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出現“逆勢”漲價,專家建議春節前後該出手要出手

截至目前,春節臨近,國內玉米市場呈現出華北和東北價格走勢兩極分化的態勢。其中,華北地區的賣糧高峰尚未結束,價格承壓;東北地區則受當地企業和國庫影響,價格堅挺,兩大主產區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行情。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基層糧源出貨加快,而各地區的售糧進度極不同步,加上中間渠道庫存極低,貿易商心態一旦發生轉變,玉米價格將迅速扭轉趨勢。目前唯一壓制市場價格的就是,可能出現在年後的最後一波賣糧小高峰,而且大概率會陸續有貿易商出來接盤,本年度價格的最低點很快就會出現,基層糧源可能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快速消耗,特別是乾糧可能成為中長期市場的緊俏品。

一、天氣成為晴雨表,工廠調價看雨雪。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玉米市場的供需雙方的節奏開始同調,行情小幅波動,落幾天漲幾天,而行情變動的拐點就是天氣。最近一週來看,玉米市場節奏發動機在上週一到週五是每天都在落,門前排隊車輛一度達到1600餘輛,多家工廠滿倉,不斷降價,而供應則是越降越賣,直到週末一輪雨雪天氣,才止跌企穩。當然,天氣固然會導致工廠漲價,但眼看著過年了,很多工廠備貨順利,對收購也沒什麼想法了,這也是雪都下3天了,沒幾個工廠漲價的原因吧。據瞭解,最近兩天,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到貨量仍沒有好轉,雨雪天氣導致物流受阻,讓很多深加工門前車輛幾乎為零,天氣因素再次開始拉動玉米價格。1月8日,壽光金玉米、諸城興貿、臨清金玉米、平原福洋等企業出現20元/噸左右的漲幅,後期重點關注天氣轉晴後的到貨情況。

二、擔憂年後大跳水,基層糧源加速上量。

整個2019年,玉米市場像見了鬼,中上游是一茬又一茬的被收割,躲過行情鐮刀的很少。導致19/20年度的玉米市場中,在去年像打雞血一樣搶糧的中間商們居然開始謙讓起來,收購慾望極其低下,市場的風向也是一邊倒,對玉米行情極度看空,尤其是對年後市場,都害怕來個“19.2.20事變PLUS”。農戶成為持糧主體了,但農戶也害怕年後崩盤,賣壓很大。震盪的行情就像振動篩,幾輪拉鋸就擊垮了供應端的預期,不斷把農戶兜裡的糧往外震,上游走貨進度不斷加速,餘糧越來越少。

三、風向轉變構藍圖,養殖復甦成焦點。

在近期同玉米貿易鏈各方的交流中發現,之前對2月市場的看空使得渠道庫存及工廠庫存的備貨打法都十分極限,張開口袋等著年後氣溫回升時撿“死魚”,都研究2月抄底,那之前的看空預期可能就要打個折扣了。市場主流風向開始從對年後初期的極度看空轉為謹慎看空,一些餘糧飛速下降的地區,開始有貿易商擔憂之後搶不到糧,有意做庫存,資金也開始活躍起來。同時,雖然非洲豬瘟依然有沒有疫苗,但各方對養殖的復甦都報著樂觀的態度,都認為在各種政策的東風吹拂之下,存欄會扶搖直上九萬里,對玉米的需求也會復甦。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前兩天在長春舉辦的公益性飼料糧拍賣成交不錯的原因吧,銷區擔憂跟不上產區的搶糧節奏,6月末的最後出庫日可能正是參拍主體想要的。另外,比當前階段玉米主流行情還要高的成交價也能體現出對後期行情看好的預期。

綜上所述,天氣而起的行情將有天氣而止,而且天氣帶起的利潤空間能不能實打實的落到上游兜裡還真不好說,在地趴糧集中衝擊之前,在二師兄王者歸來之前,市場依然是不缺糧,沒需求的狀態,更別提不斷添堵的是否大量進口美國玉米及其他替代品問題,市場還是謹慎看空,糧質差的地趴糧能跑就跑吧,長遠的未來固然美好,但地趴糧堅持不到那時候,賭年後高風險低收益,自然幹倒是有機會。(綜合中國糧油信息網、糧農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