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处世厚黑学认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个人如果能够不理睬他人的风言冷语,并善于运用忍的功夫来保护自己,必定能够造就非凡的成就。有些人不能忍,在办事的过程中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动机心存疑虑,总是想等到自己的能力更强之后,再去付诸行动。而这时,他们已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所以这样的人总是步步落后于人。

而深谙厚黑精髓的人能够把一切顾虑丢在一边,更不会接受别人的“紧箍咒”。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的办事手段和能量。在他们眼里,实现最终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种人往往容易先入为主,占据办事的最佳时机。

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人世间有一种人由于极其自信而把信心灌输于他人,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个概念,他们干什么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放手大干,并且获得成功。

当然,一位脸皮厚者不见得非要独断专行,或者咄咄逼人。他也许是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你打他的左脸还会把右脸给你打的人。忍是一种善于权变的处世功夫。历史上最有名的厚黑人物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按照李宗吾的说法,刘邦的厚黑功夫可以说修炼到了极限,这正是刘邦能够战胜势力强大的项羽,由一介布衣登上皇位的原因所在。起初,项羽拥有最精良的军队,占据各方面优势。在历时三年的征战中,项羽打了无数场战斗,只输了一场。可是,就这一场失利,使他最终将胜利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刘邦论领兵打仗刘邦远不如项羽,而为人处世的谋略上比项羽技高一等。刘邦靠的就是厚黑功夫打败了楚霸王项羽。

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在早先多次征战胜利中,有一次项羽生摘了刘邦,王位已经落入了项羽的掌心儿,谁知他竟然让它溜掉了。由于他害怕杀刘邦落下“不义”之名,不仅没有处死这位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反而赐封他汉王。可以说项羽的“面子”给刘邦提供了重整兵力东山再起,征服项羽的机会。表面上看来,项羽的宽恕似乎是一种高尚的举动。可是,真正的高尚之举应该驱使项羽一旦有机会就置刘邦于死地。假如他这样做了他自己就会一统天下。此外,项羽遭受唯一一次失败之后,正是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面子,阻止了他返回故乡重整旗鼓,自刎身亡。

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刘邦的三军统帅韩信形容项羽的弱点时说,他具有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战场上项羽毫不留情地杀人,坑杀数十万降兵,可是当他面对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的时候,却抛弃了自己的目标,竟然拉不下脸面杀掉刘邦

在分析项羽这位力拔山盖世英雄为什么失败时,厚黑教主李宗吾说:“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羽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祖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让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冷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真是大错特错。他一则日・无面目见人”,再则曰“有愧于心”,究竟敌人的“脸”,是如何做起的,敌人的“心”是如何生起的?也不略加考察,反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

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刘邦虽然不具备项羽的武功造诣,但是他也未受到项羽任何自尊心的妨害。在他们发生冲突的年月里,刘邦一次又一次地败在项羽的手下,可是他从不为自己重返家乡招兵买马而感到耻辱。他的脸皮比项羽要厚得多。他可以做出任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需要的事情毫不顾忌给别人造成的损失

。据《史记》记载,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刘邦笑着说:“吾宁斗智不斗力。”面对刘邦这个超级厚黑之将士,实在无能为力的项羽感到胜利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悄悄失去的时候,他下令将成为他阶下囚亲押上来,绑在一锅烧得滚开的油锅前面。刘邦被喝令撤回自己所有的将士,否则他将眼睁睁地瞅着自己的父亲被油锅活活地煮死。刘邦扬鞭策马来到阵前,大声喊道:“项将军,我们曾经是歃血为盟的把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倘若你要煮我们的父亲,请给我留一碗肉汤。

自己没错,却遭冷言冷语,我们该不该忍呢?

李宗吾对(厚黑学)的看法是,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刘邦用厚黑之道打江山,结果开创了汉朝几百年的基业,我们可以用忍之道与人交往,与人相处,而不必事事都较真,这样,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处世效果。

感谢大家品读,有好的建议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