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綠茶的開水多少度最合適?

LZQ阿良


泡茶技木包括三個要素: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時間。茶葉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壺中放適當分量的茶葉,泡茶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的開水沖泡茶葉,沖泡時間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將茶時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開始飲用,二是指有些茶葉要衝泡數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時間。那麼沖泡綠茶的水溫到底多少度最合適呢?

  沖泡綠茶的水溫
泡茶水溫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茶中維生素C,咖啡鹼容易析出,致使茶湯變黃,滋味較苦。飲泡各種花茶、紅茶、中低檔綠茶,則要用90—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茶葉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葉味淡。
如果你是賣茶的,你要讓消費者馬上感覺到你的茶,香氣好,味道佳,外形美,要在第一時間向客戶展示,那需要的水溫應該是100度的開水沖泡。
  如果和三五個好友一起品鑑,那就要75度-80度的水溫去沖泡,這樣能體現紫筍茶獨有的香氣濃強,滋味鮮醇,湯色淡綠,靜下心來去品味紫筍茶的真韻。
在辦公室裡自飲,你可以選擇90度左右的水溫沖泡,這樣可以觀茶葉在杯中舒展舞動的美感,聞茶葉注水後的清香四溢,品鮮醇回味甘甜,芽細嫩綠清澈明亮。
還有一種是開車出門,可以選擇冷泡法,將茶葉直接放入購買的礦泉水中,讓其慢慢的浸潤,這樣不會有水悶味。也可以下投法注少量開水浸潤後,注入涼開水勾兌,這樣也可以避免出現水悶味。
  泡綠茶的技巧
1.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
2.泡茶水溫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
3.沖泡時間和次數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後,便可飲用。

茶道小壺仙


沖泡綠茶什麼樣的水溫最為合適?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是最接近原始狀態的茶葉,比較鮮嫩。因此在泡綠茶時,不能用太熱的水,溫度約控制80℃~85℃之間上下。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一般以80度左右為宜。綠茶的茶葉愈嫩、愈綠,沖泡的過程中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香氣純正,同時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

如果是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

既然我們聊到綠茶沖泡的溫度,也可以順便來講一講其他茶類沖泡時適宜的溫度。

黃茶

黃茶水溫不宜太高,70℃~85℃之間的熱水會比較合適。如果沖泡過程中的水溫過高,會破壞黃茶中的維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時還會降低茶湯中的營養價值,使茶湯變得又苦又澀。

白茶

白茶在沖泡過程中,以90℃的水為宜。 沖泡過程中要注意輕柔緩和地注水,白茶屬於比較好泡的茶類,隨意泡都不容易會被泡壞,有一些如相對老的白牡丹、壽眉,都可直接放到壺中煮。

烏龍茶

烏龍茶中的鐵觀音、武夷巖茶等,因為裡面所含有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下衝泡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用高溫100℃的水沖泡為宜。高溫的水能充分激發烏龍茶的優點,為此,一些比較講究喝烏龍茶的茶客,經常將茶具燙熱後再泡茶。

紅茶

紅茶屬全發酵茶,適合以較高的溫度衝出茶香,沖泡秘訣在於,水煮開後直接用以沖茶,水入茶壺之際約是95℃高溫,這是最適合紅茶的溫度。 紅茶中水溶性物質浸出迅速,因此在沖泡前幾泡時,要及時出湯,以免茶湯過濃。

黑茶

黑茶要用高水溫沖泡,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苦澀味重。如果第一泡的水溫太低,沒有激發茶性,後面如果要補救,即使用沸水沖泡也無濟於事了,因此,第一泡的水很關鍵。

一般來講,茶葉中偏嫩採者(芽頭偏嫩),水溫要低;偏成熟葉者,水溫可以高些。焙火重者,水溫要高;焙火輕者,水溫宜低。水溫高,茶色和茶味都會出得快,反之則慢。所以高水溫泡的茶,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就減弱。



雲想茗茶


很多次被問道:“綠茶不能用開水沖泡,會燙壞茶葉。”

稍微推理一下,這句話就不通。綠茶殺青溫度、乾燥溫度都超過水的沸點。開水會燙壞茶葉,那茶早在製作時就已經壞了。

所以,綠茶肯定是可以用開水泡的。

為什麼又有燙壞茶葉這種說法?

沸水沖泡,茶葉的內含物質比如茶多酚、咖啡鹼出來得快,許多喝綠茶的人還用玻璃杯久泡,苦澀感比較強。

茶葉質量不高,也很容易泡出不好的味道。讓人覺得茶是被“燙壞”了。

而用熱水或溫水來泡,茶味出來得慢,可以掩蓋茶的缺點。

其實,品鑑一種茶的優劣,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開水悶泡。比如5克茶葉,泡在100毫升蓋碗裡,悶2到3分鐘,這樣出來的茶湯肯定是濃稠苦澀,但可以嚐出所有優缺點。

比如好的茶,即使入口苦澀,也能迅速消散開,香味和甘爽卻不會被掩蓋。

不好的茶,苦澀難忍,也難以化開,甚至還有焦糊味,青味,黴味等等。

平時飲茶,肯定不能這麼悶。但開水是可以沖泡所有茶類的。

當然,也可以換方法體驗不同的口感。比如冷泡白毫銀針,冰滴玉露,煮老白茶。

但按照現在許多網站介紹,第一泡多少秒出湯,第二泡都少秒出湯,就呆得可笑。

自己不熟悉的茶,第一次我一般會這樣來泡:

(1)100ml左右蓋碗,投茶五克。最好用電子秤,沒有電子秤的話,要注意茶葉的密度。

餅茶看起來一小塊,其實挺重。散茶,比如壽眉,即使堆出蓋碗,也許只有5克左右。

(2)開水沖泡,立刻出湯。根據茶湯的濃淡、滑澀情況,決定下一次出湯是否迅速。

淡了,就稍微泡幾秒,或者出湯時蓋碗合得緊一些,降低出湯速率。

濃了,就蓋碗張開多一點,提高出湯速率。

多泡幾次,就大致掌握了這種茶的沖泡節奏。

為什麼有些人泡出來的茶感覺好喝一點,其實沒什麼神秘,只是別人更懂這個茶的特點,也更懂喝茶人的喜好罷了。


見識好茶


綠茶用玻璃杯沖泡最佳,因為綠茶細嫩,觀察葉片在玻璃杯中舒展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根據個人喜好,如果用白瓷蓋碗、茶壺等沖泡綠茶亦可。由於綠茶葉子一般嬌嫩,沖泡綠茶水溫不宜超過90℃,有經驗稱85℃最佳。如果用沸水沖泡,過熱的水溫讓兒茶素一下子集中大量釋放出來,苦澀味也容易一下子全部展現出來,口感偏重,茶湯樣色也容易發黃。

當然,如何泡茶飲茶還是根據個人喜好,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矩。


懂茶帝


1.投茶量

200ml的玻璃杯,150ml的水,放3g茶。

2.水溫

正常情況下80-85度

細嫩的明前茶70-75度

大葉的穀雨茶85-90度

3.浸泡時間和次數

大多數2-3次

大葉種茶5-6次

4.茶具

玻璃杯

杯身光滑,無花

杯子不宜太長

杯身不宜過高

5.沖泡方法

上投法:先注水,再投茶,合適細嫩的綠茶,比如蒸青綠茶恩施玉露

中投法:先投茶,再注入3分之一的水,潤下茶之後,再注入水,大部分的綠茶合適。

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比如炒青高山雲霧茶


恩施高山綠茶


分享一下我的個人小經驗。沖泡綠茶儘量用敞口玻璃杯沖泡,第一泡水溫在80度左右,到第三泡可以再加到100度左右。每次出湯時,在杯子裡面留3分之一的杯底,這樣能保證每一泡的茶湯濃度都是一樣的。現在講一下為什麼第一泡是80度左右的水,不是用開水。綠茶基本上都是不發酵的茶,炒青居多,如果用100度的水,茶葉都燙熟了,還怎麼去品茶。通常第一泡都是為了洗去茶葉裡面一些茶沫,雜質,也是為了為了更好的醒茶,所以第一泡完全不必用開水。








三靜茶葉



鳳慶縣食安合作社小段


名優綠茶:比較細嫩,等級比較高的茶一般以75—80度左右水溫沖泡為宜,這樣極大的保持了名優綠茶味道清爽的特點,也不會破壞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大宗綠茶:等級略低,葉片較多,原料比較粗老的綠茶,適宜85—90度左右的水溫!既保持了大宗綠茶的口感充分體現,也保持了營養成分。


茶人風雨


要充分沖泡出茶葉的品質特色,綠茶按茶葉細分類別、嫩度,沖泡參考溫度如下:

1.蒸青綠茶(如日本玉露、湖北恩施玉露):建議60-70度,上投法;

2.烘青綠茶,細嫩春茶(毛峰及以上嫩度)建議85-90度左右上投法,成熟葉下投法;

3.炒青綠茶,90度左右下投法;

反正每換一種茶,多試幾次,儘量體現綠茶的鮮醇味。


廿一茶趣


85度左右

綠茶應以85℃開水沖泡為宜,因為綠茶很多采摘芽頭製作而成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適宜的溫度,對身體才會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