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建築之美:懸空寺的驚、險、奇、絕


在山西省渾源縣城南,恆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上。寺宇懸空結構,飛閣相望,故名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約公元6世紀)。有殿宇樓閣40間,均木質結構,依崖為壁。

在懸崖上鑿洞、插木,鋪板為基,再架樑蓋瓦,整個建築與崖壁連成一體,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曲曲折折,饒有詩情畫意。殿堂間以棧道或樓梯相通。

全寺距山頂甚遠,離谷底平地約30多米,登樓俯視,如臨深淵;在谷底仰視,懸崖若虹,堪稱驚、險、奇、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大約1500年前,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期。山西北部的群山中,出現了一座“空中樓閣”,兀然“懸掛”於崖壁之上,人稱“懸空寺”。

樓閣的上方是危危巨巖,遠古海洋沉積形成的石灰岩層理清晰,如陣列般排列整齊,斜刺天空,形成地質學上的“單斜構造”

下方則是一條時常氾濫的河流,夏季驟然而至的雨洪,裹挾著泥沙碎石,不斷沖刷山谷。直到現代,人們才在上游修築水壩,形成了一個1330萬立方米的水庫,將洪水之災逐漸消除。

懸空寺就位於這樣的山水之間,其最高處的殿閣底部,距離下方河谷約90米,相當於30層樓。

寺廟的建造者,選擇了恆山腳下的一處山谷,如何才能將重達十數噸的寺廟懸掛到山體上呢?首先,它需要一組“掛鉤”。山谷西側翠屏峰的半山腰處,並非直上直下,而是一處天然的凹槽,工匠們從高處懸下,利用工具擴大凹槽,鑿出一個可以施展的平臺。

再在平臺上鑿出巨大的石孔,石孔內大外小,深達數米,“掛鉤”將在這裡安裝。而“掛鉤”本身也頗為奇妙,它選用質地堅硬的鐵杉木,並且用桐油長時間浸泡,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頭,預先打上了楔子,當這些木材插入石孔,楔子便會將木材撐開,恰好卡在內大外小的石孔內,等同於現代的“膨脹螺釘”。

這些木材超過2/3的長度深入山體,以岩石平臺為支點,每根可以承受數噸的重量,“掛鉤”便製作完成了。有了“掛鉤”之後 工匠們再次展開“懸空作業”,將建築材料運上山崖,再懸吊至“掛鉤”處。在半空中,工匠們以“掛鉤”為橫樑,橫樑上設立柱,立柱上再搭梁、枋,利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樑架組合,將建築材料拼接為一體。類似搭積木一樣層層垛堞,一個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有了框架之後,屋頂、門窗、欄杆接連鋪設,一層層殿閣躍然而出。而在殿閣內部,為了獲取更大的空間,工匠們向山體一側繼續挖掘出石窟,窟連殿,殿連窟,形成木結構高空摩崖建築。懸空寺的建築主體,南北兩座閣樓,正是這樣搭建完成。

於是,包括寺院、禪房,佛堂、鼓樓、鐘樓在內的,大大小小殿堂40間,南北錯落排列。殿閣之間,則用棧道連接,後世更是加建為上下兩層棧道,形成一個閉環,人們行走其上,樓梯或明或暗、曲折迂迴,有如攀登天梯。

最終,一個完整的懸空寺,一個形制毫不遜色於平地寺廟的懸空寺,便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堪稱奇蹟。懸空寺的奇蹟,首先是力學上的奇蹟,它成功塑造了,一種輕飄飄的“懸空"假象。而後世又在樓閣下方,增設了數十根纖細的立柱,從而製造出另一種假象,彷彿整個建築,都由這些顫顫巍巍的柱子支撐。


而實際上,在一般情況下,這些立柱並不承重,但是遇到極端情況,立柱相當於為懸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險,這讓懸空寺從一般的“靜定結構”,躍升為能抵抗極端情況的,“超靜定結構”。據當地縣誌的記載,在最近的40年內,曾發生過2次6級左右地震,而懸空寺依然挺立,這裡面就有中國傳統木構架樑柱體系,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勞。

其次,懸空寺的奇蹟,也是選址的奇蹟,它的選址烘托了“懸空”效果,還為懸空寺增添了許多優勢,避免了風雨、洪水的侵襲。

經歷過1500餘年的風霜,懸空寺看盡了人來人往,雲起雲湧,歷經了王朝更替,星月沉浮。

它在戰亂天災中屢經修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基本上是明清時期重建的遺物。創造它的北魏王朝,已埋入歷史的黃沙,而它依然在那裡,細數著滄桑,與時間同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