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而懶惰的孩子怎麼教育?

Rway


這只是大人對孩子的看法而已!這種評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家長說:“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懶!”
老師說:“你的孩子挺聰明,只是太懶了!”

這裡有一個誤區,什麼是聰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知識多就是聰明,孩子似乎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像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但是實際上,聰明應該包括幾個面向:
1、知識儲備很足

2、反應快,理解能力強

3、能夠面對未知問題,有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4、有意願和非凡的動力去解決問題

5、能夠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修補自己的知識漏洞和改善思維方式


題目中所說的聰明的孩子,其實只是屬於知識比較豐富,反應比較快罷了。真正要看一個孩子學習能力強不強,還在於後面的三個方面。


所有的懶惰,其實就是不願意思考。大腦不願意挑戰未知,而這其實就是大腦“不聰明的表現”。因為大腦不願意進取,那麼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越來越差。

想要這樣的孩子取得進步,大人需要給孩子創造條件:

1、引導孩子思考

2、推著孩子思考,最後讓孩子習慣於主動思考


第一步:引導孩子思考,意味著家長要示範思考的方式,讓孩子從模仿開始。模仿是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但是模仿大部分用到的是記憶。這個過程大人需要適當地提出問題,引導孩子自己給出答案。

第二步:這個步驟家長不再示範,而是以點撥為主。讓孩子自己思考,必要的時候用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很多孩子一開始不願意思考,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推孩子一下,給ta設定問題,讓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實際上,孩子在經過足量的模仿之後,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的想法不一定清晰,需要家長適當地引導來組織起來。家長需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能用語言來打擊孩子,貶低孩子。


只要讓孩子習慣了獨立思考,自己找出最後的答案,孩子的成就感就會越來越強,未來的解題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表妹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她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和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一起下象棋,並且“打遍小區無敵手”。

但是遺憾的時候,她太懶了,總覺得讀書太累,現在上高中了,一到上課就犯困,一到放學就精神,不愛寫作業,不愛看書,家裡人也拿她沒辦法。

該怎麼教育呢?

提幾點建議:

第一、親子之間注意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

親子中缺乏交流,大人獨斷專行,孩子對學習產生不了興趣,是“聰明孩子偷懶”的主要原因。

我家鄰居說:“我這個假期給孩子報了舞蹈課,還有繪畫,游泳,補習課。”

她家孩子聽後長嘆一聲氣,不敢作聲。

大人也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這沒錯,可如果他們不喜歡這些愛好而時間又排得太滿,壓力就會越大,產生想要逃離的感覺,寫了一點學習作業就去玩去了。

我們可以觀察他們喜歡玩什麼?再去定學習計劃,這個任務量不是越多越好,徵求他們的同意,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計劃,學習就會主動了。

第二、家長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現在人人拿一部手機低頭玩著,連走路都在拿手機玩,不分家裡家外。

有樣兒學樣兒,家長手機不離手,孩子也容易手機不離手,還談什麼專注學習?

對此,我們可以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把家裡擺滿各類書籍,自己帶頭閱讀,自律起來。

當孩子在做作業時,不要隨意打斷,專注力上來了,就不會覺得懶惰了。

第三、對孩子不要一味的責怪,學會誇獎孩子。

大部分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的分數比別人的低就喜歡批評:“你怎麼這麼笨,你看人家這次又考了100分,你才80分!”

做錯事時,把發怒情緒代替了關心,小孩不會懂,一味的責怪只會讓他們變的小心翼翼,不自信,沒自信又會帶來什麼影響了?學習生活以至長大工作都會獨立自主不起來。

所以當他們做的不對時,我們先安撫他們的情緒,再講要怎麼做,反正要有個適度。

當他們做的好時,要及時表揚。如:他今天助人為樂了,我們可以誇下他,做的好,有助於他更往這方面行動。學習也是如此。

第四、講究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家長要自己懂一些學習方法,並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培養他們的積極性。

如,讓孩子回來把當天老師講的課講給你聽。讓他們當小老師,知識回顧加強理解了一遍,還體會了當老師的自信;

我們還可以用成語接龍豐富他們的詞彙,他們會的多了,沒什麼阻力,就會更愛學習。


人魚媽媽教育


最近,同事十分頭疼,他家兒子今年上二年級,憑著聰明的本事,成績躋身班上前10名,不過就是頻頻接到了老師的投訴,說孩子老是不做作業。平時,在家玩的玩具,經常亂糟糟一堆,叫孩子收拾,也沒有聽進去,真拿他沒有辦法了,同事一邊連連皺眉地說。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像同事家的兒子一樣,聰明而懶。為此,家長們紛紛焦慮,深知這樣下去,孩子未來的人生一定很糟糕。

華羅庚說過,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也就是說,勤奮很重要!即使一個人再聰明,腦子也會因為你的懶,而變得笨拙。即使一個人很愚笨,腦子也會因為的你的勤奮,腦子越用越聰明!


家長們都很想知道,聰明而懶惰的孩子怎麼教育?

1.有一種影響叫潛移默化

孩子是父母的反光鏡。孩子的懶惰,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是否也很懶呢?每天吃完飯,碗碟一扔到洗碗盤裡去,大人們就拿起手機看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起來大人才匆匆把碗碟洗完。家裡的東西,凌亂不堪,大人也懶得收拾。


大人諸如這類的行為,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如果想讓孩子變得勤奮,首先從大人做起,當天事當天畢,把東西收拾得整齊又整潔。大人的勤奮,孩子是會看在眼裡的,潛移默化之下,孩子也會跟著勤奮起來了。

2.幫助孩子抱團取暖

家長去孩子學校物色和孩子較好的同學,和幾個家長約好,一起讓孩子抱團取暖。


比如放學了,幾個孩子留在學校做完作業,就一起回家。不做完作業的同學,讓其他幾個同學採取孤立法,不跟不做完作業的同學玩!孩子天性就愛玩,如果在學校沒人跟他玩,他也會痛苦,慢慢地,他就會變得勤奮起來了。


另外,可以相約幾個同學的家長,組織一場收拾比賽,看誰把房間收拾得最好,就有獎勵,這樣就能激發孩子變得勤奮起來。

3.父母溫柔地引導孩子

父母溫柔的引導,很容易被孩子接受。父母千萬不要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孩子怒罵或說教這樣的教育。父母要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給予尊重。

或者,你可以找一本關於勤奮和懶惰課題的繪本或書籍,和孩子一起看,並告訴孩子勤奮的人生有多麼的好,和懶惰對人,帶來哪些不良的後果等。

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感謝你評論留言點贊關注@花開日誌,讓我看到你的頭像!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花開日誌


聰明又勤奮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


聰明有懶惰的孩子,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怎麼對付聰明但有點懶的孩子呢?

我總結了三條辦法。

第一條,打蛇隨棍上。


打蛇隨棍上這句粵語,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學習上投其所好。

比如玩遊戲。

我們家娃也很喜歡玩遊戲,怎麼辦?

我跟他說,玩遊戲只能玩英文的。

我去電腦城買了英文版的戰爭遊戲給他玩,那些指令都是英文的,看不懂就沒得玩。為了玩遊戲,我的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學遊戲裡面那些英文,一來二去,英文水平提高很快。高一高二,連續兩年,他是他們學校的英語口語比賽冠軍。

比如閱讀,我知道他喜歡看軍事書,週末就帶他去圖書館借軍事類書看,幾年下來,廣州市圖書館軍事類書那個架子,一半書他都看過。

到了高二,他就成了今日頭條軍事欄目的簽約作者。現在大一,他的軍事文章經常拿青雲計劃一等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聰明,隨著他的興趣來,事半功倍。

第二,凡事講道理。

教聰明的孩子,一定不能來硬的。

七歲的時候,考過了國內鋼琴七級,他就不肯學了。我們給他講了一個他認識的哥哥的故事。這個哥哥小時候也彈琴,也是小時候覺得辛苦,媽媽就允許他不學了。後來去了澳洲留學,人家要展示才藝,他沒有,他只能跟澳洲同學下中國象棋。他批評他媽媽,我那會小,我不懂堅持,你是大人,你也不懂嗎,你應該讓我堅持的。聰明的孩子聽得懂道理,道理講清楚了,他就覺得堅持是對的。堅持下去,五年級的暑假,大概十歲吧,考過了當時業餘最高級的英皇8。


我們家習慣了凡事講道理,有什麼事情,都是把道理講清楚了再做,每一件事,他明白了,做的心甘情願了,都會做的好。

第三,把他扔到優秀的孩子堆裡面。

在一群羊裡面,你當自己是🐑,在一群狼裡面,你就會嗷嗷叫。

小升初那會,我們還可以考小聯盟,憑考試成績進名校。我親子操刀,輔導他備考,幹了半年,讓他考進了廣州市前三的民辦名初中。高中進了市排前五的學校,還是重點班。

跟優秀的孩子做同學,你再懶,也不是很敢偷懶。如果是因為懶,成績太爛,同學堆裡,你就活不下去。旁邊的同學逼著你,不能太偷懶。

聰明的孩子,大都會自己去摸索一套他自己的方法,家長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他提供條件,適當的時候,給他一些心理輔導,就足夠了。


春暖花開003


《如果我說“孩子們出的問題”都是成年人自己出問題導致,你會不會打我》

聰明而懶惰,聽起來和我外甥的情況很一致。那就說說輔導外甥的故事吧。

外甥現在上一年級,之前假期都跟我玩,印象是-----耍起小聰明,那簡直可以甩我幾條街,但就是懶。不過當時沒當回事,所以具體小聰明範例沒什麼印象。我只記得怎麼輔導他走上努力奮進之路的。

作為非職業自封教育專家,對外甥的診斷結論為: 讚賞不當後遺症。

首先來看看幾個不當的表揚讚賞範例:

  • 你真棒!
  • 你真聰明!
  • 你真是個天才!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這些讚賞都是貼標籤,戴高帽。一旦獲得這樣的標籤稱謂,會抑制孩子做事的動力。

為什麼?

且聽我娓娓道來。因為已經獲得了一個頭銜,只要再次行動,那就意味著風險------失去頭銜的風險。真是這個頭銜失去的潛在風險抑制了孩子的行動力,從而孩子變懶了。

讚賞孩子,大人做到三點變可盤活孩子行動力:

  1. 將孩子的表現和人分離。只表揚讚賞行為表現,摒棄給人貼標籤。比如: 你的表現
    真棒,優秀,漂亮!
  2. 讚賞焦點錨定在努力上,而非努力的結果上。很多家長喜歡讚賞結果。比如:考了100分,我兒子真棒!沒有肯定孩子的努力,慢慢的孩子就會迷茫!我外甥考了58分,我都是一頓肯定: 58分說明你有58分的努力是有效的,實際上你的努力遠遠超過58分!------沒辦法,一句話贏得孩子的心,就這麼簡單。外甥給問我: 舅舅,我當了班幹部,你怎麼不太高興那?我回復說: 我害怕你把關注焦點放在努力的附屬產品上,忽視了努力!要知道,老師成績和班幹部一樣,都是你努力的附屬產品!而焦點只可以有一個,那就是: 你自己是否努力!
  3. 尤其孩子表現不佳時,更需要肯定。外甥,知道嗎,你很有挑戰精神,很勇敢!舅舅,怎麼講?這件事非常困難,你依然沒有畏懼,你說你勇敢不勇敢?!

讚賞是個技術活,只要大人活夠好,再懶惰的孩子都可以是塊寶!

家長們,想象一下孩子自信美好的樣子!加油吧!


鄉村足球男孩冷眼


題主問說的,是絕大部分家長習慣性對孩子的評價思維。

類似於這樣的評價經常能夠聽到。比如,老師說,“你們家孩子特別的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再比如,鄰里四舍的人都說:“這孩子腦瓜子一個頂倆,就是懶得要命!”

我對我的孩子也經常有這樣的評價,但我的評價後面還有一句,“不勤奮,不努力,再聰明,智商再高都等於零。聰明的人不努力,就是最大的愚笨。”



想要改變這樣的孩子,就必須讓他明白以下道理: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其實是主動性方面的差距

凡是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特別的積極自覺,主動性極強。學習上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多少心,他們能夠自覺主動的完成好自己的學習任務,甚至還會主動自覺的進行自學加強。

而學業成績較差的孩子,往往就缺乏這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習總要在父母、老師的強迫要求下進行。在強迫下學習都常常是敷衍較差,更不要說離開監管能夠自覺學習了。不自覺的孩子,即便是腦瓜子再聰明,智商再高,都難以成才。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其實勤奮度方面的差距

“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不管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學習都離不開勤奮。離開了勤奮,即便有很高的智商也是無濟於事的。

我們學校的孩子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習基礎都普遍較差。我經常給他們講:“我們不和別人比起點,比基礎,比家庭,比背景,但我們一定要和別人比態度,比努力,比勤奮。我們可以輸給天資,可以輸給客觀條件和背景,但一定不能輸給態度和努力。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你比別人差,而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當你懶惰不思進取的時候,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記住,聰明不是資本,只有配上努力你才能成為贏家。聰明只是天資,勤奮才是根本。離開了勤奮,擁有聰明都是一種奢侈和浪費。



不努力的聰明,是低檔次的浪費青春,虛度年華。

我們見過聰明的人很多,有的成才成業,有的平庸無能一事無成。那麼,根本區別在哪裡?根本卻別就在於有的人不但有聰明的頭腦,而且還特別的努力勤奮。而有的人雖然有聰明的頭腦但卻懶惰倒退。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要不然你要青春幹什麼?擁有青春年華,擁有聰明天資,但卻讓懶惰打倒了你,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請記住:不努力的聰明,是低檔次的浪費青春,虛度年華。


教育探微


聰明懶惰的孩子,真是讓人恨鐵不成鋼。明明學習對他們來說甚是輕鬆,偏偏因為自己的惰性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對於這樣的孩子怎麼進行教育呢?

懶惰是一種性格,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關乎小時成長經歷。要徹底改變這種骨子裡的特性,需要很長的時間週期去完成,並且要做好無法完成的準備。

家長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對你的孩子進行一場全面的“趕走懶蟲”治療。

01

建立家長威嚴,揚長避短

懶惰的孩子需要進行教育,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長失去威嚴,那教育行為很難進行。首先家長要學會從自身著手,利用自己的強項來教導小朋友,儘量避開自己的弱項,做到:你比他更有道理,你比他更懂的多。

如果在知識或者其他方面,你無法“壓制”他,那他就會失去對你的信服。 家發揮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知識盲區,遇到不會的問題,不要和孩子深入探討,否則會造成:你什麼也不懂的錯覺

02

引導其培養學習興趣

聰明的人懶惰,有時是因為所做的事情沒有get到他的興奮點。如果對某件事感興趣,他就會把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取得好的成績。但問題就在於如何激發他這種興趣。


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分析他平日裡會被什麼所吸引,再根據這些東西,延伸到和學習之間的共同點,就可以把他往學習上帶。家長要多釋放一些信號,讓孩子接觸些新東西,才有機讓他在懶惰中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徹底解放出來。

03

發揮主動權

聰明的孩子都喜歡去指導別人,你就給他這種機會。如果別的孩子需要幫助,讓你的孩子來。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找孩子請教一些問題,培養他的成就感,激發他的主動分享慾望。當發揮主觀能動性,懶惰不自覺就被克服了。

04

教會他承擔責任

告知孩子,要對自己負責,否則後果都是自己承擔。告知其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懶惰的危害,最好用說服力高的例子教育他。不對自己負責,沒人會替他承擔責任。告知他學習和娛樂哪者更重要,讓他偶爾承擔責任,對去除惰性有所幫助。


05

與老師配合

家長的說服力遠不比老師強,因為有親緣關係在作怪。老師則不一樣,他面向的是全班的同學,嚴格意義上和孩子非親非故,所有不受親暱關係的影響。在大家見證的情況下,老師說的話也更有信服力。 家長和老師一起協同作戰,結合成統一戰線,及時溝通與反饋信息,才能事半功倍。

06

營造幸福家庭

家庭的氛圍很重要。太安逸的環境或者是干擾太多的環境,必然會導致惰性的萌發。家裡堆放了很多電子設備與堆積很多書籍,造成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儘量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幸福的氛圍,才有可能把他從懶惰的泥沼中拉出。

我是魚井,不專業但是很用心

魚井


沒有什麼方法比激發孩子驅動力更有效,就是讓孩子擁有值得努力的夢想,年齡小一點的孩子父母要幫助他築夢。

我家大寶也是從小被誇聰明,實際上卻懶。四五年級看玄幻小說熬夜玩舊手機。但是他這個暑假居然能按照計劃去複習,還能體貼父母帶妹妹們。

我來分享一下方法:

1、不要誇孩子聰明,

不要誇孩子聰明,

不要誇孩子聰明!

從小被誇聰明的孩子,更不願意嘗試困難,因為困難——挫折——顯得不聰明——挑著容易做的事情做。

要誇孩子努力誇孩子練習多,才是重點。比如:寶貝你這學期成績不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學期你比以前更加努力了,特別是數學做題做多了。

我家大寶六年級就是按照我的方法添加了一本數學基礎題,結果期末考試就拿了滿分(附加題也滿分)

2、理解、理解、再理解!

回想一下我們被理解的時候是不是很感動?孩子也是一樣的,被理解了的孩子更願意和我們敞開心胸來聊天,更容易採納我們的意見。

那麼,怎麼理解孩子呢?有兩個小建議:

(1)多看育兒書籍和資料,瞭解兒童心理。

(2)回想我們的孩童時期,通過回憶去推斷孩子的想法。

(3)接納和包容。

孩子的大腦在25歲以前是不成熟的,有些做法或許我們不能理解,這時候不妨停下來,放下成見。試著去接納孩子。接納他,他感覺到被接納了,才會和你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3、從小就要幫助孩子設定目標,樹立理想。

目標的動力我就不說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做《人生設計在童年》



家有三寶真呀真熱鬧


聰明而懶惰的孩子怎麼教育?我認為要抓好以下幾點:

1. 改變思維,避免“聰明反被聰明誤”

沒有可以憑“聰明”橫行一世的孩子。現在的聰明也許僅僅只說明智商比同齡的孩子稍高一點。但如果不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和提升,很快就如逆水行舟,被別人反超。

我姑且猜測,可能就是父母因為對孩子的“聰明”沾沾自喜,從而在以前的家庭教育中迷失了方向,導致了孩子今天“懶惰”的結果。



所以,我給出的第一步建議是:

家長要改變思維,不要自認你的孩子比別人強;而是以謙虛謹慎的心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嚴格要求他,不要縱容他的壞習慣。

2. 改變“懶惰”的壞習慣

孩子“懶惰”,絕對是家長長期縱容形成的結果和習慣。

如果是行為懶惰,從現在起,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開始不會很順利,家長要多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不要物質獎勵,更不要使用暴力手段。

如果思想也很懶,家長要有意識地跟他玩一些思維遊戲,做一些思維練習。

市面上有許多思維鍛鍊的書籍、課程和教具,家長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是否有適合孩子的。



3. 重視“德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我個人認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而且德育發展好了,對智育的提升非常有幫助。

在改變思維、扭轉孩子懶惰毛病的同時,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德行教養。

我舉例如下:

學會感恩:對父母感恩;對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人要表示感謝;學會用禮物來表達感激之情。

學會遵守規則:小至遵守課堂紀律、交通規則,大至法律法規。

三觀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等等。

德育是個大話題,這裡也不可能全部展開,故僅提一些點供家長參考。



以上三大點就是我對於問題的回答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謝謝!


青絲媽媽


要想閱讀與眾不同的回答,敬請關注“下水詩文”。

一、正確理解“聰明”

一般情況下,我們說的“聰明”,是指人的智商高,智力好,記憶快,有時也用來指人心眼兒多,鬼機靈。

我認為,一個孩子是不是“聰明”,不是家長說了就算數的,也不是老師說了就算數的。智商高,智力好,記憶快,心眼兒多,只是具備了學習好的生理條件,還不能說是“聰明”。如果真要說這是“聰明”的話,那也只能算做“小聰明”。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懂得了應該做什麼事,為什麼這件事,怎樣做好這件事的時候,才可以稱得上“聰明”。問題中所謂“聰明而懶惰的孩子”不算“聰明”。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說的這樣的孩子。聰明嗎?聰明怎麼毀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啊?是小聰明。對這樣的孩子不要誇,越誇越他越不聰明。這已經是被無數人的例子證明了的。一個智障者,當你誇他“聰明”的時候,他笑得合不攏嘴。一個聰明人,你誇他他會很不自在。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見聞吧?



那些智力並不算好,也不顯示心眼多的孩子,不被人誇從聰明,可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為什麼做,怎樣才能去做好,他比那些被誇聰明孩子做得好,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所以,對孩子千萬不要動輒誇聰明。

二、怎麼治懶惰

懶惰是成功的大敵,必須治懶惰。可是,懶惰又很難治。比較容易治的階段應該是少年時期的十二三歲以前。



怎麼治呢?

譬如日常生活上,按時作息。衣服,自己洗。就餐,負責備凳子,端碗、端盤、拿筷子;餐後,負責拾掇碗筷打掃衛生。


不幹不行!這是任務,必須完成!

起初,會很不自在;長了,習慣成自然。8

可惜的是,很多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做,所以,“懶惰”繼續!

譬如學習,怎麼才是認真了呢?或者說不懶惰了呢?聽課方面:耳聞、目睹、腦記、手寫。在學校,老師要求;在家,家長要求。老師家長互相合作,治懶惰的效果才會明顯。怎麼證明是否懶惰呢?查看課堂筆記!

作業方面:獨立按時完成。

做不好,就是懶惰了,做好了,懶惰就治了。

聰明而懶惰的孩子就應該這樣教育,抓住機會,保障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