還送了一間分公司——荊州。不過這人不厚道,看著自己公司發展得紅火,竟然勾結自己的競爭對手把自己分公司經理關羽給弄死了!

你說弄死就弄死吧,你連招呼都不打一聲,還是勾結外人來打自己兄弟,這不能忍。今天老備備公司獨立上市了,也不來祝賀一下,雖然孫權你是老備備的二舅哥,但是也太無禮了。

現如今,孫權你家的周瑜魯肅呂蒙這些猛人都死光了,又和曹操不斷的搞摩擦,正是分身乏術的時候。老備備我這邊公司佔地小,但是員工多,還是和曹操打過架的猛人,而且有長江水道,坐個船就能到荊州。


尋找不答應


蜀漢伐吳的戰爭——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發動對孫吳的大規模戰役,史稱“夷陵之戰”。為什麼蜀漢前期連戰連捷?

1、發生背景,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劉備不僅丟了荊州,還失去了結義兄弟關羽,正所謂哀兵必勝,士氣振宏,孫吳軍隊勢必難以抵擋。

2、蜀漢軍隊前期主要組成是由荊州兵和入主益州所得的劉璋舊部。當時,荊州已丟,荊州籍的將領和士兵必定會支持劉備奪回荊州,而勇猛直前,悍不畏死。蜀漢軍隊士氣高昂,孫吳軍不得不避其鋒芒。


3、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如圖:

可以看出,巫山至夷陵都是丘陵地帶、多山,不利於大兵團作戰,而且,蜀漢軍隊居高之勢,難以禦敵。吳將陸遜,通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多條件的分析,果斷實施戰略後退,一直到夷陵一線,把高山峻嶺、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蜀軍,磨其銳氣。蜀軍便能快速推進到夷陵,連戰連捷。


4、由於蜀漢軍隊是處於吳境數百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對士氣是很大的打擊,在加上陸遜堅守不出,破壞了劉備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蜀漢為保障後勤不得不兵力分散部署。可以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就是為什麼蜀漢前期連戰連捷,不是孫吳軍隊不如蜀漢,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實施最佳戰略,打敗蜀漢。


沒有跨不過溝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

一,曹丕稱帝,建魏,劉備接著稱帝,號稱漢接替東漢,這時劉備算是御駕親征,全軍上下士氣大漲,有一鼓作氣之勢。

二,蜀漢對此戰準備充足,從配置上可以看出,一國最高統治者帶領全國大多數軍隊,傾巢而出,多大的陣勢,這時候不比曹操時期,那時候曹操是丞相,領州牧,用的身份不一樣。劉備稱帝后第一戰,勢必要勝。

三,個人情感因素,劉關張中的關張都直接間接地因東吳而亡,所以劉備做為仁德代表,必須報仇,所以前期就是拼命打法,這種陣勢剛開始可以,如果繼續衝昏頭腦就會失去判斷,這也為後期失敗做了鋪墊。

四,東吳剛開始準備不足,擔心如果全力反擊曹魏會趁虛而入,陸遜和孫權找劉備求和又不得,一時東吳手足無措,內部意見不一,後來曹魏封孫權為吳王,陸遜才專一對付劉備。

四,隨時間的發展,地理位置變化,劉備軍隊的順利攻勢變為不利,處於夷陵時劉備戰線已經過長,大營都在密林處,陸遜部署已經充分,兩軍對峙,陸遜火攻湊效,大營被燒,輜重盡毀,所以就大敗了。

劉備伐吳是長期的,時間是跨兩年,時間產生變化,必須因時因勢而動,戰爭就是這麼殘酷。一時勝利不能代表時刻勝利。





老張談天說地


劉備進攻東吳的初期的勝利只是小勝,沒有傷及東吳l的根本,東吳是以空間換時間,將劉備的戰線拉長。軍隊拖疲,增加補給難度,以達到打敗劉備的最終目的,後來果然大敗,說明東吳的策略是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