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集微網消息 2019年,科創板無疑是資本市場最為矚目的關鍵詞。自從7月22日成功開市以來,科創板迅速擴容,截至12月31日,已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有70家,其中,備受關注的半導體領域和手機領域,已經上市的企業數量為26家,約佔37%,涵蓋了半導體與手機的上中下游領域。

作為今年A股市場的新成員,科創板相關公司的業績和科創屬性備受市場關注。時值年終,集微網也對2019年登陸科創板的16家半導體企業和10家手機產業鏈企業的業績進行詳細的分析,看看科創板哪些企業排名為最。

半導體企業:瀾起科技市值最高 中微淨利增幅驚人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科創板16家半導體企業詳細信息如上表

從分類來看,已在科創板上市的16家半導體企業中,設計類企業佔比37.5%,材料類佔比37.5%,設備類佔比18.75%,封裝測試類佔比6.25%。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市值最高---瀾起科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科創板上市的16家半導體企業中,當前市值在0~100億元(含)的企業最多,佔比56.25%,市值在100~300億元(含)的企業佔比31.25%,市值大於300億元的企業佔比12.5%。其中,瀾起科技市值最高,達到810億元;中微公司、晶晨股份分別以493億元、222億元緊隨其後。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

作為科創板上第二家抵達“千億市值”的公司,瀾起科技的股價最高一度曾飆升到97.20元,對應市值為1098億元。和那些從新三板“轉場”過來的公司不同,早在6年前,瀾起科技就曾經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但上市僅僅一年後,瀾起科技就遭遇了機構做空和投資者關於財務造假的集體訴訟,最終於2014年11月從納斯達克摘牌。

營收最高---晶晨股份

從營業收入來看,有四家企業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營收在2~5億元(含)的企業佔比最高,達到37.5%;營收在5~10億元(含)的企業佔比31.25%;營收大於10億元的企業佔比25%。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在營收規模方面,晶晨股份以17.06億元營收排在首位,其餘為瀾起科技、中微公司、嘉元科技,營收分別為13.84億元、12.18億元、11.73億元。芯源微成為唯一一家營收未破億元的半導體企業,營收為0.96億元。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從營收同比增幅來看,睿創微納成為唯一一家超過100%的企業,增幅為133.2%,大幅領先其他企業,之所以能夠實現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交付的產品較上年同期增加。緊隨其後的是樂鑫科技,營收增幅達到59.92%。

利潤之王---瀾起科技

從淨利潤來看,16企業中共有6家企業淨利潤破億元大關。其中,淨利潤在0~1億元(含)的企業佔比最高,達到62.5%;淨利潤在1~5億元(含)的企業佔比31.25%;淨利潤大於5億元的企業佔比6.25%。可以看出,企業整體利潤規模還是較小。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在淨利潤排名方面,瀾起科技以7.44億元淨利潤排在第一,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嘉元科技。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從淨利潤增幅來看,中微公司以399.1%的爆發式增長排在頭名,表現搶眼。嘉元科技、睿創微納也實現翻倍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52.40%、143.41%。不過,芯源微、晶晨股份、華興源創、傑普特卻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情況。

對於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企業各有說法。晶晨股份淨利潤下滑原因主要系期間費用同比增長所致,且相較於去年同期研發費用亦有所增加;華興源創稱,由於人員、研發技術投入、管理規模等因素導致的營業成本、期間費用等的較快增長,使得淨利潤同比下降;芯微源則表示主要是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導致,公司前道產品主要處於驗證階段,對收入貢獻相對有限,另外,公司LED領域產品下游市場週期性不景氣;傑普特解釋稱受下游消費電子行業增速放緩,且2019年蘋果公司新款智能手機屏幕相關的功能設計較前款變化較小導致對公司光學智能裝備採購需求下降,以及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綜合影響。

整體來看,大部分企業的業績比較穩定,總體態勢良好。當前半導體行業危機與機遇並存。從2018年下半年來轉入下行週期,加上智能手機銷量下滑、汽車產業不景氣,傳統需求趨於飽和,導致部分半導體公司業績達不到預期;另一方面,在國際貿易糾紛加劇的形勢下,國產化成為半導體行業重要趨勢,很多大型終端廠商都採用供應商“雙軌”制,增加國產供應商比例,這將給國內半導體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科創板以及半導體國產化大潮推動下,半導體企業的業績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手機產業鏈:傳音控股成為營收和利潤“雙料”冠軍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科創板10家手機產業鏈企業詳細信息如上表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在科創板上市的10家手機產業鏈企業中,當前市值最高是傳音控股,達到367億元,虹軟科技、杭可科技分別以191億元、160億元緊隨其後。其中,市值在100~200億元(含)的企業最多,佔比50%;市值在0~100億元(含)的企業佔比40%;市值大於200億元的企業佔比10%。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從營收來看,傳音控股前三季度營收超過百億元,達到168.55億元。容百科技、光峰科技2家公司營收也超過10億元,分別為30.98億元、13.52億元。其中,營收在2~5億元(含)的企業佔比最高,達到60%;營收在5~10億元(含)的企業佔比10%;營收大於10億元的企業佔比30%。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從營收增速來看,有5家公司實現營收雙位數增長,其中,3家公司增速超過30%,分別是容百科技、柏楚電子、光峰科技,分別同比增長49.63%、48.85%、37.48%。值得一提的是,天準科技營收增速下滑。

以淨利潤來看,10家手機產業鏈企業前三季度的平均歸母淨利潤為2.47億元,其中,佔據榜首地位的傳音控股,達到13.01億元,與第二杭可科技拉開距離。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從淨利潤增速來看,共有6家公司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傳音控股的增速高達732.03%,傳音控股表示,三季度淨利飆漲有兩方面原因,一部分在於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所致,一部分在於公司穩佔非洲市場,手機銷售增幅較快;而天奈科技、柏楚電子同比增長99.25%、61.81%,位列二、三位。

科創板26家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大比拼,誰是“雙料”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準準科技與福光股份的淨利潤卻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天準科技表示,營收下滑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拖累。一是季節性因素影響,二是大客戶蘋果及供應商收入不及預期,導致產品綜合毛利率。而福光股份稱主要系由於前五大客戶質疑大華股份的需求變更,因而公司原有產品銷量大幅下滑,而新產品又未能及時在大華股份完成驗證和配套改進。

總體來說,科創板半導體企業和手機產業鏈企業前三季度整體表現良好。不過,也有部分企業因不同原因出現業績波動,具體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主要客戶訂單減少導致收入不如預期;二是公司擴大規模導致期間相應費用增加;三是研發投入加大,導致研發費用增加影響損益。業內人士認為,大部分科創板企業還處於成長期,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同時伴隨規模小、商業模式不穩定等特點,業績出現波動也是正常現象。

對於企業來說,一份不盡如人意的財報,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還是會成為常態,往往取決於企業的創新能力。整體上看,大部分科創板上市的半導體和手機產業鏈企業的硬科技實力還是偏弱,希望他們能夠堅持深耕細作,繼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並藉助科創板的平臺實現更好的發展。(校對/範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