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遺詔,到底是“傳位十四子”,還是“傳位於四子”?

沉睡的古老惡魔


康熙的遺詔是傳位於皇四子,而絕非傳聞中的皇十四子。

自雍正皇帝即位伊始,就不斷的有人質疑其帝位來路不正,其中被傳的神乎其神的,便是雍正的皇位是通過篡改遺詔得來的,因為康熙的遺詔上是“傳位十四子”,卻被雍正給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其實這種說法漏洞百出,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首先,康熙的傳位詔書是分別用了滿漢蒙三種文字來書寫的,即使漢字容易塗改,請問滿文和蒙文怎麼改?況且清朝時期用的漢子都是繁體字,繁體的“於”怎麼改?

其次,以雍正當時的實力,若康熙真的是傳位於皇十四子胤禵,他胤禛是不可能扭轉乾坤的,因為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豈會坐視不理。

最後,康熙傳位於皇四子胤禛的詔書原件,目前存放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而且上面行文流暢,毫無修改的跡象,且已得官方確認,此詔書卻為康熙遺詔真跡。

摘自康熙遺詔中的原文: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一生共生育了35個皇子,長大成人的有26個,為何會選擇四皇子胤禛克成大統?

一、辦事勤勉幹練,胤禛作為皇子時,每當朝廷出現棘手且得罪人的差事,都是由胤禛來擔任,且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尤其是胤禛不懼艱危敢於承擔的膽識魄力,是深得康熙肯定的。

康熙晚年的大清帝國,吏治腐敗,貪汙橫行,若要重振朝綱,胤禛恰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其對事不對人,人稱冷麵親王或抄家親王。

二、雍正有一個好兒子弘曆,康熙的皇子多,皇孫自然也很多,將近有百餘人,在這眾多的皇孫中,弘曆作為其中的一員,有幸被康熙看中,且深得康熙的疼愛,康熙將其留在身邊隨時予以教導。

自古以來,能夠被皇帝留在身邊親自教導的皇孫,一定是太子的兒子,康熙選擇胤禛,弘曆加分不少,因為皇位傳給胤禛,等於一次性為大清確定了兩代皇帝,至少可保大清五十年太平盛世。

總而言之,四皇子胤禛能夠繼承皇位,一是能力足以勝任,二是有一個好兒子。



至於為何總有人汙衊抹黑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

這個與其在位期間,實行的新政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他把利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了重新分配,所以觸動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使得他們惡意中傷汙衊。

一、整頓吏治,雍正皇帝是出了名的鐵腕,繼位後立即進行了一場吏治大整頓,由中央到地方,打老虎拍蒼蠅,不知多少人落馬被抓。

二、取消了“火耗歸公”,從源頭上取消了官員敲詐百姓的名頭,這也就斷了官員的一個重要經濟來源。

三、推丁入畝,以前百姓都是按人頭交稅,或者是說按人頭和田畝雙重交稅,現在開始按擁有土地的數量來交稅了,這就使得老百姓的日子好過許多了。

四、官紳一體納糧,在此之前政府收稅是隻收到百姓家裡,官紳自動免除,而百姓即要當差,又要服徭役,可地主官紳一不用當差,二不用交稅。

雍正皇帝的這幾大新政措施,是完全把地主、鄉紳、官僚了,甚至宗室都給得罪了,所以他們當然怨恨雍正,可明的又不敢,只好暗地來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了。


清史宴


康熙遺詔,到底是“傳位十四子”,還是“傳位於四子”,是清朝歷史的一個謎團。

要解開這個謎團,還需要從康熙遺詔入手。

康熙遺詔存世僅剩四份

康熙皇帝逝世後,遺詔頒佈天下,告示全國。康熙遺詔當時由文書官抄了幾十張,以迅速傳出聖旨,不過至今只存四張。

在已考據為真的四張中,兩張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兩張在北京故宮,其中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保存的不但有御璽,還有漢滿文對照版,顯示曾呈獻給康熙看,非常珍稀。

康熙遺詔謎團是漢字藝術造成的

康熙遺詔人氣旺,是因為康熙傳位之爭的歷史謎團造成的。

野史傳說,康熙遺詔中原寫“傳十四子”,雍正將“十”改成“於”,變成“傳於四子”,也就是傳位於雍正自己;電視劇《步步驚心》中,吳奇隆演的雍正自稱竄改遺旨,更強化民眾印象。

這是在利用漢字“十”和“於”之間的相似藝術來編寫的故事,但這不是事實!

康熙遺詔滿文版是關鍵

《康熙遺詔》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而且,“於”是現代簡體字的寫法,過去的繁體字寫法是“於”。因此,將“十”改為“於”是不可能的。“十”改為“於”只是小說裡的說法,不是歷史事實。

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遺詔顯示,康熙明明是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意指:各方面都很像我),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絕非添加筆畫就能改字,數百年謠言不攻自破。

所以,康熙遺詔,“傳位十四子”,純屬無稽之談,不值一駁!


管理故事會


其實什麼都不是,因為遺詔的內容根本就不是什麼“傳位十四子”。

首先,清朝對於皇子不管是書面用語,還是口頭用語,都不會直接稱“某子”,而是會稱為“皇某子”,就是說即使遺詔上會這樣寫,也只會說“皇十四子”,而不會是“十四子”,所以你說怎麼改成“傳位於四子”呢?再怎麼改也只會是“傳皇於四子”啊!



同時“於”可是我們現在的簡體字,清朝用的還是繁體字,也就是“於”非“於”,而是“於”,所以“十”再怎麼改也改不了“於”吧!

再者即使漢字的“十”能改成“於”,那滿文、蒙文怎麼改?要知道“康熙遺詔”可是用滿文、漢文、蒙文三種文字寫出來的,所以無論如何也是改不了的。



再者現如今真正的漢文版的康熙遺詔早就被遼寧省檔案館給公佈出來了,其詔書的原文中說要傳位於雍正,它是這樣寫道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看到沒,它寫的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所以你說這怎麼改?根本就無從下手,再怎麼改也變不了讓皇十四子登基的內容。

同時我們還需要認清楚一點,那就是“康熙遺詔”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它證明不了雍正登基的不合法性,也證明不了雍正登基的合法性。

因為“康熙遺詔”不是康熙死前留下的,而是雍正登基後讓自己的親信擬定的,然後頒佈天下的。也就是說實際上“康熙遺詔”的內容就是雍正想讓世人看到的內容,他想怎麼寫就能怎麼寫,因此這份遺詔做不了任何的證明。



其實現如今的史學界置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不是因為什麼“康熙遺詔”,而是他繼位的過程。康熙到底是怎麼傳位給雍正的,從現如今的史書來看,可謂是漏洞百出,雍正本人根本就無法自圓其說。首先雍正最早提及當時康熙傳位於他的情形是在雍正元年,在這一年的八月,雍正上諭:“聖祖……命朕纘承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就是當時康熙口諭讓他做皇帝,但是對於周圍有什麼人,雍正卻什麼都沒說。

之後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又再次提及康熙傳位時的情形,這次較之雍正元年時詳細了許多。十月雍正上諭:“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人見,面降諭旨,以大統付朕。是大臣之內,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這時雍正開始提及到了康熙口諭傳位時,身邊有著諸皇子和唯一的大臣隆科多,而此時對於諸皇子到底都有誰,雍正並未細說。



到了雍正七年,雍正在述說康熙傳位時的情形開始變得極為的詳細,雍正在《大義覺迷錄》這樣說道:“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時皇考聖躬不豫,靜攝於暢春園。……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䄉、允裪、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是時,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貝勒允禑,貝子允禕在寢宮外祗候。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其夜戌時,龍馭上賓。朕哀慟呼號,實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朕聞之驚慟,昏僕於地。誠親王等向朕叩首,勸朕節哀。朕始強起辦理大事。”,這時雍正將康熙傳位於他時的情形描述的十分詳細,諸皇子中都有誰到場,康熙是怎麼說,諸皇子對於他登基後的表現等等都說的是十分的詳細。



到這裡很多人就都會有這麼一些疑問:

  1. 雍正登基之初就有很多置疑他登基的不合法性,為何他不在一登基就在上諭中說出他於雍正七年時所說的話呢?為何偏偏要在允祀、允禟、允䄉等反對他的皇子都或被囚禁,或去世的情況下才說出來呢?
  2. 雍正此前一直都在強調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並不知道自己要當皇帝的事情,他曾說:“朕曏者不特無意於大位,心實苦之。前歲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別有道理,皇考賓天之後,方宣旨於朕”(《上諭內閣》)。但是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曾這樣說過“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其夜戌時,龍馭上賓”,就是說康熙在彌留之際曾召見雍正,且於康熙長談了近八個小時,試問在這八個小時,康熙怎麼可能不跟他說要傳位於雍正的事情呢?這完全不合乎常理。
  3. 雍正在雍正五年和雍正七年都說“是大臣之內,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就是說隆科多是陪在康熙皇帝病榻前的唯一大臣,可是在雍正五年,雍正亦說過:“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東華錄》),前後轉變未免太快。
  4.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說“果親王允禮.....在寢宮外祗候”,但是隆科多卻曾這樣說過:“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在內(指皇宮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街,告以皇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上諭八旗》),就是康熙駕崩的時候,允禮在皇宮內值班,在聽到皇宮中傳出吵鬧聲,他跑了出來,然後與隆科多在西直門大街碰面,之後在聽說雍正繼位後,就突然瘋瘋癲癲的逃回家去了。從這句話可以得知當時的果親王允禮並未在康熙的寢宮侍奉。如此我們亦可猜測所謂的8人受康熙面諭傳位於雍正一事,很有可能是雍正自己編造的。
  5.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曾說:“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䄉、允裪、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就是說在雍正未來前,康熙就將要傳位於雍正的事情告知了胤祥、隆科多等八人。按理說既然他們都提前得知了雍正要登基的消息,雍正到來時如允祥這些與他親近的皇子也應該要告知他啊!可是據雍正自己所說,他是直到康熙去世後才知道,這顯然也是不合乎常理的。

綜上所述,雍正的即位其實是很有問題的,這其中雖然不能證明雍正的帝位就是從皇十四子的手中搶來的,但是卻可以說明雍正的即位的確是存在著某些陰暗面,很有可能的確就是靠某些不光彩的手段從某位皇子中奪來的。



至於是哪位皇子,還真的有可能就是皇十四子。其實從康熙在世最後幾年的幾件事情來看,皇十四子胤禵確是當時最有可能坐上帝位的。首先在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禵回京述職時,輔國公阿布蘭特地等宗室曾出班迎接,而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說明當時康熙已有意讓他繼位,再是曾有過數次大臣們上奏摺時,他們將“大將軍王”抬寫,與皇帝並列,而此時康熙並沒有嚴加訓斥他們,而是選擇默認,這也足以說明康熙想要傳位於他的意思。



當然以上都僅僅只是猜測,目前尚無明確的實證,可以明確的證明雍正的帝位真的是篡奪而來的。但是唯一可以明確的是,對於清朝來說,雍正的確是位好皇帝,他力挽狂然,拯救大清於危難之際,讓清朝腐敗的朝政一掃而空,得以繼續延續百年的時間,因此對於大清來說雍正的出現,就是老天給予清朝的又一次復興的機會。因雍正的存在,清朝“故當時國帑豐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澳古說歷史


康熙確實是傳位給四皇子胤禛(雍正),篡改遺詔之事不成立。

康熙傳位!

康熙處事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選擇繼承人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則:一沒有能力的不會要;結黨營私的也不會要;兄弟之間使陰招的更不會要。他想來想去,只有四阿哥胤禛合適。康熙早年對他的太子非常得意,但是後來康熙看出太子胤礽一者有克母之相,二者把親生兄弟的生死不當回事,三是對父皇(康熙)的病情漠不關心,所以最終下定決心取消了太子的繼位權。


康熙廢立太子之後,開始考慮選擇其他的兒子繼位。他考慮再三,長子胤禔與兄弟們不和,竟然在第1次廢太子的時候,慫恿康熙殺死太子,這使得康熙對胤禔十分不滿意,最終把他囚禁了起來。再說三兒子胤祉,他將大阿哥用巫盅之術的事告訴了康熙,而康熙表面對他比較嘉獎,心裡面卻感覺嫌棄,這個三阿哥以為太子失勢,大阿哥被囚禁,皇位一定會輪到自己了,但是康熙其實對他也不滿意。八阿哥也是蠢蠢欲動,想利用群臣舉薦來為自己爭取皇位,他的此舉也被康熙所厭惡,所以也不是皇帝人選。


最後的人選是,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而十四皇子只會打仗,不會管理國務。後人傳聞四皇子篡改了康熙的遺詔,搶奪了14皇子的皇位。這是故意汙衊雍正。至今這封詔書一式4份,以滿漢多種文字書寫保存完好,並且分散在四處展覽,不可能出現“傳位十四子”被改成“傳位於四子”之事,況且繁體字“於”筆畫複雜,難以隨便修改。

再說,康熙十分喜愛雍正的兒子弘曆(乾隆),曾經將弘曆親自接到身邊撫養教育 ,甚至有時候和軍機大臣商討國事時,也不避諱這個孫子,而這種待遇也只有太子的兒子才有。在諸多皇孫之中,也就只有弘曆這麼惹康熙喜愛。而康熙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時候,還要派14皇子為大將軍去西征,有哪個皇帝會在臨死之時將自己中意的繼承人調到偏遠之地呢?而且14皇子軍隊的後勤都由四皇子調遣,京中防務也給了和四皇子關係很好的隆科多,這說明了康熙已經在盡力為四皇子鋪路了。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康熙確實是傳位給4皇子雍正,沒有篡改遺詔之事,有的話,也是謠言。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雍正改遺詔的可能性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則完全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就沒辦法這樣改。



首先,“十”這個字在清朝的時候沒有辦法寫成“於”,寫出來以後意思也變了。清朝的“於”,和現在的“於”並不是一個意思。歷史上“於”的意思多是“屬於”、“關於”,或者“對於”等,也可以通“迂”這個字。因此,從字面意思來看,康熙遺詔如果改為“傳位於四子”,是不合適的,也讀不通。如果非要加入“於”這個意思,則在清朝時只能寫成“於”。雖然有時候,“於”和“於”也可以共用,但是在正規場合,是不可能通用的。“傳位於四子”這樣的寫法,根本不會出現。

其次,清朝皇室是旗人,清朝的官方文字是滿文。雖然在清朝中後期以後,漢文基本上成為了清朝皇室的主流。但是在清朝前期,滿文依然是皇室書寫的根本。並且在清朝宮廷的正式文書中,滿文也是一直都存在的,到清朝滅亡時依然存在。因此。康熙遺詔這樣關乎國本的重大文書,一定也是有滿文寫成的,至少也是滿漢雙文。從這方面來講,即便漢字可以把“十”改為“於”,但是滿文卻是無法類似更改的。

再則,康熙遺詔,傳位於哪個皇子,是一定會寫名字的。皇四子名字叫胤禛,皇十四子名字叫胤禎,這兩個名字念起來雖然有一點點相同,但是寫法卻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雍正改了遺詔,把“十”改為“於”,但是“禎”怎樣改為“禛”呢?根本是無法改的。如果不改,那豈不成了“傳位於四子胤禎”?豈不是鬧了天大的笑話?

所以,無論怎樣看,雍正將康熙遺詔的“十”改為“於”,都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要是雍正真的有改遺詔的能力,為何不直接重寫一個“遺詔”呢,這樣當然會更穩妥吧?


蘇綻


清朝雍正皇帝的一生有兩個歷史謎團,一個是雍正的死亡原因,另一個則是雍正的即位之謎。從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開始到現在,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對雍正究竟是怎樣當上了皇帝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有人認為康熙確實是傳位給了雍正,也有人認為康熙的遺命是傳位給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死後雍正、張庭玉、隆科多等人偷偷修改了詔書,讓雍正篡位登基。那麼這兩種觀點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康熙遺詔中到底將皇位傳給了誰?



“康熙遺詔”是不是真的存在?

“康熙遺詔”現如今被收藏在遼寧省檔案館中,上面寫的是“傳位於四子胤禛”,而一部分學者認為康熙臨死時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作戰,康熙身邊只有隆科多、張庭玉等雍正嫡系成員,所以遺詔很有可能被其篡改,將“十”改為“於”,然而再向朝野上下宣佈遺命,雍正順利登基。


但是經過一些歷史學者的研究討論得出:遼寧省檔案館的“康熙遺詔”並非是康熙本人的親筆字跡,而是後人臨摹出來的詔書;而且這道“康熙遺詔”的現世時間也是雍正即位之後,所以說康熙本身並沒有立下關於皇位繼承人的詔書。這一點很快得到了證實,根據《清聖祖實錄》的記載:歷史上的康熙是在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情突然加重,駕崩在了暢春園。按照康熙的死亡原因來說,康熙本人沒有立下皇位繼承人詔書的觀點更為可靠一些。再加上雍正即位後對於詔書的一系列措施而言,“康熙遺詔”很有可能是雍正等人自行杜撰出來的產物。


並未辜負康熙期望的正統繼承人——雍正

另一方面,康熙晚年由於“九子奪嫡”事件的影響,對於立太子一事頗為勞心傷神,直到暮年臨終之際才有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兩個合適人選。而當時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打仗,身邊剩下的只有皇四子胤禛,再加上胤禛本身就有當皇帝的能力,也有一班子頗有實力的輔佐大臣,確實是當皇帝的不二人選。

歸根結底,“雍正是康熙正兒八經的皇位繼承”人選這種觀點更能讓人信服,而且雍正即位之後也是整頓吏治、平叛安民,成為了“康乾盛世”至關重要的中樞點,也算是沒有辜負康熙的一片信任,鞏固了大清江山,於情於理,都可以說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正統的繼承人。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雍正當皇帝,很多人沒想到。

康熙晚年,爆發了著名的九子奪嫡: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明爭暗鬥。新皇帝最有可能會是誰?作為大臣的我應該支持誰才能對我最有利?

康熙駕崩後,新皇帝繼位,大家一看新皇帝頓時傻眼了:怎麼會是他?沒想到啊!

這位新皇帝,不是當了幾十年的太子胤礽,不是被稱為“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在康熙晚年得到重用、被封為大將軍王的十四阿哥胤禵,而是朝野上下都不怎麼看好的四阿哥胤禛。

為什麼會是四阿哥胤禛呢?他這個冷麵王,雖然辦事效率高,但做事不留情面,朝廷上下很多官員都害怕四阿哥胤禛,也沒什麼人認為胤禛能在這場奪嫡大戰中勝出。

大多數人看好的是這兩位阿哥: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他們倆,一個賢名遠揚,一個晚年受寵。

但最後,卻是四阿哥胤禛當了皇帝,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

“傳位十四子”,還是“傳位於四子”?

放眼整個清朝,滿清十二帝中數雍正的繼位最被人們議論。有很多人說在康熙的遺詔中,原先寫的是“傳位十四子”,只是這份遺詔被雍正拿到了,雍正將遺詔修改成“傳位於四子”,即傳位給自己。

那麼事實是怎樣呢?

我們先不看遺詔的事情,先來看看康熙想選誰當新皇帝,或者說康熙最應該選誰當新皇帝。

平心而論,在這幾個爭奪皇位的兒子裡,康熙最應該選的就是雍正,沒有之一。

幾個皇子中,當了幾十年太子的胤礽最先被淘汰出局,康熙培養了他幾十年,但胤礽終究不能成大器,康熙只能忍痛廢除;八阿哥胤禩,雖然有“八賢王”之稱,但他的賢名是裝出來的,以寬仁來收買人心的他早晚會出事。

十四阿哥胤禵呢?他不是在康熙晚年很受寵,並且被封為大將軍王嗎?不錯,但他也不合適。胤禵膽子過大而胸襟太小,這樣是會出事情的。一個帝王,想成就大事就要有開闊的胸襟,這一點上看,胤禵是不合適的。

康熙是一位聖君,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對於皇帝來說,選擇一位合適的繼承人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係到王朝能不能繼續發展下去。對康熙來講,在康熙晚年出現了國庫空虛和吏治腐敗的問題,這都是棘手的事情,他必須選一個敢做事、能做事的人,來改革清王朝,讓王朝能出現新的生機。


這個人就是雍正。雍正被稱為是冷麵王,正是因為他敢做事、能做事、有恆心有毅力能夠把事情做下去。只有選擇雍正,大清朝才能進行大的改革,康熙遺留下來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改詔書是不存在的,事實上也是行不通的。

前面我已經分析了,康熙最應該把皇位給雍正。但如果,如果康熙真的很想讓十四子胤禵繼位的話,雍正能不能改詔書呢?不能!他改不了的。

遺詔是用三種文字,即滿文、漢文、蒙文來寫的。雍正能改得了漢文,那滿文呢?蒙文呢?他要怎麼改?

就算遺詔只用漢字寫,也不存在把“十”改成“於”的可能,因為“於”是簡體字,康熙那時候用的還是繁體字的“於”。

可以確定的是:雍正繼位後,嘔心瀝血,對清王朝進行了多項改革,讓國庫充盈起來,國家發展得更好了。康乾盛世中,雍正作為承上啟下的一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簡單平凡123123


“十改於”是關於清世宗(雍正帝)流傳最廣的傳說,沒有之一!那麼,這所謂“十改於”真的存在嗎?“幹勾於”這個字並不屬於簡體字,其在中國古代便已經存在,這也是“十改於”傳說得以廣為流傳的最大前提。如果於是簡體字,無論一簡還是二簡,這個傳說都無從說起。



清朝的語言文字使用習慣

前面說到,於字在中國古代早已存在。因此,“十改於”理論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清朝對皇子的稱呼卻是一個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清朝為了強調皇子身份的尊貴,在口頭或書面語中涉及皇子齒序時,通常會稱呼皇某子而不是某子或者某皇子。例如潛邸時期的雍正帝,應該叫皇四子而不是四子或者四皇子。換言之,在清朝“傳位十四子”的標準寫法應該是“傳位皇十四子”。如果“十改於”,那就是“傳位皇於四子”,顯然是說不通的!



滿文的問題

除了稱呼習慣之外,還有一點我們也無法迴避,那就是清朝的正式檔案都是滿漢雙語對照的,著名的道光帝秘密立儲詔書就是實證。直到道光年間,傳位詔書依然使用滿漢雙語對照,康熙年間滿語使用更加普遍,自然不會例外。漢字十字可以改成於字,滿文卻是另一套文字系統,十字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改成於字的!綜上所述,“十改於”的傳說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所謂雍正帝篡改遺詔說純屬子虛烏有。



康熙帝傳位遺詔實物尚存

前面說到“十改於”站不住腳,實際上無須太多考證,康熙帝的傳位遺詔實物並沒有遺失,就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滿漢對照,很長的一大段文字,並不是簡簡單單“傳位於四子”幾個字!既然有實物,那還存在什麼爭議?其實,這個爭議並不是遺詔的內容,而是這道遺詔本身!這道所謂遺詔並不是康熙帝親筆所寫。那麼,問題就來了——雍正帝即位之後,玉璽掌握在他手裡,偽造出一道“真”遺詔並不困難,僅僅只是操作層面的問題。



現存的康熙帝傳位遺詔是真是假

現存康熙帝傳位遺詔的真偽問題我們已經無從確認。就遺詔本身而言,紙是真的詔書專用紙張、印也是真的玉璽印、所寫內容與真實繼承皇位者也是一致的……從這幾個層面而言,這就是一份真遺詔!如假包換。可為什麼不是康熙帝親筆所寫呢?首先,晚年康熙帝身體違和,或許已經沒有什麼氣力親自動筆了。其次,彼時不是雍正之後的秘密立儲,正式詔書通常情況下都是皇帝口述、專人代筆,並不需要皇帝親自動筆。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康熙帝根本沒有留下書面詔書,傳位只是口述。為了留下“實質性證據”,雍正帝事後命人弄出了這麼一個東西,但內容應該沒有太大出入的。



康熙帝到底準備讓誰繼承皇位

關於康熙帝原本選定了皇十四子允禵作為繼承人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可能性並不大。很多人認定康熙帝選擇了允禵,無非是帶兵的問題,將那麼多軍隊都交到允禵手裡了,難道還不是“繼承人”嗎?但個人認為,這恰恰否定了允禵是“繼承人”的可能性!您見過皇帝去世前把皇位繼承人支到千里之外的嗎?這裡面變數是在太大了,一天都可能使形勢發生永久性逆轉,更何況是從青海返回北京,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很多天!等允禵回來,黃花菜早涼了……更何況,國不可一日無君,康熙帝不太可能讓皇位虛懸那麼久等允禵回來。可是,康熙帝並沒有提前宣召允禵回京,由此可見允禵並不是康熙屬意的繼承人。



再就是康熙帝把允禵大軍的後援補給“承包”給年羹堯的問題。年羹堯是誰?雍正帝的“奴才”兼大舅哥之一!二人之間既是名義上的主僕,又是實際上的姻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讓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等於是從東線和南線兩面堵死了允禵的後援補給線。而提拔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的不是別人,正是康熙帝本人!康熙帝是實權皇帝,直到去世手裡一直緊握著權柄,潛邸時期的雍正帝還沒有能力跳過父親康熙帝直接任命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更重要的是,川陝搭配在清朝總督中並不常見,更多的是陝甘搭配。陝甘搭配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在南線四川給青海允禵所部“開了天窗”;而川陝搭配則完全堵死了允禵的後路!這種搭配,只要不傻誰都能看得出用心。康熙帝這麼搞目的何在?就是讓允禵變成紙老虎,不是嗎?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是在康熙六十年,而這正是康熙帝著手準備身後事的時期!一年之後,康熙帝去世……



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可見康熙帝從來就沒有準備讓允禵繼承皇位。那麼,又何來“傳位十四子”之說呢?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有些無聊文人總喜歡用哄小孩子的花招編造歷史。

雍正改遺詔篡位成了可笑的歷史傳說,其實讓我們細想一下,康熙皇帝並非昏君,遺詔之外還有輔命大臣,如果是要把皇位傳給十四皇子,早就把他調到身邊了。

再者說,就皇子們的文治武為,十四皇子是個做皇帝的料嗎?康熙的兒子雖多,但繼𠄘大統的只能是四子與八子,康熙皇帝很明白,他留下的攤子吏治失察,國庫空虛,必須要有一個非常鐵腕的君主重振朝綱,八子雖然才德皆備,但是他結黨營私恐怕難以正官風。所以繼承王位的必然是四子雍正,這是鐵釘的。

傳說中可笑的改遺詔的說法,經不起推敲,試問既然有可以改遺詔機會就不會全部改嗎?另外皇子們都有不同的名字,並不象農民家庭的孩子,只稱呼三呀、四呀。

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無厘頭故事,不但能騙人,而且也能騙神,但有許多人就喜歡聽這種胡編亂造的故事。


泰山124453211


所謂的雍正篡改康熙遺詔,當然是無稽之談啊。

遺詔有滿漢兩種文本

清朝歷代皇帝,除溥儀之外,基本上都有遺詔。清朝皇帝的遺詔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康熙遺詔當然也不例外。

在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請問怎麼改呢?

康熙遺詔滿文本在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都有,感興趣的可以仔細查閱。

“於”是現代簡寫,古代用繁體是“於”

雖然,在現代簡體中文中,於和十,只有一橫只差,看起來很好改。

但值得注意的是,“於”是現代簡寫,古代用繁體是“於”。

從秦到清,歷朝歷代都用的是繁體字,在康熙遺詔漢文版中,不可能出現簡體字“於”,只可能是繁體字“於”。

請問把“十”改成“於”,應該怎麼改呢???

實際上,康熙遺詔漢文版中,既沒有出現簡體字“於”,也沒出現繁體字“於”。它是這樣寫的:

還有個“皇”字別漏了

不管是四子,還是十四子,全稱都帶“皇”子,即皇四子,皇十四子。

所以在康熙遺詔中,一定是皇四子或者皇十四子,而不是四子、皇十四子。

如果把十改成於的話,那就成了“皇於四子”,是不是特別奇怪??

這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遺詔上還有爵位

康熙遺詔中,除了寫傳位於某個皇子,一定還會帶上他的爵位,比如雍正的爵位的“雍親王”,那麼“雍親王”3個字一定會出現在遺詔裡。

皇十四子胤禵的爵位是多羅郡王,如果康熙要傳位於他,那麼康熙遺詔中肯定有“多羅郡王”4個字。

如果雍正篡改遺詔,怎麼把“多羅郡王”改成“雍親王”。

康熙遺詔裡,是這樣寫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怎麼改???

又是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結論

所謂雍正通過篡改康熙遺詔而登基的事,純屬無稽之談,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