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為什麼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

石間煙霞


智永中書法史上是一個厲害角色,在二王一脈筆法傳承上是個關鍵人物,一生以弘揚乃祖王羲之王獻之筆法為己任,可以說二王書法歷傳千年不衰,智永功不可沒。

相傳陪葬唐太宗的《蘭亭序》真跡是從智永處借出。

智永所書的《真草千字文》流傳甚廣,據說當時寫了八百本,分贈浙東各寺廟,後有善本流落日本。現在我們學習的法帖也以日本的為最佳。智永真千字文,法度嚴謹,圓勁古樸,筆勢飄逸靈動而又雄健潤美,結體瑰麗奇巧。古時就有評論家認為此卷“天下法書第一”,“書學正宗”。


至於為什麼沒排在歐顏柳趙之列?

第一,本身這個排列就不科學,只不過是根據個人喜好的編排而已。寫楷書寫得好的書家多了,如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這些卓然成家者都沒排上。

第二可能是跟智永的書法作品流傳下來的少有很大關係。除了《真草千字文》其他都不傳。《真草千字文》也是愈傳愈少,到了北宋宣和僅存七本,南宋至今唯有一本,前面兩行還是殘缺的,後根據“關中本“補齊,上石刻碑一塊,現存西安碑林。

第三是有些書家認為智永墨守王氏家法,沒有推陳出新。智永“妙傳家法“,確實對王氏筆法整理傳承貢獻很大,虞世南就是智永的高足,後來的歐陽詢,褚遂良,張旭,顏真卿等諸多大家都是智永嫡傳。但是正因為這樣,後世有不同聲音,認為創新不夠。

關於這一點蘇東坡的說法很很正確,“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然其意已逸於繩墨之外矣。”作為一個佛家和尚和王羲之嫡孫,舍小我成大我,也是是本分吧!

實際上,無論排列上還是排列不上,智永的書法都在那裡,真正研究學習書法的人是不會理會這些的,智永的書法,對於帖學的二王體系,是繞不過去的坎,必須要學的。

顏二就一直在學真書千字文。



我是學習書法的顏二,歡迎批評交流,謝謝!


書法顏二


隋代書學主要繼承六朝,特別是書聖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智永善書且書有家法,精勤傳播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仍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智永還創造了“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問題來了:智永為什麼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


智永書法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

中國書法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指的是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頫,讓人奇怪的是兩宋時期那麼多書家,無一人入選,隋代的智永書法也沒有排在“歐顏柳趙”楷書之列,來個“楷書五大家”,為何偏偏是“楷書四大家”這讓人疑惑,或者說,即便是評選楷書四大家,也應該要有智永,可事實卻沒有,

言歸正傳,之所以智永書法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那是因為智永精勤傳播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風格,相當於是王羲之書法繼承人,王羲之書法“尚韻”,自然而然智永書法也是“尚韻”,再者,智永創造的“永字八法”,這也是智永在書法史上的權威象徵(有沒有在歐顏柳趙之列都無所謂了),



且看“歐顏柳趙”中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三位唐代書家的書法都是“尚法”,而元初的書法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宋朝“尚意”書風的影響,直至一代書壇盟主趙孟頫的出現,趙孟頫領導元代書壇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若沒有趙孟頫,後世或許就遺忘了唐代書風了)也就是說趙孟頫的書法也是趨向於“尚法”,趙孟頫還明確提出“書畫同源”的藝術主張,這又顯示了趙孟頫的書法眼界,


通過上述的說明,我們很容易就明白,智永的“尚韻”與趙孟頫的“尚法”,哪個更能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三人的“尚法”可以合併一家呢?肯定是趙孟頫,“歐顏柳趙”四體都是“尚法”,卻又各有各的風格:“歐體”端莊凝重又富於變化,“顏體”與“柳體”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趙體”則是流美便利,綜上所述,這就是智永書法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的原因。


詩夜城主


智永的書法代表作為《真草千字文》和臨《王羲之蘭亭集序》。

我認為,智永列不列入歐顏柳趙之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永的書法值不值得學?歐顏柳趙的楷書各有各的風格和特點,智永的楷書風格和特點也是極為鮮明的!如果學書之人都是一個悟性高有天賦的人,這個問題就不會有人提出了。



歐顏柳趙被稱為楷書四大家,這只是人們的傳說和某些書家的習慣叫法,史書上並沒有“歐顏柳趙”為楷書四大家之說。傳說和習慣叫法只是個笑話,學書之人不要太把傳說和習慣叫法太當回事了,因為笑話畢竟是笑話。

歐顏柳趙的楷書一向被人們認為是法度森嚴的標杆,是傳統書法文化在謹嚴方面的傳承,但從書法藝術的層面上講,他們的楷書是缺少率真的,而智永的楷書卻在率真方面填充了歐顏柳趙的楷書在率真方面的缺失。當代書法,提倡的就是自然和率真。

在近年舉辦的各類書展上,真正的用歐顏柳趙的楷書創作的書法作品有幾幅入展和獲獎?即便是有,也是鳳毛麟角。為什麼?因為書法既是文化也是藝術,而書法的實用性功能正在漸漸淡化。

初學書法者,從歐顏柳趙的楷書入門是對的,但學到一定程度後,就要向率真方面努力了,若不向率真方面努力,仍停留在法度嚴謹方面,那隻能說明你有紮實的書法功力,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書法家創作書法作品是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有創新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智永為什麼 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這個問題,應該說智永的書法還籠罩在王羲之的門下,是“王”法亦步亦趨的傳承者。雖然藝術水準不低,但在王羲之巨大的光環之下,顯得有些暗淡。至於說為什麼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自我認為是不易於書法初級的啟蒙教育。我們知道,歐顏柳趙是楷書四大家,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書法入門之選擇,在重法的情況下,他們是最佳取法進階之梯。而智永的書法就不太適合初學,筆法更迭翻轉,更難以領會其精髓和神采。相比之下,楷書四大家有些機械程式化了,容易上手入門。而且,兼具實用通俗易懂之功效。尤其是筆法的大同小異,也與智永的用筆南轅北轍。應該說,對智永的書法,歷來的書家都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如今,在高舉宗法“二王”的旗幟和口號的吶喊聲中,卻對智永書法的研究還是避重就輕或是避而不談,障礙了智永書法的理論和創作向縱深發展。當然,也可能也有人對智永書法做過功課,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也就是說進不去,出不來,沒有達到明顯的預期效果,徒勞無益,令後人望而卻步。反觀歐顏柳趙則“根深果茂,源遠流長”,也確實有點讓人深思。實際上,智永書法作為初學可能是有些不妥,但不是不能學的理由。所以說,約定俗成的思維和觀念,有時無奈卻也沒有辦法。現在就是把智永排在歐顏柳趙之列,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了。





為龍書法


智永的書法雖然非常出類拔萃,至少在當時或書法歷史都如此,但就創新力度來說卻遠不及楷書四大家,主要原因太恪守家法了,而沒有自己的個性或創新。楷書四大家,甚至如王羲之和張芝、鍾繇,他們都在繼承傳統上有創新,面貌與風格獨居,且經典,能夠領數百年千年風騷,智永顯然在這方面不夠突出。

智永的書法在運筆,結構,章法等方面的光采博取力度和融會貫通力度都不夠。僅從"千字文"作品中點畫造型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我們分析一下智永的"山"字的點畫造型,見下圖三個豎向點畫的起筆都以露鋒入紙。



"山"字的中豎的起筆用筆過於簡潔,不夠含蓄,顯然有王羲之《蘭亭序》的筆法特點。可惜楷書露鋒太多,勢必影響楷書的藝術效果。而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都避開了這個問題。顏真卿的《多寶塔》也有露鋒起筆的意韻,但後來的顏真卿在晚年的書法仍然迴避了露鋒起筆技法。這種情況在當時或現代無疑都是一種進步或發展。智永的書法雖然值得臨摹學習,和王羲之比較,卻不如從王羲之學習更好但 。而其他幾大家楷書書法家他們非常明智的避開了這一點所以楷書四大家的作品更具有創新意義和筆法的豐富行。單純就筆法而言,王羲之無疑是大成者。到來唐代乃至以後,筆法幾乎沒有太大的創新變化,基本上的圍繞王羲之一脈書法技法變化。這就變化在字形的結構和點畫形態造型的變化上,非常豐富,四大家,乃至許多書法家都在不斷的豐富自己書法的點畫形態造型和結果技法乃至章法的創新,而智永則一直固守家法。其結果就是書法的技法和點畫造型,結構章法處理形式的豐富性和創新度不夠。也就是說創新度不夠,卻法那種千代經典的引領風騷的厚度。也可以說沒有四大家的書法更出類拔萃。但並不意味著智永的書法沒有取法的價值,恰恰相反,對於學習二王書法,從智永書法是完全可以探得消息的。





翰墨書道


用一句話說那就是智永和尚一味追隨祖師筆法,沒有創新的意境,並沒體現自己的書法風格,所不能位列於顏、歐、趙、柳之中……。

(一),智永和尚,南朝人,名王法極,字智永,今淅江紹興人,書聖王義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二),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出家於雲門寺,並將祖師爺《蘭亭序》真跡帶在身邊,苦練臨摹30餘年。有"書不成,不下此樓"一說。他如痴如醉練字,把用完毛筆收成堆,用土掩埋,自撰銘詞以葬之,時稱"退筆冢"。可見他把書寫祖傳書法視為生命……。

(三),智永禪師的書法作品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廣為流傳遠及日本。即使當今,仍是書法學習的典範。

(四),智永繼承祖先學書鍥而不捨的精神,歷代大家蘇軾、米芾等多為贊嘗"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跡,氣韻飛動,優入神品,為天下書法第一"。"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智永書法"尤如陶淵明的詩"……。

(五),智永的書法歷史上多有非議。蘇東坡等文人評價說:"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智永之志,確實不是獨樹一幟,而是要使乃祖書法流傳於後世,目的就是要借佛門之力,流佈乃祖書法"。

(六),所謂傳承就是古為今用,發揚光大。但是目前中書協大家叫它"中書邪"。有的人把中國書法搞的髒、亂、醜、差。所謂創新書邪們都是江湖騙子,醜書醜不可言,不走正道,寫書法像玩童耍猴一般。什麼腳寫、咀寫、鼻寫、耳寫、眼寫書法。什麼玩意,活活糟踏漢字書法藝術,寫完字自己都不認得了,真是修先人……。

(七),漢字書法,字美、形美、意更美。中華書法是用筆墨表人的精神藝術形武。隨著時代演變,名家輩出,風格紛呈,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書法成了中國人抒寫生活心靈世界最直接便當,最能提供豐富表現手段的藝術,一定要傳承,發揚光大。











賈全貴


我是一人。智永和尚如果被問這樣的問題,他會在意嗎?

楷書四大家以唐楷為基,四人各有自己非常鮮明的特點,都是獨樹一幟開宗立派。智永和尚沒有列入很正常。

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他們是同一水平,沒有優劣高低之分。

因為楷書四大家以唐楷為基,不只智永沒有入內,書聖王羲之也沒有入內。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書聖王羲之的後代,深受王羲之的影響。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

寫《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練習書法寫《千字文》也成為一個慣例,並且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上圖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並跋),每頁29.3×14.2釐米。日本私人藏。

智永和尚對書法延續流傳有深遠的影響,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書法家。但是這個楷書四大家以唐楷為基準。

唐楷的特點:字體嚴肅端莊,筆劃平穩凝重,結構嚴謹,法度森嚴。而且還要是中楷一個字大概最小3釐米見方,字不能太小。

每個朝代有各自的特色,唐楷比較接近我們現在印刷體的字,非常工整。其他朝代就不同了。

王羲之的字,不少流傳下來的小楷也非常的優秀,他也沒有入楷書四大家。

上圖王羲之《黃庭經》,以王羲之對筆的控制,如果魏晉時期字寫得和唐朝一樣的大。那麼書法史就不一樣了,可是沒有如果。

誰叫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歡書法,推廣王羲之的字,然後整個唐朝成了書法平均水平最高的朝代。唐楷也為我們現在印刷字體提供了很多模板字。

因為提問者主要問的是為什麼智永沒有進入楷書四大家,所以就不詳細分析歐顏柳趙他們的特點,簡單說一說。

唐朝歐陽詢(歐體) :其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

唐朝顏真卿(顏體) :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代表作《多寶塔碑》。

唐朝柳公權(柳體) :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元朝趙孟頫(趙體) :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一人有感

歐顏柳趙他們是同一水平,沒有高下之分,這個很重要,不要說歐楷天下第一,其他就怎樣怎樣。

每個人都有偏好,我個人比較偏好柳體。

每個人都有偏好,如果想要練習楷書主練歐顏柳趙任何一家,但是還是要了解其他家的字。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8月17日滬。


一人筆記


首先,大家要知道歐顏柳趙是怎麼來的。

那是明代科考的時候確定的標準字體,主要是為了統一閱卷,便於書寫,便於辨認。

那是館閣體的原型。

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最後發展到了館閣體和印刷體。

書法的根本作用是為了傳遞信息,其次是為了藝術欣賞。

現在的書法已經失去了書寫性,只留下藝術性了。

智勇的沒入選,王羲之的也沒入選,不是寫的水平不如四大家,而是不適合科舉的要求。

智勇的藝術性一點都不遜色於四大家,反倒是四大家還要向智勇學習怎麼把字寫的更靈活。



景福文化


智永為什麼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

因為智永姓王,所以沒有排在歐顏柳趙之列。我們現在把歐顏柳趙稱為“楷書四大家”。這個名稱並不是傳統的認知。“楷書四大家”,是現代書法學習推薦的四個具有代表性、便於初學者入門學習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書體法備體完,風格各異。初學者從學習他們的書體開始,能夠打下牢固的基礎,全面的掌握書法的各種規則。是正手腳,知法度的最佳學習途徑。



這種學習方式,始於六七十年代。在此以前的書法學習,並不是整本字帖來,基本的理論常識都不知道就開始臨帖。以前的書法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最簡單的執筆、運筆的部位、筆法運用、結構規則一樣一樣教給學生,然後學生做筆力訓練。當筆力練習達到了可以準確穩定的完成書寫要求以後,才會進一步的學習臨帖,達到一個更高的學習層次。由於他們的學習基礎是以手對毛筆的控制為學習目標,他們的書法就不會受到字體的束縛。大家寫出來的字都帶有個人的烙印。



我們的學習方法與古代人明顯的不同,一開始就以模仿字體作為學習書法的方式。而且,每個人都是從零認識的基礎上,直接拿本字帖就上手臨。起筆,行筆,收筆什麼都不知道。摸著石頭過河,以至於長期的在錯誤的學習方法中,養成難以糾正的錯誤筆法。


在古代並沒有歐顏柳趙的排列,智永和他們都是同一個級別的大宗師。而且,智永對唐代書法的影響十分巨大。他是王羲之七世孫。是王氏筆法的謫傳繼承者。《蘭亭序》就是李世民派人從他的弟子辨才手上騙走的。初唐書法最重要的人物虞世南,便是智永的書法繼承者。知道虞世南的人就知道,他是唐代書法一哥。包括歐陽詢、褚遂良在內,都曾得到虞世南在書法上的指點。褚遂良更是得其親傳。

智永一生寫了八百多篇《千字文》,分送到浙東寺院,供人學習。流傳至今的還有兩本。一本為墨跡,是唐代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的。還有一本則是宋代的拓本。因為我們現在的書法學習走的是碑學的道路。對墨跡翰牘書的認識實在太蒼白。把工整的刀刻石碑上的字,當做了標準的楷書,那些以翰牘傳世的書家,被排除在初學者的視野之外。以至於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審美觀。看慣了碑書的工整,看到墨跡作品時,總是覺得不那麼工整,感覺很彆扭。彆扭不等於錯誤。習慣,才是我們要糾正的錯誤。



子衿書法


不是歐顏柳趙,是顏柳歐趙——這不是成就排列,而是訓練館閣體的一套學習順序,所以順序不能錯。學顏以練佔格,學柳以練骨力,學歐以精結構,學趙以破拘謹,總計約十年之後館閣體應試基本可過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