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18次停牌警示、賣房“續命”戶外巨頭探路者“難探明路”

日前,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05.SZ,下稱“探路者”)再次發佈《關於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這已是自去年8月以來,該公司連續18次發佈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因對前期未達預期的投資項目連續計提了較大金額的商譽、投資和資產減值,探路者2017年度、2018年度已連續虧損,若公司2019年度繼續虧損,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探路者表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已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48.95萬元,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

儘管對於今年扭虧為盈表現得十分樂觀,但靠出售資產努力自救的探路者還在謀求出路。不久前,公司引入具有國資背景新股東的行為再次引起關注。外界認為連續虧損的探路者為保殼不惜賣股,以此來引入新戰略投資方緩解資金壓力。

引入國資背景3.1億戰投紓困

12月23日,探路者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盛發強和王靜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北京通域高精尖股權投資中心(下稱“通域基金”)轉讓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合計6892.17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733%(剔除回購專用賬戶中的股份數量後,佔探路者總股本的7.80%)。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轉讓價格為每股4.5元,涉及轉讓金額約3.1億,交易完成後,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通域基金有權向探路者提名一名符合資格的董事候選人。

據披露,受讓方通域基金於今年7月16日註冊登記,是由北京通域合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域合盈投資”)作為執行事務合夥人管理的一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首期募資30億元(目前已獲認繳出資額8.02億元),總規模預計募資100億元。

記者從天眼查獲悉,通域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作人通域合盈投資具有地方國資背景,北京通州區房地產開發公司持有通域合盈投資40%股份,而前者的實控人為北京市通州區國資委。此外,通州區國資委還以同樣的方式持有通域基金另一合夥人北京集成電路尖端芯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38.37%的股權。

一位資深投資合夥人認為,戰略股東實際上就是引入國資紓困,主要是緩解大股東的資金壓力,對上市公司只有間接影響,大股東資金壓力減輕可以讓上市公司‘發生實控人變動的風險’減弱。

通域基金則表示,本次受讓公司股份主要系看好探路者的長期發展潛力,通過對公司的戰略投資協助其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等綜合競爭力,分享長期價值投資收益。同時,通域基金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加或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

“不務正業”連續虧損

實際上,近兩年來探路者為自救已加快回歸主業,大力剝離非主業業務。此外,公司還通過出售房產來緩解經營壓力,種種努力顯示出了公司正在竭力求生。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作為本土戶外品牌的探路者能否走出困境?尋求到一條發展的明路呢?

從探路者的發展過程來看,公司興起受益於中國戶外市場的增長。2009年10月30日,探路者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戶外用品第一股。從上市到2013年,探路者業績始終保持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09到2013年間公司營收增速均超過30%,淨利潤增長均值也超過55%。其中,2011年為業績爆發期,營收增長超7成,淨利潤更是暴增98.81%。

與此同時,國內戶外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2009年,國內核心戶外市場規模達到49億元,2010年增長了43%,規模達到70億元,2011年的增速更是達到了的57%。但從2015年開始,增速已經從此前的兩位數跌落至個位數。

而探路者也從2014年起營收增長明顯放緩,淨利由2013年的47.48%驟降至18.28%。2015年,公司首次出現業績下滑,淨利潤跌至2.6億。2016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由巔峰時刻的38.08億元下降至28.78億元,淨利潤則下跌至1.66億元。此後兩年,探路者持續虧損。

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探路者的業績下滑不能簡單歸因於服飾市場的低迷。從市場表現看,在高速增長後公司未能在戶外領域深耕,反而將大量資源傾斜於旅遊服務及大體育產業上,導致公司後續陷入困境,這是探路者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

2013年,探路者提出建設“戶外旅行綜合服務平臺”戰略構想,並在此後陸續對新加坡在線旅遊平臺Asiatravel、極之美、綠野網、廈門圖途、易遊天下等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建立起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大體育三大事業群。

拋售資產賣房“續命”

不過,此前投資的這些資產隨著公司經營逐漸惡化,之後又被探路者接連拋售。從2018年開始,探路者開始剝離旅遊、體育等副業資產,將廈門圖途、綠野國際等都以原股東回購的方式釋出股權。今年11月,探路者發佈公告稱以對價轉讓的形式讓出易遊天下29%股權給北京春光似錦管理諮詢服務中心(有限合夥)。

另外,探路者還通過出售房產緩解壓力。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擬出售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6號錦秋國際A座21層共1659.99平方米的公司自有商用房產,交易價格為7884.95萬元,資產出售為上市公司貢獻的淨利潤佔淨利潤總額的比例為44.29%。

探路者此前曾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資源發展戶外用品主業,還會夯實產品競爭力。據透露,公司還將逐步引進或者打造與現有品牌體系有較強協同互補關係的新戶外品牌,強化品牌精神,形成聚焦戶外國際化多品牌運營戰略。

前三季度業績表現以及此次引入3.1億的戰略投資,一定程度上讓探路者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但迴歸主業的探路者探到發展明路了嗎?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用品分會(COCA)認為,在全民體育的浪潮下,國內戶外用品市場卻持續多年低迷,究其原因,是運動服飾品牌、部分休閒品牌以及優衣庫、H M等快時尚品牌、將戶外類產品納入自身產品線,這將進一步擠壓傳統戶外品牌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達249.8億元,同比增速2.1%,出貨總額141.2億元,同比增速2.38%,連續7年下降,創下2002年以來行業最低增速。在此背景下,另一家戶外用品企業三夫戶外已連續兩年扣非後虧損。

廣發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在市場份額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以探路者為代表的國產戶外品牌未能建立起行業壁壘,難以通過產品休閒化開拓市場。在全球各個專業品牌在國內市場展開競爭的背景下,探路者將會面臨重大挑戰。

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創始人、總裁張慶認為,探路者近年來在品牌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功課,但從本身產品來看,無論是科技研發還是設計元素,還未建立起消費者期待的專業口碑。

那麼,在市場低迷,勁敵環伺、自身又因為盲目多元化錯失構築行業壁壘時機的情況下,探路者靠引入國資想要重回巔峰恐怕還遠遠不夠,面對前路一片荊棘,探路者能否探出一條明路令人擔憂。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