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迴應“涉嫌釣魚執法”:用數字化技術抓盜超千人

近日,盒馬因為不設防盜門在互聯網上引起網友在微博上大討論,有人認為涉嫌“釣魚執法”;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消費者尊重信任。對此,盒馬方面1月9日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盒馬的服務體系設計之初就基於對消費者的充分信任,相信人性本善。而且全數字化鏈路的保障為盒馬提供了底氣。據不完全統計,盒馬過去不到一年中,協同警方抓盜超過千

盒馬回應“涉嫌釣魚執法”:用數字化技術抓盜超千人

人。希望在充分信任的寬鬆環境中,消費者漏掃情況會越來越少。

1月6日晚,名為“毛利”的網友講述了自己媽媽在盒馬的一段經歷:看見有個男人買了魚,結賬的時候卻只掃了一盒牛奶就走了。“盒馬沒有設置防盜門,也不會有保安盯著顧客結賬。這樣會導致貪小便宜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行竊,最終會被送進派出所。這樣佛系的防盜措施,容易讓佔小便宜的人放縱,這種不符合社會發展現狀的“信任感”是否應該給?”

“自助付賬模式,漏掃情況的確存在。”對此,盒馬一門點店長馬光表示。有些顧客在掃碼結算時,買的東西忘記點兩個,就漏掃了一部分。“最常見漏掃的是蔬菜,也有漏掃過帝王蟹的。那隻帝王蟹價值1000多元。”針對這種無意漏掃的情況,店裡面有無死角的監控,後臺連接著阿里的數據智能分析。掃碼機上也有監控。“不論誰漏掃,店裡的後臺都清楚,我們會善意提醒客戶漏掃了。下一次來店裡再一起付掉就好。”但店裡也有過惡意漏掃的行為。馬光表示,“出現頻繁漏掃的人臉,監控後臺會自動報警。比如三次故意漏掃,我們會與公安聯動報警處理。”

這一事件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認為,這是釣魚執法!人性禁不住考驗,手腳不乾淨的人很多,及時喝止挽救他是善舉。也有網友認為,讓你自己掃碼,自己裝袋,出門不過防盜門,對於正常人來說,這不是誘惑,這是尊重信任你,對你友好。這是默認你不是犯罪分子,是社會文明的正常狀態。

盒馬方面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事實上,即使沒有防盜門、沒有人盯著顧客查小票。基於阿里巴巴的大數據的最新技術,每家盒馬門店都實現了全鏈路數字化運營,通過預警系統和大數據智能分析,對於惡意漏掃的人會及時報警處理。據不完全統計,盒馬過去不到一年時間,協同警方處理的犯罪嫌疑人超過千人。因此,盒馬才能有底氣,讓消費者在更寬鬆的環境下購物。

盒馬認為,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越來越完善,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清楚個人信用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科技的進步,讓不守法行為更容易被發現,從而付出的更大代價。這樣才能讓守法的消費者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現代社會文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