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職業交易員的“愛恨悲歡”

掌控億萬資產,出入高檔寫字樓,身藏碩大電腦顯示屏後,將資產價格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是好萊塢大片《大空頭》塑造的專業交易員的形象。

他們自帶神秘感,就像特工一樣高深莫測,又像西部“掘金熱潮”中的暴發戶一樣光芒萬丈。在普羅大眾眼中,他們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群人。

然而,光環背後,他們更像是猛獸出沒的原始森林裡的獵人與獵物。他們在狩獵,他們同樣也是獵物。

1、手捧信仰走來,腳踏失望離開

2018年年初,區塊鏈革命之風傳遍神州大地,任職於某知名創投的張航毅然辭職下海,決定在區塊鏈行業紮根。通過深度市場調研,張航發現大量項目方對“市值管理”需求旺盛。資方工作背景的張航拉上2000個BTC的資本,組建了自己的市值管理團隊。張航的入場,實際上代表了在傳統資本對幣圈的認可,即便當時處於牛市末尾。

2018年上半年,2000個比特幣價值1億左右。

市值管理之所以需求強烈,根本原因是項目方擔心資產價格不合理,而自己又沒有能力和工具管理市值。

張航的團隊給項目方開出了兩套方案:(1)用項目方資金進行市值管理,團隊直接參與利潤分成;(2)團隊自有資金,市值管理團隊定目標,比如翻倍退出,其他盈利都歸項目方。

“不就是一些市值幾千萬的項目嘛,不難。”市場的火爆,加上資方人脈,讓張航信心滿滿。

事實上僅僅在2018年上半年,通過市值管理,張航團隊就淨賺了超過1100個BTC。

“開局非常好!”

如果故事照這樣的劇本一直寫下去,張航預計在2018年年底他們就能賺到2000個比特幣,讓投資本金翻倍。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到了2018年下半年,比特幣價格在6000到8000之間橫盤,入場人數的減少,讓整個行業的活躍度降到了冰點。

正是市場的原因,導致項目方、市值管理、用戶的利益都遭到了損害。市場的不景氣,導致張航的團隊損失了此前所有盈利,還搭上了投資方的500個比特幣。索性他就把剩餘資金全數退回投資方,清算完事兒。

至於此前管理過的項目,只能任由散戶一點點把盤面砸穿,那些曾經火爆一時的項目,都是這樣變成了死盤。

市值管理的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

在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男主角喬丹·貝爾福特生活侈靡,在充滿毒品和慾望的金錢世界裡,喬丹憑藉巧舌如簧獲得巨大成功,與事業夥伴們遊走在灰色地帶獲利頗豐。看了此片,觀眾可能認為交易員的生活狀態簡直“爽”到一批,恨不得立馬試上一試。

然而,現實世界中交易員的生活狀態遠談不上奢靡,甚至說非常樸素,他們甚至都不在高檔寫字樓辦公!

2、文交所的交易員告訴你

“交易高手們都不會刻意包裝,騙子們才會用高檔寫字間裝點門面。”有著8年交易經驗的職業交易員楊明告訴OKEx情報局。

楊明認為,真正的交易員遠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高大上”,更不可能去過什麼奢靡生活,真實生活中他們甚至有點像“網癮少年”,你看到的他們,很可能眼圈發黑,身體發福,特別是那些注重短線交易,需要不斷盯盤的交易員們。

币圈职业交易员的“爱恨悲欢”

由於需要專注行情變化,就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坐在電腦前,金融市場上的國際大盤,例如黃金、外匯、原油等交易品種交易最活躍的時間就是國內時間的下午到第二天的凌晨時分,因此熬夜也在所難免。

“短線交易員們的生活就像是出沒於夜晚的幽靈,顛倒時差的生活習慣怎麼也無法與高大上聯繫起來。”

據楊明介紹,幣圈交易員們的生活可能更加沒規律,因為比特幣屬於全球性流通的盤子,流動性又好,交易人數多,全天24小時不停盤,活躍度也大。因此理論上說,幣圈職業交易員的生活會更加沒規律。

筆者曾有過短暫的與幣圈專業機構共事的機會,也親眼見證了交易員們的作息:交易團隊共有9個人,全天24小時三班倒,每班3個人,全年365天連軸轉,每年大年初一放假1天,辦公室的大沙發就是交易員們的臨時床。

所以他們會有黑眼窩,會有啤酒肚,也會有一頭蓬亂的頭髮。

2012年楊明剛剛開始自己交易員生涯時,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苦熬”期。跟著“師傅”做內盤農產品現貨時,一天至少下單500次。楊明說,“這種盤做到後面,就跟打遊戲的感覺一樣了,拼的是手速,就像小時候打超級瑪麗那種感覺一樣。”

當人們覺得交易員都是西裝筆挺、光芒萬丈時,那些真正的高手交易員可能正穿著提拉板與半截袖,睡眼惺忪地出沒於你家小區隔壁的生活超市,正採購這一週所需的生活用品,還時不時拿出手機低頭查看當下走勢,以免錯過該有的行情。

但是對於長線交易交易員來說,情況則截然相反。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長線高手,晚上10點準時睡覺,早上6點準時起床,平時時間就是健身游泳、看書寫字,幾個月不交易但交易一單就是十幾個月或者半年。”楊明告訴OKEx情報局。

這就是交易員們大概生活,雖不至於苦不堪言,但絕不是光芒萬丈。

币圈职业交易员的“爱恨悲欢”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主人公喬丹·貝爾福特光芒萬丈的形象

“我非常不建議人們選擇交易員這個職業,因為太難了。”楊明告訴OKEx情報局,“因為這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與實戰能力,需要學習技術理論與基本面分析,更需要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即便這些都做到了,也不一定保證賺錢。”

光是技術理論就多如牛毛,包括K線基礎、酒田戰法、技術指標、劃線分析、西方形態、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蝴蝶理論、纏論等,更有甚者甚至融入了佛家心法和道家周易推演等內容,這些屬於技術層面。

基本面分析則是另外一們學問,包含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金融學、企業行業分析、企業財報、大宗商品的產地供需、地緣政治,這些知識可能不必全部精通,但想要成為優秀交易員,這些領域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內心強大也非常重要,在楊明看來,技術分析永遠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心態把控,你要有持倉的耐力和砍倉止損的魄力。每個人都有貪婪和恐懼的心理,盈利時持倉拿不住,因為害怕盈利拿不到總是想落袋為安,虧損時死扛,希望把虧損的倉單扛回來。

交易難,難於上青天!是楊明常常掛在嘴邊,以提示那些新入行的年輕人注意風險,為加深印象,還時不時提起那些曾經輝煌卻又傾家蕩產的悲慘案例。

誠如傑西·利弗莫爾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中的描述:“在華爾街,沒有什麼事是新奇的, 這是因為投機事業已像群山一樣古老了,股市上今天發生的事過去發生過,而且將來還會再發生。”

在這個交易市場,關於交易員的所有的愛恨悲歡都已經發生過了,現在正在發生,未來還會繼續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