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後祕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孤獨的愛影室


對於帝王之死,秘不發喪者必事出有因,或是戰爭焦灼時穩定軍心,如成吉思汗死於西夏中興府時;或是儲位不定時謀立大統,如秦始皇死於沙丘時。朱棣是在第五次北伐回師途中病逝,此間確實出現了秘不發喪的事情,但這個事情並不是因為害怕劇中所講的漢王、趙王的威脅,此時的二人一個獲罪、一個就藩,根本沒有兵權,亦不在隨徵的軍中。按照史料的記載,當時楊榮、金幼孜擔心距離北京較遠,二人與太監馬雲商量後秘不發喪,防止軍中將領出現異動,並熔錫為棺,將朱棣封於棺中,並沒有臭魚這麼招人耳目的事情,此事在歷史上稱為“榆木川之變”。



漢、趙二王並無太大威脅

從人物所在的歷史時間來看,朱棣第五次北伐是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至七月,該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臺率軍進犯山西大同、開平等地。朱棣聞訊後調動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之兵於北京、宣府集結待命,準備開赴漠北征討,這個時間點能夠解開劇中諸多歷史漏洞。



先說漢王朱高煦,他確實覬覦儲君之位,永樂二年(1404),朱棣就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太子一旦立下,按朱元璋定的規矩,剩下的成年皇子就要封王赴藩,此時的朱高煦受封漢王,藩地在雲南。朱棣畢竟是藩王出身,朱高煦不願就藩也就沒在督促,可他與太子朱高熾明爭暗鬥許久,表露出奪嫡野心,到了朱棣第二次北伐回京後,發現了他的諸多不法之事和不臣之舉,於是剝奪了官服,還囚禁起來。朱高熾出面求情之後,朱棣剝奪了漢王兩衛軍權,直接趕往改封的山東就藩,這時候是永樂十五年(1417)。趙王朱高燧就更加離譜,永樂二十一年(1423),朱棣病重,他策劃毒殺朱棣後起矯詔廢太子,然後繼承大統,因被告發而身敗名裂,差點讓朱棣處死,又是朱高熾好言相勸才躲過一劫,但待罪之身也終遭棄用,更別提隨軍出征了。


那麼這裡就得問劇中的三大營不是在此二人手中嗎?下面來看看三大營是怎麼回事。這個三大營的建制是洪武初年所設,本屬大都督,朱棣奪權成功後,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底遷都北京,將這個建制一分為二,留南京一套京營班底,北京另創京師三大營。這個北京京營分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故有三大營之稱。其中的五軍營是朱棣起兵時的嫡系步騎精銳,也是三大營之最,五軍是由中軍、左﹑右掖軍和左﹑右哨軍組成,這五軍首任長官分別由張玉、朱能、李彬、徐忠、房寬擔任。但張玉戰死後,朱棣設五軍總兵一名,首任總兵為丘福,這個人便是朱高煦的死黨,所以劇中藉此將五軍營說為漢王掌管,估計與此有關,但丘福在永樂七年就戰死,所以朱高煦即使能用的動五軍營,也是永樂七年之前的事。

“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為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盂瑛為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忠為右哨;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為左掖,成山侯王通、興安伯徐亨為右掖;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為前鋒”。——《明史》

在丘福死後,朱棣對三大營改制,五軍營也更換統帥,並以張輔為總兵,這個張輔是個實打實的太子黨,所以五軍營理當與太子親近。而劇中說的三千營屬於朱高燧,這個更加離譜,三千營的建制起初是以三千蒙古騎兵為基礎,所以才有三千之名,後擴編成軍,純騎兵建制,但並不是衝鋒殺敵的職能,而是分為五個司,分掌皇帝的旗 ﹑輿服﹑兵仗金鼓、御用寶物,屬於儀仗職能。神機營就更不用說了,承擔火器攻擊的軍隊,也是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中軍設四司、哨軍設三司。在朱棣第五次北伐時,同樣是以中、掖、哨為統軍模式,三大營的提督內臣、統兵武臣皆是隻對皇帝一人負責,除了朱棣本人,誰也沒有調動之權,更別提不在軍中的漢王、趙王。



反倒是劇中提及了朱高熾調動備倭兵,這個按照明朝的軍制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明朝為籌劃海防,在沿海地帶創設備倭兵,這個與衛所制度相輔相成,但又不完全一致。衛所是以軍戶為基礎抽調軍人,而備倭兵是沿海地帶的戶民“四戶一丁”抽調而建,但也是以衛所的形式操守駐防,主要分設南京至福建一帶、山東一帶。朱高熾受命監國,從內閣到兵部,朱高熾的嫡系都擔當重任,調兵是行得通的。綜合來看,朱高熾的儲位是比較穩固的,漢、趙二王並不能在此時帶來威脅,所以劇中的掛臭魚防二王是杜撰而成。

榆木川之變

朱棣第五次北伐並沒有獲得太大成果,也沒有劇中那麼多交戰,劇中說的馬哈木早在永樂十四年(1417)就死於與阿魯臺的內鬥中,劇中的脫脫不花是永樂二十年(1422)出生,朱棣第五次北伐時,他才兩歲,也先此時都還未出生,這些都是劇中杜撰的事件。朱棣大軍北伐的目標是阿魯臺,明軍從二月追尋到六月,都未見到阿魯臺的身影,所以朱棣在六月十七日便下令班師。此時明軍的位置在今蒙古境內哈剌哈河下游的答蘭納木兒河,班師至七月十八日,朱棣便病逝,此時的位置在榆木川。榆木川的位置在今天飽受爭議,一說是河北沽源縣北、一說是多倫縣西北蔡木山與克什克騰旗交界處、一說是多倫縣東南三道溝林場、一說是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東南。


“楊榮、金幼孜入御幄密議,以六師在外,離京尚遠,乃秘不發喪,亟命工部官括行在及軍中錫器,召匠人銷製為椑,斂而錮之,殺匠以滅口。命光祿官進膳如常儀,號令加肅,比入境,寂無覺者。”——《智囊全集》

但不管位置如何,《明史》中講到這個地方離北京還是比較遠的,此時在朱棣帳中的並不是劇中提到的楊士奇,而是“三楊”之中的另一位楊榮,朱棣五次北伐都帶著楊榮隨軍作為軍事顧問,另一位就是朱棣的智囊金幼孜。朱棣駕崩以後,隨行太監馬雲不敢發聲,於是就秘密的向楊榮、金幼孜彙報,楊金二人認為距離京師太遠,恐怕將士知道皇帝駕崩後難以控制局面,又因在敵境,消息傳出後,倘若敵軍趁機來襲更加難以應對。故而就找來匠人熔錫為棺封存朱棣遺體,然後將匠人殺之滅口,為了掩人耳目,金幼孜令馬雲“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


或請因他事為敕,馳報皇太子。二人曰:“誰敢爾!先帝在則稱敕,賓天而稱敕,詐也,罪不小。”眾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遺命傳位意,啟太子。榮與少監海壽先馳訃。既至,太子命與蹇義、楊士奇議諸所宜行者。——《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軍中的隱瞞工作做的天衣無縫後,太監馬雲建議寫一封赦令送給太子,告訴太子提前準備登基與國喪。但二人覺得赦令是皇上還活著才可以寫,皇上去世了就不能寫,否則就是矯詔,因此只是按照朱棣去世前的遺囑草擬了傳位詔書。次日,楊榮隨御馬監少監海壽先行動身回京,欲將遺詔和朱棣駕崩之事報於太子,到了八月一日,楊榮抵達京師,朱高熾得到消息後派朱瞻基前往開平奉迎朱棣梓宮,可見此時朱瞻基並沒有隨軍從徵。朱瞻基到達軍中時,此時的北伐軍已經進入明朝境內,算是安全回到國中,朱瞻基宣佈成祖駕崩、太子即位,改年號為洪熙。


在這次政權過渡中,楊、金二人處理的比較妥當,秘不發喪主要是為了穩定尚在境外的軍隊,當然也有防範漢、趙二王作亂的意思,這種防範最主要的還是擔心軍中有人向二王傳遞消息。而將軍隊平穩帶回後,保證政權穩定的過渡才是關鍵,後來朱瞻基平叛朱高煦並沒有耗費太大工夫,而且削朱高燧兵權時,他也只有三衛護衛兵,成不了大氣候。所以劇中對於漢、趙二王的描寫過於誇大,且臭魚之法也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與真實歷史有所出入。


棍哥觀史



朱棣死後的確是秘不發喪的,但不是用鹹魚掩蓋氣味,而是收集錫器融化打造成桶裝把朱棣放在裡面封好,這樣保存了朱棣的遺體,朱棣其實是在攻打蒙古班師回朝的路上,因為事發突然所以當時隨行的大臣楊榮決定秘不發喪,因為但是太子朱高熾的確是朱棣選定的儲君,但是皇子朱高煦也一直對皇位垂涎不已,為了防止有變就只能秘不發喪處理。


並且為了防止消息洩露,打造錫器的人事後都被滅了口,並且隨行的人一日三餐給朱棣送,這樣一直回到京城都沒有人朱棣已死的消息,就這樣朱高熾登上了皇位,楊榮功不可沒,事實證明朱高熾也的確是一位好皇帝,就是有點短命,實屬可惜。



婉兮歷史


先說一下史實,在永樂朝,朱棣作為一個不服就幹,幹就幹死的狠人,在順利的從靖難之役中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在南京沒消停幾年,就把大明朝的首都遷到了北京,並且在北京接著發言不服往死裡乾的精神,先後五次御駕親征,遠征對大明朝有巨大威脅的蒙古,在第五次帶領隊伍親征回北京的路上,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永樂皇帝終於戀戀不捨的閉上的眼睛,享年六十四歲,由於在外,沒辦法讓政權穩定交替,所以確實在當時採用的封鎖消息的手段,秘不發喪,一直到把朱棣遺體安全運到北京城,才公佈此事。


但電視劇裡,把秘不發喪的橋段演繹成用鹹魚掩蓋氣味,這簡直是胡扯八道,估計編劇當晚喝高了,把秦始皇死後用鹹魚的段子給寫進去了,那麼當時到底用什麼辦法呢,在下面揭秘。

朱棣死於永樂二十二年的8月的盛夏,地點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榆木川,去過這邊的朋友估計知道,這個地方在夏天的時候其實也不算太熱,所以朱棣的屍體並不會那麼容易腐爛,其二,在處理朱棣屍體上,採用了用錫打造內棺完全封閉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的阻斷空氣中腐敗細菌的侵入,所以根本就不會用什麼鹹魚的方法遮蓋屍臭,因為就算有味兒根本就散不出來。


老豬的碎碎念


在歷史上朱棣去世後確實有密不發喪。但是並沒有用鹹魚掩蓋氣味,用鹹魚掩蓋氣味完全是編劇的瞎編。

按照《明史》的記載,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最後一次北征蒙古回來之後,在蒼崖戍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在到達榆木川的時候病情加重,朱棣預感生命將終,於是下了最後一道命令,把皇位傳給皇太子,最後駕崩,年僅65歲。不過朱棣的去世在當時確實屬於突發事件,隨行的大臣不知道怎麼辦。而且朱棣隨行的軍隊都是當時京兵,這導致北京城的兵力短缺,而城中擁有軍隊的是趙王朱高燧,這使得局勢就變得很微妙。

在這個時候,隨行的太監馬雲和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密謀密不發喪。《明史紀事本末》記載說楊榮是主要的制定者,他認為大軍離京師太遠,現在先密不發喪,以防止出現變化。在密不發喪的計劃制定之後,楊榮等人像往常一樣給朱棣的住處提供衣食,暗中用錫打造內棺收斂朱棣的遺體。隨即楊榮協同宦官御馬監少監海壽偷偷跑到了北京,向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報告情況。於是朱高熾派自己的兒子皇太孫朱瞻基前去迎接帶著朱棣遺體的隊伍。在臨行前,朱瞻基詢問:

“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識無以防偽。”

外出辦事到時候傳遞書信需要有信物作為憑證,便於防止偽造的命令。朱高熾認為很對,但是一時間又沒有合適的信物,於是諮詢楊士奇的意見,楊士奇出言可以把東宮的圖書作為信物交託給朱瞻基,回來就還回來。朱高熾同意了楊士奇的主意,他對兒子朱瞻基說如果有事情,就以這個東宮圖書作為憑證,反正這個東宮圖書這個信物不久就要給你,你可以把它留著。

最後朱瞻基出北京城,前去和北征大軍會和。最後在鵰鶚谷和北征大軍會和,朱瞻基在軍中發喪。最後帶著大軍來到了北京的郊外,朱高熾迎接朱棣的棺槨進入仁智殿,至此大事告終,最後葬朱棣於長陵。朱高熾登基稱帝,改元洪熙。

其實從朱棣去世到朱高熾迎接朱棣的棺槨不過二十一天的時間,而且楊榮等人用了十二天就跑回了京師向朱高熾報告當時的情況,所以這樣的時間,根本沒有必要像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需要鹹魚掩蓋氣味,因為內棺都是錫封的。


人者仁義也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大名風華》中,朱棣死後秘不發喪在歷史上是真的,而用鹹魚掩蓋氣味純屬原著作者及導演編劇為了劇情飽滿杜撰的,是假借了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的歷史橋段,朱棣死後用鹹魚掩蓋屍體氣味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那我們來說一說,朱棣死後為什麼要學秦始皇、劉邦、成吉思汗一樣秘不發喪呢?又怎麼樣掩蓋屍體氣味的呢?

行軍途中如果洩漏朱棣死訊,會導致軍心不穩,很可能出現譁變或遭蒙古兵突襲。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監馬雲密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謀,以六軍在外,秘不發喪。《明史·卷七》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死於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師途中的榆木川(海拉爾大興安嶺西坡一代)。實際上,朱棣在第五次出征前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加上幾個月的鞍馬勞頓,回師途中就病重了,彌留之際召見英國公張輔,遺詔傳位太子,第二天就駕崩了。

行軍途中,主帥死亡本就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兒,而此時又是回師途中,如果冒然發佈朱棣駕崩的消息,將會導致軍心不穩,出現不可控的情況,比如:很可能會出現軍官領兵譁變,自立為王,或者韃靼阿魯臺部知曉朱棣駕崩的消息後會進行突襲,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朱棣近侍太監馬雲,連夜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商量對策,最後決定秘不發喪,朱棣車駕飲食公文傳遞一切照舊。而後幾個人還因為遺詔的事兒起了點小爭執,有人建議以其他名義寫道敕令通知太子,楊、金二人則認為:“先帝在世時詔令稱‘敕’,如今皇上已經駕崩瞭如何稱‘敕’,如此是為詐,罪不小。”二人這是擔心事發後會落個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草擬遺詔讓馬雲安排御馬監少監海壽隨同楊榮快馬加鞭回京向太子朱高熾報喪。

朱棣隨從中的太子黨成員楊榮和金幼孜等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封鎖消息,防止朱高煦知情後起兵叛亂。

當然,朱棣駕崩秘不發喪的原因還有更重要的一層,那就是防止消息走漏,以免讓一直覬覦皇位的漢王朱高煦得了先機。太監馬雲、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包括跟金幼孜一起報喪的御馬監少監海壽都是與太子朱高熾交好的人,也可以說是太子黨成員,那麼作為太子黨成員,在帝位懸空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如何保證自己的主子能夠順利登上皇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未來的榮華富貴。

所以他們起初密謀的時沒有讓英國公張輔參與,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張輔能征善戰,手握兵權;其次,張輔早年曾跟父親張玉同朱高煦參加過靖難之役,所以張輔張玉父子跟朱高煦的關係相當不錯。冒然讓張輔參與,如果張輔持反對意見,搞不好他會擁兵自立,或者他會跟朱高來個裡外聯合搶奪帝位。基於這兩個原因,馬雲、楊榮、金幼孜沒有讓張輔參與密謀。

朱高煦對皇位覬覦已久,在靖難之役時朱高煦曾幾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因此朱棣對朱高煦頗為器重,曾在戰場上親口允諾會封其為太子,由於朱高煦能征善戰,朱棣也曾說過,其最像自己。朱棣登基後,朱高煦仰仗戰功以及父皇對自己的寵愛自高自大,常常對別人說自己很像李世民,奈何朱棣可不是李淵,後來朱棣發現朱高煦壓根兒就不是當皇帝的料,就把太子之位給了宅心仁厚的長子朱高熾,然後又立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孫。這讓朱高煦非常生氣,不僅自己的皇位沒戲了,連自己後代皇位也沒戲了,於是就開始籌備起兵造反,朱棣知曉後非常惱火,差點將他貶為庶人,幸好哥哥朱高煦在朱棣面前鼎力相勸,朱高煦才逃過這一劫。

從此,朝野之中,無人不知朱高煦的不臣之心,所以防備朱高煦叛亂,朱棣之死秘不發喪勢在必行!

朱棣秘不發喪,掩蓋屍體氣味的方法

時至八月,雖然漠北一帶已經天氣轉涼,但是朱棣的屍體如果長時間不處理定然會腐爛,發出屍臭,這樣勢必會走漏朱棣駕崩的消息。這時候楊榮、金幼孜想了個辦法,把軍隊裡的錫器全收集起來鑄了口錫棺材將朱棣草草入殮,然後

“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

這辦法著實不錯,就地取材,解決了大問題。而《大明風華》劇中用鹹魚一說是不太靠譜的,榆木川距海邊太過遙遠,不像當年秦始皇病死邢臺沙丘,那地方離著大海近,弄點鹹魚方便快捷,這榆木川(具體位置有爭議)離著大海相對較遠,弄鹹魚不現實。

所以讀書觀影,千萬不要過於相信小說和電視劇,畢竟很多劇情都架空的,想了解真正的歷史還是多讀史書為佳。


古曲古風


這純屬是在侮辱漢王智商,雖然在歷史上漢王朱高煦確實只是一介武夫,腦子不太靈光,但朱高煦不是弱智,你在皇帝御帳前掛鹹魚豈不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就算皇帝愛吃鹹魚,也不可能把鹹魚掛在自己大帳周圍,傻子都知道出事了!(大軍出征哪來那麼多鹹魚)

當年秦始皇駕崩的時候,胡亥為了掩蓋氣味,曾在始皇帝遺體周圍堆滿鮑魚,以此掩蓋氣味。古代凡是讀過書的人,誰能不知道這段歷史!你拿著鹹魚掛滿了皇帝大帳周圍,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漢王皇帝駕崩了嗎?

漢王朱高煦即便是又笨又蠢,但如此拙劣的表演怎能看不透!想拿這種伎倆避人耳目,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我覺得這有點侮辱漢王)

其實對於朱棣去世的地點和時間,《大明風華》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朱棣確實是在第五次北征時病逝在了榆木川,大體位置在今天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而朱棣去世的時間是公曆1424年8月12日,也的確正值盛夏。

但是在朱棣去世時,皇太孫朱瞻基並不在朱棣身邊,他當時在北京和老爹朱高熾在一起。當時控制遠征大軍局面的人是英國公張輔和大臣楊榮,這倆人都是朱棣最後見到的託孤之臣,他倆也都是太子黨的人。

在朱棣駕崩後,張輔和楊榮為了防止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決定秘不發喪。他倆立即命人做了一口漆制的棺材,將朱棣放入其中,然後偽裝成皇帝還健在的樣子,每天仍舊照常請安、奉餐。

皇帝的行帳是很大的,車駕也很大,再加之朱棣遺體至於漆器之中,短時間內味道傳不出來,張輔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整個軍中沒幾個人知道皇帝已經去世了,根本不需要擺鹹魚招搖過市。

與此同時,張輔加速大軍回程速度,並派楊榮先行回京將事情告知太子朱高熾。

七天之後,楊榮帶著皇帝駕崩的消息和傳位詔書回到北京,太子朱高熾立即做好繼位準備,並派太孫朱瞻基出城迎喪。

由於朱高熾準備周密,漢王朱高煦根本沒有啥奪權的機會,並且在朱棣駕崩時朱高煦也不再老爹身邊,他當時正在山東自己的封地內待著呢!至於趙王朱高燧,在朱棣去世時他因之前涉嫌謀反,正被扣在京城內反省。

總的來說,《大明風華》對於歷史的改編是非常大,除了俞灝明飾演的漢王朱高煦形象比較貼切以外,其他所有歷史人物的塑造都不算很到位。

(如果不提前告訴我,誰能想到這個男人竟然是日後拯救大明的于謙!這個形象也太唯唯諾諾了)

《大明風華》的套路完全就是照搬幾十年前的《戲說乾隆》,當年趙雅芝飾演的沈芳因家人被雍正殺害,於是準備找乾隆報仇,但卻被乾隆吸引,對乾隆產生了愛慕之心。

而在《大明風華》中也是如此,女主孫若微被塑造成靖難遺孤,原本是要找朱棣報仇,結果最後也是對朱棣崇拜直至。今年距離《戲說乾隆》的播出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但似乎編劇的套路還是那些。


千佛山車神


最近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歸途中突然去世,為了掩飾屍身腐爛的氣味,於是文武大臣想到了一個辦法,以鹹魚放置在朱棣的車駕周圍,以掩蓋屍體之氣味。不得不說,此劇的編劇還是有一定的史學知識的,但很遺憾,電視劇中的情節是典型的移花接木,因為此事並沒有發生在朱棣身上,而是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身上。

朱棣繼位之後,針對蒙古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北征。雖然每次出征都聲勢浩大,但取得的戰果十分有限。尤其是第五次北征,他連蒙古韃靼首領阿魯臺的影子都沒看到,率領重兵在北方的荒原溜達一圈後,糧盡而歸。他本人也死在了灰燼之路上。朱棣在出徵之前,根本沒有料到自己會在此次北征歸途中去見自己的父皇朱重八,再者,蒙古高原上水源缺乏,何來鹹魚?更重要的是,《明史》,《明成祖實錄》等官方史料,或者《國榷》等民間修史,甚至民間文人筆記中,對於此事絲毫沒有半分記載。因而,可以百分之百地確定,電視劇中的這個情景是虛構無疑。

然而,厲害上的確發生過用臭魚來掩蓋皇帝實屍臭味之事,此事發生在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中暴斃身亡後,趙高李斯等人秘不發喪。當時天氣炎熱,秦始皇遺體腐爛,趙高為了不露餡兒,命令隨從官員拉來一石鮑魚放置在秦始皇的車駕邊上,掩蓋此味:

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毫無疑問,《大明風華》的編劇是借鑑了司馬遷的這一段。現代古裝劇中,類似移花接木的情節數不勝數。不過看這類電視劇,也就是圖個開心,過於較真兒,那就沒意思了。


庭州行者


先拋開史實不說,只說《大明風華》這部劇安排這一出完全就是畫蛇添足!因為這部劇中,朱棣死的時候是冬天,大雪紛飛,漢王還在烤火呢,即便是死了,也不會發臭,晾那麼多臭鹹魚分明是欲蓋彌章,漢王,趙王不起疑才怪!

劇中這樣設定大約是想學一下李斯、趙高當年怎麼處置秦始皇的屍體。當時李斯秘不發喪,把始皇屍身載轀涼車中,車上裝上鮑魚(古人所說的鮑魚即為鹽漬的鹹魚)。

可是不要忘了,秦始皇死於七月丙寅,正是最熱的時候,而且秦始皇生病就是走到琅琊時就中暑生病,死在沙丘。

當然歷史上的朱棣也是死在熱天,1424年8月,朱棣北征歸師途中死在榆木川,這個劇中做了改動。


尋桂子


《大明風華》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不是歷史紀錄片,裡面有藝術加工是很正常的。


歷史上的明成祖朱棣一生功勳彪炳,《明史》中也是對其進行高度讚揚,恨不得大喊666。既然是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都名列前茅的一代雄主就連死自然也和其他碌碌無為之君不一樣。說到朱棣的死自然就離不開朱棣的第五次北伐,當然,還有朱棣第五次北伐的主要對手“阿魯臺跑跑太師”。

朱棣,廟號初為明太宗後改成祖,年號永樂,後世又尊為永樂大帝。朱棣是明朝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最耀眼的一顆星,朱棣在靖難之役成功把侄兒建文帝朱允炆拉下馬榮登大寶後並沒有墮落腐化,而是繼續如開掛一般用自己的一生在史書中濃墨重彩。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明史·成祖本紀》

文有《永樂大典》,外有鄭和六下西洋(宣德朝一次),當然最為耀眼的是屬明成祖的武功建樹,永樂大閱兵萬國來朝,收復安南和五次北伐征討北元殘部,瓦剌、韃靼等蒙古諸部無不為之顫抖,而朱棣的死恰恰和北伐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有過御駕親征的皇帝不多,除了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和唐太宗李世民這位不是開國之君勝似開國之君的皇帝以外,最出名的恐怕就屬明朝的永樂大帝和清朝的康熙大帝了。

北元殘部侵犯明境

元朝退居漠北後朱元璋對其進行過絞殺,朱棣剛登基時因為殘元內部貴族的內訌分裂為以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為主的遊牧勢力。
▲明成祖朱棣像

靖難之役後,明朝因連年戰亂國力衰退,為了暫時穩住北疆的北元殘部,明朝打算利用朝貢貿易的方式安撫北元殘部在韃靼地區設立羈縻衛所,但在永樂六年韃靼部本雅失裡稱汗,並在永樂七年斬殺明朝使者,這時候明朝國力日益增強,加上瓦剌、韃靼和兀良哈經常在明朝邊境燒殺搶掠,朱棣派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於是,朱棣決定御駕親征。

明成祖五次御駕親征與打不改的阿魯臺

明永樂八年,朱棣開始第一次御駕親征討伐,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遠征漠北,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向瓦剌部西逃,丞相阿魯臺向東逃竄。朱棣率軍先大敗本雅失裡,又東征阿魯臺。因漠北天熱缺水加上糧草階級不周,朱棣下令班師。韃靼部暫時臣服,阿魯臺被封和寧王。

永樂十年,朱棣率軍徵瓦剌部,此後瓦剌數年不敢犯邊,但明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果不佳。瓦剌部衰敗後韃靼部趁勢做大,繼續騷擾邊境侮辱明朝使節,永曆十九年末,韃靼攻興和所殺明軍指揮王祥,朱棣再次御駕親征,阿魯臺避其鋒芒不敢應戰,再逃。但朱棣都御駕親征了怎麼能無功而返呢?於是在班師回朝的途中順手把吃瓜群眾兀良哈部揍了一頓。



永樂二十一年,阿魯臺又叒率軍進犯明朝邊境,朱棣甚是惱火,跨馬再次親征,阿魯臺再敗,再逃。阿魯臺部下阿失貼木兒和韃靼王子也先土幹先後率軍投降明朝。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阿魯臺又叒叒叒率軍進犯大同等地,無奈,朱棣再上馬親征,阿魯臺自然還是打不過,再逃。朱棣下令全軍火速追擊阿魯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結果一路追到今外蒙古東部努木兒根河方圓三百多里附近都不見阿魯臺蹤跡。

永樂 二十二年,成祖朱棣北征阿魯臺,“上以答蘭木兒河已近,令諸將嚴兵以俟。……陳懋等遣人奏言: “臣等已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惟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駕進駐河上以俟”。——楊榮《北征機》

無奈,朱棣只好下令班師回朝。在回京的途中一顆流星劃落,一代雄主朱棣病逝榆木川。

朱棣病逝秘不發喪,朱高熾順利登基

因榆木川距離京師路途遙遠,二皇子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熾不和,一直覬覦皇位意圖謀反。朱高熾心腹首輔楊榮連同大學士金幼孜和內侍馬雲為了避免軍心動搖和皇子們同室操戈,便決定秘不發喪,暫時隱瞞朱棣駕崩的消息。

楊榮等人為防止朱棣遺體腐爛發臭後消息洩露,便令工匠用錫打造一桶圓形容器,把朱棣遺體密封起來,然後殺工匠滅口,繼續和往常一樣向朱棣進膳。之後楊榮先行一步向太子朱高熾報信,等到朱高熙得到消息後朱高熾早就準備好一切順利登基。至於朱高煦在宣德元年造反便是後話了。


▲明仁宗朱高熾像

鹹魚掩蓋氣味借鑑了秦始皇病逝沙丘

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用鹹魚掩蓋朱棣遺體發臭的做法應該是編劇參考了秦始皇病死沙丘後趙高的那套做法,朱棣死後並沒有記載臣子們用鹹魚海鮮等掩蓋遺體腐爛的氣味。

順便提一下,朱棣一生的心腹大患也是老朋友老對手,永遠打不改的阿魯臺最後被瓦剌部所殺。


明月清風閣


《大明風華》畢竟是影視藝術作品,他對於朱棣奪取天下之後的故事進行了很多的改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電視劇的趣味性和吸引性,就如有的人評價的那樣:怎麼看朱瞻基怎麼像一位太監。所以,我們只能把它當成娛樂作品來看。

朱棣確實死在最後一次北伐歸來的途中,永樂二十二年即1424年,朱棣死在一個叫做榆木川的地方即今天的內蒙古烏珠穆沁。自然採取的是秘不發喪,根據當時的形勢,他的兩個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對於帝位一直躍躍欲試,因為在這之前朱高煦和朱高燧曾預謀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只不過秘密被提前洩露沒有成功而已。同時,知子莫若父,朱棣心裡知道朱高煦一直不服自己的哥哥朱高熾被立為太子,而且自己在奪取天下的時候,也曾許諾過立他為太子,但是因為封建王朝的嫡長子制度,朱棣最終將嫡長子朱高熾立為太子。

而在朱棣死去的時候,兒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煦就在大軍之中,如果讓此二人知道自己的去世的消息,二人勢必就要奪權,乘機掌握軍隊的大權,即便朱棣有遺照,二人也會以武力進行搶奪更改遺照,就像秦始皇當年去世的時候一樣,遺照會被篡改,直接的後果就是朱高煦當上皇帝,而太子朱高熾就會被廢掉,他的全家尤其是朱瞻基只有死路一條。所以,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定,朱棣在自己去世之前作了安排,那就是秘不發喪。

但朱棣死後的秘不發喪在《大明風華》中卻是另外一種表現,那就是在朱棣去世的時候朱瞻基就在軍營身邊,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的,另外,為了掩蓋屍體的臭味,故意在朱棣的車子周圍放置了大量的鹹魚來掩蓋氣味。我想這個橋段編劇是參照了秦始皇去世的時候趙高所採用的辦法,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歸來的途中病逝,為了製造假象,趙高們在秦始皇車輛上放置了大量的鮑魚,用他們的腥臭味掩蓋秦始皇屍體的臭味。而《大明風華》中用鹹魚幹來掩蓋朱棣屍體的臭味。

實際上這樣來描寫我認為是最大的敗筆,之所以這麼說,在皇帝北伐歸來的路上,一開始一切都很正常,一切按照朝廷的理解和規定執行,但當有一天皇帝車帳周圍掛滿了鹹魚乾的時候,實際上這已經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難道朱棣還有這個愛好,喜歡聞鹹魚乾的臭味。作為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應該對自己的父親很是瞭解,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喜歡什麼,當惡臭的鹹魚幹包圍著自己父親的車帳,這就已經能夠猜到這些鹹魚幹就是在掩藏什麼,就能夠推斷到父親朱棣的死亡。

而電視劇中通過安排人在帳中模擬朱棣說話,強令沒有皇帝命令不準進入,照常送飯食等等來展現朱棣還活著,當朱高煦和朱高燧要強行見父親的時候,簾角已經被揭開的一剎那,被裡面的人丟出來的一本書所擋住,最終沒有成功,這簡直就是在貶低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智商。


而真實的歷史是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機作亂,將軍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將朱棣的遺體裝入棺中,每日照常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始終沒有掀開,皇帝也沒有再說一句話,軍中一切正常。

而與此同時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後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最終沒有爆發什麼叛亂,政權得以平穩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