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常言道:”養兒防老“,意思就是說家長把孩子撫養成人,就是為了以後自己變老後,能有人贍養自己。

但是現如今很多老人不僅體會不到溫馨安逸的晚年,還會被啃老族的孩子所拖累。在老年的時候,還要養活已經成家的孩子,非常疲憊。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很多家庭影電視劇中都出現這樣的鏡頭,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甚至是有了下一代。但老人們不僅沒有享到清福,反而自己的養老錢,也被子女拿去,而子女往往卻還不滿足。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接進家門

養兒不防老,甚至被啃老,這是最悲哀的。很多老人有”兒子才能養老送終”的觀念,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遲早都要嫁出去。甚至很多地區“重男輕女”現象嚴重,想要生很多的男孩,這樣自己老年便無憂了。

但現實有很多好幾個兒子,卻沒有一個願意贍養老人的例子。曾經就有新聞曝出,老人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早已為人夫為人父,但是誰都不願意承擔贍養老父親的責任。

剛開始的時候,四個兒子商議一個人養父親一個月,但是到了後來,每個人都不願意養了,三兒子甚至直接將父親放扔在了大哥家的門外,認為這是作為長子的責任。

可是大兒子並不願意開門,寧可看著自己的父親在家門外躺著,自己也不願意贍養,這一幕真是令人感嘆。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養老不分男女,只分教育觀念和家庭模式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孩子不贍養老人,都是家長的教育過失。有的老人到了老年的時候,兒女都在身邊,享受著兒孫膝下的快樂。而有的老人卻晚年淒涼,一年到頭也看不到自己的子女幾次。

如此鮮明的對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不同

(1)、溺愛;

許多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孩子想要什麼便給什麼,孩子想怎麼樣便怎麼樣,造成了孩子目中無人,自私的性格。

孩子在心底裡把家長的付出當作是理所當然,自然也沒有主動關愛、關心別人的意識。孩子秉承著這樣的觀念長大,在父母變老後,孩子自然也就沒有想要去贍養老人的意識。

(2)、偏心;

如果家庭中有多個孩子,父母在平時對待孩子時,難免會對其中一個孩子偏心,特別是重男輕女的家長,會毫無顧忌的對男孩好,即使女孩表現的很好,家長也會偏心男孩。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女孩子心理的不平衡,長大後自然不會贍養老人。

老父親被扔到門口,四個兒子竟無人贍養,養兒不教育可能是白養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著孩子長大是否能贍養父母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家長們都應該做到平等、尊重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善良,讓孩子養成照顧別人,體貼他人的意識。家長可以在平時多給孩子講解古代的忠孝典故,讓孩子擁有敬老愛老的觀念。

很多時候,孩子不養老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錯,家長的教育也有著極其的重要責任,各位家長如何認為呢?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