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豬站不起來的有哪幾種疾病造成的?

村裡的男青年


何豬道|引起豬運動障礙疾病的種類及治療

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疾病非常多,有些是感染型的,需要注射抗感染的藥物,而有些是非感染型的,則需要維持、修養和調理。但無論是哪一種疾病,都需要考慮治療成本和結果。因為畢竟豬是經濟動物,沒有價值的沒必要一直治療下去。而這類運動障礙型的疾病正是如此,在發病的早期,通過治療和調理,是有康復的機率的,但有些病情嚴重的,預後不良的,則難以治癒。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引起運動障礙疾病,包括豬站不起來,或者站立困難,以及行走困難。

一、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有多種表現型,如敗血型、腦炎型、關節炎型、膿腫型,其中關節炎型就表現運動障礙,一般是關節腫大,前期觸之有硬感和熱感,但成熟後有膿汁排出,這是鑑別該病的重要症狀。剛發現時,可以用魚石脂軟膏塗抹,每天2次,連續1周。同時肌注射氨基比林和青黴素或者阿莫西林,但是氨基比林不能長期使用,可以改用魚腥草這種清熱消炎且有排膿效果的中藥製劑(可以適當配合地塞米松,孕豬禁用)。如果病程較長,可以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鈉。


二、放線桿菌病


放線桿菌引起的關節腫大,也很常見,一般發生在蹄關節,但它不太容易形成膿腫,更多是像肉芽腫,無膿汁排出,嚴重時像穿一隻鐵板鞋。同時,身體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現大小不等的腫塊。同樣可以塗抹魚石脂軟膏,隔天注射青黴素和鏈黴素。

三、副豬嗜血桿菌病


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發生在保育階段,一般表現被毛粗亂、消瘦、關節炎、呼吸道症狀,有的表現腦炎。該病突出的症狀就是,關節炎和呼吸因難同時發生在一個群體裡。有沒有呼吸道症狀是和鏈球菌病的不同之處。副豬嗜血桿菌病引起的關節腫脹,不限於關節炎,而是整個肢體,觸診痛感明顯。該病早期有一定效果,若發生腔內滲出,則治療效果則差。所謂腔內滲出,就是胸腔、腹腔、關節腔,出現纖維素性滲出,這時藥物達不到腔內,治癒率就不高了。初期使用氟尼辛葡甲氨或安乃近等消炎藥物,配合頭孢噻呋鈉或氟苯尼考等抗菌藥物,有一定的療效。但由於該病是環境條件病,一旦發生,可能不是一頭兩頭,應對全群投藥預防,可以降低損失。


四、豬丹毒


豬丹毒不單引起“打火印”皮疹、全身性症狀,還能引起豬的關節炎,主要引起保育和育肥豬發病。一般不願行走,步態僵硬,常見四肢收於腹下,弓背。豬丹毒對青黴素類抗生素敏感,如青黴素、阿莫西林等,治療時可以配合地塞米松。

五、口蹄疫


口蹄疫引起豬站立和行走因難,是眾所周知的,它以鼻、口腔、蹄部起水泡為主要特徵。這個病主要發生春季、冬季,近年也有夏季發生的報到,這是與其他運動障礙病不同的地方。但是口蹄疫往往被忽視的是在發病初期,一旦症狀明顯,傳播範圍加大,一般都能看出來,但此時往往不易控制。當冬春季節,有豬隻不願站立,孤立於角落,驅趕或其他豬隻碰觸表現極度痛感的尖叫,可以列為可疑,立即觀察蹄部確診。口蹄疫沒有特效藥治療,只能維持療法。使用碘消毒液噴灑蹄部,不要抹,也不要過度接近豬隻,以免引起患豬恐懼。飼料裡添加維生素、黃芪多糖,以提高免疫力。

六、風溼麻痺


長效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有可能發生風溼性並節炎,主要表現慢性關節炎,跛行,一般不影響採食,但因競爭力差,表現消瘦。如果圈舍潮溼,跛行,可以確診。可以使用水楊酸鈉、布洛芬或氨乃近,配合青黴素、地塞火松治療。

如果母豬久臥引起後肢麻痺,則要在百會穴注射氨基比林和青黴素,連續注射3次,並人工輔助運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缺鈣


由於缺鈣引起的母豬癱瘓,常於懷孕後期分娩期和哺乳期,母豬大量動用鈣儲時用於仔豬骨胳合成、泌乳時發生。一般針刺後肢無反應或較小反應,常規的治療方法大量補入鈣製劑,如靜注葡萄糖酸鈣,或肌注維丁膠性鈣。但我不建議對該病進行治療,費時費力,收效不大。

感謝你閱讀到這裡。


何豬道


引起豬站不起來的有哪幾種疾病造成的?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疾病種類很多,像常見的副豬嗜血桿菌、豬鏈球菌、滑液支原體、母豬缺鈣都會導致豬站不起來,不同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

1、副豬嗜血桿菌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保育仔豬常見疾病,臨床常見的臨床症狀有腦炎、關節炎,消瘦和被毛粗亂,其中導致豬站不起來就是病豬發生了關節炎。

針對副豬嗜血桿菌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就是肌注魚腥草注射液和頭孢噻呋鈉,一天一次,連用3天。

2、鏈球菌

鏈球菌分為腦炎型、關節炎型、急性敗血型等,其中導致豬站不起來的就是關節炎型。病豬會表現為關節腫大,手摸腫大關節偏軟,有發熱症狀。

針對鏈球菌可以使用清開靈注射液+阿莫西林一邊,磺胺嘧啶鈉一邊,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3、滑液支原體

滑液支原體導致病豬無法站立,主要也是關節腫大,但是手摸沒有熱感。針對滑液支原體可以採取針對支原體的治療方案,可以給病豬肌注林可黴素一邊,氟苯尼考一邊,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4、母豬缺鈣

母豬缺鈣一般發生於母豬產後,因為體內鈣質流失過快,母豬很容易表現為缺鈣症狀,表現為無法站立,而且針刺後軀身體無反應。針對缺鈣可以給母豬肌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恢復母豬體內鈣質,促進母豬的恢復。


果然悠


引起豬站不起來的有哪幾種疾病造成的?

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疾病有好幾種,比如比較常見的有豬鏈球菌、副豬嗜血幹菌等疾病都會造成豬站不起來,這些疾病他們都有各自不相同的病因,所以治療起來也有不同的方法,對症下藥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a)豬鏈球菌病是致病性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疾病的總稱,其發病特徵為病豬發生急性敗血症,腦膜炎和關節炎,此病是人獸共患傳染病,可以感染給人類,人類之間不互相傳染。



(b)預防措施主要是加強飼養的管理,實行科學的餵養,增強豬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力,提倡各位養殖戶自繁自養,如要購進豬苗,要加強檢疫確認無病後方可混群飼養,無論是自繁自養還是購進的新豬,都必須要注射疫苗進行防範,一般的疫苗免疫期在4個月以上保護率達到70%~80%,除一些有條件的養豬戶可以培育無病原菌的種豬,建立無喘氣病的健康豬場。


(c)如豬場發生豬鏈球菌病,首先是進行嚴格的隔離治療,被汙染過的豬舍用具都要進行全面的消毒,治療病豬可選用硫酸卡那黴素,每千克體重3萬至4萬單位,肌內注射,每天一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a)豬副嗜血幹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環節炎,也稱格拉澤氏病,臨床的症狀以體溫升高、關節腫脹、呼吸困難、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和高死亡率為特徵有一種傳染病,嚴重危害了仔豬和青年豬的健康。



(b)加強飼養的管理消除誘因,對全豬可以用電解質加維生素c粉飲水5~7天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同時也建議搞好疫苗接種,使用自繁自養,問題發病率。


(c)毒樹到本病威脅的豬場,全株都要進行免疫,可使用豬副嗜血幹菌多價滅火苗能有效的保護豬早期發病率和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養豬場如果發生一些極大的病情,對養豬戶來說卻是個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我們平時的養殖過程中就要加強飼養方面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預防為前提,降低發病的根源才是最主要的,以上的解答是阿軍的個人觀點提供給各位養殖戶參考與借鑑,如果哪裡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各位網友養殖戶們指點。謝謝!

鮮果農阿軍


引起豬站不起來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腦部炎症,可能是脊椎疾病,可能是關節炎問題,可能是蹄部的問題,可能是飼料鈣磷比例不對,可能是腸梗阻引起的,如果搞不清楚就直接用藥,容易出錯,耽誤豬病治療。

我們在講豬病的時候也經常強調,用藥要對症,效果才最好,不要去花冤枉錢。下面呢,老師就說說導致豬站不起來的幾種情況,大家學的時候注意對照對號入座。去判斷一下。

1、鏈球菌

鏈球菌是環境常在菌,這種細菌可通過臍帶或皮膚傷口感染而致病。表現症狀:急性敗血症死亡、腦炎、關節炎、淋巴膿腫。鏈球菌主要感染斷奶豬和育肥豬,呈現急性化膿性關節炎。患豬發熱,跛行,不願起立,關節腫脹,關節炎為膿性滲出。除了關節炎,本病可見腦膜炎和四肢划水等神經症狀。

防治方法

鏈球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理論上對除了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基本都敏感,但由於抗生素的不規範使用,目前治療鏈球菌性價比比較高的藥物是泰樂菌素。注射鏈球菌疫苗也可達到預防的目的,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和四環素類、磺胺類藥物在鏈球菌病初期都有效果,可以選擇較好的藥物進行肌注,及時治療。


2、副豬嗜血桿菌病

本病主要發生於2周齡至4月齡豬群。有時也能感染剛成年豬,體況越好的豬越容易發生。患豬跛行,站立困難甚至癱瘓,關節炎、腦炎、消瘦、被毛粗亂,表現為關節周圍組織發炎和水腫主要危害保育仔豬。

關節囊腫大,關節液增多,因含有清亮或微黃的液體而形成波動感。除了關節炎,本病還可引起漿液纖維素性或纖維素性膿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通常也能見到腦膜炎以及抽搐等神經症狀。

防治方法

抗生素治療嚴重的豬副嗜血桿菌病效果不理想。使用環丙沙星、頭孢噻呋鈉,發生該病後,即使治癒,依易成為僵豬,因為該病的主要危害是其產生的內毒素,建議治療該病除了使用抗生素搭配如銀黃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等中藥一起,可提高治癒效果,每天兩針治療,連續注射三天。

然後根據發病率決定是否對全群仔豬進行預防,推薦用藥:複方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嘧啶等。


3、豬丹毒

豬丹毒最經典表現症狀:打火印、稜形疹塊、高燒。豬丹毒的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現為關節炎。關節炎可以侵害一個或多個關節,主要發生於保育豬(也可見育肥豬)的後肢踝關節、後肢膝關節以及腕關節。患豬食慾降低、全身僵硬、跛行、不願活動。為了減輕痛疼,經常將重心從一條腿轉向另一條腿,四肢可能收縮於腹下。呈現一種弓背的姿勢,不願站立或根本不能站立。同時這種類型的豬丹毒臨床表現是心內膜炎或心臟瓣膜的炎症,這種情況會導致豬的心功能不全及繼發肺水腫和呼吸困難、甚至突然死亡的發生。

防治方法

豬丹毒比較敏感的藥物包括青黴素類和頭孢類,可以選擇在發病早期注射頭孢噻呋或恩諾沙星,並在發病豬群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複方阿莫西林進行預防和治療。

4、豬支原體病

提到豬支原體病,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豬喘氣病,其實支原體中的豬鼻支原體和豬滑液支原體都會引起豬出現關節炎。病豬的症狀表現為被毛出亂、精神沉鬱、食慾不振、呼吸困難、跛行和關節腫脹等。


防治方法

我們推薦使用泰妙菌素、泰樂菌素、多西環素、恩諾沙星等這些支原體比較敏感的藥物。飼料中也可以添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或鹽酸多西環素對支原體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5、豬衣原體病

豬衣原體引起的關節炎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育肥前期豬。病豬出現跛行,表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大,關節周圍充血和水腫,關節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液,用針刺時流出灰黃色渾濁液體,混雜有灰黃色絮片。除了關節炎,本病還出現妊娠母豬流產(母豬胎衣出現特異性白點或斑)、支氣管肺炎和腸炎等症狀。

防治方法

豬衣原體感染的診斷非常困難,因為臨床症狀不具有特徵性,病豬可能會出現結膜炎、肺炎、多發性關節炎、仔豬腸炎、母豬懷孕後期流產及種公豬睪丸炎等。

根據相關藥敏試驗結論,老師推薦四環素類藥物(如強力黴素、金黴素等)進行治療。由於本病治療時間不足,容易出現復發,我們建議至少連續用藥2-3周以上。


6、缺鈣營養不足

由於營養不足缺鈣造成的瘸腿癱瘓常發於母豬妊娠期,由於營養供給不足,產後癱瘓,養豬自配料鈣磷不足等。

防治方法

調整日糧營養均衡。給病豬肌肉注射VD2膠性鈣,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鈣注射液,也可在豬的飼料中添加蛋殼、骨粉等。新手可以選擇肌肉注射VD2膠性鈣易操作,補鈣需要足夠療程,發病期間除了藥物治療,還需要精心照顧。

7、口蹄疫

臨床症狀:主要表現體溫升高,跛行,蹄子、口腔、舌、乳房有水泡,蹄子腐爛。傳染性高,死亡率高,多發生於冬春寒冷季節。

防治方法

口蹄疫無特效藥,只能對症治療,蹄子等其他患部消毒,圈舍豬場嚴格消毒,有資料反映用醋燻蒸消毒效果不錯,可以嘗試一下。對症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心肌炎、胃腸炎,可用阿莫西林、恩諾沙星、多維、黃芪多糖飲水3-5天。


注:免疫接種健康豬,緊急免疫口蹄疫苗2毫升,間隔15-30天后免疫2毫升。

引起豬出現傳染性關節炎的以上幾種疾病非常常見,老師在這裡建議廣大養豬相關朋友在平常的診療中,學會辨別診斷和驗證治療。如果診療當中出現病情好轉不明顯,請及時到相關實驗室做細菌分離和藥敏試驗,以及時控制病情,降低損失



餐飲管理小哥哥


豬站不起來的問題,有的是根本站不起來,有的是站不穩,一般來說我們會懷疑是不是鏈球菌引起的,這樣考慮是沒有問題的,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排查。

  因為引起豬站不起來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腦部炎症,可能是脊椎疾病,可能是關節炎問題,可能是蹄部的問題,可能是飼料鈣磷比例不對,可能是腸梗阻引起的,如果搞不清楚就直接用藥,容易出錯,耽誤豬病治療。

  我們在講豬病的時候也經常強調,用藥要對症,效果才最好,不要去花冤枉錢。下面呢,小編就說說這豬站不起來的幾種情況,大家看的時候注意對照對號入座。

  1一、不會站

  豬隻出現不會站立的情況是由引發腦炎的疾病引起的,比如乙腦,偽狂犬,腦炎鏈球菌,豬水腫病,副豬嗜血桿菌。

  1、如果母豬感染乙腦,偽狂犬,多發於哺乳期的仔豬,病豬側臥,無食慾,發生此種症狀的豬隻無治療價值,只能加強疫苗防疫來避免此類病症的發生。

  2、腦炎型鏈球菌,副傷寒,副豬,水腫是細菌性疾病,有典型的神經症狀,病豬發熱,划水游泳狀,不食,可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腦內壓,發病早期使用頭孢或磺胺,必要時配合地塞米松,治療效果較好;發病中晚期治癒率較低。

  3、脊椎問題,後肢麻痺,後腿無力,只是前腿拖著走,強行扶起來,一鬆就又坐下了,有食慾,飼料放在嘴邊能採食,這是脊椎問題。可以給B族維生素和興奮神經的藥物治療。

  2二、不敢站

  鏈球菌,副豬,豬丹毒,口蹄疫都會引起豬隻站立時的疼痛,導致豬不敢站。

  1、鏈球菌、副豬引起的關節炎,有患處腫脹,發熱,可以穿刺來判斷,一般情況下,膿液是鏈球菌,黃色水狀是副豬,鏈球菌,丹毒對頭孢類抗生素敏感,用藥效果快,副豬治療效果較差,因為散發,血清類型較多,可用頭孢加喹諾酮類治療。

  2、口蹄疫,母豬蹄裂,會導致豬蹄部受傷,打青黴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地面墊上土或草木灰,防止地面打滑,一般過幾天就會恢復健康。

  3、腰椎輕微受傷,強行拉起,可以走兩步,可打抗生素和氟尼辛葡甲胺,要驅趕運動,如果不運動,可能導致癱瘓。

  4、人肚子痛知道用手按著肚子,豬肚子痛就會趴在地上,四蹄收於體下,出現這種體徵,可能是豬消化系統的疾病,可按腸胃疾病治療。

  3三、想站卻站不起來

  在養殖現場有時會遇到一些想站卻站不起來的豬隻,將其強行拉起時可以站立,但是四肢發抖,而這樣的豬是由於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的,需要補鈣補磷,同時需補充維生素。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分析集中常見的會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病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母豬產後癱瘓

  如果你家母豬剛生產完,在哺乳期時癱瘓不起,那很可能就是患了產後癱瘓。一般來說母豬日糧中含有較少的鈣、磷,或者二者搭配比例不當是造成母豬產後癱瘓的主要原因。

  治療: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輕,主要是後肢出現跛行,可及時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品質優良的骨粉和鈣片,並堅持每天進行1~2小時的驅趕運動,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

  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重,可靜脈注射100mL~150mL1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10%氯化鈣注射液,注意確保氯化鈣注入到靜脈內,不允許漏至皮下,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也可靜脈注射添加有適量維生素C和10mL20%安鈉咖的5%葡萄糖注射液。

  2仔豬八字腿

  生產中表現為仔豬出生後即後肢劈叉,呈犬坐狀,行走困難;少數表現為前後肢都趴地,根本無法站立。一般認為是母豬體內黴菌毒素蓄積,或者妊娠母豬飼料中硒、蛋氨酸、維生素E和膽鹼不足。

  治療:首先通過人工單獨護理保證其初乳的攝入,吃奶困難的可人工擠奶20mL餵給,吃足初乳後,先把兩後腿用膠帶拉到正常腿距固定,然後用細繩一端繫牢仔豬尾巴,另一端打活結栓在產床鋼管上,目的是強行讓仔豬後肢站立著地,防止其坐下。這樣就防止了被母豬壓死。母豬餵奶時及時將活結打開,護理其吃奶,一般2天左右便可成功。對於前後肢都是八字腿和弱小八字腿仔豬無治療價值,應及早淘汰。

  3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一般是在7到10月份高溫潮溼季節易發。其中關節炎型鏈球菌病表現一肢或多肢的關節腫脹、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

  治療:青黴素4萬單位/kg,肌內注射,每日2~3次,連用3~5天;或頭孢噻呋鈉,10~20mg/kg,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或用大劑量青黴素和鏈黴素混合肌內注射,連用3~5天。

  除此之外還可使用中藥治療,處方: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0g,金銀花20g。用法:水煎去渣,拌料飼餵,每日2次,連服2~3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