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1.《二十四日》

(宋)文天祥


壯心負光嶽,病質落幽燕。

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

歲時如有水,風欲不同天。

家廟荒苔滑,誰人燒紙錢。


2.《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

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

鴉噪千山雪,鴻飛萬里天。

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


3.《醉眠》

(宋)唐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4.《黃龍寺》

(清)閔麟嗣


萬木亂參天,孤峰對鐵船。

客因看畫至,寺以伏龍傳。

寶笈悲前代,薄團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講堂邊。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5.《祝二巖》

(宋)戴復古


僕本山野人,漁樵共居處。

小年學父詩,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虛腹,綴緝艱辛語。

餬口走四方,白頭無伴侶。

前年得嚴粲,今年得嚴羽。

我自得二嚴,牛鐸諧鍾呂。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組。

遍參百家體,終乃師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舉。

風雅與騷些,歷歷在肺腑。

持論傷太高,與世或齟齬。

長歌激古風,自立一門戶。

二嚴我所敬,二嚴亦我與。

我老歸故山,殘年能幾許。

平生五百篇,無人為之主。

零落天地間,未必是塵土。

再拜祝二嚴,為我收拾取。


6.《失駿子》

(宋)姜特立


舐犢情何限,亡羊意易迷。

聊為暮景玩,遽與小年齊。

漲乳空宵哺,深閨失曉啼。

已知真幻泡,感至一悲棲。


7.《綺閣吟嘉州李使君命官妓段倩乞詩席上為賦》

(宋)李新


秋風瑟瑟吹簾旌,浪英碎玉秋渚平。

綺閣美人抱明月,坐灑銀鉤錐畫雪。

神情何似衛夫人,小年學歌風挽雲,

錦囊乞句苦不早,種樹江南今亦老。

閣中璧月閒搖空,美人巧笑開芙蓉。

凌波莫背欄干立,鄭簾但放餘霞入。

茂陵白馬何時歸,江北楓花處處飛。


8.《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士謙》

(宋)林同


殺生非孝也,人未必云然。

絕口殺害語,君看自小年。


9.《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

(宋)劉克莊


吾嘗評論齊物,未知彭殤孰賢。

蒙莊略曉些子,分別小年大年。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10.《華嚴知客寮》

(宋)劉克莊


簷外蒼榕六月秋,小年來此愛深幽。

壞牆螢出如漁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舊話,入山歷歷記前遊。

故人埋玉僧歸塔,獨聽疏鍾起暮愁。


11.《雨夜南堂獨坐》

(宋)陸游


老夫眼暗牙齒疏,七十未滿六十餘。

故人慾盡誰與娛?獨坐默誦小年書。

北風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溼。

鳳皇覽德乃下集,可憐飛螢常熠熠!


12.《鵲橋仙 自壽二首》

(宋)劉辰翁


輕風澹月,年年去路。

誰識小年初度。

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

吹簫江上,沾衣微露。

依約凌波曾步。

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


13.《旅舍偶題》

(宋)陸游


野店山橋策蹇驢,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顏幾歲已辭鏡,胎髮今朝還入梳。

小甕漫營秋社酒,斷編閒理小年書。

白雲可笑猶多事,常向人間耐卷舒。


14.《冬夜讀書》

(宋)陸游


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髮疏。

紅燭悔從長夜飲,青燈喜對小年書。

聖賢親見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餘。

破屋頹垣君勿笑,更闌弦誦滿吾廬。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15.《古寺老松》

(唐)齊己


百歲禪師說,先師指此松。

小年行道繞,早見偃枝重。

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終當因夜電,拏攫從雲龍。


16.《觀項信水墨》

(唐)方幹


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雲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轉扇驚波連岸動,回燈落日向山明。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


17.《使東川·漢江上笛》

(唐)元稹


小年為寫遊梁賦,最說漢江聞笛愁。

今夜聽時在何處,月明西縣驛南樓。


18.《遣行十首》

(唐)元稹


慘切風雨夕,沉吟離別情。

燕辭前日社,蟬是每年聲。

暗淚深相感,危心亦自驚。

不如元不識,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恓惶無限情。

病僮更借出,羸馬共馳聲。

射葉楊才破,聞弓雁已驚。

小年辛苦學,求得苦辛行。

徙倚簷宇下,思量去住情。

暗螢穿竹見,斜雨隔窗聲。

就枕迴轉數,聞雞撩亂驚。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已愴朋交別,復懷兒女情。

相兄亦相舊,同病又同聲。

白髮年年剩,秋蓬處處驚。

不堪身漸老,頻送異鄉行。

塞上風雨思,城中兄弟情。

北隨鵷立位,南送雁來聲。

遇適尤兼恨,聞書喜復驚。

唯應遙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樂,暗衝泥水情。

稻花秋雨氣,江石夜灘聲。

犬吠穿籬出,鷗眠起水驚。

愁君明月夜,獨自入山行。

七過褒城驛,回回各為情。

八年身世夢,一種水風聲。

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

更悲西塞別,終夜繞池行。

褒縣驛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鐘聲。

雲水興方遠,風波心已驚。

可憐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見說巴風俗,都無漢性情。

猿聲蘆管調,羌笛竹雞聲。

迎候人應少,平安火莫驚。

每逢危棧處,須作貫魚行。

聞道陰平郡,翛然古戍情。

橋兼麋鹿蹋,山應鼓鼙聲。

羌婦梳頭緊,蕃牛護尾驚。

憐君閒悶極,只傍白江行。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19.《縱筆三首 其三》

(宋)蘇軾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20.《祭灶詩》

(宋)呂蒙正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21.《送灶》

(清)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廚,持慣長齋合笑吾。

晨夕餐從辛苦得,盆瓶禮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闕,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東南兵燹靜,安排茶灶泛西湖。


22.《獻壽》

(宋)孫緯


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灶時。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23.《祭灶詞》

(宋)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24.《木蘭花慢·送灶》

(清)杜文瀾


聽千街響竹,趁宵半、送神歸。

正白馬迎初,黃羊薦後,風漾靈旗。

瓊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綠章遲。

知否天閽萬里,九門虎豹環司。

芳時。彩燕絲雞。中婦豔,少兒嬉。

笑因熱何人,踞觚憑我,媚奧奚為。

休辭歲盤草草,供梅花、聊當贈行詞。

好問和羹心事,炊香到處春回。


25.《換巢鸞鳳·乙巳送灶》

(清末民國初)王闓運


烹得黃羊。喜廚中酒熟,甑裡糕香。

團圞無鏡,聽兒女、有家當。

五窮辭去去東洋。依然那時、鐙光燭光。

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養。

惆悵。休更想。要識世間,苦樂常相傍。

範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歡情無量。

勘破流年似迴環,只愁霜鬢明朝長。

誰思量。紫姑神、如願酬餉


26.《庚子送灶即事》

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小年詩詞欣賞,小本兒記好


27.《桃源篇》

(唐)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

巖徑初欣繚繞通,溪風轉覺芬芳異。

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

龐眉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

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

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

內子閒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28.《自遣》

(唐)杜牧


四十已雲老,況逢憂窘餘。

且抽持板手,卻展小年書。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聞流寧嘆吒,待俗不親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識卷舒。

還稱二千石,於我意如何?


29.《離夕有贈》

(明)張含


南浦盈盈淚,東風小小年。

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

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

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


30.《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唐)楊炯


淨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後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31.《春晚園中作》

(宋)陸游


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園轉眼又春殘。

老懷豈復小年樂,病骨不禁清曉寒。

學術背時甘義墮,功名無路久心闌。

蠶收麥熟吾何恨,但遣銀盃似海寬。


32.《大孤山》

(宋)楊萬里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小姑有夫似織女,大姑無夫如阿姮。

盧茲也曾作媒妁,執柯教與五老約。

東方一老差妙齡,匹似彭郎卻老成。

大姑背面啼更道,豈有老人會年少。

大姑年來年去今亦老。


來源:四季美文(sijimeiw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