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伺候公婆天經地義嗎?

用戶68576565


要按照中國的老傳統來說,除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還有的就是,父慈子孝,養育兒女,贍養父母,天經地義。再有的就是,忠孝不能兩全,為國捐軀,天經地義之外,就再沒有可談得上天經地義的事情了。

雖然過去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條條框框約束,只要是正常的婚姻,沒有賣身契存在的話,也講公婆重德,兒媳重義的規矩。就沒有混淆德義,兒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天經地義這一說詞。

正如樓主所提,兒媳婦伺候公婆,是否天經地義的這個問題,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它既不符合中國人在傳統上講的以德在先,以義並重的習俗,又不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所以,於情,於理,於法,這種歪理邪說都是站不住腳的。除非道德綁架,要做不要臉的人,那就無話可說了。

依據法律規定,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又根據誰付出,誰受益的贍養原則,長大的子才有女贍養父母的義務和幫扶父母的責任。兒媳婦從小不是公婆撫養長大的,就沒有贍養公婆和幫扶的責任和義務了,也就不存在天經地義的這個說詞。

如果自從媳婦嫁進門,公婆就沒有把媳婦當人看,處處給媳婦小鞋穿,沒事找事,雞蛋裡頭挑骨頭,還要經常找媳婦的麻煩,生怕媳婦閒著,累不死,見不得媳婦有一點空閒,把媳婦當丫鬟來使喚的話。一旦老了,才想到要媳婦來伺候,老話說的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明顯的公婆無德,要想媳婦重義的話,做夢去吧!

公婆要是一對德高望重,心存仁慈的人,從媳婦嫁進門的那天起,就無微不至的關懷媳婦,在生活中體貼媳婦,為媳婦排憂解難,處處為媳婦著想,把媳婦當成了親生閨女來對待。說句老實話,一旦公婆老了,需要人伺候,以心換心,媳婦也會主動去伺候公婆的。這是媳婦自願回報,與天經地義的說法沾不上邊。

如果兒子和媳婦是一對恩恩愛愛的夫妻,小兩口心裡滿滿裝的都是對方,可以說到了都把對方視為自己的生命,不能分割的地步。一旦公婆老了,需要人伺候,當妻子的就會主動為老公排憂解難,替老公去伺候公婆。這也是媳婦自願,與天經地義說詞無關。


老蔣閒言


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天經地義的事,有的只是兩個相愛的人,在生活家庭中的相互依偎和體諒!

一個家庭的組合,不止是兩個人的未來,還有兩個家庭的融入,兩個家庭的責任,接受了對方,也等於接受了扛起對方家庭的責任。


再說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我說的很多,還是那句話人心換人心,婆媳早年相處的好壞,決定了婆媳晚年相處的方式。

之前我在問答裡看過一個人問,說年輕的時候爺爺奶奶對媽媽很不好,又打又罵的,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媽媽了照顧了,媽媽不願意,於是所有人都指責她,包括從小看著爺爺奶奶欺負媽媽的孩子,都說她氣量小,人老可憐還記那些仇幹什麼?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我覺得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你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

年輕時候吃過的苦受過的罪,只有那些被傷害的人心裡才會留下疤痕。年輕受罪的時候,你只是雲淡風輕的跟她說一句,都是老人,你讓著點!老人年邁需要照顧的時候,你又云淡風輕的說一句,你跟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計較那些成芝麻爛穀子的事幹什麼!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暖她一分,她會回你三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在漫漫人生路上互相溫暖的過程。

一段好的婆媳關係,能暖媳婦一輩子的心,也能暖婆婆晚年的安逸。一段惡劣的婆媳關係,到了晚年婆婆需要的時候,也有可能會換來互不干涉的淒涼。



兒媳有沒有義務伺候公婆

媳婦沒有照顧老人的義務,兒子有。媳婦照顧婆婆的義務,建立在夫妻之間感情的深厚上。好的婚姻裡,妻賢子孝,夫婦一體,彼此依靠和互相扶持。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婚姻關係惡劣,兩人之間尚且各自嫌棄對方,這樣的生活狀態下,妻子也不會有心思去照顧公婆。

只有夫妻感情和睦,才能體諒對方的不易,自然的接納對方肩上的責任,相互理解和扶持下,共同擔負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總而言之,一個家庭的和睦,是靠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夫妻也好,婆媳也好。夫妻感情好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彼此都會為對方著想,急對方所急,愛對方所愛!

接納彼此的同時,也代表了你已經做好接納對方家庭的準備,在婚姻裡懂得進退有度,在婆媳裡懂得各自尊重,在夫妻間懂得相互分擔,這才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好家庭。


黑土陌


大家好,我是小雨。

對於兒媳婦照顧公婆是否天經地義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在法律上,兒媳婦是沒有義務照顧公婆的。

如果兒媳婦剛剛嫁到你們家來,公婆對兒媳婦特別好,那麼兒媳婦照顧公婆是自願的,沒有天經地義這一說法。

俗話說一心換一心,如果公婆一直對兒媳婦特別好就像親對待親生閨女一樣,那麼我相信沒有任何兒媳婦兒說是不願意照顧公婆的。但是如果公婆對兒媳婦不好的話,你覺得他會像照顧父母一樣去照顧你嗎?就算走法律,也不可能說是讓兒媳婦去照顧公婆的,照顧自己的公婆,只有自己的老公有義務,其他人沒有任何義務的。

我是小雨,希望我的回答你們能喜歡,謝謝。





懶媽小雨Vlog


看了上面的答友的回答,我真心不敢苟同!這個問題還需要討論嗎?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我估計也是女性朋友,而且和公婆相處不太好!就事論事希望別介意。


在我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不管時代怎麼變遷,養兒防老兒媳孝敬公公婆婆,這就應該是天經地義的。而且現在有立法,如果兒子兒媳虐待老人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的。

其實這些家庭問題,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解決。設想一下,你養一個兒子,一把屎一把尿從小養大。然後兒子長大了,娶了老婆忘了娘。父母一天天老去,該是兒子兒媳孝敬公公婆婆,給他們養老送終的時候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在我們家和公公婆婆都相處得非常好。而且我公公前兩年生病偏癱了,一直在恢復中,我還經常陪他出去散步。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去我的視頻看看。家和萬事興。

最後祝你:家庭幸福,闔家歡樂!


蜀鄉桃子


要我講實話麼,我覺得公婆對兒媳好,兒媳應該對公婆好。可是如果公婆對兒媳不好,我覺得兒媳沒必要過於巴結討好公婆啊。現在這個社會講人人平等的,怎麼還會有伺候人這樣的字眼呢。我覺得兒媳伺候公婆不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應該對公婆好也是肯定的,當然公婆對兒媳不好的話,我覺得兒媳沒必要去討好公婆啊,因為兒媳也是個人啊,不是隻豬啊,也是有感情的有情緒的人啊,如果公婆對兒媳不好的話,我覺得兒媳把自己該做的做好的就行了,無愧於心就好了呀。難道人家對自己不好,自己還拿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啊。


甜小可


從傳統觀念來講,兒媳婦伺候公婆天經地義,特別是封建時代,公婆把兒媳婦當傭人一樣使喚。

新時代女性婚後再不會受家庭的限制,也不會受公婆的壓制,伺候公婆,以後贍養公婆,完全在於媳婦自覺自願。

新的婚姻法,應該都看看,不瞭解法律,有時候就會做錯事情。

有些婆婆不想帶孫子,會說公婆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同樣,媳婦不贍養公婆,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這也是法律規定的。

所以,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凡事不要分得太清楚,分得太清,以後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家和萬事興。如果一家人能和睦相處,公婆不說不帶孫子的話,一般兒媳婦也不會說不伺候公婆這種話,畢竟還有老公在,生活一輩子,媳婦不可能讓老公一個人去照顧老人。

你說是不是?


牽住夕陽的手


給你普及一下法律知識,兒媳婦和女婿都沒有法律責任義務,但也有協助撫養的義務,也就是老公給父母贍養費在你們經濟條件可以的話你給了,就行了,至於對他們情感身體的付出就一看老公對你是不是好二是看公婆是不是對你或對你的孩子給予多少愛,我公公婆婆沒有對我和孩子付出什麼,但老公愛我疼我再加上老人確實老了,需要照顧了,也不是長期在我這裡住,我還不多照顧老人嗎。


小竹橋123


我是女的,家上海的,我老公是山東的,結婚後他也住在上海,現在女兒九歲了。我和他剛剛認識的時候他帶我去山東見他的父母,他媽說要在他們當地縣城給我買一套婚房,我告訴他媽我是上海的,在上海有房子。他媽對我說:“不管您是哪裡的呢,女人都是往外嫁的”。我就回她:“我沒見過您這麼愚蠢的,這麼不要臉的,居然說反話呢,男人才是往外嫁的”。她聽後心裡非常慚愧,差一點哭了。


赤子天


我感覺我的想法有點涼薄,反正我跟他們就是親近不起來,生活習慣也好,飲食習慣也好,一切的一切都顯的格格不入。我婆婆自卑又敏感,還倔說她啥都不聽。我想好了以後我生孩子,她想看就看,不想看我也不生氣,我有爹有媽也用不著她,他生病住院,有兒子女兒,我也不會刻意的去伺候。反正大面上過得去就行了。


七堇年703


無可無不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