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腺癌的復發風險主要看哪些指標?

1846610


統計學顯示三陰性乳腺癌(TNBC)約佔全部乳腺癌的15%左右,常見於年輕的絕經前患者。TNBC的發生與年齡,種族,遺傳,腰臀比,母乳餵養方式以及胎次有關。



數據顯示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後相對較差,尤其對於復發轉移患者。與其他類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陰性乳腺癌在術後最初的幾年中,複發率較高,特別是術後3年達到最高峰,隨後複發率快速降低。三陰性乳腺癌的的局部復發後的遠處轉移率和死亡較其他亞型明顯升高,三陰性乳腺癌更傾向於內臟和肺部轉移,這也是復發轉移的患者生存期短的原因。



對於乳腺癌來說,預後指標主要有腫瘤病理分級、淋巴結狀態以及腫瘤大小等,但是對於三陰性乳腺癌(TNBC)來說這些指標價值不大。基於細胞增生相關的預後分子芯片檢測提示,病理分級不影響其預後。有研究顯示Ki-67高表達與TNBC的預後相關,另外諾丁漢足夠指數可能是TNBC的預後相關指標。另外還有一些相關變量如脈管浸潤,雄激素表達以及E-cadherin,包括TNBC的免疫相關信號等。



目前來說TNBC的治療主要是化療,對於晚期患者除了化療,還有靶向DNA損傷藥物治療以及抗血管生成、抗EGFR通路等治療。配合治療是一方面,癌腫本身對治療的敏感性更重要,如果出現化療耐藥治療效果也不很好。總之,這種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來勢洶洶,規範治療,密切隨訪都很重要。尤其是前2-3年,建議患者前兩年每3個月複查一次,2-3年再每6個月複查一次。


乳腺科王醫生


三陰乳腺癌治療上的確困難,因為激素受體都是陰性,又沒有靶點,所以對其他類型的乳腺癌非常有效的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都沒有效。對於復發的風險指標,主要有:腫瘤的大小、組織學特性(分級)、有無淋巴結轉移等情況。

關於三陰乳腺癌的治療,除了化療外,我提醒還有治療方法:中醫藥。

我想強調三點:(1)、三陰乳腺癌雖然複發率比較高,但長期生存率和無進展的生存率並不比其他類型的低;(2)、中醫藥技術對三陰乳腺癌的復發的預防和治療都有獨特的效果,除了中藥內服和外敷外,尚有一些外治手段,如針、灸、貼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醫藥需要堅持長期治療才有明顯的效果;同時,一般需要在乳腺癌的全程應用中醫藥,而不是到了全身轉移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被推給中醫院“你去吃中藥吧”……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3)、醫藥之外的方法--腫瘤康復,要佔重要的位置,如飲食、營養、情志、導引功等,最後是病人堅定的信念。


乳腺專家常旭博士


總體來講,三陰乳癌的預後還是比較差的。

之所有這麼講,是因為三陰乳癌無論是激素受體還Her-2表達都是陰性,術後沒有可靠的藥物可以預防,而且一旦出現復發轉移,除了化療以外,缺乏更有效的治療措施。

三陰乳癌的復發風險和其它類型的乳癌相似,主要和分期有關,其它還和腫瘤的分化程度、Ki-67的表達、有沒有脈管癌栓及術後是否有腫瘤殘留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講,腫瘤分期越早,治癒的幾率越高,一旦就診時分期晚,存在多發的淋巴結轉移,復發的風險就比較高了。

另外,三陰乳癌裡大約有30%的患者存在BRCA1的突變,也就是遺傳性乳癌,所以,建議三陰乳癌患者常規做基因檢測,明確是否存在BRCA1突變基因攜帶。對於這類遺傳性乳癌患者,除了傳統的化療以外,新型靶向藥物PARP抑制劑奧拉帕尼有著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經被美國FDA批准使用,這也可以說是三陰乳癌的一個福音啊。


深藍醫生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學行為和臨床病理特徵,其預後較其他類型差。

流行病學

多項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多發生於絕經前年輕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國婦女。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一種侵襲性病程,其遠處轉移風險高,內臟轉移機會較骨轉移高,腦轉移幾率也較高。三陰性乳腺癌的遠處轉移風險在3年時達到高峰,之後可能會有所下降。三陰生乳腺癌的中位腫瘤大小為50px,50%有淋巴結轉移。此類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多為3級,細胞增殖比例較高。

檢查

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

目前還沒有特有的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指南。因此其治療一般按乳腺癌常規標準治療進行。

1、化療

與其他類型乳腺癌相比,化療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率較高,但如果只是常規的標準治療,其預後依然較差。

2、輔助化療

EC序貫多西他賽化療有較好的療效。紫杉類藥物對三性乳腺癌有一定的療效。鉑類藥物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可是有效的,如順鉑輔助化療也有相當療效。

復發風險指標

病理報告中不同免疫分子指標直接與預後相關;腫瘤組織中免疫分子與三陰性乳腺癌予預後有關;特異性疫苗NY-ESO-1,MAGE-A3疫苗已經進入三期臨床研究;TAMs,TMs,LAG-1與免疫抑制有關;CD23與腫瘤進展有關;化療如果能促進CD134,CD137CD27,CD30等分子表達,預後較好。


科普乳腺知識,呵護女性健康,獲得更多乳腺專業知識,可以持續關注乳腺專科醫生,更多你所期待的專業科普知識不斷更新


乳腺專科醫生


er,pr,her2,都是陰性,三陰性乳腺癌,本身預後就相對差。除了看免疫組化,還要看病理分期,t腫瘤直徑,n腋窩淋巴結是否有轉移,m是否有遠處轉移。

腫瘤越大,組織學分級高,ki67值高,淋巴結轉移越多,年紀輕,預後相對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