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为什么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

石间烟霞


智永中书法史上是一个厉害角色,在二王一脉笔法传承上是个关键人物,一生以弘扬乃祖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为己任,可以说二王书法历传千年不衰,智永功不可没。

相传陪葬唐太宗的《兰亭序》真迹是从智永处借出。

智永所书的《真草千字文》流传甚广,据说当时写了八百本,分赠浙东各寺庙,后有善本流落日本。现在我们学习的法帖也以日本的为最佳。智永真千字文,法度严谨,圆劲古朴,笔势飘逸灵动而又雄健润美,结体瑰丽奇巧。古时就有评论家认为此卷“天下法书第一”,“书学正宗”。


至于为什么没排在欧颜柳赵之列?

第一,本身这个排列就不科学,只不过是根据个人喜好的编排而已。写楷书写得好的书家多了,如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这些卓然成家者都没排上。

第二可能是跟智永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少有很大关系。除了《真草千字文》其他都不传。《真草千字文》也是愈传愈少,到了北宋宣和仅存七本,南宋至今唯有一本,前面两行还是残缺的,后根据“关中本“补齐,上石刻碑一块,现存西安碑林。

第三是有些书家认为智永墨守王氏家法,没有推陈出新。智永“妙传家法“,确实对王氏笔法整理传承贡献很大,虞世南就是智永的高足,后来的欧阳询,褚遂良,张旭,颜真卿等诸多大家都是智永嫡传。但是正因为这样,后世有不同声音,认为创新不够。

关于这一点苏东坡的说法很很正确,“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作为一个佛家和尚和王羲之嫡孙,舍小我成大我,也是是本分吧!

实际上,无论排列上还是排列不上,智永的书法都在那里,真正研究学习书法的人是不会理会这些的,智永的书法,对于帖学的二王体系,是绕不过去的坎,必须要学的。

颜二就一直在学真书千字文。



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批评交流,谢谢!


书法颜二


隋代书学主要继承六朝,特别是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善书且书有家法,精勤传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仍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智永还创造了“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问题来了:智永为什么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


智永书法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

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指的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让人奇怪的是两宋时期那么多书家,无一人入选,隋代的智永书法也没有排在“欧颜柳赵”楷书之列,来个“楷书五大家”,为何偏偏是“楷书四大家”这让人疑惑,或者说,即便是评选楷书四大家,也应该要有智永,可事实却没有,

言归正传,之所以智永书法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那是因为智永精勤传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相当于是王羲之书法继承人,王羲之书法“尚韵”,自然而然智永书法也是“尚韵”,再者,智永创造的“永字八法”,这也是智永在书法史上的权威象征(有没有在欧颜柳赵之列都无所谓了),



且看“欧颜柳赵”中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三位唐代书家的书法都是“尚法”,而元初的书法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宋朝“尚意”书风的影响,直至一代书坛盟主赵孟頫的出现,赵孟頫领导元代书坛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若没有赵孟頫,后世或许就遗忘了唐代书风了)也就是说赵孟頫的书法也是趋向于“尚法”,赵孟頫还明确提出“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这又显示了赵孟頫的书法眼界,


通过上述的说明,我们很容易就明白,智永的“尚韵”与赵孟頫的“尚法”,哪个更能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人的“尚法”可以合并一家呢?肯定是赵孟頫,“欧颜柳赵”四体都是“尚法”,却又各有各的风格:“欧体”端庄凝重又富于变化,“颜体”与“柳体”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美誉,“赵体”则是流美便利,综上所述,这就是智永书法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的原因。


诗夜城主


智永的书法代表作为《真草千字文》和临《王羲之兰亭集序》。

我认为,智永列不列入欧颜柳赵之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永的书法值不值得学?欧颜柳赵的楷书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智永的楷书风格和特点也是极为鲜明的!如果学书之人都是一个悟性高有天赋的人,这个问题就不会有人提出了。



欧颜柳赵被称为楷书四大家,这只是人们的传说和某些书家的习惯叫法,史书上并没有“欧颜柳赵”为楷书四大家之说。传说和习惯叫法只是个笑话,学书之人不要太把传说和习惯叫法太当回事了,因为笑话毕竟是笑话。

欧颜柳赵的楷书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法度森严的标杆,是传统书法文化在谨严方面的传承,但从书法艺术的层面上讲,他们的楷书是缺少率真的,而智永的楷书却在率真方面填充了欧颜柳赵的楷书在率真方面的缺失。当代书法,提倡的就是自然和率真。

在近年举办的各类书展上,真正的用欧颜柳赵的楷书创作的书法作品有几幅入展和获奖?即便是有,也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书法既是文化也是艺术,而书法的实用性功能正在渐渐淡化。

初学书法者,从欧颜柳赵的楷书入门是对的,但学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向率真方面努力了,若不向率真方面努力,仍停留在法度严谨方面,那只能说明你有扎实的书法功力,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书法家创作书法作品是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智永为什么 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这个问题,应该说智永的书法还笼罩在王羲之的门下,是“王”法亦步亦趋的传承者。虽然艺术水准不低,但在王羲之巨大的光环之下,显得有些暗淡。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自我认为是不易于书法初级的启蒙教育。我们知道,欧颜柳赵是楷书四大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书法入门之选择,在重法的情况下,他们是最佳取法进阶之梯。而智永的书法就不太适合初学,笔法更迭翻转,更难以领会其精髓和神采。相比之下,楷书四大家有些机械程式化了,容易上手入门。而且,兼具实用通俗易懂之功效。尤其是笔法的大同小异,也与智永的用笔南辕北辙。应该说,对智永的书法,历来的书家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今,在高举宗法“二王”的旗帜和口号的呐喊声中,却对智永书法的研究还是避重就轻或是避而不谈,障碍了智永书法的理论和创作向纵深发展。当然,也可能也有人对智永书法做过功课,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也就是说进不去,出不来,没有达到明显的预期效果,徒劳无益,令后人望而却步。反观欧颜柳赵则“根深果茂,源远流长”,也确实有点让人深思。实际上,智永书法作为初学可能是有些不妥,但不是不能学的理由。所以说,约定俗成的思维和观念,有时无奈却也没有办法。现在就是把智永排在欧颜柳赵之列,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了。





为龙书法


智永的书法虽然非常出类拔萃,至少在当时或书法历史都如此,但就创新力度来说却远不及楷书四大家,主要原因太恪守家法了,而没有自己的个性或创新。楷书四大家,甚至如王羲之和张芝、钟繇,他们都在继承传统上有创新,面貌与风格独居,且经典,能够领数百年千年风骚,智永显然在这方面不够突出。

智永的书法在运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的光采博取力度和融会贯通力度都不够。仅从"千字文"作品中点画造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分析一下智永的"山"字的点画造型,见下图三个竖向点画的起笔都以露锋入纸。



"山"字的中竖的起笔用笔过于简洁,不够含蓄,显然有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法特点。可惜楷书露锋太多,势必影响楷书的艺术效果。而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都避开了这个问题。颜真卿的《多宝塔》也有露锋起笔的意韵,但后来的颜真卿在晚年的书法仍然回避了露锋起笔技法。这种情况在当时或现代无疑都是一种进步或发展。智永的书法虽然值得临摹学习,和王羲之比较,却不如从王羲之学习更好但 。而其他几大家楷书书法家他们非常明智的避开了这一点所以楷书四大家的作品更具有创新意义和笔法的丰富行。单纯就笔法而言,王羲之无疑是大成者。到来唐代乃至以后,笔法几乎没有太大的创新变化,基本上的围绕王羲之一脉书法技法变化。这就变化在字形的结构和点画形态造型的变化上,非常丰富,四大家,乃至许多书法家都在不断的丰富自己书法的点画形态造型和结果技法乃至章法的创新,而智永则一直固守家法。其结果就是书法的技法和点画造型,结构章法处理形式的丰富性和创新度不够。也就是说创新度不够,却法那种千代经典的引领风骚的厚度。也可以说没有四大家的书法更出类拔萃。但并不意味着智永的书法没有取法的价值,恰恰相反,对于学习二王书法,从智永书法是完全可以探得消息的。





翰墨书道


用一句话说那就是智永和尚一味追隨祖师笔法,没有创新的意境,并没体现自己的书法风格,所不能位列于颜、欧、赵、柳之中……。

(一),智永和尚,南朝人,名王法极,字智永,今淅江绍兴人,书圣王義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二),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出家于云门寺,并将祖师爷《兰亭序》真迹帶在身边,苦练临摹30余年。有"书不成,不下此楼"一说。他如痴如醉练字,把用完毛笔收成堆,用土掩埋,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可见他把书写祖传书法视为生命……。

(三),智永禅师的书法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广为流传远及日本。即使当今,仍是书法学习的典范。

(四),智永继承祖先学书锲而不舍的精神,历代大家苏轼、米芾等多为赞尝"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书法第一"。"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智永书法"尤如陶渊明的诗"……。

(五),智永的书法历史上多有非议。苏东坡等文人评价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智永之志,确实不是独树一帜,而是要使乃祖书法流传于后世,目的就是要借佛门之力,流布乃祖书法"。

(六),所谓传承就是古为今用,发扬光大。但是目前中书协大家叫它"中书邪"。有的人把中国书法搞的脏、乱、丑、差。所谓创新书邪们都是江湖骗子,丑书丑不可言,不走正道,写书法像玩童耍猴一般。什么脚写、咀写、鼻写、耳写、眼写书法。什么玩意,活活糟踏汉字书法艺术,写完字自己都不认得了,真是修先人……。

(七),汉字书法,字美、形美、意更美。中华书法是用笔墨表人的精神艺术形武。随着时代演变,名家輩出,风格纷呈,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书法成了中国人抒写生活心灵世界最直接便当,最能提供丰富表现手段的艺术,一定要传承,发扬光大。











贾全贵


我是一人。智永和尚如果被问这样的问题,他会在意吗?

楷书四大家以唐楷为基,四人各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点,都是独树一帜开宗立派。智永和尚没有列入很正常。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他们是同一水平,没有优劣高低之分。

因为楷书四大家以唐楷为基,不只智永没有入内,书圣王羲之也没有入内。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书圣王羲之的后代,深受王羲之的影响。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

写《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练习书法写《千字文》也成为一个惯例,并且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上图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并跋),每页29.3×14.2厘米。日本私人藏。

智永和尚对书法延续流传有深远的影响,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书法家。但是这个楷书四大家以唐楷为基准。

唐楷的特点: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而且还要是中楷一个字大概最小3厘米见方,字不能太小。

每个朝代有各自的特色,唐楷比较接近我们现在印刷体的字,非常工整。其他朝代就不同了。

王羲之的字,不少流传下来的小楷也非常的优秀,他也没有入楷书四大家。

上图王羲之《黄庭经》,以王羲之对笔的控制,如果魏晋时期字写得和唐朝一样的大。那么书法史就不一样了,可是没有如果。

谁叫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书法,推广王羲之的字,然后整个唐朝成了书法平均水平最高的朝代。唐楷也为我们现在印刷字体提供了很多模板字。

因为提问者主要问的是为什么智永没有进入楷书四大家,所以就不详细分析欧颜柳赵他们的特点,简单说一说。

唐朝欧阳询(欧体) :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代表作《多宝塔碑》。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元朝赵孟𫖯(赵体) :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一人有感

欧颜柳赵他们是同一水平,没有高下之分,这个很重要,不要说欧楷天下第一,其他就怎样怎样。

每个人都有偏好,我个人比较偏好柳体。

每个人都有偏好,如果想要练习楷书主练欧颜柳赵任何一家,但是还是要了解其他家的字。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8月17日沪。


一人笔记


首先,大家要知道欧颜柳赵是怎么来的。

那是明代科考的时候确定的标准字体,主要是为了统一阅卷,便于书写,便于辨认。

那是馆阁体的原型。

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最后发展到了馆阁体和印刷体。

书法的根本作用是为了传递信息,其次是为了艺术欣赏。

现在的书法已经失去了书写性,只留下艺术性了。

智勇的没入选,王羲之的也没入选,不是写的水平不如四大家,而是不适合科举的要求。

智勇的艺术性一点都不逊色于四大家,反倒是四大家还要向智勇学习怎么把字写的更灵活。



景福文化


智永为什么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

因为智永姓王,所以没有排在欧颜柳赵之列。我们现在把欧颜柳赵称为“楷书四大家”。这个名称并不是传统的认知。“楷书四大家”,是现代书法学习推荐的四个具有代表性、便于初学者入门学习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书体法备体完,风格各异。初学者从学习他们的书体开始,能够打下牢固的基础,全面的掌握书法的各种规则。是正手脚,知法度的最佳学习途径。



这种学习方式,始于六七十年代。在此以前的书法学习,并不是整本字帖来,基本的理论常识都不知道就开始临帖。以前的书法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执笔、运笔的部位、笔法运用、结构规则一样一样教给学生,然后学生做笔力训练。当笔力练习达到了可以准确稳定的完成书写要求以后,才会进一步的学习临帖,达到一个更高的学习层次。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是以手对毛笔的控制为学习目标,他们的书法就不会受到字体的束缚。大家写出来的字都带有个人的烙印。



我们的学习方法与古代人明显的不同,一开始就以模仿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方式。而且,每个人都是从零认识的基础上,直接拿本字帖就上手临。起笔,行笔,收笔什么都不知道。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长期的在错误的学习方法中,养成难以纠正的错误笔法。


在古代并没有欧颜柳赵的排列,智永和他们都是同一个级别的大宗师。而且,智永对唐代书法的影响十分巨大。他是王羲之七世孙。是王氏笔法的谪传继承者。《兰亭序》就是李世民派人从他的弟子辨才手上骗走的。初唐书法最重要的人物虞世南,便是智永的书法继承者。知道虞世南的人就知道,他是唐代书法一哥。包括欧阳询、褚遂良在内,都曾得到虞世南在书法上的指点。褚遂良更是得其亲传。

智永一生写了八百多篇《千字文》,分送到浙东寺院,供人学习。流传至今的还有两本。一本为墨迹,是唐代日本遣唐使带回日本的。还有一本则是宋代的拓本。因为我们现在的书法学习走的是碑学的道路。对墨迹翰牍书的认识实在太苍白。把工整的刀刻石碑上的字,当做了标准的楷书,那些以翰牍传世的书家,被排除在初学者的视野之外。以至于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审美观。看惯了碑书的工整,看到墨迹作品时,总是觉得不那么工整,感觉很别扭。别扭不等于错误。习惯,才是我们要纠正的错误。



子衿书法


不是欧颜柳赵,是颜柳欧赵——这不是成就排列,而是训练馆阁体的一套学习顺序,所以顺序不能错。学颜以练占格,学柳以练骨力,学欧以精结构,学赵以破拘谨,总计约十年之后馆阁体应试基本可过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