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看茶說歷史
我倒不覺得題主是被電視劇給影響,反而是題主本人在寫問題時沒有寫清楚或是其他原因。
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朱高熾死後朱瞻基繼位毫無問題呀,為何朱棣要跳過朱高熾直接讓朱瞻基繼位呢?這是不符合倫理與禮制的。
朱棣
朱棣的確有過廢掉朱高熾太子之位的想法,想改立漢王朱高煦為太子,期間他還曾問過解縉,解縉回答了句:好聖孫!這之後朱棣再也沒有廢太子的想法。
朱高熾
從解縉回答之後朱棣的反應來看,他是真的喜愛這個長孫,或許朱瞻基是一部分原因,但試想一下,朱棣真的會廢掉朱高熾嗎?朱高煦與他性子相仿,他無疑更喜歡漢王,但是太子朱高熾有的能力是漢王所沒有的,這是選太子啊!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當的,朱高熾仁德,能施仁政,在我看來朱棣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沒有廢掉朱高熾。
朱高熾也沒有辜負朱棣,他與朱瞻基開創的盛世,被後世稱為“仁宣之治”。
朱瞻基
當然以上說法都是作者的一點不入流的看法,不喜勿噴。
萬葉實錄
- 說朱棣喜歡朱瞻基的,大多是被電視劇《大明風華》給洗腦了!其實朱棣對於這個孫子並沒有多看重,更多的是處於人倫之樂上。按朱棣本人的意願來說,他更喜歡‘英果類己’的朱高煦。
- 朱棣起兵,按他自已的說法叫‘靖難’,但也知道這個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外人都瞪眼看著這個‘挑頭’的傻逼,是怎麼被按在地上磨擦的。誰知道這傢伙意外開掛了,一路南下最後把建文給收拾了!
- 朱棣入主南京以後,其實人心並沒有向著他,畢竟這皇位是硬搶來的,這一點他自已也清清楚楚的。所以他才力主遷都‘北平’,只把南京作為陪都。至於後世流傳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只不過是後世文人懷念明朝崇禎帝,往大明臉上貼金罷了!
- 咱們再回頭說說,朱高熾的太子問題。朱高熾打小就生性端重,沉靜好學,言行有度,喜好讀書。也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以至於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18歲的朱高熾就被立為燕王世子。
- 其實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來講,他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但這小子打小爭氣,早早就被任命為接班人。這就為他的後來打下基礎,朱棣已經違命造反了,但那是造建文的反,不能再造老爹的反!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 其次朱棣起兵靖難,命朱高熾留守北京。年紀輕輕的朱高熾能夠團結部下,反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為他後來穩居太子之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 也正是在朱棣‘靖難’期間,建文帝遣書給朱高熾,許以封王,以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給他老爹來個釜底抽薪。而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不反看也沒看,還原封未動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從這一手可以看出,朱高熾雖然心寬體胖,但處理政務和處世情商槓槓的!不是老二老三可比的!
- 朱棣本人,雖然偏愛更好武的兒子朱高燧和朱高煦,並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征戰,但是他也明白一個道理。天下是在馬上打來的,但不能在馬上治天下,前面不可一世的大元朝,就是前車之鑑!
- 更重要的原因,是朱高熾得到了大臣們的擁護。其中他最為信任的禮部侍郎胡濙,就多次在他面前力挺朱高熾。在朱棣懷疑太子的時候,就“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
- 朱高熾周圍,匯聚了一大匹能臣幹吏,其中有楊士奇、楊榮、楊溥的‘三楊’,還有大學士解縉、黃淮等人,早在永樂二年就極力要求朱棣下立他為皇太子。
- 太子之位在朱高熾手中,向來是很穩的。儘管也曾在永樂十二年九月,被朱高煦誹謗,朱棣也只是申斥了朱高熾,囚禁了大學士楊溥和黃淮,對他敲打一下,可見對他監國大體上還是很放心的。
- 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從小敏慧異常,得到朱棣的喜愛,這是個傳統倫理‘爺不嫌孫’,更何況這個孫子與眾不同。著名的文臣解縉,就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朱棣終於下定了決心,於公元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 朱瞻基作為朱高熾的兒子,要想成功上位,最好的也是必須的接過老爹的班,成為無可爭議的接班人!不可能跨過朱高熾,就一步登天了。那樣的話和建文帝有什麼曲別呢?
- 如果真讓他接班,朱高煦和老三必然會走朱棣的老路起兵‘’靖難‘’了,如此大明朝不會長治久安,只會關門大吉!朱棣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必然會為大局考慮的。綜上所述,朱高熾是當仁不讓的繼承人,也是最理想的接班人!
布衣呂
毫不客氣地說:題主被大明王朝洗腦了。朱棣是喜歡朱瞻基的,但這是長輩對晚輩的喜歡,是隔代親。朱棣是一代君王,更是有七情六慾的人,他喜歡自己天真無邪的孫子無可厚非,他有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力啊。
但就接班 人來說,已有前車之鑑,朱元璋在朱標死後,直接傳位給皇太孫,結果呢?削藩情勢一急,靖難戰役驟起,朱姓家族動盪不安了,死的死,瘋的瘋!朱棣還可能可能傳位給朱瞻基嗎?
朱棣以“清君側”為名開啟‘靖難’戰役模式後,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終於 入主南京。誰都知道,南京的這個座位是他從侄兒手中搶來的,是他在滅了方孝儒十族後坐上去的。他懂得:他的皇帝在當時的江南是不被人認可的。後來,以天子守國門的名義遷都‘北平’,到北平,弄個新座位才算是心安理得。
為什麼傳位給朱高熾?
朱高熾自幼嚴肅、端重,而且有寧靜致遠的氣度,由於聰明好學,早就養成了言行有度的君王氣派,其儒雅與仁愛的風格在後來的執政期間多有體現。皇祖父朱元璋對朱棣很是喜愛,早在公元1395年,朱瞻基還沒出生時,18歲的朱高熾就被立為燕王世子。
對武略出眾,能征慣戰的明成祖朱棣來講,他視這個世子的儒雅與仁愛為怯懦與軟弱,內心中並不喜歡這個行動遲緩的兒子。但朱棣造建文帝的反,並沒有造老爹的反!他一開始就說別人蒙弊了不懂事的侄兒,並沒說老爸的是非!老爸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他也不便推翻這個自己的合法繼承人在封建社會,孝道是很重要的!
朱棣起兵靖難,命朱高熾留守北京。朱高熾能聯手燕王府的官員,讓他們團結一致,並以區區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南京方面的50萬大軍的進攻,保住了北京城的安全。而且在特殊時間段,保證前方燕軍糧草的供給,他是留守在後方的漢高祖的蕭何,靖難之役,他功不可沒。
建文帝妄圖給四叔來個釜底抽薪,趁朱棣領軍在外,派使者帶上自己的親筆信給朱高熾,信中許以封王,勸他歸順朝廷。而朱高熾立場堅定,將原封未動的來信與南京使者,派人送到朱棣面前,朱棣對他的做法讚賞有加!這說明朱高熾儘管肥胖,但很會來事,身材不好看,並不是不會處理政務!他的治理國家的情商槓槓的!
朱高煦打天下是好手,作戰勇敢,而且不止一次地在戰場上力挽狂瀾,還在關鍵時刻救了老爸兩次命!甚至朱棣在緊要關頭,以“世子有疾”來鼓勵他建功立業。但,他一到和平年代就不行了,驕傲自滿、目中無人,朝中大臣都怕他!這樣的人能為天下 之主嗎?
所以,成祖朱棣連“英果類己”的朱高煦都放棄了。
朱高熾牛逼不吹的,像學富五車的禮部侍郎胡濙,就屢次三番地在皇帝面前力挺朱高熾。 朱高熾周圍,匯聚了一大匹能臣幹吏,“三楊”就不用說了;大學士解縉、黃淮等人是他的鐵粉!所以,朱高熾接朱棣皇位,最恰當不過了!
朱瞻基,自幼敏慧異常,不僅‘爺不嫌孫’,而且著名的文臣解縉,就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讓朱棣傳位給朱高熾。於是,在公元1404年朱高熾為燕王世子成為了皇太子。 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將來上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們首先要把明朝的皇帝順序理清楚,才能更好的回答題主的疑問,在這三人關係中朱棣是朱瞻基的祖父,朱高熾是朱瞻基的父親,天底下哪有父親還未死而傳位給自己孫子的,要知道朱元璋也是在長子朱標去世後才傳位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的,這樣做不僅符合法理,也符合正常的皇位繼承順序。朱棣只有把皇位傳給朱高熾,朱瞻基才有機會在自己父親朱高熾去世後繼承皇位。
第二個問題朱棣真的喜愛朱瞻基麼?答案是肯定的,這點可以從歷史中找尋答案,據史料記載朱棣在還未去世時就立朱瞻基為皇太孫,何為皇太孫,意思即是皇太子繼位殯天后皇位由皇太孫繼承,具體史料是這樣說的:九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孫,始冠。
當然立為皇太孫只是一句話的事,具體還要看朱棣是怎麼對待朱瞻基的,為了教育好這位皇太孫,朱棣請了當時著名的文臣來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他還對這些文臣說皇太孫可是一位可造之材,你們要好好教導。文臣教導之餘,他自己也不忘親身教導,甚至到了朱瞻基長大後,為了更好的培養朱瞻基,他自己在對外征戰之時也把朱瞻基帶在身邊。
這樣的培養無不說明朱棣是把他當做朱高熾之後的繼承人選,甚至為了害怕朱高熾繼位後更換繼承人選,朱棣親自對朱高熾說:“此他日太平天子也。”由此可見朱棣對朱瞻基是切切實實的喜愛。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125878215蜂獾
這個問題是故意搞笑麼?因為朱棣喜歡太孫朱瞻基,所以得先傳位太子老爹朱高熾啊。因為康熙喜歡弘曆,所以得先傳位雍正啊。不傳兒傳孫子,宗法制鬧著玩呢?
邁克劉
這問題把我搞懵了,朱棣喜歡孫子就可以繞過兒子直接傳給孫子嗎?這是什麼邏輯?朱高熾還健在呢,就連朱元璋也沒這麼幹過。
傳位給兒子這是綱常,絕不可亂的!再說傳給朱高熾,不就等於朱瞻基以後接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