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國當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歷史會有何改變?

小雨丶g


未來俄羅斯會非常有錢和發達,北極航道一旦開通,中國、日本、韓國通過這裡會很便捷的到達歐洲,歐洲國家自然也會通過這裡來亞洲,沿路會有很多商業港口發展起來。俄羅斯把這一地區會當成國家的命脈來控制,絕對不會送給別人了。


小樓昨夜又東風1230


這個事可能有兩個情況,第一俄羅斯最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那現在的俄國就更牛了,地跨歐亞美三洲了。第二,俄羅斯沒有賣,但是卻失去了阿拉斯加。先看看在1867年為啥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而且是求著美國買的,因為一場戰爭。1784年俄國人越過白令海峽,在阿里斯加的三聖灣建立了居民點,從1799年起俄國正式管轄阿拉斯加。1853年10月16日,俄羅斯與英法之間爆發了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戰爭打了3年,最後俄國戰敗,俄國對此戰投入的兵力是百萬以上,幾乎是傾巢而出,最後俄軍是25萬傷亡,可以想見此戰對俄國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有多大,俄國元氣大傷,財政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一是為了緩解財政,二是懼怕英國趁著克里米亞戰爭勝利的餘威佔領阿拉斯加,當時英國就佔有緊挨著阿拉斯加的加拿大,於是就想把阿拉斯加賣掉。

於是找了除了英國、法國之外的幾乎所有的歐洲列強,肯定不會找英法,剛剛結仇嘛,結果沒人對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感興趣。當時有一個人卻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就是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1867年3月,當俄國派的代表誠惶誠恐地到美國洽談出售阿拉斯加的問題並開價720萬美元時,西沃德連眉毛都沒皺立馬答應。但是美國人民不幹了,美國人民聽說這事後就炸開了鍋,當時沒有互聯網,但是這事傳播速度也是相當快,於是美國民眾包括美國媒體就對西沃德各種罵,什麼阿拉斯加是西沃德家的大冰箱之類的,罵的西沃德好幾天沒敢出門。但是不出門也得出門,這個協議必須得國會批准才能生效,西沃德於是頂著各種罵各種白眼開始遊說國會議員,好在大多數國會議員都通情達理,1867年4月和7月,參眾兩院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這項協議。1867年10月18,土地合約正式生效,阿拉斯加正式成為了美國領土。現在美國人民則對西沃德先生則是各種誇。

可見當時對於領土的觀念遠沒有現在寸土必爭的程度。假如當年俄國狠狠心,寧可苦一點不賣阿拉斯加,並誓死保住阿拉斯加,這是有可能的。當時的加拿大雖然是英國的殖民地自治領,但是並不是英國本土,也不會為了當時都認為沒多大價值的阿拉斯加和俄國人玩命。這樣的話,俄國牛了,地跨三洲,在後來蘇聯和美國的冷戰中,會有很大的優勢,估計也就沒有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了吧,把導彈發射基地佈置在阿拉斯加,合理合法啊,有阿拉斯加,就可以有效牽制加拿大、美國,把導彈基地建在阿拉斯加的最南端,你說美國人膈應不?俄國人現在後悔不?

第二種情況,阿拉斯加沒賣掉,但是被英國人佔領了,那現在的加拿大沾光了,面積擴大了,但是英國會不會因此繼續往西佔領西伯利亞和遠東呢?筆者認為不會。以當時的軍隊裝備情況和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寒冷程度,英國人不會為了加拿大這麼玩命的,當時阿斯拉加都是俄國人求著美國買的。這種情況下,對後來的國際格局影響不大,美國不會因為沒有阿拉斯加而成不了超級大國,加拿大也只是增加了一部分領土而已。現實就是第三種情況,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阿拉斯加,美國的第49個聯邦州,面積約17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00多萬。佔美國面積的五分之一,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光地底下埋的石油和天然氣就價值2萬億美元以上,戰略位置重要,位於北美洲的北段,加上西部狹長的沿海地帶,和美國本土一起幾乎把加拿大給包了起來,極大的延伸了美國的領土。美國人成了贏家,爽歪歪了。


十三叔看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阿拉斯加?這嘎達是俄羅斯心尖上永遠的痛。720萬美元像丟垃圾一樣的丟給了美國人。一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啊,擱現在都佔了美國國土的五分之一。

就這點錢,回頭美國人就擱這塊,挖到了金礦分分鐘鍾就回本了。

黃金算啥,石油和天然氣才是這塊的大頭,就為了這地的石油,美國人還專門建設了一條1200公里輸油管道,天天的往外拉石油。

您要問有多少,說出來能氣死老毛子,每天一百四十五萬加侖。

還有各種各樣的礦石,啥鋅,啥鐵,啥銀的,還有前邊說的金,每年光這些就能創造出18.4億美元。

哎呦呵!賠了,這絕對是賠大發了。

作為特別喜歡土地的戰鬥民族——毛熊,悔的腸子都是青的。

這是經濟價值,您要說戰略價值,他也有,就擱這阿拉斯加整一排導彈,您別管是中程的還是遠超的直接就能射到你毛熊的被窩裡去。

大傢伙也知道美國人和毛熊那是天生的不對付,所以毛熊擱家裡邊睡覺,這都提著十二萬分的小心。

說實在的,這阿拉斯加相對於美國來說,這就是一塊飛地,和他那本土壓根就沒有連著,中間擱著老大一塊的加拿大。

您要擱地圖上瞅,這一準以為這就是倆美國。

為嘛會賤賣了呢?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這麼大一地,毛熊咋就給賤賣了,這不應該啊!按照毛熊那德性,這就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節奏啊!”

這事,咱得往遠了說,話說在1853年的時候,毛熊吃相太難看了,擱巴爾幹半島這塊,和一大幫人爭奪控制權。

就這操作一下子惹惱了好多人,啥奧斯曼帝國,啥英國,啥法國,啥撒丁王國等等,一窩蜂的向毛熊宣戰。

這就要聯合起來揍毛熊,這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

話說毛熊啥場面沒見過,就這場面,毛毛雨啊!這就操刀子下場,把這活接下來了。

咋說呢?這會的毛熊他家裡邊那農奴制,已經快到了崩潰的邊緣,後院起火那也不是一點兩點的,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戰敗。

這一傢伙整下去,毛熊傻眼了,他著沙皇制度,算是走到了頭,國外不待見他,國內也不待見。

眼瞅著他就快要破產了,尼古拉斯一世,瞅著自己收拾不了,一把毒藥拍拍屁股走了。

他是走了,可事還這擱著呢?尤其是這阿拉斯加,英國人趁著這熱乎勁,似乎對這阿拉斯加有想法,想要從加拿大這塊出兵,再給毛熊一傢伙,有那麼整根稻草壓垮毛熊的意思。

這會毛熊已經自顧不暇了,守是守不住了,毛熊一拍大腿根,這就把這塊從懷裡劃拉出來,賣給了美國人。

蹲在一邊瞅熱鬧的美國人,他也沒有想到,天上會掉這麼一個餡餅,當時的總統這就想接下來。

話說,這塊當時說真的,那叫個荒涼,除了土地啥都沒有,當時的美國人表示不同意,這還是在總統一再的堅持下,這才買了下來。

毛熊拿著720萬美元飲鴆止渴去了,美國人就開始為這塊飛地發愁了。

這不後來就想了個辦法,開始往這塊移民,這就是後來咱擱電視瞅的西部牛仔,就是這時間點上發生的。

這幫人去了以後,確實帶動了地方的經濟,但開始還是不行,直到第二年發現了金礦,這阿拉斯加算是發達起來了。

後來發現的東東越來越多,毛熊也只能望著月亮嘆氣了。

如果不賣呢?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那當時要是不賣的話,這結果會咋樣呢?”

首先咱得先說明一點,當時英國人還真對這阿拉斯加有啥想法,畢竟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塊就是個貧瘠之地,拿到手裡這就得砸手裡邊,這就是個沒有產出的地。

擱到現在,就這麼個地,依然是地廣人稀啊,您扣著腳指頭算算,也就七十萬人左右,這擱咱大華夏,這不就是三線城市的規模?

要啥沒啥,連人口都沒有。所以英國人對這地,還真沒啥興趣,毛熊自己嚇唬自己。

再有美國人除了那總統想要,其他人還真沒啥想法,就為這事,美國人好懸沒把這總統給擼了。

就這事成交的時候,那是深夜籤的合同,這都不敢大白天籤,就怕有人出來攪局。

所以毛熊如果不賣的話,這地還真能呆在手裡邊。

這時間在往後算,畢竟這時間不同,局勢就不同,也許做出的決定就不同,後來這英國人,這日不落帝國算是回到了他們那小島子上了,所以後來打這阿拉斯加主意的充其量就是美國人,沒其他人。

後來二戰的時候,美國人和毛熊還是一個陣營的,您說美國人打這阿拉斯加的主意,這就有點子說不過去了。

畢竟按照斯大林的看法,不管這地咋樣,俺的就是俺的,他是不會和別人分享。

那麼有了這塊地,擱現在很多的收益這就歸毛熊了。而且他還有了一大塊和美國人的緩衝地帶,不至於人家架著導彈就能威脅到你的後院的地步。你到是可以架起導彈來威脅他了。

那麼毛熊能要回來嗎?

拉到吧!洗洗睡吧。如果沒有賣這一檔子事,二戰的時候同盟國開那麼多會議,三巨頭瓜分世界的時候,斯大林一定會和羅斯福嘮叨嘮叨這阿拉斯加?

但您這都賣出去了,從法理上就把這根給斷了,這就成了沒理的事。

所以,這阿拉斯加再好,他已經不是毛熊的了,惦記不上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歷史沒有假設。如果硬要假設,那麼我也就硬著頭皮來說話。

阿拉斯加最早與沙皇俄國佔領。當地面積17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5000人。地廣人稀,而且遠離莫斯科地區,防務也很困難。

當時西方的英國、法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聯合起來,在西方與沙俄作戰時勝利。所以沙俄對這三個國家接壤的地區,總是心有餘悸。特別是阿拉斯加地區,與加拿大接壤。加拿大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軍和加拿大合起來,人口多達幾十萬人。一旦英軍要與沙俄阿拉斯加作戰,沙俄不是英軍的對手。為了捨車保帥,沙俄以750萬美元把阿拉斯加170萬平方公里領土買給了美國,其目的就是讓阿拉斯加地區成為英軍進軍俄羅斯的天然屏障。確保沙俄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安全。

如果俄國當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那麼英軍作戰佔領成為必然。進而進軍俄羅斯遠東地區或者進而佔領西伯利亞地區,我覺得或許有可能。但是英國遠離本土,就利用加拿大作為戰略後勤,我感覺也很不靠譜。估計貪得無厭的結果可能會被侵吞的領土撐死。以後相關國家歷史恐怕都要改寫。


錦繡中華一捧土


那美國可就危險了

俄羅斯當年賣掉阿拉斯加完全是一種多餘的行為。1855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於英法,這場戰爭的主戰場是在東歐的克里米亞半島,但在戰爭進行的時候,英國曾派兵試圖進攻過位於俄羅斯遠東的勘察加半島。

雖然最後英國人的行動沒能成功,可沙俄卻十分擔心英國會趁俄國戰敗之際,繼續進攻俄羅斯在遠東和美洲的領土。而作為沙俄在美洲唯一的領土,阿拉斯加更是直接與英國的加拿大接壤,如果英軍從加拿大進攻阿拉斯加,那麼當地駐守的俄軍肯定是擋不住的。

而且由於北冰洋封凍,俄國援軍只能通過陸路支援阿拉斯加,這個距離可是相當的遠,等著俄國援軍趕到,米字旗早就在阿拉斯加飄上半年了。於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就決定賣掉阿拉斯加,這樣多少能拿點錢回來,總比被英國佬搶去好。(俄羅斯帝國巔峰時期版圖,其中深綠色區域是俄羅斯帝國領土,淺綠色地區是俄羅斯帝國勢力範圍)

最後幾經挑選,美國被亞歷山大二世選定為最理想買家。因為擔心美國人對阿拉斯加不感興趣,俄國人前後花了10萬美元收買美國一些新聞記者和政客,為購買阿拉斯加造勢。

1867年3月,俄國政府派官員到華盛頓洽談出售阿拉斯加問題。雖然當時美國朝野上下都不看好這個位於北極的大冰箱,但時任美國國務的卿威廉·西沃德卻堅決支持這樁購地案。

在談判時期,美國人最初出價500萬美元,俄國人覺得這個價格太低了。於是在經過幾輪討價還價,美俄最終以720萬美元的價格達成購買協議,而威廉·西沃德更是急不可待地於第二天凌晨就在協議書上籤了字。至此,美國人便得到了這塊面積達171萬平方公里的戰略要地。

如今對於這樁購地案,俄羅斯人後悔是肯定的,且不說阿拉斯加地下的豐富資源,單單評價戰略價值,阿拉斯加就是俄羅斯人心中永遠的痛。

阿拉斯加地處北美洲東北部,其東部與加拿大接壤,南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西面與俄羅斯隔白令海峽相望,這裡距離俄羅斯真的非常近。

(從這張地圖上來看,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似乎非常地遙遠)(不過從這張地圖上看,阿拉斯加距離俄羅斯的東歐地區就沒那麼遠了,如果美國在阿拉斯加發射導彈,那麼導彈只需要越過北冰洋就可以直達莫斯科)

(但是如果阿拉斯加被俄羅斯收回,那麼俄羅斯從阿拉斯加發射導彈,只需要幾分鐘就可攻擊美國東北部的紐約和華盛頓,直接威脅美國的核心區域)

所以如果俄羅斯收回阿拉斯加,美國將喪失北方一個重要的防禦屏障,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只能全部退回本土部署,這將徹底打破美俄之間的核戰略平衡,對美國本土造成重大威脅。

但歷史不能假設,如今阿拉斯加早已經屬於美國,俄羅斯除非動武,否則根本沒有拿回來的可能。再者,即便是動武也不一定能拿回來。


千佛山車神



阿拉斯加對於蘇聯來說是塊戰略要地,是冷戰時期蘇聯人的眼中釘。但是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來說完全不是這樣,當年沙皇無力控制阿拉斯加不得不將其賣出,今天的俄羅斯同樣沒有實力經營阿拉斯加,就算這塊1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依舊留在俄羅斯版圖上,也是俄聯邦的累贅就像當年的沙俄一樣。


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出現,今天的俄羅斯可以確保阿拉斯加的主權安全,就像持續控制北方四島那樣。失去了阿拉斯加的美國也就不再是一個太平洋帝國,這會導致其在遠東的勢力會大幅縮水。當時力排眾議用720萬美元購買阿拉斯加的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的政治願景成就了今天的美國。

西華德認為,美國不具備與歐洲列強爭奪大西洋的能力,唯一求發展的道路就是向西,在遠離歐洲的太平洋周邊建立帝國,利用與東亞各國的貿易創造出壓倒英法的國力,不得不說這是個天才的計劃。根據這個指導思想在美加戰爭之後,美國並沒有索要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而是要求割佔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等太平洋沿岸地區,這也是美加兩國北緯49度國界線的來源。



(美國不要近在咫尺的多倫多,一定要這一小段太平洋海岸線)

而成功吞併加利福尼亞之後國務卿西華德高興的簡直要發狂了,它的太平洋帝國夢想即將實現!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向西拓殖活動,在二戰爆發前美國控制了夏威夷、阿拉斯加和菲律賓,勢力遍佈東亞。而菲律賓獨立之後美佔日本和琉球再加上阿拉斯加,就是美軍亞太戰略的基石!這個鏈條大家都知道由於怕被和諧掉在此就不明說了,夏威夷就是美利堅太平洋帝國的核心。(部署在阿拉斯加的F-22,我們家門口也有)

俄羅斯和我們一樣都被這個島嶼鏈條封鎖,我們有灣灣這個突破口,俄羅斯把北方四島當成突破口,但實際上千島群島向東不遠就是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它永遠都被美國封堵在寒冷的西伯利亞。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美國部署在阿留申群島的防空導彈,成功壓制了蘇聯在西伯利亞和庫頁島的核力量,這一切都是賣掉阿拉斯加的亞歷山大二世埋下的禍根。那麼如果俄羅斯依然擁有阿拉斯加呢?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了。(阿拉斯加是美軍重要基地,俄羅斯做夢都想角色互換)

至少俄羅斯不必讓圖160轟炸機不遠萬里飛到委內瑞拉,直接部署在阿拉斯加的首府朱諾或者更靠近美國的亞歷山大群島就可以了,這都是阿拉斯加可以提供的戰略基地,也是俄羅斯空天軍夢寐以求的。亞歷山大群島如下圖:

在經濟上,俄羅斯擁有了阿拉斯加就等於擁有了9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37萬桶石油,以及無法估量的金礦和鐵礦,或許這對資源豐富的俄羅斯來說不算什麼,但是隨著全球變暖阿拉斯加控制北極航線的戰略價值凸顯出來,歐洲到達亞太的捷徑就是北極航線。就像新加坡經濟奇蹟一樣,阿拉斯加有希望藉助航運富裕起來,不知道一直被邊緣化、苦於出海口不足的俄羅斯會不會心動呢!


兵器世界


如果俄羅斯當年沒有把阿拉斯加賣掉,那麼阿拉斯加一定會被英國佔領,俄羅斯一定會損失慘重,失去當今第一領土大國的地位。



1.阿拉斯加地區土地面積是170萬平方公里,位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間是美國領土。但是歷史上沙皇俄國1784年就在阿拉斯加建立了居民點,1799年正式佔領整個阿拉斯加地區。



2.由於沙皇俄國非常強大,威脅了英國、法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安全利益。因此1853年這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向沙皇俄國宣戰,並於1856年打敗了俄國。俄國向這三個國家割地賠款。



3.由於英國當時已經佔領了北美洲的加拿大地區,而阿拉斯加與加拿大接壤。沙皇俄國害怕英國佔領阿拉斯加地區,並且以阿拉斯加為跳板進攻沙皇俄國的遠東地區。



4.當時沙皇俄國在阿拉斯加的總人口不超過5000人,而英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有幾百萬人口,如果英國人想佔領阿拉斯加非常容易。所以沙皇俄國在1867年4月將阿拉斯加以7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想讓美國成為阻擋英國軍隊入侵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道屏障。



5.如果俄國不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那麼英國一定會佔領阿拉斯加。因為英國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英國會在佔領阿拉斯加後,繼續向人煙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侵略擴張。會使俄羅斯遠東地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6.這會導致歷史改寫,使沙俄的領土減少,讓俄羅斯失去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地位。


香堂風子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連眼屎都沒擦的老梁,一睜眼就蹲在電腦跟前刷題,順手摸起昨天剩下的菸屁股,放在鼻子下面深深的吸了一口,戀戀不捨的藏了起來,轉頭就刷到了題主這破事。

瞅著這題目老梁樂了,首先俺心痛老毛子一秒鐘,這破事整的。說實話您就是把腦殼扣破了都想不到,向來摳門的老毛子,拉泡那啥都跑自家地頭上拉,咋就幹了這麼一出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大傢伙都知道,這世界上原本就沒有啥俄羅斯,就是一群維京海盜,爬到陸地上,劃了那麼一塊土地搞了一個莫斯科公國。那時候老毛子窮的連擦大鼻涕的手紙都沒有,一心想著發家致富,拿著破刀片子禍禍了這個又禍禍了那個,把個指甲蓋子大的土地,現如今禍禍成了領土面積世界第一的大國。

就這刻骨頭裡的東西,讓現如今的普京普大帝都吼出了:“國土雖大,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當年老毛子這是腦子抽抽了還是咋地?拼命往懷裡劃拉的土地老毛子,咋就把這麼大塊土地賣給了自己的死對頭美國佬呢?你個癟犢子還是賤賣?哎呦我去!丟人丟大發了,一說起這事普京普大帝都臊的慌!

大傢伙想想七百二十萬美元買到了一個州?

當時的七百二十萬美元,這是個什麼概念?換算成白銀,這就是四百萬兩。當年滿清建立北洋艦隊從德國人手中搞到的鎮遠艦和定遠艦的總價。

就這兩艘戰艦的價格就把老毛子給搞定了。老毛子這買賣做的虧的撓心挖肺,抽自己倆大嘴巴都覺得不解氣。

阿拉斯加那可是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您如果沒有概念,把那地圖拉出來,比劃出四個小鬼子那破島子的面積,就那麼大,合算下來一美元的破紙片子就買回來近三百畝的土地。

哎!這話扯的有點遠了,咱回到題主的問題

咱將美國現代空軍之父米切爾說過的話,塞嘴巴里嚼嚼就知道啥味了。他是這麼說的:“誰擁有了阿拉斯加,誰就擁有了世界!”

好吧,現在擁有阿拉斯加的是美國佬,所以人家腳踹非洲,拳打歐洲,隔著太平洋和亞洲對罵,這就是資本。

那麼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咋先從老毛子是咋把阿拉斯加搞到手說起吧。

搞到手的阿拉斯加

18世紀中葉,當時的彼得一世邀請白令當俄羅斯海軍的艦長,請大家記住這個白令他是丹麥人,是俄羅斯人女婿。1725年的時候奉彼得一世的派遣開著他那小破船,對西伯利亞的北岸進行考察。

這頓考察下去,讓他知道楚科奇半島的前面是個海峽,通過那海峽就能瞅見老大一片的陸地。

“陸地?啊!關鍵的是,上面貌似沒啥人?”

就這讓白令這小子口水流了一地,當時的老毛子普遍認為亞洲的東邊除了海他就是水,運氣好能碰上個破島子就不錯了。

所以白令帶著自己的小破船,這就穿了過去,而且又穿了回來,這條海峽就是著名的白令海峽。現如今美國佬和老毛子弄事都喜歡這疙瘩,沒辦法這海峽就是亞洲和美洲的分界線。

海峽的一邊就是阿拉斯加,另一邊就是老毛子的地界。

這一次僅僅是發現大海上有這麼一條縫,十幾年後白令又故地重遊的來到了這裡,發現了阿留申群島,可惜的是在這次探險中,他的身體沒能撐得住,死在了這裡。而他哪幫回去的手下報告了這一發現,至此老毛子就開始嘗試著從這裡登陸美洲大陸。

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老毛子算是在這疙瘩站穩了腳跟,逐步的控制了阿拉斯加,讓阿拉斯加成為了老毛子的一塊美洲殖民地。

阿拉斯加的價值

咱剛才說了,阿拉斯加和老毛子的地界就隔了一條海峽,您架上幾門洲際導彈,就可以直接威脅到老毛子的心臟莫斯科,這是他的戰略價值。

咋說呢這疙瘩物產那叫個豐富,晃瞎老梁鈦合金狗眼的黃金,塞到火爐裡能燃燒的黑色的煤,被認為世界戰爭之源的石油,每天被老毛子和歐洲拿來說事的天然氣都有。尤其是這石油和天然氣好死不死的還佔據了美國佬四分之一的儲量。

西部牛仔很出名是不?那指的就是阿拉斯加這塊土地,為啥這地方的牛仔很出名呢?是因為這疙瘩出產的黃金,你篩一次就能瞅見天然黃金。

啊!就這些黃金都夠美國佬賣下上百個阿拉斯加了。好了,老毛子您自己個再抽自己倆大耳光子吧,瞅著你的樣子就感覺挺難受。

那老毛子為啥要賣掉呢?

想當年老毛子帶著破鋼盔,扛著小槍拉著大炮,想要繼續向著美洲的深處挺進,結果遇到了英國佬約翰牛。

約翰牛蹲在加拿大的地界,摘果子撈錢,哪能讓老毛子碰自己的毛毛錢。這兩人一下就懟起來了,結果老毛子懟不過約翰牛。

約翰牛還來勁了,就想著頂著老毛子的屁股追。

“咋整?”老毛子傻眼了。

“還咋整?就您那隻能抵擋土著的木質堡壘,約翰牛的小炮放個屁的功夫就能給你吹塌了。”

恰好這個時間點上,老毛子又和土耳其這隻土雞因為巴爾幹半島那三瓜兩棗幹起來了,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而約翰牛和法國佬高盧雄雞很自然的加入到了土雞國的陣營中。

老毛子敗的那叫個慘。本來就有風說約翰牛要搞阿拉斯加,這回美國人跑到老毛子的耳朵眼裡吹風:“俺不騙你,這回是真的,俺要是說瞎話,就是這個!”美國佬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劃了一個用四肢爬行的動物。

“你真是這個?”

“真是!”

這一來二去,美國佬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老毛子要把這塊土地賣給美國佬。

其實這筆買賣老毛子也有點小心思,想要通過扶持一把美國佬,讓美國佬有資本抗衡約翰牛。

“1120萬美金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是沙雕了!”

“大兄弟俺真買不起!”美國佬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七百二十萬,再低,我就是這個!”

“這就是塊不毛之地,你瞅瞅除了當冰箱之外,啥也幹不了,您讓俺出這麼大價錢,俺是到了血黴了咋就認下你這麼個佔便宜沒夠的大兄弟!”

“這話說的,朋友有難八方支援不是,您就是俺那叫八方的兄弟!”老毛子瞅著國庫裡能餓死耗子的德性,違心的說道。

“好吧!成交!”

這麼說吧,這價格談了三次,就這麼敲定了。

“好嘞!咱明天就開始簽約!”老毛子如是說。

“啥明天!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就現在!”

1867年三月三十號大早上四點,這合同就簽了。這是真的凌晨四點,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這筆買賣就這麼定下來了。

老毛子急,美國佬更著急,有史以來最坑的一筆買賣就這麼定了。

說實話這買賣美國人很多人都不看好,都認為這是一筆虧本買賣。是在當時的總統一力支持下才搞定的,搞定之後他還被美國佬罵了個半死。

但在不久之後,一個巨大的金礦被發現了,所有的美國人都閉嘴了,所有的老毛子都傻眼了。

光這一處黃金,44年1.5億美元的收入。

好吧,美國之後確實火了,而且火大發了,火到把老毛子的前蘇聯都給拆了。

這也算是老毛子得償所願吧!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阿拉斯加在18世紀末期屬於俄國領土,但是由於俄國在克里米亞半島敗給英、法、奧斯曼聯軍,而且大英帝國如日中天,加上加拿大是英國殖民地,俄國的實力不足以兼顧阿拉斯加,擔心有朝一日會被英國奪走,索性以720萬美元賣給新興的美國。


俄國出賣阿拉斯加之後,相當於在英屬加拿大與俄國之間加了一道屏障,俄國與加拿大隔著美國的阿拉斯加,戰略上有所緩衝,犧牲了阿拉斯加,卻保全了整個遠東,俄國的買賣不能說賠本。

如果俄羅斯仍然佔據阿拉斯加,世界局勢將會大變樣,因為俄羅斯失去了阿拉斯加,所以難以對加拿大和美國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在兩國對抗當中,一直處於下風。

阿拉斯加面積152萬平方公里,是美國領土面積最大的州,佔美國總面積1/5,人口數量73.2萬(2012年),在美國各州當中排名倒數第三。阿拉斯加地廣人稀,其別名“最後的荒野”十分恰當。



如果俄羅斯擁有阿拉斯加,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距離將會被大大縮減,俄羅斯也會在阿拉斯加重兵部署,因為可以直接威脅到美國本土和加拿大,美國有所顧忌,也不敢像現在這樣威逼俄羅斯。

俄羅斯的戰略重心一直都在歐洲部分,不僅僅是因為歐洲國家是美國的盟友,還因為俄羅斯直接打擊美國實在太遠,鞭長莫及。真有阿拉斯加,至少加拿大會全面加強武裝力量,防止俄羅斯可能的進攻,而不是像今天一樣只有區區6萬軍隊。



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一直受到限制,尤其是楚科奇半島進入太平洋的路線被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封死,俄羅斯的遠東遭到了限制,即使是在堪察加半島建立軍事基地,也距離美國本土遙遠,根本沒什麼威脅。

俄羅斯失去了阿拉斯加,基本上失去了對美國的威懾,這讓兩國的戰略態勢向美國傾斜,如果俄羅斯真的佔據阿拉斯加,才是最大的災難,因為俄羅斯好鬥的本性,很可能爆發局部戰爭,進而失控。


視野新觀


隨著一些俄羅斯人十八世紀末期在紐芬蘭三聖灣定居,阿拉斯加隨後也被納入沙皇俄國的版圖;大約半個世紀後,沙俄與英、法、奧斯曼等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爆發了戰爭。

最終,俄羅斯敗給了多國聯軍。與此同時,彼時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擔心英國會報復性的搶奪阿拉斯加地區,於是就萌生了“與其讓人奪走,不如出售獲利”的想法,所以就以720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立國不久的美利堅。

從地圖上來看,阿拉斯加與俄羅斯僅隔著一道最窄處三十七公里的白令海峽,如果俄羅斯現在還擁有對阿拉斯加的主權,那首先可以肯定:白令海峽必然會成為第二個刻赤海峽!

而白令海則會處在俄羅斯東部本土、阿拉斯加地區以及阿留申群島的包圍之下;屆時,白令海很可能就會成為俄羅斯的內海。這樣一來,俄羅斯就會擁有一條貫通北冰洋到太平洋的海上航道,繼而擴大自己在太平洋的戰略存在。

另外,加拿大瞬間就會失去阿拉斯加這道天然的保護屏障,其西部邊境將完全與俄羅斯接壤,需要承受的外部壓力也會劇增。

當然,受影響最大的或許還是美國:尤其是在與前蘇聯的冷戰當中,莫斯科針對美國的戰略威懾將會進一步東移,當初的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與之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當下的俄羅斯仍擁有阿拉斯加,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輕北約東擴帶來的戰略壓縮,而且其必然會成為俄羅斯用來制衡美國的一處重要橋頭堡。

不過,上述假設只是針對美蘇/俄兩國間的博弈可能形成的局面,對整個歷史的進程能產生的改變微乎其微;所以說,只要當年美蘇不全面開戰,擁有阿拉斯加的蘇聯依然會解體、俄羅斯依然只能屈居第二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