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戰機緊貼美國航母反覆偵察,絲毫不顧及後果,美軍為何不擊落?

李立軍V5


可能美國人覺得沒這個必要的,畢竟是一架沒有任何武裝力量的無人偵察機,靠近美國航母也只是看看美國航母甲板上都在幹什麼。如果美國主動擊落這架無人機還得損失一枚導彈呢,按照伊朗這架無人機的性能來說,導彈比無人機貴的多,所以就沒必要去擊落一架不吸血的蒼蠅了。




從伊朗公佈的信息來看,這架無人機不僅飛到航母上空進行了盤旋飛行,而且還對航母進行了近距離的視頻拍攝動作,包括髮現航母甲板上繫留的F18艦載戰鬥機和預警機,而且還發現了2架美軍最新的F35隱身艦載機。此次行動對於伊朗和外界來說,這是對美軍在波斯灣的主動反擊,所以這次行動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畢竟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作為海洋霸主,無論是從空中、水面、水下都是有著非常完善的攻防體系的,所以這次伊朗無人機主動挑釁還毫髮無損,可以說是一次漂亮的軟反擊戰。


按理說航母戰鬥群那麼厲害,就算是同時來10架戰機和十幾艘導彈攻擊艇,對於美國航母戰鬥群來說也不是什麼事情。那美國為什麼仍讓著不擊落呢?難道是航母和護航軍艦上的每個雷達都沒開機嗎?不應該啊,雖然美國航母被拍攝時是在公海航行,但是畢竟距離敵對實力距離不遠,所以不可能出現所有雷達不開機睜眼瞎的事情。還是說這架無人機在國際通行空域飛行,美國沒有權利去擊落這架無人機,畢竟當年同樣在波斯灣美國航母戰鬥群誤將一架伊朗客機當成戰鬥機給擊落了。


當然最有可能的原因還是美國故意沒有將這架沒有任何攻擊能力的放在眼裡,覺得要拍就拍吧,反正又不是什麼絕密。所以拍了我也不損失什麼,如果將無人機擊落,還得損失一枚導彈或者上千發炮彈,這顯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再一個往大了說真的擊落了,更深層次的可能會成為伊朗革命軍報復美國的藉口。

因為此前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還公開向美國的小弟以色列發出過威脅,如果美軍真的擊落了這架沒有任何武裝的無人機,那以色列可能會遭到伊朗新研製的彈道導彈的反攻,所以美國在沒有把握第一次就將其完全摧毀的能力下,就只能暫時的忍辱負重了。


魑魅涅槃


伊朗戰機多次“挑釁”美航母,而且越來越大膽,甚至將偵察所拍攝的視頻發到網絡上,讓世界嘲笑美軍的做派。

◎美軍航空母艦。

但是憑藉後者的實力,別說是一架偵察機,就是整個伊空軍都不是美國的對手,畢竟實力懸殊太大,但是也奇了怪,不管伊朗怎麼折騰,就是沒有被美方擊落,究其原因也不過以下幾點:

一方面是美方真的沒有發現自己被偷窺了。而且每次都是伊政府公開聲明,本國的軍機偵察美軍航母,而且全身而退。這個時候前者才反應過來,自己的疏忽大意被後者鑽了空子,就是想打也晚了(伊朗無人機已經有隱身技術,而且是美國捕食者無人機的技術,該無人機被伊朗捕獲,俄羅斯六代機的僚機“獵人”無人機也是脫骨於該架捕食者無人機隱身等技術)。

另一方面,不敢打。飛機的航程我們都知道,而且伊朗並沒有加油機,也就意味著航母距離該國海域並不遠,既然飛機能飛得到,那麼導彈也能夠得著。雖然航母戰鬥群有反導武器,但是近些年伊俄兩國合作比較多,普京提供的技術使得伊導彈部隊實力大增,一陣飽和攻擊,水面艦艇瞬間成為一堆廢鐵,伊朗的彈道導彈(反艦導彈)覆蓋整個霍爾木茲海峽,而且因為距離短,不用進入大氣層,所以無需多高深的定位、制導等技術,又因為霍爾木茲海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伊朗的岸基雷達就可以確定海峽內部航母的具體動向。也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甚至外波斯灣一定範圍內伊朗具備伊朗版的導彈打航母能力。

◎美軍“林肯號”航空母艦。

再有,美國很來就不佔理,自己的大殺器擺在了別人家門口,這不是在炫耀嗎?伊朗的做法已經很高明瞭,僅僅是偵察而不是主動出擊,這種方式簡直比動武的效果還要好,白宮方面是自己吃啞巴虧。

同時,伊朗的王牌,也就是核武,也絕對不是擺設,這或許是特朗普不敢和魯哈尼正面起衝突的原因吧。在東北亞有該大殺器的情況下,好基友伊朗真會沒有?

◎伊朗無人機拍攝的美軍航母畫面。

當然,還有一種猜想是美海軍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故意的暴露給世界看,從披露的視頻看,航母上的戰機擺放整齊,似乎就是故意的作秀,以此為由向特朗普索要經費。

畢竟海軍對於資金的要求比較高,新型戰艦的研製計劃都被個擱淺,可以推測出五角大樓真的缺錢了。


中評中語


我覺得,伊朗人已經探明瞭美國人的底線,也就是美國人不願意開戰,而是想通過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來獲取有利的談判籌碼。有人說,美國的衰落就差一場中等的局部戰爭了。其實,這不無道理,特朗普和所謂的美國精英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別的不說,久攻不下的阿富汗塔利班,就是一個特別有說服力的例子。相比之下,伊朗比塔利班強大太多了,美國人一直都在叫打伊朗,就是打不起來,真的是實力正在衰減,做賊心虛了啊!就這樣,伊朗無人機竟然大搖大擺地在美國航母上空飛來飛去了!



hi123


伊朗無人機就是靠近美國航母,那他也是在以萬米為單位的高空的俯拍。

並且伊朗進行航拍的無人機也是無武裝的偵查機。美軍擊落也要費點功夫。



第一,無武裝無人機,照就照唄,還怕你不成?

第二,美國在此時,不願意激化矛盾,美國也擔心伊朗兵劍走偏鋒,在美國航母訪問波斯灣國家的時候,反艦導彈一擁而上,攻擊航母。

第三,航母被拍寫真屬於正常操作,航母在更多的情況下承擔的是戰略威懾 也就是說,只要確保沒有反艦導彈,或者說,對方足夠理智 就是掛著反艦導彈過來串門也沒事。

第四,美蘇,美俄這些把戲都玩膩了,所以美Q的心臟異常強大,區區無人機算啥?小鷹被燃油撒了一臉都沒擊落俄羅斯戰機。

第五,美國是驕兵悍將,所以說,美國在這裡,非常鬆散,別說無人機飛躍,就是撞船都撞了一群了,所以說千萬別高估美軍的水平。驕兵悍將出現的是正常情況。


所以說過來就過來唄,在和平年代只要你不想撕破臉,打一張那麼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來呀,大家一起來碰碰車。


嘯鷹評


答案是得不償失。美國不會擊落抵近偵察的伊朗戰機。原因在於:

1、時機敏感:軍事必須聽命於政治。當前美伊關係緊張,但兩國並未宣戰或者開戰,美國更多是採取極限施壓方式對付伊朗,而非採取動武方式。

美軍的開火是有一整套標準的作戰流程的,必須遵守作戰條令,沒有上級授權或者觸發作戰要件,一線指揮官也無權自行開火,否則輕則撤職查辦,重則要上軍事法庭,尤其是和平年代,一線指揮官並沒有那麼大權限可以自行決定開火。

1988年伊朗滿載290人的大型客機被擊落事件是由於當時伊朗炮艇還和美國戰艦發生炮戰導致一線指揮官高度緊張引起的,現在並不存在這種情況。

(1988年7月3日伊朗大型客機被美軍擊落,機上290人全部遇難)

2、國際慣例:伊朗戰機這種行為被稱為抵近偵察,是美國和蘇聯/俄羅斯經常玩的軍事遊戲。美國人對此早已習慣,並不會太當真。甚至有時俄羅斯戰機就離美國軍艦20多米距離上空快速飛過。

相比之下,伊朗這種行動對美國威脅更小,見過緊張刺激大場面的美國海軍更是不當一回事,尤其是伊朗和美國軍力差距懸殊情況下,料到伊朗也不敢主動攻擊,否則就給了美國動武的絕好藉口。

(美國航母戰鬥群)

3、有樣學樣:如果美國把伊朗戰機擊落了,那麼其他國家也會有樣學樣,特別是俄羅斯更是可以有藉口擊落美軍戰機。這將會導致地緣政治風險提高,容易導致軍事衝突甚至爆發戰爭風險。對經常去其他國家“自由航行”和”自由飛行”的美軍軍艦和軍機來說,將更危險。不利於美軍對全球目標的偵察監視活動,將得不償失。

(2014年4月13日,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就曾近距離對美國“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展開12次模擬攻擊,整個行動超過90分鐘,此次事件後俄羅斯還特意發行了紀念幣)

4、不觸底線:本次伊朗戰機為不帶攻擊武器的無人偵察機,對美軍沒有攻擊能力,不構成現實威脅。而且對美軍偵察能力也有限,並不會導致美軍核心機密的洩露,所以也沒必要擊落。何況這樣後,美軍更有理由對伊朗目標也展開更全面有效的偵察行動,相比之下,對美軍更有利。

(伊朗無人機)

所以,美軍沒必要去擊落伊朗偵察戰機,類似遊戲其實經常在敏感區域上演。

謝謝觀看,原創不易,敬請關注、點贊或轉發,也可以在下方留言發表您的寶貴意見,再次感謝。


國際那點事兒


一般情況下,公海,任何國家的船艦都可以自由航行。波斯灣並不是伊朗領海,所以美國的航空母艦是可以去的。

同樣,國際空域,任何國家的飛行器都可以自由飛行。波斯灣既然是公共空域,所以,伊朗飛機也可以自由飛行。

這樣,伊朗不可以攻擊美國的航空母艦,美國也不可以擊落伊朗的飛機。

前蘇聯時期,美蘇出於冷戰狀態,美國航空母艦經常去蘇聯領海附近遊弋,蘇聯空軍也領出到美國航空母艦上空超低空飛行拍照甚至投放宣傳單。雙方都想表示,你在我的掌握之中。

如果真的想驅逐對方的話,唯一的方式就是“合理衝撞”。美蘇也幹過。美國軍艦到了黑海蘇聯海軍基地附近的公海偵查,蘇聯派軍艦直衝過去,而且申明“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結果在最後千分之一秒,雙方轉舵避開,美國軍艦看到對方玩命,於是悻悻而去。

至於這裡所說,美國航母到波斯灣遊弋,是符合國際法自由航行準則的。伊朗低空拍照,也是在國際法自由飛行準則下進行的。美國沒有擊落伊朗軍機,同樣是在遵守國際法。

如果看不慣對方,在國際法的準則下,只能“衝撞”。伊朗撞擊美國航母,或者美國撞擊伊朗飛機,形成“誤撞”,不管哪個沉沒哪個墜落,都只能默默承受。


江河淮海秦


【伊朗無人機拍攝大量美國航母畫面,敢拍不敢打!】

最近一段時間,伊朗公佈了大量無人機偵察、拍攝美國航母的視頻畫面。對此,美國中央海軍司令部發言人克洛伊·摩根在給該社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伊朗最新公佈的視頻……似乎已經好幾年了,還是‘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上一次部署在波斯灣時。”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伊朗仿製的各種無人機,確實給部署在中東地區的美國航母、驅逐艦、兩棲戰艦帶來了很多困擾。在霍爾木茲海峽航行的美國軍艦,大多數情況下僅僅是路過,沒有處於作戰狀態,警戒級別比較低。伊朗的中小型無人機,雷達反射信號小,行蹤隱蔽,經常就能飛到美國航母的頭頂上隨意拍攝。雖然這些無人機,沒有攜帶武器裝備,但是拍攝到的視頻和圖片被伊朗發佈到互聯網上,也算是一種心理戰的勝利和宣傳戰的勝利。

然而,一旦美國和伊朗真的開戰,伊朗無人機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作為。因為,美國的航母會在很遠的距離上部署,主要依靠艦載機打擊和轟炸。到了那個時候,伊朗無人機能不能看到美國航母的影子都是問題,更談不上威脅。即使有些伊朗大中型無人機能接近美國航母,也無法突破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火力網。更何況,美軍的電子干擾能力極強,伊朗無人機又容易被幹擾。

和平時期,伊朗無人機只能看看美國航母,不敢直接攻擊,否則就會給美國動武的藉口。所以,要想擁有強大的國防實力,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還是應該發展大型主戰裝備,絕對不能靠所謂的“一招鮮”。





軍事觀察員東旭


伊朗現在還敢這樣嗎?要是伊朗現在這樣做,美國早就分分鐘給它打下來了!尤其是無人機,擊落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後果,隨便找個藉口擊落都行,伊朗估計只能抗議!有人戰鬥機伊朗不敢靠近美國航母,也無法靠近,又不是俄羅斯,膽子肥,直接在美國航母上面飛過!

伊朗公佈的視頻,就是個大集錦,時間跨度也很大,都是精選的視頻合輯,應該不是最近拍攝的。最近伊朗不會這麼囂張的敢如此靠近美國航母,如果伊朗方面這樣做,正好給了美國一個藉口,說伊朗嚴重威脅美國航母,美國需要更多的兵力部署在伊朗周圍!美國現在向中東派航母,就是說有可靠情報顯示伊朗正在威脅美國安全。

相信很多人看了那個視頻,都會有一個巨大的疑問:不可一世的美國航母編隊,怎麼就這麼赤裸裸的讓伊朗給拍了,而且還拍的那麼清清楚楚,細節一覽無餘!

我個人感覺,伊朗能夠拍攝到美國航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一、伊朗派出的只是普通的無人偵察機,沒有任何的攻擊力,而且還是在公海,伊朗有權利在合理的範圍內自由飛行。美國自己也沒有理由攻擊,攻擊了反而會給了伊朗方面藉口,所以只能讓伊朗無人機拍攝。再說了拍一拍也沒什麼,你拍就是了,反正又不是沒有看到過。美國有著巨大的自信,故意讓伊朗看,秀秀肌肉;

二、無人機目標小,不易被發現,所以伊朗使用小型無人機,也是有可能飛到美國航母的附近拍攝。而且可能恰好美國航母編隊觀察員發生失誤,沒有探測到伊朗的無人機,所以也就不存在擊落這一說。

不得不說,伊朗大力發展無人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無人機的成本也不高,相比有人戰機和導彈,成本算低的了。另外也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就算被擊落,有去無回,也沒多大事情,只要材料夠,戰時可以大量製造。

試想一下,如果這些無人偵察機,攜帶了攻擊性的武器,比如說導彈或者炸彈,就可以對美軍在伊朗附近的航母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美國航母不光是要防止伊朗戰機和導彈的偷襲,現在還需要注意伊朗的無人機。不過在和平時期伊朗無人機才能夠如此靠近美國航母,美國航母在和平時期也才會靠近伊朗,給了伊朗無人機機會。要是美國真的對伊朗動手,航母早就在遠離伊朗的海域,還會隱藏起來,這樣伊朗軍方的無人機,也就很難發現美國航母,並且無人機的航程也有限。

再說了,伊朗無人機肯定使用了美國的GPS導航系統,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可以選擇停止GPS系統服務,這就讓伊朗的無人機和一些制導武器成為了擺設。

以上是所長看法,您怎麼看?


資訊所長


自從美國宣佈禁止各國在5月2日購買伊朗石油之後,美國向伊朗周邊海域調集海軍艦隊,其中包括“斯坦尼斯”號和“林肯”號航母組成的海軍艦隊,目標直指伊朗。


伊朗方面不斷派出偵察機近距離偵查美國航母,憑藉美國海軍的實力,不要說區區一架偵察機,就是整個伊朗空軍都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不擊落伊朗偵察機,是因為美國有意讓伊朗清楚自己的實力,而且現在還不到開戰的時候。

伊朗擁有900多架飛機,其中戰機300多架,包括美國產的F-14雄貓戰鬥機和米格-29,而美國海軍已經裝備了F-18大黃蜂和F35戰鬥機,其中F35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艦載五代機,在與四代機的對抗中曾創造過35:0的戰績,四代機的雷達始終沒有探測到F35,伊朗的F-14和米格恐怕不是美軍的對手。



美國有意讓伊朗看清自己的實力,也順帶讓其他國家明白美國的態度。

美國海軍向伊朗周邊海域集結之後,俄羅斯方面派出了“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為首的海軍艦隊,包括無畏級大型反潛艦、導彈護衛艦、大型登陸艦和兩艘補給艦。


“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擁有航母殺手的美稱,此時派“瓦良格”前往波斯灣,是對伊朗最好的聲援。

伊朗將與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既然是聯合,伊朗一定會把偵測到的美國航母動向向俄羅斯方面通報,美國可以達到警示俄羅斯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美國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美國不會打第一槍,因為打了第一槍就不能草草結束,戰爭很可能進行下去,而美國將會承擔國際社會更多的譴責。



伊朗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伊朗與美國之間的問題,而是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甚至各個中東國家爭鋒的戰場,是否開戰,什麼時候開戰都沒有確定,此時對於美國而言,最有利的是不斷展現強硬手腕。


視野新觀


伊朗雖說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軍事強國,但是由於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以及長期作為中東一哥的底氣,這個國家在軍事和戰略方面還是頗有造詣的,一招一式像極了過去的蘇聯作風,比如就拿無人機貼近美國航母搞偵查這種事情,就是深得冷戰真傳。

最近,伊朗一架偵查無人機,貼近了正在海上航行的美國航母編隊,但是美國航母編隊並未將其擊落,這倒不是說美國沒有本事打下這架無人機,而是因為美國人根本沒有想到伊朗會派遣長航時無人機來貼近搞偵查,美國人恐怕在雷達屏幕上看見這架無人機的時候,是打死也不會想到這是伊朗的無人機的,也許美國人會以為是俄羅斯的無人機,也許會以為是自己的無人機,反正肯定不會是伊朗的,於是沒有敢於擊落。

這樣的事情在冷戰中非常常見,在當今的世界軍事強國之間也非常常見,類似的針對敵人軍艦執行的抵近偵察行為,在中俄美三大國身上已經屢見不鮮,搞不好還要來一個碰撞,互相的驅趕這都是常事,也是常用的一種軍事威懾和偵查手段,但是這在伊朗和美國之間,還是首次出現,也大大出乎了美國人的意料之外。

當然,經過了這次之後,美國人恐怕就要多長一個心眼了,絕對不可能再掉以輕心一次了,畢竟這架無人機是沒有攜帶彈藥的,僅僅是帶著相機來拍照的,假如這架無人機攜帶了攻擊彈藥,那麼恐怕美國的這艘航母就要被抓一個大花臉了,雖然不會遭到什麼大的打擊,但是甲板上弄出一兩個坑來也是臉面無光,要是不慎還打壞了甲板上的高價值戰鬥機,那更是得不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