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來的?

關注國哥


地球屬於太陽系,而整個太陽系都是從原始的太陽星雲演化而成的,當中心的原始太陽在引力所用下形成以後,太陽星雲周邊的物質也開始聚合,地球等行星就是這麼來的。

幾十億年前,當旋轉的太陽星雲的中心在引力作用下,不斷聚集,最終形成太陽以後,在距離太陽較遠的星雲周邊,一些物質就開始凝聚成液體或者固體顆粒,隨著不斷的碰撞和聚集,慢慢會形成所謂的星子,也就是直徑在數百千米的天體,當星子繼續相互租用,最終聚集合併成團,在引力作用繼續收縮,就成形成了地球這樣的行星。

地球和臨近的火星,金星,就是這麼形成的。早期的地球不斷遭受彗星,隕石小行星的撞擊,也帶來了大量的水冰,有了地球上的海洋。隨後,地球進入了相對平靜的成型期,有了週期性的地殼運動。當地球有大氣和海洋之後,地球上在35億年前就出現了生命。

相信看完這個地球是怎麼來的,你會有新的問題,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量子實驗室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早在幾十億年前就已經誕生,並擁有了生命,,隨著科技的提升,關於地球的誕生也有不同說法。

1.彗星碰撞說

在很久以前,一顆彗星進入太陽內從太陽上面碰撞下來,包括地球在內的幾個不同行星。

2.隕星說

此學說認為隕星積聚形成太陽和行星。


3.宇宙星座說

1796年,法國拉普拉斯在《宇宙體系論》中提出,認為星雲積聚,產生太陽,太陽排出氣體物質而形成行星。

4.雙星說

此學說認為除太陽之外,曾經有第二顆恆星行星,行星都是由這顆恆星產生的。

5.行星平面說

此學說認為所有的星星都在一個平面上繞太陽轉,因而太陽系才能由原始的星盤而產生。


6.衛星說

此學說認為,海王星,地球,土星的衛星大小基本相等,也可能存在過數百個和月球一樣大的天體,他們構成了太陽系,而我們已知的衛星則是被遺留下來的未被利用的“材料”!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星雲甲數也暴露了不少的不能自圓其說的新問題——逆行衛星和角動量分佈異常。根據天文學家觀測到的事實在太陽系的系統內太陽本身質量佔太陽系總量的99.87%,角動量只佔0.3%。而其他九大行星,以及所有的衛星,彗星,流星群等,總共佔太陽系總質量的0.13%。但他們的角動量卻佔99.27%。另外,現代宇航科學發現越來越多的天空星體互相碰撞的現象,在1979年一顆彗星以每秒56萬米的高速直接衝撞到太陽當中12小時之後,彗星就無影無蹤。



既然宇宙間存在天體相撞的事實,那麼彗星碰撞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確切的定論證明地球是怎麼來的。


深渡i


每次都讓我回答這樣的問題。好害羞!像我腦洞這麼大的人,哈哈哈!有幾個問題很奇怪。第一,天體為啥都是圓的?

有人會說,萬有引力,那麼第二個問題:星球到底來自哪裡?總不能在宇宙中有一地球的物質在一起,就會自動合成一個星球吧。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地球哪裡來的,我們就弄清楚天體如何誕生。

我們假想所有的天體核心,有一個引力產生的東西。姑且假設有。奇點產生大爆炸後不僅僅產生了物質和宇宙,同時又不知道多少個強力引力粒子誕生,他們膨脹移動的同時將離自己身邊近的物質都吸附在自己周圍,根據引力不同,產生天體大小不同。萬有引力本身是所有物質都有會產生引力,不過我們所看見的天體核心引力更強,從而出現了天體,星系,星雲。而為什麼是繞著轉,而不是撞上去呢?因為引力達到了臨界值。也就是飛不走,也不會撞上去這種!

彗星內部有引力粒子嘛?

有,可能不止一個,互相吸引。

引力粒子是啥?

我瞎編的。以上都是一派胡言,哈哈哈


Juziyu


地球開始形成46億年前,原始太陽系中的氣體雲星盤,星際塵埃,形成了太陽系的其他部分,包括我們的地球。事實上,地球仍然在形成過程中,它內部每時每刻都在運動,還有板塊運動等等。


太陽形成於一團塵埃和氣體的雲中,由於自身的引力,這些塵埃和氣體繼續向中心塌陷。這使得它經歷了聚變過程,並釋放出光、熱和其他輻射,達到一定規模後形成了恆星。在這個過程中,圍繞太陽的剩餘氣體和塵埃開始形成較小的塵埃團,這個現象日積月累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的行星。



地球在46億至44億年前的最初階段經歷了巨大變化,到38億至41億年前,地球已經擁有一個大氣層,但是不是現在我們理解的大氣層,另外,原始海洋出現在這一時間左右。地球形成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前寒武紀,前寒武紀分為三個部分:冥古宙、太古代、元古代。

在前寒武紀期間,地球熱量和壓力非常高,表面其實是一種熔岩岩漿的液體形態。在45億至38億年前的這個時間段,地球不斷地受到塵埃和碎片,比如小行星、流星和彗星的轟炸,直到它完全形成一個固態球體,並開始冷卻下來。



科學家繪製的原始生命想象圖

地球早期的大氣很可能與木星的大氣層相似,木星大氣中含有氫、氦、甲烷和氨,對人類有毒。)當地球開始以固體形式存在時,它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天氣太熱了,大氣中的水滴無法形成地表水或冰,所以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存活下來。 地球后期階段的大氣主要是由地球的火山噴發產生的揮發性化合物(如水蒸氣、一氧化碳、甲烷、氨、氮、二氧化碳、氮、鹽酸和硫)的氣體釋放出來的,這一階段的大氣還是沒有氧氣。



三葉蟲化石

大約41億年前,地球表面或地殼開始冷卻和穩定,形成了具有岩石地形的固體表面。隨著地球開始降溫,雲層形成了大量的雨水,形成了海洋。(還有一種可能是原始海洋是在45億至38億年前不斷轟擊帶來的,現代科學研究證明C型小行星上蘊含著大量的水,彗星也有冰。)


在38億至25億年前,太古宙時期,第一生命開始出現,陸地開始形成。地球初始生命形態是細菌,它們可以在這個劇毒大氣的時期中生存下來。 太古宙末期,也就是大約25億年前,氧氣光合作用開始出現,第一批享受這一過程的是藍藻。

所以,第一生命來自海洋,也可能是湖泊,科學論點和依據不同,地球生命離不開水。

直到大約5.5億年前,超級大陸開始形成並穩定下來,我們可以叫它泛大陸,泛大陸形成於大約2.25億年前,演變為我們今天所知的七大洲。 這個時候,氧氣創造的條件允許大多數生命生存下來。到元古代末期,地球在其進化過程中一直延續到我們目前的時期,也就是全新世時期,或人類世期,也被稱為人類時代。



因此,總結來說大約5億2500萬年前,寒武紀開始了。在此期間,生命呈爆炸式增長,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展了幾乎所有主要的動植物群。大約4.98億年後至220萬年前-出現了第一個現代人類物種。


宇宙與科學


地球已經是一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約在30—40億年前,地球已經開始出現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後來逐漸進化,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378.14公里,比極半徑長21公里。 \n  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n  地球就像一隻陀螺,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著。她的自轉週期為23小時56分4秒,約等於24小時。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公轉,她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的半長徑達到149,597,870公里。 公轉一週要365.25天,為一年。 \n太陽系在大約50億年前誕生後,大約過了5億年,地球開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後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獲得的星子是比較冷的,但是每個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

運動

能量,這種能量因衝擊轉化為熱能;另外,由於星子的堆積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內部受壓縮,消耗在壓縮內部的能量轉化為熱被保存下來;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等的衰變產生的熱積累,地球開始變熱,並最終導致大部分地區溫度超過鐵的熔點。原始地球中的金屬鐵、鎳及硫化鐵熔化,並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從而形成液態鐵質地核。  隨後,地球的平均溫度進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內部大部分物質熔融,比母質輕的熔融物質向上浮動,把熱帶到地表,經冷卻後又向下沉沒,這種對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質 移動,使原始地球產生全球性的分異,演化成分層的地球,即中心為鐵質地核,表層為低熔點的較輕物質組成的最原始的陸核,陸核進一步增生、擴大形成地殼。地核與地殼之間為地幔。分異作用是地球內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導致了地殼及大陸的形成,並導致大氣和海洋的形成。  氫和氧結合成的水,原先潛藏於一些礦物中。當原始地球變熱並部分熔融時,水釋放出來並隨熔岩運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氣狀態逸散,其餘部分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進程中逐漸充滿大洋。在原始地球變熱而產生分異作用的過程中,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的氣體形成了大氣圈。早期地球的大氣圈成分與現代不同,正是由於紫外輻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氣成分之間發生反應,從無機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然後發展成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的多分子體系,再演變成細胞,生命得以開始和進化。  經過早期分異階段,地幔固結,原始地殼和大陸發育,並形成了大洋和大氣圈。  地核和地幔的變化對地球磁場的變化起主導作用。地質構造演化,板塊的形成與運動,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現象說明,地球內部處於熱學和力學不平衡的狀態,存在巨大的力源,使運動持續不停。  地核的兩個可測的物理特性是磁場和熱量。地核通過兩個重要的直接途徑對地幔產生影響,一是向地幔底部提供熱量,激勵地幔深處的熱對流,即熱的輸出是通過傳導與對流;二是對地幔施加一種機械的轉矩,這種相互機械作用和包括大氣運動等在內的其他地球過程,決定了一天的長短變化和地球轉軸在空間的定向。  地幔對流是發生在地幔中的一種熱方式,也是一種地幔物質的運動過程。地幔中的這種熱對流作用是地球內部向地球表面輸送能量、動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很可能就是地球演化的驅動力。  地球的最上層是厚約100公里的堅硬岩石層,稱為岩石圈,它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層,其物質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體介質長期處在高溫高壓環境中會具有流變特徵,整個低速層便可以發生流動變形,故稱為軟流圈,其下界深約220公里。岩石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構造活動帶割裂的、持續不斷地相對運動著的若干剛性板塊。最早曾將全球岩石圈分為6個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澳板塊和南極板塊。這些板塊的邊界並非大陸邊緣,而是海嶺、島弧構造和水平斷裂。除太平洋板塊完全是水域外,其餘都是海陸兼有。絕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發生在板塊邊界處。板塊構造對大陸陸塊的聯結和分離,對生物物種的遷移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板塊大地構造學說認為:地球上層的大地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主要是這些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板塊變形主要發生在它們的邊界部位,板內變形主要是大範圍的造山運動。地球表面有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以及大西洋中一條很長的弱地震帶,這些地震帶正是板塊的邊界。  美洲、非洲、歐洲和格陵蘭在2億年前的很長時間裡都是連在一起的,約在2億年前才開始分裂,後來擴張形成大西洋,這種過程叫做"離散";而印度板塊還只是"到了距今0·7—0·6億年前才漂移到亞洲附近,隨後與歐亞板塊產生相互碰撞。這種過程叫做"匯聚"。板塊會分離和碰撞,還會沿轉換斷層相互滑動,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關鍵。  在板塊碰撞過程中,重的大洋岩石圈向較輕的大陸岩石圈之下的地幔中插進去,稱為"俯衝"。正是因為印度板塊的俯衝,使我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隆起成為全球地殼厚度最大的、陸地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地區,對全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板塊的匯聚和離散及其持續不斷的運動,給形成礦產造成了許多有利條件。在匯聚區,岩石圈俯衝到大陸或島弧下發生重熔,含礦溶液上湧。世界上許多硫化物礦床都與板塊匯聚有關。在島弧與大陸之間的邊緣海區,沉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創造了生油條件,我國東海、黃海和南海就是這類地域。板塊的離散邊界是新海底產生的地方,海水侵入岩石裂隙,溶解地幔上湧的物質,產生熱水礦床。


灰厄


答:關於地球的起源,科學上已經有嚴謹的理論,認為地球誕生於50億年前的太陽系原始雲,在太陽形成後,由一些殘留物質聚集而成。


在歷史上,關於地球的起源有過很多假說,比如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在十八世紀就在他的著作《宇宙體系論》和《天體力學》中,提出太陽系形成於一團星雲,星雲因萬有引力作用逐漸聚集為恆星和行星。

在十九世紀初,英國著名科學家開爾文,就根據拉普拉斯的星雲說,推測地球誕生時為一團高溫的熔岩,然後經過長時間的冷卻成為現在的樣子;開爾文甚至還根據熱力學原理,計算了地球從高溫熔岩冷卻為現在所需的時間,大概是4億年,以此估算出地球的年齡,實際上這個模型是錯誤的。


現代天文學認為,在50億年前,太陽系還是一片原始星雲,原始星雲來自於更遙遠的一次超新星爆發,那次超新星爆發給太陽系原始星雲提供了豐富的重元素。

然後經過數億年的演化,原始星雲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開始聚集,並保持一定的角動量,而在星雲中心,就形成了我們的太陽,我們太陽誕生於45.7億年。


然後殘餘物質圍繞太陽運轉,在不同的軌道上聚集形成了不同的行星,根據鈾衰變為鉛的性質,科學家找到特殊岩石研究其鈾和鉛的含量,推測出地球的年齡為45.5±0.7億年。

地球形成後不久,又捕獲了屬於自己的衛星——月球,在30多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單細胞生物比如綠藻,這些單細胞生物逐漸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環境,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爆發事件,從此地球生命繁榮發展,直到人類出現。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地球

地球屬於銀河系太陽系,處在金星與火星之間,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顆衛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環境,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理解。宏觀層面上是指地球在天體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微觀層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

地球至太陽的距離是刻意安排的。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一億四千七百萬公里,這個距離恰好是地球需要吸收太陽能的距離,太遠了,地球就會變成冷庫,太近了,地球就會變成火焰山。

寒冷的冬天每個人都有烤火的經驗,你與火源之間的距離將根據火勢大小來決定,太近了,你會熱得受不了,太遠了,你的身體吸收不到熱量,根據身體的感覺你會自動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得到適度的熱量又不覺得受不了的距離。

現在,你計算一下,把你自己想象成地球,把火源看成是太陽,這個比例是多少,假如這個比例值是X,那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比例恰好也是X。

這就是說,地球至太陽的距離是刻意安排的,並不是偶然形成的,那麼,除了上帝,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

地球的自轉是有意安排的,自轉的速度是經過精確的計算確定的。

我們若一直面對著火源烤火,就覺得身體的前部很舒服,但背部仍覺得寒冷,這時我們就下意識地轉過身來,讓自己的背部對著火源,過一會兒,又不由自主地把身體轉動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坐在一個能自動旋轉的椅子上,讓身體的四周都均勻地輪換著面對火源,是不是很理想呢?此外,這個旋轉的椅子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我們受不了,不僅會發暈,而且也看不清周圍物體,更危險的是容易把我們從椅子上摔下去,太慢了也不行,一面已經烤得很熱了,另一面急需熱量,而椅子卻尚未轉過來。那麼,肯定我們能找到一個最佳的旋轉速度,既讓人感到舒服,沒有什麼不適,還能讓整個身體獲得均勻的熱量。

地球自轉的速度恰好是理想的速度。它每分鐘以近28公里的速度自轉,24小時自轉一圈,這個速度既能讓東西各半球都能獲得均勻的熱量,也能讓動植物和人有一個休息和勞作的時間。假設這個地球不自轉,那麼東半球將永遠面對太陽,熾熱難熬,而西半球將是永恆的黑夜,寒冷難忍,反之亦然。若自轉速度太快,比如說12小時轉一圈,那麼,早晨、中午、傍晚、夜間的時間分別只有三個小時,我們尚未睡醒,太陽已經日上三竿了,等我們睡足了爬起來一看,仍黑夜茫茫,我們是起來呢還是要繼續睡下去?若地球自轉速度太慢,比如說36小時轉一圈,18小時白晝,18小時黑夜,不要說植物光合作用的時間太多或不夠,氣候異常,僅就人來說,我們如何安排作息時間?

地球的自轉和自轉的速度是上帝特意精確安排的,如若不信,你自己安排一下試試,看你能否安排出更恰當的方式來。

地球環繞太陽運行及運行的速度是嚴格按照物質運動規律設置的。

地球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環繞太陽運行,這個速度不能有絲毫的誤差,若這個速度超過每秒298公里,地球就會從切線方向上飛出去,進入茫茫的宇宙,地球上的生命將因為得不到太陽提供的適度的光和熱能而全部死絕;若這個速度低於每秒298公里,地球由於達不到逃逸速度而被太陽的引力拉過去,也就是說,地球就將會掉到太陽上去,就象蘋果掉到地球上一樣,你說可怕不?

大家知道,地球衛星繞地球運行的速度必須是每秒79公里,超過這個速度,衛星就無法沿著一定的軌道繞著地球飛行,若低於這個速度,衛星就會掉下來。要想脫離地球的約束力,其速度必須達到每秒111.8公里,要想脫離太陽系,其速度必須達到每秒166.7公里,這都是絕對的數值,不是能否通融或可以商量的。那麼,請想想,地球環繞太陽的速度為什麼恰好是每秒298公里,為什麼不是其它的數值,沒有一個超級智慧在那兒計算和安排,地球就能乖乖地、一絲不苟地、非常自覺自願地在46億年的時光中繼續運行嗎?

地球的傾斜是特意的設置。

就地球軌道而言,地球是傾斜設置的,其傾斜度是23.5度,(請大家拿個地球儀對照著想)若不傾斜安置,地球上就沒有四季的交替,赤道就會熱死人,溫帶就會變成寒帶,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純粹將會成為南極大陸的一部分。若傾斜90度,南極洲的冰雪將會全部融化,地球就將變成一個茫茫大海,再也找不到一片陸地,那麼傾斜成24度或23度行不行呢?絕對不行!若傾斜成24度,沿海城市將會全部被水淹沒,若傾斜成23度,地球上水源將會嚴重不足,許多河流將會消失。

請大家想想,沒有一個超級智慧計算和設置能行嗎?

這個超級智慧是誰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上帝。


花仙子74


對於地球是怎麼來的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地球的形成,是由太陽經約為50億年持續核聚變的燃燒,所釋放出來數量龐大的塵粒流物質,部分圍繞著太陽磁場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而運行,不斷實現太陽塵粒流物質量的積累,而形成為現階段的體積與質量的表現結果。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50億年前,太陽週期誕生的時候,太陽系的太空間之中是沒有行星體形成的自然現象,當時整個太陽系是空間太空氣體的一片,只會有太陽初期核聚變燃燒過程所釋放出來稀少的塵粒流物質。

太陽誕生時期,擁有目前太陽系物質總和的質量與體積,在巨大質量和體積的太陽之中,還擁有一個不可視見而巨大磁場存在,太陽磁場的涉及面,就是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有磁場的存在,就必定會有區間性磁力線圈現象的客觀存在。因而,太陽磁場擁有多少個穩定性的磁力線圈,太陽系就會有多少條大行星運行的天然軌道。

隨著太陽持續核聚變的燃燒過程,能源源不斷地將龐大數量的塵粒流物質散發到太陽系的太空間之中,因而,太陽系空間的塵粒流物質會顯得越來越多,是與太陽物質成為反比的比例。

太陽系到目前為止,已走過了約為50億年,在這個塵粒流物質運動與變化過程中,都能圍繞著各自的磁力線圈軌道而運行,逐漸能實現同一軌道之塵粒流物質的不斷積累和體積的不斷壯大,漸變的過程會使在同一軌道上運行的塵粒流物質,先從塵粒流物質開始→塵埃→塵埃雲團→小石塊→中石塊→大石塊→巨石塊→小行星→中行星→大行星之現階段形成的天體現象,而圍繞著太陽磁場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運行的塵粒流物質,最終結果會形成地球天體現象。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千個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地球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說來話長了。地球起源的那麼重要的一顆,我們人類恰好都不在現場。因此地球是怎麼來的,只能是猜測了。關於地球是怎麼來的假說有多種,咱們就說說認同度比較高的一種說法,地球是和太陽系起源於一片巨大的星雲。一起回到50億年前!

圖示:星雲是恆星和行星的搖籃,圖為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創生之柱星雲

地球和太陽系形成前的50億年前,太陽系的位置上沒有任何的星球,只有一片虛無縹緲的星雲。它是有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這片星雲就是太陽系的前身,科學家把它叫做太陽星雲。太陽星雲受到了某種外力的干擾開始收縮和自轉起來,星雲中心的溫度和密度越來越高,最終早在46億年前太陽形成了。

圖示:和太陽系形成之初類似帶有星雲盤的恆星

太陽星雲的大部分物質形成了太陽,但是任然有大部分物質還圍繞在新生太陽的周圍。這就是星雲盤。這些形成太陽後的殘餘物質就是形成原始行星的材料。原始的地球也從中誕生。這些星雲盤物質之間經過相互吸引碰撞逐漸形成了更大的顆粒。這些顆粒從起初的直徑幾釐米一直髮展下去,幾米、幾十米、幾百米、幾公里……就像滾雪球一樣在不斷的碰撞中越來越大。當這些原始的星體發展到直徑幾百公里時,它自身的引力就把它變成一個球體了;同時會吞併更多比它小的星體,直到形成了直徑幾千公里的原始行星。在太陽形成的大約5000萬年後,原始的地球也形成了。

圖示:原始地球和原始月球

原始地球形成後,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的釋放出的熱量使得鐵鎳等比較中的元素融化沉到地心,地球出現分層,形成了地心、地幔和地殼三部分。原始地球又和一顆叫做忒伊亞的原始行星發生了驚天大碰撞,碰撞的結果不但為地球增加了質量而且給地球帶來了一個夥伴——月球。

圖示:今天的地球

從此以後,地球長大了,它有了足夠大的質量,大氣層產生了。地球表面冷卻了,天空降下了磅礴大雨,海洋產生了。地球已經為生命的出現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迎來了第一批居民,原始的地球生命產生了。

地球就是這麼來的,它起源於太陽星雲,在不斷的碰撞中發展壯大。這個觀點大家贊同嗎?


兔斯基聊科學


地球的誕生,是個奇蹟,是我們所瞭解的宇宙中極其罕見的奇蹟。以下言論,你可以當個故事來聽,不必較真。

在七十億年前,無數星雲在現在太陽系所在的宇宙空間翻滾著,無數粒子在碰撞,就像一片散亂無章的麵粉雲團。有一天,這堆麵粉裡,被從宇宙深處激射而來的某些力量攪動,這些粒子就像滾湯圓一樣,開始報團,形成一個個微小的球體,然後越滾越大。要知道,大家都是粒子的時候,也是沒有萬有引力的時候,但是這些粒子也不可能莫名其妙的聚到一起。那麼什麼力量讓他們聚到一起呢?我說這是不可言喻的神力,你姑且當成笑話。

隨著湯圓們越滾越大,總是會有幾個湯圓,吸取了不同數量的神力,變得比其他湯圓更大,於是,因為質量足夠了,就產生了萬有引力,開始用引力俘獲自己周邊的小粒子小湯圓,讓自己變得更大。在宇宙大爆炸那些日子裡,向外激射的直線狀態,在神力,或者說整個宇宙規則的影響下,變成了圓周運動,於是產生了向心力和離心力,那些還沒捕捉到的粒子、石頭,就不再融入大湯圓裡了,星球也就不能再長大了,而是各自循著自己的圓周軌跡轉啊轉。神力的消失,湯圓們依靠神力捕捉太空物質成長的能力也逐步消失,只能靠自身引力撿點漏。

地球,就是其中的一顆湯圓。恰好不大不小,在還沒被太陽捕獲的時候,神力消失,和太陽的其他幾顆行星一起,躲過了融入太陽裡成為太陽一部分的一劫。那時候,地球和其他行星沒啥區別。這不是奇蹟,只是一顆普通的幸運的湯圓。地球其實就這麼平淡無奇的誕生了。

直到此時,奇蹟才誕生了,有一天,不知從哪裡來的,一種奇特的物質:水,來到了地球上。因為地球上多了水這種目前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物質,本來同其他湯圓一樣又冷又熱的地球表面開始雲蒸霞蔚,地表逐漸冷卻,通過火山等影響,生成了空氣層,讓地球變得同其他星球比恆溫起來。而來到地球的水不多不少,這就是奇蹟。第二個奇蹟是,依靠自身引力是完全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地球竟然用現在語言來說,俘獲了一顆月球!或者說,神一樣的存在硬生生塞給了地球一個御前帶刀侍衛。看看其他被隕石砸的坑坑哇哇的星球,你就知道地球多幸運。周邊行星沒誰有這麼個超大號的保鏢的。月球用他那不算大的個頭,竟然奇蹟般擋住了絕大部分砸向地球的各類磚頭瓦塊大石頭。雖然自己坑坑窪窪,但是地球就沒被砸你個坑。其他星球的衛星誰有這麼大本事?

哦,說多了。。。其實,地球就是這麼誕生的。本來一顆普通的湯圓,神一樣變得與眾不同。要說是有神一樣的存在操縱的,沒人信。但是要說,地球於萬億星球中,自己長成這樣,你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