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全國重點大學是一個曾經的歷史概念。

在改革開放後的1978年,全國確定了88所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這些學校代表了我國大學的最高水平。

這88所重點大學在後來的985,211評選中,有10所學校慘遭淘汰,未能被評選上一流學校,直接降格成非211大學。

這十所學校分別是湘潭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陝西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江蘇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中國音樂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這些未能被評上211的大學有的是因為特殊原因,比如江蘇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因為整個江蘇省已經有11所大學被評選為211大學。

名額有限,再加上需要平衡全國的高校教育資源,因此他們在評選中雖然實力達標,最終還是未能取得211的頭銜。

但隨著雙一流的評選,使得我國高校教育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這當年的10所被淘汰的大學裡面,各家的表現也均不相同。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雖然當初未評上211並不是因為實力,而是為了平衡,但這些年來,該校奮發圖強,無論是科研還是教學都成果斐然。

在2017年入選首批雙一流。2018年,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為了國科大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並在2019年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同樣第一批入選雙一流的還有中國音樂學院。這是所藝術類的專業性大學,當初因為不是綜合類大學,故未能入選211,這次重回雙一流也算是為學校正名了。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但也有些大學在這次雙一流評選中非常可惜。比如西南政法大學。西政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校,有著極其輝煌的過去。

這所學校為我國培養了無數的政法界人才,在我國南方影響極大,特別是廣東省,西南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但自從落選211以來,西政一直不溫不火,但在2010年,西政錯失了再次崛起的機會。直接導致了大量優質師資力量出走。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比如西政7君子就去了湘潭大學,大量的優秀法學教授先後出走到重慶大學。西政人才流失嚴重,有種被掏空的感覺。

這次雙一流評選,雖然西政一樣也有A類學科,但依然再次落選,這和這些年該校的狀況不無關係。

雖然說,任何一所大學,不應該看重這些頭銜,而應該把精力花在科研和教學上。一樣可以得到大家認可。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頭銜代表著評比結果,也代表著國家層面的認可。最直接的利益就是財政撥款和高考中更容易吸引優質生源了。這兩項,一個是人才,一個是錢財,都是大學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儘管這10所大學都有各自曾經的輝煌,但那畢竟已經過去,在現在的競爭下,重新找回當初的霸氣,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10所大學從全國重點被降格成非211,現幾家又重新回到了雙一流

在這點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中國音樂學院已經走在前頭了,希望剩下的幾家奮起直追,爭取在第二次雙一流評選中找回自己曾經的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