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聰明?

菩薩我想對你說


各有千秋吧!

縱觀中國歷史上,諸侯作亂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心頭大患,諸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等等。所以如何歷史上如何處理皇室成員的安置問題,一直都頗令人頭疼。

總的來說,在皇子的安置上面,明清兩朝做得最好。

二者幾乎都沒有發生過太多的諸侯作亂事件,雙方都只是在王朝前期,因為制度的不完善,或者說歷史背景所限,發生過一次。即明朝的靖難之役(朱厚照時期的寧王造反,那完全就是鬧著玩兒)、清朝的三藩之亂。但兩次動亂之後,這個隱患基本上被根除。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王朝在處理方式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明朝是不讓王爺留在京城,到了年紀就得到封地生活,稱之為就藩。這個就藩很嚴格的,一旦出京,那便不容易再回來;而清朝則是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出除了早期八旗子弟圈地駐防。大部分的宗室都沒有封地,他們住在京城,由朝廷養著,也就是所謂的圈養。

那麼就藩和圈養,到底孰優孰劣呢?

咱們一個一個來講。

首先明朝的藩王政策:

其基礎大家應該很熟悉,那就是分封制。但其和咱們常規的分封制又不一樣。

常規的分封制度就是漢晉時期那樣,分封建國,裂土封王,有著極大的自主權,擁兵自重。

明朝的藩王制度則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但能世襲罔替。


“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史稱其制善。”——《清史稿》

總結來說就是給你地產,但沒有特權,更無軍權。有人會說那朱棣是怎麼造反成功的?

這其實不是藩王制度的緣故,他的兵權是朱元璋給的,其目的是為了防備北方的蒙古人。所以在邊疆的藩王是可以主持地方軍務的。

當然,其也是為了拱衛朱家王朝,畢竟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沒啥背景。其坐上皇位完全是自己拼出來的。取得天下以後,朱元璋深感自己的底子太弱,如果有人造反,只需要幹掉自己就行了。所以他開始建藩,分封諸皇子為親王,以拱衛朝廷。

朱棣造反成功之後,深知藩王掌兵這一弊端,於是大力削藩,拿走了藩王們的治軍參政之權,以此消除了藩王擁兵作亂的可能性。

總的說來,明朝的藩王政策,很好的解決了自家人兵變造反的問題。

但是它也有弊端,那就是太費錢。

隨著朱氏皇族開枝散葉,宗室子弟人口暴漲,以至於王爺遍地走,宗室多如狗。

而這些人那就是國家的蛀蟲,他們不僅要錢,更要地。

錢即每年的俸祿,所有的宗室子弟每年都能從宗人府領糧食,一個親王,即皇子每年的俸米乃是一萬石,這個量差不多是三千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糧食。最差的奉國中尉也能每年二百石歲米。

這筆開支完全是要國家來出。

當然,更要命的是封地。藩王們大量的封地,不僅搶奪了老百姓的生存空間,導致民憤四起,更減少了朝廷的收入來源。總之就是肥了宗室,瘦了國家。明朝最終的滅亡,與其宗室子弟的坐吃山空有著很大關係。

那麼清朝的“圈養”制度又如何呢?

很顯然,不出京城,沒有封地,那就意味著這些宗室子弟們沒有了造反的資本。從安全性上來講,其比明朝還要強。畢竟山高皇帝遠,要是拿錢悄悄地養私軍,也不是不可能,比如明朝中期地寧王造反,那不就是這樣拉出來地軍隊嘛。

而且清朝還吸取了明朝宗室開支巨大,削弱國力的教訓;他們採取爵位降級措施。即兒子襲爵要降一級。親王世子可能就是郡王、庶子可能就是貝勒了。這等於是在變相的減少封爵的人數和待遇支出。

不過弊端那也是有的。

首先一點就是奪嫡爭位,所謂的九子奪嫡,是極大的內耗。相較而言,明朝就簡單多了,嫡長子繼位,其餘的皇子到了年紀就乖乖去封地。即使想搞事情,不在京城了,也沒那麼容易。

況且所有的王爺都被“圈”在了京城之中,對皇室成員的發展也沒有太大的好處,優秀的皇室人才也根本得不到歷練的機會。他們在圈養之下,完全就被養廢了,所有縱觀清朝兩百多年曆史,其在中後期,鮮有才能出眾的宗室子弟。這也導致了清朝後期,漢臣逐漸做大,甚至於能與愛新覺羅家族分,分庭抗禮。

所以,總結來看,明朝和清朝的兩種不同措施,各有千秋,各自都有自己的利弊。相對而言,吸取了明朝教訓的清朝無疑要更加的合理,至少宗室子弟沒有像明朝後期那般氾濫成災。


白話歷史君



以實際效果來看,當然是清朝的藩王制度更聰明。

因為清朝的藩王不允許離京,等於處在天子眼下。

而且關鍵是藩王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兵權的,最多被皇帝命令出個差去外面帶兵平亂啥的。也就是藩王並沒有兵權,但藩王有參政權,可以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可以說發揮的作用還不錯。

像晚清的恭親王,有著鬼子六之稱,可以說在風雨飄搖之際,對於穩定晚清局勢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當然個人認為明朝其實也不錯,不過明成祖朱棣給帶歪了。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大封諸王,但也沒讓這些藩王當做圈養的豬啊,而是讓他們擔負供衛中央朝廷的責任。比如說九大塞王負責抵禦北方蒙古,而且中央朝廷的兵力對於塞王有著碾壓性的優勢,不過朱允炆打爛一手好牌,使燕王朱棣造反成功。

朱棣造反成功以後,當然削藩王兵權,使藩王成為被圈養的豬一般。所以說明朝藩王制度也有可取之處,只不過沒想到的是朱棣後面給用廢了,沒辦法只能跟著廢了…


宋安之


明、清兩朝對王爺的不同處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而目的都是相同的——減少王爺對皇權的威脅。

明朝自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對朱氏子孫進行了分封制,只要是他的兒子都是王爵,兒子的王爵又由嫡孫繼承,一直到該門戶無子嗣繼承自動就斷了爵位。明朝所有的王爵必須要就藩。

就藩顧名思義,就是封你在什麼地方,你到了16歲就趕緊去封地待著,不準在京城晃盪了,至於王爺的封地是湖南、江西、四川、甘肅,那由不得他,全是皇帝說了算。

王爺到了封地不需要幹別的,基本只幹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藩王到封地後,不但不得參與當地任何政事,而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給當地府衙報備,有些事情甚至要上報朝廷,比如娶什麼老婆,生了什麼娃,死了埋哪等等。

明朝對藩王的管制很嚴格,說到底那是因為永樂皇帝朱棣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為了防止其他的藩王有樣學樣,就對藩王進行了嚴防死守。

照理說,明朝的藩王制度不但實用,而且很安全,實用就是用藩王守邊疆,戍邊,只管打仗,不管地方,皇帝是自家人,一般不會起兵造反,要不是朱允炆逼得緊,朱棣也不會造反。而內地藩王完全就是混吃等死的“圈中豬”,對政權毫無威脅。

到了清朝時期,清朝皇帝學聰明瞭,首先進行了軍事改革,兵、將分離,就算是皇室子孫統領兵權,只有指揮、調動權力,卻不能長駐軍中,讓將領和兵營實行分離,清朝前期的很多王爺可以直接統兵出征,就與這種軍事指揮權的改革有很大的關係。

清朝也實施的是分封制,所有的皇室子孫都是王爺或者郡王,只是等級不同,但他們和明朝的王爺有很大的區別——固住京城。

所有的王爺必須定居在北京城,至於出差公幹那是另外回事,這種制度對於王爺來說很不錯,至少在一線城市有套氣派的別墅(王府),但是也和明朝王爺的待遇差不多,一般來說也只忙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清朝對待王爺的看管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給予實權,要有異心,朝令夕死。

清朝王爺在清朝廷的地位很高,實權卻沒有,除非是那些輔政親王,比如清朝前期的多爾袞,清朝後期的恭親王,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對皇權的威脅並不大,究其原因還在於滿清的政權制度限制了親王覬覦皇權。

如果要比較明、清兩朝對王爺制度的管理來看,大清的制度更聰明,明朝的制度更實用。


沉墨I方之城


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而清朝則不分封王爺到地方。這兩種政治手段,其實都不過是皇帝為了自己的權位穩固,而釆取的不同手法而已,所以很難說哪種方式更聰明。


但是明朝將子弟分封到地方去做藩王的方式,還是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的:在朱明王朝初建之時,統治尚不牢固,內外憂患皆有。內有功臣勢力膨脹,外有殘元勢力尚在的隱患。因此為了最大限度的消彌隱患,明太祖朱元璋便採取了歷史上各朝,分封子弟為王,藉以屏衛皇帝的方法,將子弟們分封到邊疆以及各地為王。

這樣的作法,也是朱元璋吸取了秦朝亡國時,因其子弟無權無勢,而無從協助皇帝去挽救危亡的教訓。朱元璋的作法起到作用了嗎?應該說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明朝兩百多年時間裡,沒有發生過武將擁兵自重,以致危及皇權的事!而且在明未清初之時,清軍之所以沒能把明朝宗室一鍋端,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儘管明朝藩王的存在,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清朝統治者則是在吸取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藩王造反的教訓,從而將其統治藝術玩得爐火純青:清朝皇帝將各位王爺禁固在京城,使他們時刻都在皇帝的監視之下,使其不敢妄動和產生異志。也避免了他們結交地方大員,以致給國家造成禍亂的可能性。應該說清朝的這種統治手段雖有不足,但卻的確從根本上切斷了幾千年來藩王作亂的根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為!


不過凡事兒有利就會有弊,清朝王爺倒是沒有到地方上生事,但是當辛亥革命發生後,這些坐困京師的王爺們,也沒能夠像前明那樣,有藩王可以在地方上掌權,並起兵勤王的——不過這倒也對清朝與民國政權的交接,起到了正面促進作用。避免了頑固不化的宗室親貴們,利用藩王勢力去反抗革命,從而有利於政權和平過渡和社會穩定。

綜上:明與清所處的時代不同,因此所面臨的形勢也不同,所以釆取的政策自然也就不同,是很難說誰更為聰明的。


北疆同心


朱元璋雖然出身社會底層,沒有上過學,卻是英姿天縱,白手起家,最終建立了大明朝。因為朱元璋的軍事、政治手腕都極為出色,是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所以大明朝相當於朱元璋的個人獨資公司,最終成功上市,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天下。

反觀努爾哈赤家族歷來都是小部落酋長,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對付龐大的明王朝,努爾哈赤釋放了很多股份,在八旗裡有各個部落的利益代言人,相當於是一個股份合夥公司,最終成功上市。


朱元璋在發跡之前,就是孤家寡人,沒有龐大的宗族勢力做支撐,但是全國各處的反抗勢力、朝臣內部的分裂勢力、北元的殘餘勢力,都對大明朝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全部依靠職業經理人管理維持帝國,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根本行不通,這是秦始皇時就已經驗證過的事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後,就連續幾次分封,將他的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封了王。

明初的分封原則上是"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賜土",但明初的藩王都具有很大的兵權,並且可以節制文武實際上也就具有了臨民與賜土的權力。雖然在明朝建國初期快速地穩定了地方,抵抗力外來威脅,並且對內部朝臣也形成了威懾,使得明朝初年的功臣集團、宗室、文官集團等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穩定了當時的政治局面,不過也同樣留下了藩王動亂的隱患。最終引發了靖難之役,朱棣成功上位。

朱棣以藩王起兵,為了防止其他王爺們有樣學樣,所以他一上臺,就立刻照搬了建文帝的政策,繼續削藩。


朱元璋有祖制,凡是皇室後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都封親王,親王的的兒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

明朝王爺的俸祿很高,數量又這麼多,如果明朝這麼多的王爺都集中在京城,王爺們的俸祿將會成為物資輸送的災難。於是,遵《皇明祖訓》,明朝皇帝們就定下了親王不準留京的制度。可是又擔心親王結交外臣,又規定了他們不能離開封地城池半步。於是,朱元璋的“包養”皇族的政策,最終讓皇室宗族成了只有一個在封地繁衍後代的工作,對於政治無權插手。

到明代後期,朱家後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完全靠國家發放的俸祿過日子,這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地區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 這樣的大明王朝,看起來就是一個外強中乾的龐大帝國,在滿清和民軍的重重打擊之下,終於抵抗不住,宣告清盤解散,股東換成了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八旗軍事貴族。

清承明制,皇太極、順治、康熙等清朝皇帝們研究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總結了三大教訓:皇族發工資、可當官、但不外封,王爺圈養在京、每代降一級(少數幾個鐵帽子除外);太監不能出京,不能當朝官;不加稅賦。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從皇太極開始,就開始有針對性地對清王朝的宗室制度進行了改革。

滿族人少,小兵臨大國,團結自然是必須的,同時還要求精英階層要時刻能夠湧現出才俊之士,不然滿清政權勢必要借重漢人,難免不會大權旁落。所以,滿清皇族特別在意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培養,反映在分封制度上,即滿清皇子基本都是按照功勞大小獲得封爵,與皇子身份關係不大。

有了皇子身份,比起其他人來只是有了更多的機會建功立業,卻並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得到王爵。 清王朝為了避免總是人口繁衍從而出現明朝末年王爺遍地,造成繁重的財政負擔,還搞了個降襲制度,黃紅帶子制度,少數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都得降爵。即便是親王,三五代人之後就只是鎮國公了。很多宗室,到老就是四品官,每年幾十兩。所以,清朝的皇子並不是天生的王,這是最有別於明朝皇家的特質和進步。

縱觀有清一代,宗親並沒成為國家財政真正的負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莊園,但不能像明朝皇子那樣有自己成建制的護衛軍。他們要想出京,還得向皇帝報批。他們被禁錮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缺兵少糧的,也難翻的起多少風浪。

清朝初期的皇子都拼命的打仗、辦差,就是因為他們必須通過努力才可能獲得更高的爵位.如:阿拜是努爾哈赤三子,爵位是鎮國公;湯古代是努爾哈赤四子,卻只是個鎮國將軍。但是,到清末的時候,滿清皇室分封制度就開始氾濫了,皇子們的爵位都很高,根本不看功勞大小,於是皇族很快就都腐敗了。滿清末年,皇室很難再出現人才了。

滿清皇室沒有人才,漢族官僚集團崛起,滿清政權因此風雨飄搖,終於在辛亥革命中倒掉了。

所以,要說明朝的制度與清朝的制度誰更聰明,毫無疑問,借鑑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的清朝,有針對性地做了改革的制度更聰明。

可是,這種聰明還是在以小農經濟為經濟基礎的君主專制的窠臼裡發揮,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最終,滿清王朝的聰明的制度,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還是一潰千里。


而知而行的歷史


因為明清這兩個朝代的體制比較接近,所以今天我們很多人都會拿來做比較。就以為明清的藩王為例,明朝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到封底就藩,未經許可不可離開封地,更不得擅自入京。而清朝則是相反,則是必須留在京城,未經許可不得離開京城一步。

題主問到這兩種方式,哪種更聰明!要像素說,這要從各朝代的綜合情況說起。明朝王爺不能留在京城,而清朝的王爺則是不能離開京城。這裡面都有每個朝代自身的考量在裡面。但說白了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為了限制王爺們的權力,以保證皇權的穩固,且都有自己的優劣點在。


一、明朝藩王不得進京

眾所周知,朱元璋對諸子封王的考量在於對外蒙古部族的抵禦。朱元璋時期,雖說作為蒙古共主的元朝已經被推翻,但,蒙古的主力還在,他們只是離開了中原,躲在長城外的大草原裡,且具備一定的實力的,不可不防,但將鎮守地方的權力交給武將們,朱元璋又不是很放心。思來想去朱元璋決定採取了“皇子守國門”的方法,讓自己的子孫們守住大明的國門,朱家人守天下,這才安心。



但,眾所周知朱元璋的子嗣較多的,且都具有一定的實力,如寧王朱權、燕王朱棣等。為了防止發生像玄武之變那樣兄弟相爭的慘劇,朱元璋在分封諸王的同時,規定藩王不能夠隨意的進京,甚至沒三年一次的進京面聖都要錯開時間。連朱元璋自己駕崩之時,害怕皇太孫朱允炆無法抵禦自己的叔叔們,還下了死命令不準藩王進京弔喪。


二、清朝王爺不得離京

清朝的情況與明朝有大不同,因為清朝的王爺與明朝的大不同,並不具備相應的實權。唯一有實權的便是入關初期冊封的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藩王。但,自康熙平定三藩後清朝便再也沒有冊封過一名藩王。

清朝,不能離開京城的是那些皇子貝勒和所謂的“親王”們,他們除了得到皇帝的許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外出辦事,否則其餘的時間裡都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京城,根本沒有所謂的藩王。

三、哪種方式更聰明


總得來說兩者各有優劣,明朝藩王不得入京直接切斷了藩王與權利中心京城的聯繫,可以很好的維護皇權的權威,效果還是有的。至於朱棣的靖難之役,則是朱允操之過急的削藩破壞了其平衡,所引發的一場大的運動。但,遠離京師的藩王們,手握軍權實權,嫣然小朝廷,這些有兵有將的藩王們成了皇帝們無法安睡的存在。


清朝因為吸取明朝的教訓,這些王爺們不得離開京城,必須時刻在皇帝的監視之下。這樣子問題也很容易顯露出來,他們在京城很容易將觸手升到朝堂之上,如慈禧、慈安與恭親王奕欣聯手,發動政變,廢掉了顧命八大臣,這便有了後面的慈禧亂政。

同時,這些腐敗的八旗王爺們,因為身在京城,極其容易參與政治,一個個都成了貪圖享樂,魚肉百姓的“周扒皮”!


像素說


明初朱元璋稱帝之後就一口氣將自己二十多個子侄分封到全國各地當藩王,不讓他們再進京了。目的為了對外抵禦蒙古。雖然元朝被推翻,但是蒙古人的勢力仍不減當年,國內反動勢力又蠢蠢欲動。本著讓皇子守國門的策略,朱元璋讓其他王爺帶領軍隊駐守邊疆,成為明朝一根頂天立地的頂樑柱。對內呢可以讓皇帝的接班人安心,花點錢讓子嗣去外地駐紮從而遠離政治中心。

對比明朝,清朝則採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在平定三藩後,清朝再也沒有冊封過一位藩王,皇帝也不允許皇子們隨意離開京城,除非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在此前提下,清朝王爺們的日子過得比明朝王爺相對苦一點,非但被限制留在京城,爵位更是降了幾等。在下行政策後,朝廷再也不擔心王爺在外頭鬧事,也不必操心勞神王爺是否大手大腳花錢。

總體來說,皇帝們要根據不同的國家因素來進行相互制衡,以此來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影響,這兩種做法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為了限制王爺們的權利,每個方法都有缺點和優點。

於明朝而言,不允許王爺進京的做法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破壞中央集權,必須進一步剝削藩王的權力,賦予他們更多的待遇,令其安安分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於清朝而言,不允許王爺出京的做法會造成一群人扎堆留在北京,與亂臣賊子勾搭在一塊,更容易干涉朝政。在歷史上,九子奪嫡、辛酉政變等史實,其中都能窺得王爺的身影。


Sylar弈


兩種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不能說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和不好。這個就要看當時的實際領導人怎麼看待這件事了。

明朝的時候,王爺都是被分封到各個地方當諸侯王的。朱元璋這是在效仿劉邦的做法,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們,都手握統兵權。

這樣他們才能夠共同來抵禦外敵,才能更好的守護自己老朱家共同的江山,可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弊端,畢竟地方諸侯王都是有豢養軍隊的權利的,一旦他們的勢力增加了,有沒有外敵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對中央造成威脅了。

若是開國君朱元璋這個皇帝在的話,國家肯定會治理的很好的。因為這些兒子們都是懼怕朱元璋的,他們暫時不會造反。

可是,朱元璋也有會死的時候,朱元璋死了,新即位的國君沒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謀權篡位的情況。

正如建文帝一上臺,剛開始想要削藩,朱棣就開始不滿了。他開始帶領著自己的士兵和人馬造反,最後竟然還造反成功了。

之後,建文帝被打敗,大明江山就是朱棣的了。儘管之後也出現過地方諸侯王造反的情況,但是,沒有一例能夠成功的。

畢竟地方諸侯王的勢力還是太小了,根本不足以和中央相抗衡。不過,朱棣算是一個特例,歷史上也僅僅只有他這一個諸侯王造反成功了。

總之,這就是王爺不留在京城,被派到全國各地,會帶來的弊端。若是他們有二心,是會對國家造成威脅的。

到了清朝的時候,清朝就採取了和明朝相反的制度。清朝的王爺留在京城,沒有統兵權,僅僅是有可以在中央做官的這一項權利。

這樣就避免了王爺的勢力過大,然後對中央造成威脅局面的出現了。

但是,這個制度是同樣有弊端的呀。

因為全國只有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地方沒有自己的血肉至親在和皇帝一起看守國家。

這樣就容易出現一種情況,地方出現叛軍的時候,中央不能第一時間知曉,就如同清朝時期的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國起義。

等他們壯大了在去剿滅他們,就已經很難很難把他們給消滅了。所以說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就看皇帝怎麼想,用哪一種制度來治理這個國家了。


漢史趣聞


我們先說明朝,讓王爺不留在京城的利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他就開始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了。對於朱元璋來說,若是把自己的兒子外派到地方去。

好處是有很多的:

1、明朝初年,政局還不穩定,正所謂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只有把自己的兒子,都分到各個地方去,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

2、對於朱元璋來說,自己的兒子如此的多,能當皇帝的畢竟只有一個,其它的不能當皇帝的,也給他們一片土地,讓他們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這樣每一個兒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在有朱元璋存在的情況下,有利於他們家庭的團結國家的穩定。

無疑明朝初年的時候,有朱元璋在的時候,這種方式是比較實用的。

我們再說這種制度的弊端:

1、諸侯王手裡有兵,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招兵買馬,訓練自己的軍隊,一旦自己的勢力增強了,若是他們想要謀反,就會對中央造成威脅。

也就是說王爺的權利太大了,中央遏制起來比較麻煩。

2、若是朱元璋不在了,容易導致朱元璋子孫之間的血肉相殘。正如朱元璋去世之後,建文帝和朱棣之間的互相殘殺。

儘管說即使有王爺和天子之間的廝殺,大明還是在他們老朱家的身上,但是,這種自相殘殺的結果,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總之,這種把兒子外放到外面當諸侯王的方式,優點和缺點都是一樣的明顯的。漢朝也是用的這個制度,朱元璋就是學的漢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延續了四百多年,對於一個王朝來說,能夠延續四百多年,已經是一個長壽王朝了。

這就是朱元璋選擇外派王爺的原因。

下面我們再說清朝。

清朝在明朝之後,清朝借鑑了明朝的過失。

他們覺得把王爺外派到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畢竟那樣的話,王爺都是有統兵權的,這樣讓手足之間因為權力相互廝殺,實在是太過於殘忍了。

於是,他們就採用了一個讓王爺留在都城的制度。王爺一生都不能離開都城,他們沒有統兵權,但是,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這樣就避免了骨肉相殘。

但是,這種方式同樣也是有弊端的。因為沒有自己的至親骨肉在廣大領域內鎮守四方了,這就會導致若是偏遠的地方,有起義軍的話可能中央不會及時發現。若是讓叛軍的隊伍壯大之後,再去剿滅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就是王爺留在都城的利弊。總之,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就看是開國皇帝怎麼選擇了?


史學達人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各皇子到各地,名曰:分封!清王朝在汲取之前的經驗的基礎上,採取了截然相反的做法,寧可花大量的財富籠絡住那些勳貴,也不會讓他們遠離京城,那麼明清時期的做法哪個更為有效,或者說聰明呢?筆者以為制度各有長短,非要比較的話,還是清朝的更為有效!

不同方式帶來的結果

在明朝建立後,北元的殘餘勢力尚未完全清除,朱元璋便讓諸皇子戍守在邊境,一是淬鍊他們,二是為國家的國防除一份力,其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也難怪他朱元璋會有這樣的想法,都是朱明王朝的子孫,為自己的家庭出份力,應該!可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分封出去的諸位王爺可是手握兵權的,朱元璋駕崩後,確立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帝,即建文帝。在黃子澄,齊泰等文臣的建議下,急忙拿各位藩王開刀,結果被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造反,皇位不保,去向成謎,說到底都是分封帶來的弊端。再來看看清朝的王爺,從關外的八旗子弟到清王朝的王孫公子,他們很快適應了角色的轉變,對於他們所立的功勳,清王朝的帝王沒有忘記給予他們財富和榮譽,例如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等,簡單地說國家打下來了,你們就好好享受,至於其他的就不用惦記了。

為了管理需要

作為大明的眾藩王,做好鞏固國防的需要,既是朝廷的戰略需要,更是防止他們在京城與朝臣有所勾連,畢竟他們手上都是有兵權的,說白了就是大明要加強其統治管理的需要,而出現分封制度,而清朝呢,有嚴格的八旗軍制度及宮廷宿衛制度,將八旗的勳貴都留在京城,能有效管理邊防上的八旗軍,畢竟其家人都在天子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