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暉隔空喊話李想:未來Top3一定有威馬

蹭熱點,威馬是一把好手。

幾個月前,特斯拉公佈國產版車型售價,威馬@特斯拉,並表示“中國製造≠中國製造”。

如今,舊戲重演。

1月7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張截圖,並表示“願和王興兄弟打個賭,威馬一定會是Top3之一。”截圖是美團創始人王興公開發表的一段言論,他預測,未來中國車企格局將會是3家央企+3家地方國企+3家民企+3家新勢力的格局,而3家新勢力則是理想,蔚來和小鵬。

沈晖隔空喊话李想:未来Top3一定有威马

目前交付量排名前三的威馬不在其中,沈暉顯然不服氣。但和蹭特斯拉流量的結果一樣,這一次的主動迎戰,換來的仍然是網友不留情面的吐槽。

“沈暉在碰瓷?威馬算了吧。”

沈暉這條微博發出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有42條留言,讓似乎不會留言管理的沈暉更絕望的是,留言中的一多半是不折不扣的黑粉。

“除非開除陸斌(威馬高級副總裁,編者注),才有0.1%的可能,要不然必死無疑,還前三……”“威馬的品牌建設做的是最差的,蔚來和理想比小鵬高一個檔次,小鵬又比威馬高一級。”“能留下來的一定是靠由內而外的顏值,威馬就算了吧。”“沈暉什麼時候能不碰瓷?什麼時候別貶友商,威馬才有可能進一步做大,威馬做不大的根本原因在於領導人的格局。”

威馬的人緣一直不好。

2019年廣州車展上,沈暉放下豪言:“威馬的目標就是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盈利的造車新勢力。”隨即就遭到網友反駁:“想盈利就別造車。”

2019年的上海車展上,威馬EX5Pro正式上市,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對於EX5 Pro,威馬採取了限量銷售,數量為3000輛。“飢餓營銷”又遭到了網友的奚落,“它是知道自己賣不出去,給自己留面子呢。”

沈晖隔空喊话李想:未来Top3一定有威马

隨著自燃、漏風和時速門等事件的頻頻爆出,威馬一時間遭到了很多用戶的退單。

美團的私心

王興的言論並非毫無原因。支持李想的理想,王興還有著真金白銀的投入。

2019年8月16日,理想汽車宣佈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王興作為領投人,個人就投入了將近3億美元,佔股10%。

因此,在經歷了摩拜鉅虧45億之後,王興的這番言論並不只是預測,更可以看作是希望。對於理想的希望,也是對於他自身投資的希望。

在共享化逐漸興起的年代,似乎誰都想來出行市場分一杯羹,美團自然也不能放過。

沈晖隔空喊话李想:未来Top3一定有威马

早在2017年年初,美團APP的打車入口就已經正式上線,將上海、南京等作為首批運營城市。雖然一開始以價格戰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消費者,但奈何有滴滴這頭巨獸在前,砸出了幾十億,卻仍然表現平平。

隨後,2019年4月,美團又開始像高德地圖學習,開啟“聚合模式”,即用戶使用美團打車APP,便可一鍵呼叫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不同出行服務商。

不過,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佈局出行市場的道路上,美團並不是沒有想到過威馬。2019年1月,美團就曾與威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將威馬EX5引入到其美團打車平臺,並且希望能夠攜手構建完善的新零售體系,覆蓋購車、用車、租車在內的多個消費場景。

曾經的兄弟,轉眼卻將自己拋在腦後,對於王興這種“愛過”的行為,沈暉似乎有些不甘。

選擇理想,或許是由於王興對其技術的看好,畢竟美團的目標並不只在“吃喝玩樂”之上,早在2017年王興就曾表示,美團會將業務重心放在無人配送和人工智能上,而理想規劃中的L4級自動駕駛Robotaxi車隊便是美團在佈局出行市場中的必殺技。

2019年交付目標不足20%

不管沈暉怎樣信心十足,市場交付量卻是最好的反饋。

2019年前11個月,威馬共交付車輛15355輛,對比其年初定下的10萬輛交付目標,僅完成了15.35%。

沈晖隔空喊话李想:未来Top3一定有威马

但不得不說,即使這樣完全不達標的成績,在造車新勢力的排名之中,依然以領先小鵬汽車2000餘輛的成績排在第二位。

這不僅僅是威馬一家的困惑,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均遭到了重創。即使是往日穩居新能源汽車銷量首位的比亞迪,去年前三季度銷量也下滑了9.17%,更是被特斯拉一舉超越,退居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第二位。

更不用說平均月銷量僅為千輛的新勢力們了。

如今,理想也已經完成了第一個月的交付,雖然姍姍來遲,但好在超過1000輛的成績,與初次交付量僅有幾十輛的其他新勢力相比,已經遙遙領先。

後來者理想能否居上?威馬又能否打破王興的預言?

或許沈暉在接受訪問時說過的一句話可以作為答案,“如果未來兩年我們還站不穩腳跟,那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我們不爭氣,是自己的毛病。”

面對特斯拉和眾多巨頭的湧入,未來的路只能靠自己。誰能率先突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或許兩年後可以見分曉。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74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