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截至2019年末,山西省下轄11個省轄市。在山西省歷史上曾經存在過8個“地區”,後來陸續撤銷,實施市管縣體制。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1、雁北地區:1970年-1993年

1970年雁北專區改稱雁北地區,地區駐大同市。轄大同市及大同(駐大同市)、陽高、天鎮、廣靈、靈丘、渾源、懷仁、應縣、山陰、朔縣、平魯、左雲、右玉等13縣。1972年大同市改為省轄市。雁北地區轄13縣。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93年7月,雁北地區正式撤銷,懷仁、應縣、右玉三縣劃歸朔州市管理,天鎮、陽高、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7縣劃歸大同市管理,實行市管縣體制。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2、晉中地區:1970年-1999年

1970年晉中專區改稱晉中地區,駐榆次縣。轄陽泉市及榆次、壽陽、盂縣、平定、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孝義、汾陽、文水、交城、中陽、離石、臨縣等20縣。1971年恢復榆次市,榆次縣遷駐長凝。將臨縣、交城、離石、汾陽、文水、孝義、中陽等7縣劃歸呂梁地區。1972年陽泉市改為省轄市。晉中地區轄1市、13縣。1999年9月,撤銷晉中地區和縣級榆次市,設立地級晉中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3、忻縣地區/忻州地區:1970年-2000年

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轄忻縣、原平、代縣、繁峙、五臺、定襄、靜樂、嵐縣、興縣、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等16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1983年,忻縣改為縣級忻州市,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2000年,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4、晉南地區:1970年-1970年

1970年,晉南專區改為晉南地區,1970年3月分設為臨汾地區、運城地區。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5、運城地區:1970年-2000年

1970年設立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原屬晉南專區的運城、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夏縣、聞喜、平陸、垣曲、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2000年6月,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6、臨汾地區:1970年-2000年

1970年,設臨汾地區,轄臨汾、侯馬2市和16縣。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縣級臨汾市。2000年11月,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7、晉東南地區:1970年-1985年

1967年由晉東南專區改置。轄武鄉、沁縣、黎城、壺關、晉城、陽城、沁源、襄垣、平順、陵川、沁水、高平、長子、屯留、長治、潞城等縣。行政公署駐長治市。1983年長治、潞城二縣劃歸長治市;撤銷晉城縣,改設晉城市。1985年撤銷,轄縣分別劃歸長治市和晉城市。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8、呂梁地區:1971年-2003年

1971年5月,呂梁地區組建,同時恢復方山縣,新增設婁煩、交口二縣;1972年4月,婁煩縣劃歸太原市;1971年10月,新增設柳林縣。1992年孝義撤縣設市,1996年離石、汾陽撤縣設市。2003年10月,呂梁撤地設市,同時離石市改為市轄離石區。

山西省曾短暫存在的8個“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