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製造業為什麼能獲得這麼快的發展?

洋姜視頻


近些年來,解放軍航空兵的裝備升級得到了質的提升,出現了像殲20這樣概念前衛,性能也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武器,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成就,而成就這一切的原因,除了和經濟以及技術發展有關,更深層的原因,其實在於觀念轉變。

很簡單的道理,在此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國航空製造業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能造飛機”,以及“能按照當下需求設計飛機”,但是卻比較缺乏“正向設計”和“概念設計”的能力,實際上說白了,就是楊偉總師當年提出的:從“必然王國”進入到了“自由王國”。

而楊偉本人的恩師:殲10的總設計師,宋文驄,其實早在當年推銷殲10的時候,就已經提出這個觀點,宋文驄認為,現代戰爭已經發生了本質性變化,他詳細地通過現代戰機的雷達,導彈,以及飛機的角速度,過載,轉彎半徑等具體方面來對整個現代空戰進行了一番說明:要實現這樣的性能指標,新一代戰機應當採用如何的氣動佈局,飛控系統,以及攔射火力系統等等。

換句話說,這就像是一項工程管理一樣,接觸過工程的觀眾朋友都知道,對於自己的產品一定要有全局意識,如果工程師只是按照甲方提出的標準去幹活的話,後面生成的產品從各個單獨指標來看,的確都是達標的,甚至超標,可以一旦套用到整體,卻是虎頭蛇尾,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需要產品經理去統籌協調,高速工程師,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美國人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在絞盡腦汁探索下一代戰鬥機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們曾經一度認為戰鬥機只要飛得夠高,夠快,就一定厲害,但後來才發現,飛機再快也跑不過導彈,折騰了整整二十多年,才總算從F22上面得到了答案。

早在殲10時代,宋文驄就已經提出了激光武器的重要性,而無獨有偶的是,美軍如今公佈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真的把激光武器列為了一項重要指標,可不要小看這項技術,它不僅能夠以光速擊毀敵機,還可以以光速攔截來犯導彈,從而直接讓飛機不再需要追求低速機動性以及失速機動能力。


迷彩虎軍事


如果國家儘快將《喙輪全熱動力發動機》技術產業化,其中的燃油航空型發動機將促“中國航空製造業”獲得更快發展,逐漸製造出超越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關注我可查閱《喙輪全熱動力發動機》技術的全部信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