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寫錯一個字,而輸了戰爭掉了腦殼的參謀

為爭奪中央統治權,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發起挑戰蔣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5月至10月,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發生的一場新軍閥混戰,又稱蔣馮閻戰爭、蔣馮閻李戰爭、因為這次戰爭主要在中原地區進行,所以又稱為"中原大戰"。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

因寫錯一個字,而輸了戰爭掉了腦殼的參謀

1928年6月北京張作霖安國軍政府垮臺後,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臨時團結轉化為激烈的內部鬥爭。馮玉祥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但蔣介石把河北省和北平、天津兩市地盤劃給了閻錫山,又在裁軍問題上沒有同意馮玉祥的意見,兩人就此分開。1930年1月13日,前往鄭州參加軍事會議並準備履行國民黨軍副總司令就職儀式的閻錫山在得知蔣介石命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韓復榘逮捕自己的密令後,連夜逃回山西太原,並決定倒蔣!

因寫錯一個字,而輸了戰爭掉了腦殼的參謀

閻錫山和馮玉祥的作戰會議決定分別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在河南省的沁陽縣會師,展開對蔣介石的進攻。未料到馮玉祥的作戰參謀在調集軍隊時把“沁陽”寫成了“泌陽”,一字之差,兩地卻差了300公里。

因寫錯一個字,而輸了戰爭掉了腦殼的參謀

閻馮聯軍會師不成,功敗垂成。馮玉祥也槍斃了那個倒黴的參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