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俠曹操
不同的造反者有不同的套路,就如同江湖中的門派一般。造反者一般有這麼幾種門派:
【民不聊生派】
這一類造反者,大多是已經到了生存的邊緣,已經沒有活路了。不造反也要死,造反或許還有條活路。每當饑荒或者壓迫過重,導致大量的百姓無法生存,便會爆發此類的起義。這類起義具有席捲性,往往帶有劫掠屬性。規模較小者,往往很快就被剿滅,甚至史書上都沒有一絲筆墨;規模較大者,基本上都是在為他人作嫁衣裳!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因為“失期”,不造反便無活路;東漢末年的張角、明朝末年的李自成等,則是因為饑荒。
【倉促上陣派】
這一類造反者,原本就沒有造反的意向,事先根本就沒有造反的準備;還有一類雖然有著造反的意向,但是準備尚不充足。在皇帝處心積慮地要除掉他們之時,為了自保而不得不反。由於沒有準備或者準備不夠充足,這一類的造反者多數以失敗告終。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清初吳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亂,都是出於此門派的手筆。
【少有奇志派】
這一類的造反者,從一開始就有著造反的意向。我把這類人稱之為“後史派”。這些人都是在後人寫史書時,才被發現原來從小就具有大志。如果用“史書隱筆”的觀點來看,可以認為他們很早就有了反意。
秦朝末年,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皆是此意。
【水到渠成派】
這一類的造反者,沒有什麼刻意的造反之心。從入仕之初,或者跟隨某人,往往也是恪盡職守。隨著地位權勢的變遷,便開始站什麼舞臺唱什麼戲。直到某天,忽然發現要想成為皇帝,只需要穿上衣服坐上椅子即可。
王莽曹丕的禪讓,趙匡胤黃袍加身,朱元璋剿滅群雄,都是時機沒到斷然不稱帝,時機一到果斷稱帝。
司馬氏一族,應該屬於哪一門派?
曹髦被成濟所殺,尚且出乎司馬昭的計劃之外。身處曹操麾下的司馬懿,無權無兵,曹操又沒有要置他於死地,司馬懿為什麼要反?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司馬懿也就敢欺負曹爽這樣的紈絝子弟,和曹芳這樣的年幼君主,別說曹操在世,就算是曹丕、曹睿在世,司馬懿都得老老實實的當孫子,別說造反,司馬懿估計連正眼也不敢看曹操一眼。
曹操在世時,曹魏是戰將如流、謀士如雲,比如說曹操手下的五大謀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賈詡,以及還有五子良將: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司馬懿在當時算什麼,最高官位也不過是丞相主簿,也就是曹操手下的丞相府的秘書,連秘書長都不是。
曹操在生前就覺得司馬懿這個人狼子野心,有“鷹視狼顧之相”,司馬懿天生就是一幅謹慎多疑,心懷不軌的性格,曹操時代,司馬懿根本就不敢出頭,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沒有半點不滿意之心。
簡單的說,就是司馬懿會裝孫子,會夾起尾巴做人,為人低調得要命,否則以曹操的疑心,寧可殺其有,不可殺其無,司馬懿早就死了,在曹操時代,司馬懿別說造反,在曹操面前打個噴嚏都是戰戰噤噤的,生怕一不小心,做錯事,說錯話,而被曹操所殺。
司馬懿真正被提拔起來重用是在曹丕時代,曹操去世後,司馬懿被曹丕任命為治喪委員會主任,負責處理曹操的喪事,在處理完了之後,司馬懿被任命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
曹丕之所以如此看重司馬懿,一是因為司馬懿原本就是曹丕的四大心腹之一,這四個人是吳質、陳群、朱鑠、司馬懿;二是因為司馬懿一直是站在曹丕身後支持他繼承曹操權力的人,三是因為司馬懿有才能,又低調,看上去一幅老好人的樣子。
曹丕時代,司馬懿與曹操時代沒有太大的區別,還是一樣老老實實的當官做人,曹丕才能雖然不如曹操,可仍然是一代名主,仍然能夠分辨得出忠奸善惡,司馬懿雖然多次受到曹丕提拔,但是在曹丕時代,司馬懿沒有領兵機會。
從曹操朝代開始,曹魏的兵權都是在曹氏及夏侯氏宗親手中,這一點曹操控制得相當嚴格,絕對不允許外人染指兵權,無論是誰,哪怕是五子良將,也是一樣,有事帶兵出征,無事交還兵權,在冷兵器時代,軍隊是國家機器的維護者,沒有軍隊,哪怕掌握再大的權力也是水中花、鏡中月。
這一情況到了曹丕時代,仍然延續了曹操的政策,對外出徵主要還是曹真和曹休,這兩人成為曹丕在軍隊中的代言人,而司馬懿在曹丕時代雖然手下能夠領導5000兵力,不過多是留守後方,負責治安方面用的,要知道姜維投降蜀漢的第二年,諸葛亮就分了五六千人給姜維統領,比較之下,司馬懿這點人真算不上什麼。
況且曹丕時代,還有一些前朝名將存在,比如說張郃、曹真、曹仁、曹休等人,這人也完全壓制了司馬懿,曹丕時代的司馬懿,估計也野心也不敢有,更別說造反了。
曹丕在去世前,給自已的兒子曹睿留了輔政四大臣,分別是: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司馬懿是撫軍大將軍,撫軍大將軍在當時就是負責後期的將軍,與其它人比起來 ,司馬懿算是地位最低的。
只可惜曹丕只當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到了曹睿時代,曹魏前朝名將相繼去世,曹仁、曹真、曹休相繼病死,連唯一的張郃也被司馬懿強令追擊諸葛亮而被除掉,不過曹睿再怎麼說,也是一代名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親自掌握政權,不再需要四大輔臣。
曹睿時代,由於名將相繼去世,司馬懿開始掌握軍隊,尤其是曹魏西部邊境與蜀漢交界的地區,司馬懿更是掌握兵權一直到皇帝曹睿去世,而且在曹魏的地位無人可及,只可惜曹睿壽命更短,只活了36年,比他父親曹丕還短了4歲,比他爺爺曹操就短了30歲了。
司馬懿的野心也就是在曹睿時代開始樹立,由於長期在軍隊中掌兵,司馬懿在軍隊中培養了很多親信,這些人成為他日後奪權的基本。但是這些也不過是司馬懿在暗中進行的,至少在表面,司馬懿是不敢有任何反對曹睿的意思,表面上仍然是個老好人。
只可惜曹睿在臨死前就託孤大臣的人選犯了天大的錯誤,讓司馬懿這個身經百戰,能力卓越的四朝重臣,與一個富二代毫無工作經歷,能力不強的紈絝子弟曹爽一起輔政,輔政大臣一定要相互制衡才能維持平衡,曹爽與司馬懿能相互制衡嗎?當然不能。
在成為輔政大臣後,司馬懿就開始了處心積慮的奪取權力,為了扳倒曹爽,司馬懿先是步步退讓曹爽,司馬懿的策略就是:上天要毀滅亡一個人,必先放縱他,讓其瘋狂。司馬懿故意退讓曹爽,就是放縱曹爽,嚐到了權力的甜頭,曹爽就開始排擠司馬懿和朝中的老臣,這正是司馬懿希望看到的,最後曹爽導致眾叛親離,為眾之矢,最終讓司馬懿以計謀賺得了天下。
司馬懿不僅騙了曹爽,還騙了滿朝文武和天下人,司馬懿出生世家大族,熟讀儒家經典,可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一個不佔,全靠陰謀詭計奪權,正因為如此,司馬政權就是一個短命鬼政權,這是司馬懿種下的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提到司馬懿,就會使人想到高平陵政變的血腥屠殺,甚至還有拒諸葛、誅孟達、平公孫淵。然而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魏明帝曹睿即位以後。那麼曹操如果還活著,司馬懿是否有造反的想法呢?我來分析一下,歡迎大家指正。
首先,司馬懿深深瞭解曹操為人,在曹操時期,謹小慎微,低調為官。對於曹操的殘忍、多疑、嗜殺本性,作為其下屬官員,司馬懿有較深的認知,對曹操擅殺的特點極為忌憚,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司馬懿在曹操身邊只能是避免被殺,更不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司馬懿經歷和目睹了曹操殺董承、伏完、皇后、皇子以及誅殺馬騰全家的過程,不可能飛蛾撲火。
第二,司馬懿長期處於文職地位,不具有產生野心的客觀條件。在整個曹操時期,司馬懿只擔任功曹的位置,相當於秘書,並無接觸兵權的有利條件,不可能想的那麼遠,在曹操身邊工作,特別是在曹操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主子身邊,自身安全是第一位,更不具備產生野心的時機和環境。在這期間,司馬懿想必也聽說過曹操殺呂伯奢全家的故事,那他心裡更得掂量掂量。
第三,司馬懿在曹操時期並無名氣,地位不高,沒有引起曹操的注意。司馬懿在曹操時期,知名度並不高,也沒有引起曹操的注意,因此曹操也並沒有把他列入必殺的名單當中。這也與司馬懿低調、謹慎,並未受曹操猜忌有關。司馬懿的地位和名氣,遠遠不如郭嘉、荀彧、許攸、程煜、楊修等謀士界的大咖,無法與他們比肩。因此此時如果有非分之想只能是天方夜譚。
第四,司馬懿歷來有野心的說法是受野史和杜撰的影響。歷史上說司馬懿有野心的故事有兩個,一個是說司馬懿在官渡之戰期間裝病不出來做官,企圖去投袁紹,甚至與曹操派來的細作鬥智鬥勇,騙過了曹操。這個故事從時間上看,應是司馬懿二十多歲時,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並無名氣,也沒有任何功績,曹操為什麼會在官渡之戰這麼重要的時刻費那麼大的心思在一個小青年的身上呢?明顯不合邏輯。第二個就是三馬同槽的故事,曹操其人自幼足智多謀,依照曹操多疑嗜殺的本性,一旦他鎖定了懷疑目標,司馬家族被滅是肯定的了,不可能留下司馬家族這麼個隱患。曹操的為人,從其臨死前殘殺楊修和華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為消除心腹之患,勢必斬草除根的狠角色。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三馬同槽的故事呢,這實際上是司馬懿奪權之後為了達到司馬家族掌權順德、符天得讖的政治目的。使大多數人產生司馬懿得天下具有歷史必然性的巨大錯覺。
優秀的米老鼠96
題主的問題問的非常好,我來班門弄斧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曹操如果當時在世的話,司馬懿根本不會造反,規規矩矩的夾著尾巴做人做事,為什麼?
第一點,曹操的個人能力,無論是年齡還是閱歷,我覺得看過三國演義小說,或者分析過三國志正史的朋友,都可以推測出來,曹操的綜合能力還是要高司馬懿很多,當然了司馬懿也很有才,但是相比曹操來說,攻心學方面,曹操還是很厲害的!
第二點,司馬懿造反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逐步壟斷政權幾乎是從曹魏的第4代君主曹芳開始;
第1代君主:魏武帝曹操
第2代君主:魏文帝曹丕
第3代君主:魏明帝曹叡
第4代君主:魏齊王曹芳
當然了,有人會說,曹操生前沒有稱帝,不能算做第一代,我在這裡不反駁。司馬懿是從第4代曹芳開始壟斷朝政,並且曹芳也是曹魏帝國的第一個傀儡皇帝,當時,被司馬懿和司馬師家族架空了。
為什麼曹操死後,他不敢直接代魏立晉呢?這就是根本原因,因為,曹操本人以及身邊的厲害人物角色太多了,不論是謀士,還是武將,忠心耿耿,死心賣命的人太多了,司馬懿是何等的聰明,如果此時造反,等同於雞蛋碰石頭,死的會很慘很慘,曹操如此厲害的人,會誅他九族!
明確點說,司馬懿選擇從曹芳開始入手,正是由於朝廷內外已無厲害能人,或者,沒有太忠心曹芳的謀士和武將了。
第三點:曹操本來就對司馬懿有所懷疑,這一點,深藏不露的司馬懿在曹操面前,一舉一動幾乎都能被曹操GET到。所以,曹操在世時,對於司馬懿這個人才很認可,但是對於司馬懿重用方面,一直有所忌憚!
最後用司馬懿的話來結束本次答題,司馬懿說:“我揮劍只有一次,但我磨劍磨了幾十年”,可想而知,司馬懿一直在等著這個機會,等著曹魏無猛將,趁虛而入,一擊致命!
所以說,司馬懿不是曹操的對手,諾大的魏國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不是一朝一夕,不是曇花一現。司馬懿固然有能力,謀慮過人,但是啃曹操這樣的“硬骨頭”,怕他牙齒受不了!
以上是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不妥或者補充的地方,歡迎留言交流!
最後,再次謝謝題主的問題,給了我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
犀利又糊塗
曹操以狡詐著稱,司馬懿以隱忍聞名,曹操比司馬懿大了整整24歲。
當年曹操23歲出仕,是司馬懿父親司馬防推薦的,就跟劉備被劉焉、盧植推薦一樣,所以,曹操與司馬家有這麼一段淵源。
(曹操一直防備著司馬懿)
曹操迎漢獻帝,原本想自己做大將軍開府,後來袁紹不樂意。曹操只好把這個官位讓給了他,自己做了個司空。司馬家當時是溫縣的名門望族,有“司馬八達”的說法,為了給自己增加名門望族的支持截力度,曹操徵辟了司馬懿做僚屬。司馬懿認為做曹操的僚屬等於是做了曹操的家臣,就藉口生病去不了。其實,是司馬懿覺得曹操的司空位置不穩當,不想跟著曹操倒黴。另外,司馬懿還想著通過拒絕這種方式養自己的名望。曹操小字阿瞞,關於使詐這些他都知道。
(陰謀詭計瞞不過阿瞞)
後來,曹操打敗了袁紹,成了漢朝的丞相,可以開府治事了。這個開府,指的是丞相建立自己的官署機構並且獨立任命官員,丞相的官署是獨立於皇帝管理系統之外的,除了一些重大事物、例如祭祀、戰爭等,日常事物全部由丞相處理。曹操此時家大業大,給司馬懿說:過來做我的文學秘書,這次如果還矯情,就收押了你!司馬懿聽了就乖乖地過來了。
曹操是創一代,親冒矢石,衝鋒在第一線,是全能型選手,閱人無數,司馬懿的狼顧之相一直都為曹操所忌憚。如果司馬懿如楊修希望鋒芒畢露,估計曹操也不會太顧念世家大族的面子。其實,曹操本人就是特別討厭世家大族,認為他們壟斷公器,寒門子弟也應該有機會。曹操一手提拔了很多寒門子弟,就是為了跟世家勢力平衡用的。如果曹丕後來不改弦更張,可能科舉制在三國時都能被髮明創造出來。
因此,司馬懿雖然是世家,而且被傳有驚世韜略,可是他深知曹操的秉性。曹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做事只看利弊。司馬懿的世家身份不可能保他免死。所以,司馬懿一開始沒有太大的野心,而且他懂得把自己隱藏的很好,很懂得低調行事,再加上曹丕力保,曹操沒什麼理由殺他。要知道曹操想殺楊修好久了,最後還是搞了一個“假傳軍令”的罪名殺了。司馬懿謹小慎微,就是不給曹操抓到把柄。
(曹操是創一代)
可是曹操去世的時候,還是不放心這個司馬懿,就跟曹丕說:司馬懿這個小子(司馬懿比曹丕大8歲)有點陰,以後必然會干涉你的家事。可是已經殺了一個楊修,世家對曹操已經有意見了,再殺一個司馬懿,曹操也下不去手了,不能把這些人都逼到劉備、孫權那裡去。
新版《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個橋段,曹操下車撒尿,問起司馬懿:為什麼腳那麼白?司馬懿沒敢接話。曹操自問自答:因為腳總是藏著。司馬懿聽了汗如雨下。曹操這是在試探司馬懿,唬的司馬懿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後來高平陵政變後,司馬懿終於把腳露出來了,還踩到了曹爽身上,算是翻身了。編劇通過這個戲劇化的動作,完美體現了司馬懿陰鷙的性格。
(司馬懿把腳踩到了曹爽身上)
以曹操的閱歷、謀略,在曹操之世,司馬懿尚且不敢表現,談何造反?即使曹操去世了,如果曹操治下的那些之名武將們有一兩個活到高平陵政變,也不會有司馬懿的事兒。所以,很多事都很寸,曹丕、曹睿活的太短,曹氏武將們都凋零了,連黃鬚兒曹彰只活了34歲。到司馬懿篡權那會,已經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選擇起兵的時機很重要,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對手平庸、自已兵權在握,這幾點缺一不可。
曹操還在世,司馬懿敢起兵嗎
如果曹操還在世,兵權必須掌握在他手裡。因為曹操就是靠武力起家的,正是因為他掌握了軍隊,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點他是非常清楚的。
此時,司馬懿能做的就是儘量低調,努力工作。那怕是隻露出一點點起兵的苗頭,曹操就會毫不猶豫地把他們父子處死的。當然,這點司馬懿也非常清楚。
之前,司馬懿就看出曹操對他多有疑慮,於是作出滿足現狀之態。曹操對其功高不賞,他也毫無怨言。雖然官位很低,他還是勤奮工作,好像對權勢漠不關心。司馬懿的裝孫子之策,矇混了老奸巨滑的曹操。曹操見他素無野心,才消除了對他的懷疑和警惕。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原因
1、魏主曹芳年幼(8歲),曹爽無才。
曹爽是個毫無政治軍事才能的庸才,在軍事上完全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有100%的把握可以打敗他。
2、控制了京城禁衛軍。
司馬師當時任中護軍,統領著一部分京師禁衛軍,司馬懿覺得力量還不夠,就暗中結納、畜養心腹死士三千人,分佈在洛陽城中。
3、曹爽集團在朝中獨斷專權,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滿,司馬懿於是聯合太尉蔣濟等大臣一起造反。
正是具備了以上條件,特別是曹爽是個庸才這個條件,司馬懿才放心地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結語
如果曹操還在世,司馬懿將不敢起兵,因為不具備起兵的條件。
揚生解史
司馬懿不管曹操死不死都會造反,原因有幾條,1,司馬家族是士家,士家是以家族為利以準則。2,在三國時代人才凋零,但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不始司馬家暗中聚集力量,如開始的袁家袁逢,劉家的薊州的劉,揚州的劉,荊州的劉,川中的劉,公孫家以兩公孫,度和瓚,楊家也不幹落後,主要曹把修殺了,何家,董家,萷家,蔡家,張家等等士家。都有造反的心,但還要扛劉漢大旗,名正言順才行。3,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司馬家也不敢造反,原因家族力量不大。創業老臣還在,忠心曹家,曹家和夏候家族新生代強大。造反只有完蛋。4,也是最主要原因,魏強,吳,蜀弱。司馬家陪養的新生代,己經強壯,地方官員,軍事主官,在朝大員,己發展到軍事,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司馬家才動手。也學會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到司馬家第四代動手,司馬家從司馬防到司馬懿,後司馬昭,師。到司馬炎動手。5,也正是司馬家族,差點讓華夏漢族滅亡。6,我個人認為,如諸葛家族造反。比司馬家更快結束三國,因為魏有諸葛老三,吳國諸葛老大,蜀國老二,又和黃家,劉家等士家大財團結親,菜家萷家又結親又是大財團,造反水道渠成。是我個人吹牛啊,笑笑罷了。
吹牛88
肯定不敢呀!曹操在世時,司馬懿連想法都不敢有,不要說真動手了。
曹操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遠在司馬懿之上,司馬懿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極低,造反的風險又太高太高,一旦失敗了會被夷九族,以司馬懿之小心謹慎,沒有七八成成功的概率,他是萬不敢輕易嘗試!別說曹操在世他不敢造反,連曹睿沒死他也是不敢的。
再說曹操也不會給他機會,曹操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只要稍微有點反叛的苗頭估計都逃不過他的法眼,他看出司馬懿有全才,都不讓他有實權,只是當參謀使用,還告誡曹丕不要重權放給司馬懿,在曹操的戒備之下,司馬懿還有機會造反嗎?
曹丕曹睿在世他也沒機會,既然曹操都警示過,曹丕曹睿當然也會防範,他之所以不聽曹操話放權給司馬懿有兩個原因,第一、當時魏國能對付諸葛亮的人才不多,不得已要用,連曹丕自已也沒信心能對付諸葛亮。第二、他們自信防範到位無須擔心。後來不是因為曹爽又差勁又過分擠兌司馬懿的話,估計司馬懿也不會造反。
所以本問題的答案很肯定,如果曹操在世,司馬懿絕對不會造反!
醫藥醫療資訊
莫說曹操在世,就是曹叡在世,司馬懿也不敢造反呀!真以為想造反喊一聲就造反啦?造反是要有實力的,否則就是嫌自己命長了,取死之道,還不止死一個,而是死一家、死一族甚至是死九族!再說,司馬懿一生從頭到尾也沒造過反呀!連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沒造過反呀!那是專權,這可是有本質區別的。漢末專權者一大堆,從何進到董卓,再到曹操,包括蜀漢的諸葛亮以及司馬懿父子,都不能說他們是造反吧?這個題問得有點無知。
司馬懿不是隨曹操橫掃天下的那一代人,應是子侄一輩的後起之秀,曹操在世時,這些人還嫩,入不得曹操法眼,曹操老了重要的是選接班人,大臣中也更重要的是培養曹氏家族(含夏侯)中的人才。打天下時靠匯聚天下人才,而真打下天下了,權力就都得交到自己家人手上,這是封建帝王的定式,灑脫如曹操也擺脫不了這個思維,所以在曹丕之外,重點是曹休、曹真脫穎而出了。司馬懿在曹操眼裡不算什麼,也就如楊修一樣,說殺就能殺了。很多關於曹操與司馬懿的事,大多是因司馬代曹的史實,而由後人穿鑿附會的,現在影視劇更是胡編亂造的多,當歷史讀,就大錯特錯啦!
司馬懿真正展示能力並開始握有實力,是快速平復孟達之亂。至於孟達是真想反魏歸蜀,還是被人諂害都已不重要了,關鍵是曹叡已不信任孟達。在孟達無防而且無備的情況下,司馬懿快速拿下上庸,還是乾得很漂亮的。這讓他展現了其軍事才能,但此時仍不具備“造反”能力,一個曹真就死死壓住他了。
司馬懿的得勢,根本原因是曹氏人才的凋敝,曹叡短命,沒時間培養接班人,曹休、曹真的後人也沒合格的接班人,這才讓司馬懿有機會滅曹爽而專權。而司馬懿兩個兒子還算爭氣,就這樣都還又積一世才做到了司馬代曹。所以造反成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淨月暖陽
這個問題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如果曹操在世,還輪得上司馬懿翻天,想都別想。
曹操雄才大略,帳下文官武將眾多,誰有什麼本領?誰有何用處?誰有心機?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司馬懿在曹操手下出謀畫策,只能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因為他知道曹操瞭解他的性格和為人,稍有不慎,丟腦袋是立馬的事。
曹爽無能,手中有兵符,天子又在身邊,舉臂一喊,勤王兵馬肯定將司馬懿置死地。卻為了城中家小和眼前的富貴,竟相信了司馬懿的鬼話,白白丟了全家和全族幾千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